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探析★

2023-09-13张怡婧胡馨语

国际商务财会 2023年9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学科

李 伟 张怡婧 胡馨语

(大连海事大学)

一、“双一流”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一)“双一流”建设的现状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简称,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985 工程”和“211 工程”之后的又一重要政策调整,是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基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做出的战略部署。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型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人民实现了脱贫,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另一方面,目前国内顶尖大学和学科发展迅速,传统的“985 工程”和“211 工程”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要,新兴大学和学科亟需得到认可。因此,我国在十九大之后提出了“双一流”建设规划。

“双一流”建设已经过六年的探索和完善,2017 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拉开了“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序幕。2021 年底,已有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相应的建设方针,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教育部于2022 年完成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名单公布,“双一流”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双一流”建设的问题

虽然目前“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正在逐步实行,但依旧存在着内部逻辑不自洽和外部评选机制不统一的问题。

1.内部逻辑不自洽

内部逻辑不自洽指的是一流学科的评价体系主要参考国内外权威的学科评估结果,而这些学科评估的衡量标准主要看论文和科研成果,属于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忽视了学科起步基础不同和发展速度不同;而“双一流”高校及学科名单本身也会每年更新,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本质上关注学科的自身发展。因此,评价标准的选取和设置目标的不自洽导致的结果是目前“双一流”学科大部分都是传统学科和大类学科,而新兴的交叉学科较少。如第二轮“双一流”学科的433 个建设学科对应于我国学科目录中的97 个一级学科,其中仅一所高校的一个交叉学科入选其中,即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这种差异会造成之后发展方向更倾向于传统学科,而忽视新兴学科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也发布了加强交叉学科建设的要求,以推动学科融合,尽量修正内部逻辑不自洽的问题。

2.评选机制不统一

即评选标准与评选需求不统一,“双一流”高校的评选标准主要以政策延续性为主,旨在选出最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学科学校,再辅以Times、US News、QS 和ARWU 等几个世界主流高校排行榜中的我国高校排名为标准,并适当考虑特殊地区和行业因素。而国际高校的排名往往不完全适合我国的情况。以QS 为例,其排名依据六大指标分别是学术声誉、招聘单位评价、师生比、每位教师的论文引用数、国际教师比率、国际学生比率,其中的国际教师比率和学生比率是衡量该学校的国际化程度,但是与学科本身的发展质量和未来趋势关系不大,“双一流”政策应当更注重学校和学科本身的质量,关注科研办学有没有前瞻性和发展空间,而非以目前国际化的“结果”来衡量,与我国对建设高等院校的需求也不匹配,因此不能仅仅参考国外的排名,更应该关注我国的具体情况。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教育对生产力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教育对劳动者素质的提升起到关键的作用,雇员通过教育提升自身素养,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活动中,以提高生产活动的效率。具体表现为把一个简单劳动力培养成一个复杂劳动力,比如通过教育将一个基层技术人员培养成管理人员,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把工地工人培养成建筑师。实践层面来看,各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二者关系为正相关,上世纪6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变革,引起了学界和社会较大的轰动,他们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成为教育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对劳动力的提升便是对人力资本的提升,而人力资本最终会作用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对劳动力的教育是提升经济的先行者,也是必要一步。

另一方面,教育是传播知识最有效的手段,学生通过教师的传授,达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效果,由学校教育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持续的、扩大的和高效率的再生产,它会使得原来由少部分人掌握的高精尖的知识由更多的人掌握,并且付出更少的时间成本。所以教育的作用表现为可以促进先进生产经验的普及,促进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为生产力的进步注入动力。

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摇篮,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研发为社会创造出新的技术,而教育通过教授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得新技术和新发现得到传播,并使之运用到社会层面,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这种创新不仅限于新技术,还有制度层面的改革,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的岳昌君教授指出,世界目前正处于人力资源3.0 时代,近三五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从人力资源部架构向人力资源三支柱转型。三支柱的架构说明人力资源部门开始由过去以人力资源业务划分为中心,转向了以内部用户为中心,它的特点是“少数决定多数”,这种转变证明了人力资本的差异性在变大,内部资源的细分更加精确,同样受教育年限的人组内差异变大。用好教育这个“摇篮”,使之孕育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走到科学技术的前沿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区域经济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的建设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不仅揭示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说明经济对教育起决定和制约作用。首先,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教育所需的硬件设施是依靠当地经济支撑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就会得到越充分的支持,发展的也就越快。而经济也会对教育的发展提出要求,在十四世纪以前,学校教育中自然科学的课程,一般只有算术、几何、天文等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十七世纪以后近代物理起源以及进化论的普及,又增加了代数、三角、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学科。再比如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需要大力发展技工和机械产业,而且也有“两弹一星”的需求,因此当时的理工科发展极为迅速,“985”工程就是普遍以理工科的能力作为评价基础。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核心技术有待掌握,亟需一大批高精尖科研人才和创新人才,因此国家大力发展科研创新孵化基地,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三)对“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

教育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对于“双一流”大学来说,更需要意识到二者的关系,尽自己所能推动经济的发展。高校本身有辐射作用,可以影响到周边片区的企业,因此随着对“双一流”的认可度不断提高,辐射作用也更广更好。“双一流”大学及学科应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具体应表现为发挥自身影响力,通过自身的优势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特色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高校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坚持久久为功,春风化雨,努力培养出更适合生产力水平的人才,并且要把精力放在项目建设上,脚踏实地做好相关工作,用服务社会、贡献人才的成绩体现优势、突出特色、展现水平,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并做出示范作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之一在于强化高校的主体责任,高校要有自主建设学科的主人翁意识,在学科融合和强化方面追求主动,这就需要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注重权责匹配、放管相济,积极营造专心教书、安心治学的环境氛围。高校要明确好自己的任务,专心教书育人,推进学校项目落地及产学研联动发展,如此才能实现以教促研、以学兴国。

