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新的“数字鸿沟”阻碍乡村教育振兴
2023-09-13杨三喜
● 杨三喜
近年来,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推进,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一根网线,连接城乡,教育数字化为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助力乡村教育弯道超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和强劲动力。
数字化正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但在乡村学校积极拥抱数字教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供需错位,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或教学效果不佳。
虽然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但不同地区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差异很大,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网络不稳定、网速不够快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数字化消弭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效果打了折扣。
同时,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本身就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农村学校教师的数字化应用意识相对淡薄,数字素养偏低,在信息安全把控能力等方面也与城镇教师存在差距,其利用数字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变革教育模式的可能性有限。
再加上,现有的网络课程资源难以与乡村学校师生的需求精准匹配,在线教育普遍采用学生观看直播或录播课程视频的方式,数字化教育所具有的推动个性化教学等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这些问题,难免让人担忧有可能出现新的“数字鸿沟”。也就是说,城镇学校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师生数字化应用意识和素养更高,更能抓住契机,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获得更大的优势。要最大程度释放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公平发展的红利,需要正视乡村教育发展本身存在的短板。这些短板并不会因为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推进而自然消失,反而可能成为更大阻碍。
比如,我们谈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过去主要是指教室、宿舍、食堂、操场等,这些在近年来已得到很大程度改善。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因此,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精准补齐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薄弱学校的网络短板,避免网络短板拖了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后腿。
重物轻人,是教育投入中长期存在的一个不良倾向,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要避免这一问题。近年来,很多资金投入到了农村学校网络硬件设施的改善,这些硬件设施应该与学校的实际需求适配。否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金,也可能加重乡村学校在数字设备日常运行维护与更新方面的负担。一些学校因为无力承担这方面费用而减少设备使用频率,就是投入与实际需求错配的结果之一。
投入是有限的,大量资金用在了不符合乡村学校实际需求的硬件设施建设上,可用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培育的资金就少了。而要真正抓住数字化转型契机,最关键的力量还是教师。只有教师的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提上来了,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抓住一根网线带来的优质资源、共享发展红利。只有让数字教育资源转化成教师的内在能力,才能真正地利用先进技术推进教学方式、教育模式的变革,进而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增强综合学习能力,推动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此,乡村学校的弯道超车才有可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