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虚祛瘀方联合艾灸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
2023-09-12李玉兰孔颖请李燕姬
李玉兰 孔颖请 李燕姬
【摘要】 目的 探讨补虚祛瘀方联合艾灸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经阴道分娩产妇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4例。所有产妇产后均给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予以艾灸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补虚祛瘀方,均连续治疗3 d。对比2组子宫复旧效果、产后恢复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子宫复旧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恶露量大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子宫底高度、全血黏度(高、中、低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及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虚祛瘀方联合艾灸可促进产妇产后子宫复旧,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凝血功能,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关键词】 补虚祛瘀方; 艾灸; 子宫复旧; 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19-0136-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9.045
子宫复旧不全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子宫缩复欠佳、恶露过多、腰骶坠痛等,对产妇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2]。据相关资料显示,约有60%~80%的产妇在产后自然恢复中伴不同程度产后复旧不全[3]。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对产后恢复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医学认为,子宫复旧不全治疗的关键在于子宫收缩力的恢复,故临床治疗多通过静滴缩宫素来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4]。传统医学认为,子宫复旧不全多因产后气虚,导致摄血无力、瘀血内阻所致,治疗当以益气补虚、活血化瘀为主。本研究探讨了补虚祛瘀方联合艾灸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经阴道分娩产妇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4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98±1.06)岁;孕周37~42周,平均(39.75±1.02)周;产后体质量指数(BMI)19~30 kg/m2,平均(23.87±1.28)kg/m2;初产妇42例,经产妇32例。观察组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7.08±1.13)岁;孕周38~41周,平均(39.62±1.08)周;BMI 19~29 kg/m2,平均(24.01±1.24)kg/m2;初产妇39例,经产妇3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20~40岁;孕周37~42周;孕足月单胎;平素月经规律;临床资料完整;语言、认知功能正常;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行剖宫产術产妇;产道裂伤者;生殖道畸形者;胎盘残留者;宫腔内严重感染者;合并子宫息肉、子宫肌瘤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所有产妇产后立即给予静滴缩宫素(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0474),20 U/次,1次/d。对照组予以艾灸疗法:将一段长度3 cm的艾条固定于随身灸仪,点燃后盖上绒布袋,将其置于产妇子宫穴,根据产妇耐受度调节灸盒进风口大小以调节火力大小,15 min/次,以皮肤红润为度,1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自拟补虚祛瘀方:益母草25 g,黄芪15 g,桑寄生、当归、杜仲、川芎、白术各10 g,香附、灸甘草各5 g。血瘀甚者加炒蒲黄、桃仁各10 g;气虚甚者加党参15 g。水煎煮取汁300 mL,150 mL/次,早晚温服,1剂/d。2组均连续治疗3 d。用药期间要求产妇规律作息,清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1.4 观察指标 (1)子宫复旧效果:产后随访42 d,评估子宫复旧效果。无血性恶露,子宫大小、外观形态完全恢复至未孕状态为显效;少量血性恶露,子宫大小缩小至1/3~1/2为有效;血性恶露量大,子宫外观缩小不明显为无效。显效与有效之和计为总有效。(2)产后恢复情况:记录产妇产后恶露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及防治前、防治3 d后产后腹痛情况、子宫底高度。其中,腹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分值0~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由患者依据自身疼痛程度进行自评。子宫底高度测量前嘱产妇排空膀胱,并按摩子宫使其收缩,然后采用软尺测量宫底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垂直距离。(3)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抽取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中、低切)、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检测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检测时间为防治前、防治3 d后。(4)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子宫复旧效果比较 观察组子宫复旧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产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恶露量高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治前,2组VAS评分、子宫底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治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防治前,2组全血黏度(高、中、低切)、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治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防治前,2组Fib、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治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 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子宫复旧主要是指子宫内膜的再生至完全恢复及子宫平滑肌纤维缩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若发生复旧不全则会诱发感染、贫血等,甚至可引发迟发型产后大出血,危及产妇生命。