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2023-09-12王敏吴巨友陈发棣
王敏,吴巨友,陈发棣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当前,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等农林教育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农林人才。但是,高等农林教育依然面临着许多发展困难和瓶颈。综观国际国内形势,加快推进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本文结合南京农业大学的办学实践,做一些探讨。
一、 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中国近代高等农林教育始于19世纪末。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湖北农务学堂,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科、1905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等农林教育机构的成立,开启了中国近现代高等农林教育的先河。到1949年,全国已有独立的高等农林学校20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23所[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高等农林教育进行系统布局和重点建设,逐步构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农林教育体系,为民族复兴和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创新来源和人才智力支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带动农业巨大变革,我国农业农村发生着巨大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式面临重大变革。面对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
第一,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进入新阶段。现代化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全面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截至2022年,全国共有在学研究生333.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近一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基计划”累计招收1.8万余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研究;十年累计培养了高素质专业人才7700多万人,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正不断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第二,科技强国、农业强国建设面临新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3]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长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粮食安全风险依然存在、品种良莠不齐、城乡收入差距较大、食品加工落后、环境保护问题突出、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低等。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加以解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随着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新业态创新发展的脚步加快,生物技术、营养健康、智能化数字化等成为引领农业领域创新发展的新方向,多学科交叉汇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成为新常态,农林高校在种业创新、耕地保护、农机装备、农业生物安全、农业绿色发展、智慧农业等领域还存在很多机遇与挑战。
第三,新农科建设进入新阶段。2018年8月,国家发文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正式提出新农科概念。在教育部领导下,2019年6月28日、9月19日和12月5日,全国50多所涉农高校先后召开三次研讨会,发布了《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 “四个面向”新理念;《北大仓行动》从中观层面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确定从微观层面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并提出“一年成型、三年成势、十年结硕果”目标。几年来,新农科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4]。面对国家战略布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和全球化与国际农业发展的新动向,新农科建设扎根中国大地,提供了切实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瓶颈问题的方案和智慧,以新农科建设为主线开展的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必将持续服务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二、 南京农业大学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在百廿办学历史中,南京农业大学始终牢记办学使命,坚守教育初心,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一) 牢记办学使命,始终坚持强农报国信念
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农科,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始终怀报国图强之志。新中国成立前,学校参与创建了中华农学会等一大批学术组织,开拓了一大批学科领域,培养和汇聚了中国近现代农学的第一代学科奠基人和一大批学术大师。1952-1983年南京农学院和江苏农学院期间,学校克服迁址困难,坚持开展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后,学校开始由单学科农学院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迈进。1998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9年,作为主要倡导者与全国农业高校一起发起新农科教育;同年,学校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成为新发展阶段学校新的历史使命。
100多年前,学校创始人之一、我国农业教育先驱邹秉文先生创造性地提出“农科教相结合”的理念,开启了中国最早的四年制农业本科教育。办学历程中,学校开创了诸多历史“第一”:中国第一个生物系、第一个病虫害系、第一个园艺系、第一个农经系;中国第一本大学植物学、大学生物学教科书;中国第一个农业学术团体-中华农学会等。抗战时期,樊庆笙研发出中国第一支青霉素;王酉亭带着千头良畜,冒着炮火西迁重庆,保护了当时中国最珍贵的动物品种。新中国成立后,老校长金善宝院士成功培育出当时我国推广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小麦良种“南大2419”,养活了亿万中国人。改革开放以后,以盖钧镒院士、万建民院士、沈其荣院士等为代表的南农人,在大豆、水稻、土壤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创新突破,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由此可见,南京农业大学120年的办学历程,充分体现了我国高等农林院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办学使命。
(二) 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无教育不大学,有质量的教育是办学的根基。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构建“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三位一体的知农爱农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世界眼光,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持续优化学校合作伙伴全球布局,累计与5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多个世界知名高校开展“交流访学”“本科双学位”“本硕双学位”等数十个学生联合培养项目。2007年,成为教育部“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8年,成为全国首批“教育援外基地”。2012年,获批建设全球首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2014年,获外交部、教育部联合批准成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创新联合办学体制机制,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合作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密西根学院”,设立“国际农业发展硕士班”,开设121门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
坚持中国情怀,传承弘扬“诚朴勤仁”百廿南农精神,加强思政教育,推动新农科建设,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具有三农情怀的高素质人才。1957年,南京农学院首届7位毕业生吕士恒、胡家騄、官英堤、程全生、汪炎炳、刘庠、吴枫,经过层层选拔,如愿赴东北参加垦荒工作并扎根北大荒,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称为“北大荒七君子”。2020年,西藏籍学生小索顿,毕业后放弃安稳舒适的工作,带领乡亲们在高原生产青稞产品,誓做“青稞使者”。不同时代南农学子的相同选择,生动诠释了学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人才培养理念。
坚持南农品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围绕“明确结果导向”“强化分类培养”“促进本研贯通”“加强通识教育”“推进双创教育”“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进考核方式”等8个基本原则,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近十年两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2项。120年来,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了30多万学子,培养了一大批科学研究的拓荒者、农业教育的奠基者、科技推广的先行者和垦荒拓宇的耕耘者,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农业培养人才”的初心。
(三) 坚持创新驱动,努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5]。近年来,围绕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学校制定了勇担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科技发展战略。以国家实验室、重大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支点,组建大平台、大团队,开展科技长风行动、国际云帆行动、社科繁荣行动、乡村振兴行动等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重点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十二五”以来,学校到位科研经费65亿余元,获得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0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省部级一等奖40项,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