三、高等教育与区域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阻碍

目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正处于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时期,GDP 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这就要求各地区稳抓创新,紧跟时代步伐。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人才瓶颈是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桎梏。

我国的开放政策是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实行东部优先发展,然后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方针。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传导效应慢慢显露,逐渐带动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但是东、中、西部的差异在逐渐扩大,2022 年GDP 排名较为靠前的省基本处于东部地区,在数值上差距也较大。而西部要想赶超东部,关键在于努力发现自身优势,采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东部地区以及国际分工,利用“一带一路”等政策优势,并根据经济增长条件适时推动产业升级,达到赶超东部地区的目的。

人才瓶颈产生的原因多为企业更多地关注市场、技术引进等影响企业生存的外部问题,而忽视了内生动力,比如人才的培养、引进与储备,造成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人才匮乏。不只是企业,各地区发展时也会遇到此类问题,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发展机会多、人才福利好的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造成了大城市人才聚集、小城市陷入“抢人大战”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政策着重于引进产业和扩展外部市场,而相应的人才配套政策没有跟进,造成了只有产业而没有人才的尴尬局面。对于这一部分问题,主要是因为引进人才的资源不足,以及机制不完善,除去福利待遇,人才的安置、子女入学、未来职业发展等也是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问题,各地政府应从自身特色出发,切实为人才考虑,完善吸引人才的制度,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培养出更适合当地的本土人才。

(二)“双一流”大学的定位不准确

虽然地方政府加入“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有助于中央决策的落地实施,但是更容易出现各地评选标准不一致、对“双一流”建设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因此导致地方的“双一流”高校缺乏统一明确的政策引导,对自身定位不明确,最终没能建立起具有独特办学理念的高校。另外,各地区“双一流”目标建设尚有趋同的现象,各省均以“冲击国内一流学科或冲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而由于各省经济发展状况和高等教育相关配套措施完善程度不一样,应该设定不一样的目标。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双一流”的建设要求为“每个特色专业项目应建设至少2 门国家级或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甘肃省力求支持5 个学科成为全国学科水平评估A 类学科,即进入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同类学科的前10%。各地对于“双一流”建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明确,以及忽视自身发展盲目追求“双一流”数量的行为使得教育这一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双一流”大学无法适配当地环境,从而无法成为当地迅速腾飞的引擎。

四、高等教育与区域融合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对“双一流”高校的建议

各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职责,要有问题导向,着力自身建设和当地特色。

一是要明确好自身的办学优势,高校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带动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双一流学校,更是当地教育建设的重点,高校需要以自身优势支撑当地发展,为所在地区贡献力量。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的双一流建设标准就十分贴合区域特色,建设目标为选取建设有潜力成为世界一流或国内一流的“高峰”学科和一批特色鲜明、贡献突出的“高原”学科,云南地处云贵高原,特色的“高原”学科可以帮助其突出地理特征,将原本不沿海的“壁垒”转变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的“优势”。此外,海南省的“双一流”建设也具有地方特色,主要为突出海南地理区位及生态优势,重点建设热带相关的高效农业、国际旅游、热带海洋、热带医药、岛屿生态、教师教育等学科领域,各高校只有明确自身地位、发现专精学科,才能反哺当地经济,更好地实现共赢发展。

二是高校应该注重与区域经济的联动性,有的高校只是偶尔参与经济建设,没有意识到高校参与经济建设带来的助力和必要性,高校应该与区域发展有“共同目标”“共同理念”,发挥高校人才库的优势,展现高校作为智库的咨政和顾问功能,具体而言就是积极发挥高校参政议政的权力,增强与当地政府的对接和联动,坚持需求导向,发挥人才“蓄水池”作用,为各地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端人才,密切跟进当地产业升级进度,发挥高校的科研带头作用,着力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真正成为区域经济腾飞的“源头活水”。

(二)对地区高等教育投入的建议

首先,推动高等教育优化布局。考虑高校开设其他校区的需求,政府需要合理规划相关布局,依据当地地理条件、产业分布及区位因素,综合考虑选址问题。并且在高校新建项目时,多给予专业方面的支持,长期对接高校发展,建立政府高校联动的长效服务机制。

其次,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推动项目落地。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应积极响应企业的需求,积极提供相关支持,二者通力合作实现共赢。产学研一体化往往是引进技术和人才较为有效的方法,而地区主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对接,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做好产学研一体化的引导者、守护者、服务者,以重大项目落地为纽带,以产学研体制为基础,打造属于本地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最后,跟进相应的配套政策,如人才福利政策、校企合作政策等。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最终要留在当地,才能真正为发展做贡献,因此,对高校引进老师或者相应的人才,政府应当予以支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包括住房补贴、科研经费、安家费等,对于高校的毕业人才,人社部门更应该以求贤若渴的态度给予他们更多的归属感,比如,租房、交通、医疗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减少人才流失,建立一个从高校到社会的良性循环。

五、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双一流”建设下的高等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明确了目前“双一流”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和速度不相匹配的差距,同时通过指出教育——经济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更加准确地突出了高等教育所负担的职责:依托自身优势,带动当地劳动力素质和产业优化升级。为此,高校必须着力发展与当地特色相匹配的优势学科,这样才能高效地为区域发展输送人才,特别是“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地方政府对“双一流”的制定标准就更需要领会中央意图、把握当地发展脉络,因地制宜制定评价指标。最后对目前高校和地方投入高等教育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帮助二者互利共赢。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超学科”来啦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