子宫复旧不全与多胎妊娠、生育年龄、阴道感染、反复剖宫产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改变,高龄产妇及剖宫产率顯著上升,由此导致的子宫复旧不全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5-6]。目前主要通过静滴缩宫素的方式增强子宫收缩,以加速恶露排出及子宫复旧,但维持时间短,缩宫效果有限,单纯应用效果欠佳[7]。近年来,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治疗中,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传统医学认为,妊娠时妇人气血下聚冲任以养胎,分娩时用力或手术损伤导致气血亏虚,气虚无力行血,加之分娩时离经之血滞留体内,导致瘀血阻滞,因而产后表现为“多虚多瘀”,虚指气虚,瘀指瘀血,恶露不尽,产后气虚无力摄血导致瘀血阻滞,恶露不绝。正如《胎产心法》中曰:“产后恶露不止,……由于产时伤其经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8]。”综合古今医家论述,气虚者失其固摄之职,且无力行血,日久成瘀,新血不生,加重血虚,而血虚累及冲任,冲为血海,任为胞胎,冲任受损,血失统摄而致恶露不绝[9-10]。故本病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治疗应以补虚祛瘀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子宫复旧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恶露量大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子宫底高度、全血黏度(高、中、低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及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补虚祛瘀方联合艾灸可促进产妇恶露排出,减轻腹痛,对子宫复旧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液循环及凝血功能。
艾灸是中医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活血化瘀、交通经脉之效,《医学入门》中提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本研究对子宫穴进行施灸,该穴具有调经理气、活血化瘀之效,通过艾叶燃烧产生的热力可增强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正如《本草纲目》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理气血,逐寒宫,暖子宫,止诸血。”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利用热辐射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产妇腹痛情况,且其特殊芬芳气味具有调理气机的作用。补虚祛瘀方中益母草活血化瘀;黄芪、白术补中益气;杜仲、桑寄生益精填髓、补血滋阴;当归补血养血;川芎、香附行气散结止痛;灸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中益气、活血化瘀之效。现代研究表明,益母草具有较强的子宫兴奋作用,可增强子宫收缩,延长平滑肌持续时间,促使子宫有规律收缩,促进恶露排出;当归可促进血小板聚集与黏附,缩短凝、出血时间,改善凝血功能,迅速止血;香附具有镇痛的作用,可减轻产妇产后腹痛[11-12]。产后常见证候为气虚血瘀,本着“未病先防”的预防理论,从整体观念出发,在产后予以补虚祛瘀方,可达到扶正化瘀的目的,加速子宫复旧进程,并改善微循环,减少恶露量及持续时间,充分发挥中西医治疗优势。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证明中医疗法治疗的安全性,且中医疗法具有简便、费用低等优势,产妇易于接受。在常规静滴缩宫素促进子宫复旧的基础上,予以补虚祛瘀方联合艾灸治疗可从根本上解决病机,强化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然而本研究为小样本的单中心研究,且选用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两方面进行观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更深层次地了解补虚祛瘀方的作用机制,今后应扩大样本量及样本纳入范围,做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并增加实验室指标,如免疫功能等,为临床防治子宫复旧不全提供可靠依据。此外,本研究缺乏动物实验论证,日后应增加动物实验,研究补虚祛瘀方对产后小鼠子宫平滑肌、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
综上所述,补虚祛瘀方联合艾灸有利于促进产后恶露排出,减轻腹痛,加速子宫复旧,且操作简单,安全性和实用性高,产妇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 郭静,王建军,童晓文,等.缩宫素联合鲜益母草胶囊及缩宫素联合五加生化胶囊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性科学,2018,27(6):124-127.
[2] 陈幸,王晓莉,陈琳.新生化颗粒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20,42(2):536-538.
[3] 高香丽,沈金凤,刘妍.葆宫止血颗粒联合益母草分散片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9,28(11):126-130.
[4] 徐雪琼,谭毅.拟中药汤剂联合复方益母草胶囊治疗剖宫产后恶露探讨[J].江西医药,2021,56(6):817-818,830.
[5] 苑卫欣.低频电脉冲技术联合新生化颗粒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复旧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2):247-250.
[6] 戴素蓉,刘雁,李星国,等.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子宫收缩能力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12):3053-3057.
[7] 黎小莉,王桂,符永燕,等.生化汤联合失笑散治疗初产妇产后恶露不尽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20,38(10):175-179.
[8] 李丹丹,王明选,马文娟.雷火灸治疗血瘀型剖宫产后恶露不绝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泌乳时效性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0,38(9):195-198.
[9] 薛清杰,王永淑.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及促子宫复旧效果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7):833-835.
[10] 王金香,马艳,袁立华,等.中药熏洗联合足浴及热庵包对自娩产妇产后恢复的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2019,41(20):3073-3077.
[11] 陈藕景,缪频,王芳芳,等.妇康滋养方辅助球囊扩张对阴道分娩引产产妇泌乳、子宫复旧及凝血指标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6):1428-1430.
[12] 刘贵香,叶建亚,郭笋,等.中药热奄包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2):3628-3631.
(收稿日期: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