以上科技成果在乡村振兴、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美丽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服务乡村振兴为例,“十三五”以来,学校开展校地企合作项目超过3000项,服务企业超过2000家。连续3年获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最高等级,南农-麻江结对帮扶案例连续3届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同时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南京农业大学在促进科技成果惠及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组建一批团队,攻克一批难题,培养一批人才,富裕一方百姓”的特色发展模式,将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解决问题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学科优势与产业特色相结合,带动农业产业新增产值超千亿元。
(四) 面向国家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 也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南京农业大学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强势农科、优势理工、精品社科、特色文科”的学科发展思路和“高水平、入主流、有特色”的原则,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学科体系特色鲜明,形成了涵盖农理经管工文法等门类,以农学和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综合型本科教育、多科型硕士教育、特色型博士教育齐头并进。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1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2个学科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新时代,基础科学领域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催生了新的科学革命,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工程学等跨界融合,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发展孕育新的技术革命,材料科技的前沿进展为诸多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南京农业大学于2020年启动院系调整,新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和前沿交叉研究院,2021年设置智慧农业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植物表型组学、智慧农业等2个二级交叉学科,为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培养交叉复合型的人才和“新农科”建设提供了典型案例。
三、 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高等教育是“三个第一”的重要交汇点,高等农林教育更是教育、农业“两个优先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均和高等农林教育息息相关。高等农林教育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世界的广度和历史的长度,回答好“时代之问”“中国之问”“教育之问”以及“农业之问”,加快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科技和学术支撑、文化影响和话语权支撑。
(一) 回答好时代之问,把握时代需求,促进教育国际化发展
时代之问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论坛上提出的问题,“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时代将做出何种选择?构建命运共同体应当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愿景。高等农林教育应积极回应全球农业治理问题,树立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观,培养兼备文理基础、思维活跃、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解决中国农业农村问题乃至全球人类生存与健康问题的新型农业人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复杂性问题。一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多元国际学术教育合作交流平台,系统推进实质性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农业发展。二是加快合作办学,推动中外优质教育模式互学互鉴,完善国际学生招收培养管理、服务制度体系,优化国际生源结构,积极吸引优质国际生源就读涉农专业。三是加强文化传播,依托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农业科技合作与推广,传播中华文化。
(二) 回答好中国之问,把握国家需求,深化学科和科研建设
“中国之问”指的是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重、矛盾风险挑战多、治国理政考验大,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现阶段主要是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6]高等农林教育要坚定“为国效力、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围绕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规划,坚持四个面向,紧盯国家重大需求。
一是深化学科专业建设。以新农科建设为抓手,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盯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产业新业态,深化农业教育供给侧改革,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注重交叉学科专业培育,推进农理、农工、农文、农医深度交叉融合。及时淘汰不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质量低的学科专业。着眼“未来、需求和实际”三点,不断进行结构化调整,着力发展学术实力强、国际合作办学、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专业,缩减规模大、就业难的专业,改造优势不明显、特色不鲜明的专业。多措并举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把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农业创新发展中的需求,扎实有效地融入教材改革、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是着力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中资源干大事。聚焦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等重点领域,特别是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方案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实施方案,深耕发力,全力攻关破解重大技术难题,以实际行动助力实现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不断营造“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水到渠成”的科研创新文化氛围。
(三) 回答好教育之问,把握育人规律,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是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阶段,核心是提高质量。高等农林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要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育人实践要能回应国家的改革发展诉求。一是本科教育要“以本为本”。本科教育是人才培养最好的名片,一流大学之所以成为一流,是因为培养出了一流的本科生。要深刻理解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中心的教育,要以学生的真正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全面成长成材为目标,设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环节。二是研究生教育要“以研推新”。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强化分类培养,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培养立足学术前沿、“顶天”的学术型研究生和面向行业需求、“立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把师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道德情操、掌握扎实学识、常怀仁爱之心,做“四有”好老师。另一方面,要营造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指导教师的成长发展,重视教师的学术追求,珍惜教师的劳动成果,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倡导教师更多地投入教书育人。
(四) 回答好农业之问,把握使命担当,加快推进新农科教育
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农业是基础,基础不牢大厦不稳[7]。现在,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受制于人均资源不足、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非农产业的25.3%;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国内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普遍超过国际市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于城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1、消费支出比为1.9∶1。“怎样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农业之问,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做出回答。
一是积极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国,当前要抓好乡村振兴。高等农林教育要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把教育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人才优势,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科教协同,产教融合,使高等农林教育成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引擎和动力源泉。农业高校要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卡脖子”技术突破,提升前沿科学与技术水平,加强农业农村领域重大条件平台建设,建设乡村振兴协同创新平台。整合资源优势,构建组团式、阵地化的长效帮扶模式,打造产业振兴创新试验示范区(基地),全面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突出应用导向,构建“原始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全链条转化服务平台,加快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二是加快推进“新农科”教育。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进指导下,基于中国国情,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农林教育体系,加强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8]。深化农科人才供给侧改革,紧紧围绕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着眼未来构建课程体系,围绕智慧农业、生物农业、数字经济类等打造特色鲜明的前沿课程、通识课程,增强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课程供给。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升级改造“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构建“本研衔接”“交叉渗透”“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立交桥,提高卓越农业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对新时代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