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等农林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2023-09-12李春英黄鹏

中国农业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农林文明生态

李春英,黄鹏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美丽中国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的新时期,2017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双一流”建设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成为高等农林院校把握“双一流”建设发展机遇、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 高等农林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高等农林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由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决定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强调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济社会发展、民众生产生活各领域,“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1],生态文明建设谋篇布局日益成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决定了这项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专业领域人才投身其中。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并根据世界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战略判断和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实践涉及国土资源规划、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民众生态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优化等各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发展、系统复杂特性,决定了这项事业离不开坚实的各领域新型专业人才支撑。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必然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方向。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21年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等六部门联合编制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均提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9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打造高水平、多层次的生态文明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成为绿色教育的提供者、绿色科技的推行者、绿色文化的引领者,助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农林院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既是责无旁贷的职责使命,也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工作部署的硬性要求。

(二)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双一流”建设有几项显著特征:突出竞争、突出特色、突出服务国家战略,这也决定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成为高等农林院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较于综合性大学,高等农林院校缺乏竞争力。在入选首轮“双一流”建设的140所高校中,只有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9所高等农林院校,9所高校平均建设一流学科数为1.33,低于“双一流”建设学科平均3.32的整体水平;9所农林高校内部学科设置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现象,优势学科日益受到综合性大学相关学科的强劲挑战;脱离行业的支持和资源保护后,9所高校获取建设资源的途径有限,造成了发展缓慢的现状,对照“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求,在重点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教学设施等方面,学科建设支撑条件比较薄弱,特色学科的增长点不多,学术导师匮乏[2];在现代经济产业结构下,农林高校和学科的社会认可度低,教学科研周期长,重大成果产出困难,科研成果转化率低[3],进一步削弱了自身竞争力。“双一流”建设对入选高校和学科实施动态支持,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在财政支持上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在这一导向下,上述9所高等农林院校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态势和发展挑战。

突出优势和特色是高等农林院校提升发展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导向是“扶优扶强扶特”,《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规定的四项基本建设原则之一是“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并强调“双一流”建设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做出重要贡献,推动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

高等农林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在于农林学科,在于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表示,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在新时代大有可为,他殷切希望涉农高校“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教育部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加快科技创新、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双一流”建设突出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的鲜明指向、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林学科的现实需求,为高等农林院校提升发展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契机,高等农林院校要发挥农林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对接国家“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把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科技支撑、人才支撑。

二、 生态文明教育内涵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既有育人层面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将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价值导向与日常行为的“小教育”实践,也包含学校层面以高等教育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教育”实践。实施生态文明教育之先有必要深刻把握相关内涵,才能厘清生态文明教育边界,推动教育开展。

(一) 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自然先在性、自然资源循环利用、人与自然物质交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有科学论述,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指出要从九个方面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思想,其中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基础性指引。

二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思想。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颁布了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伐崇令》,设立了保护山林河湖之官(虞衡制度),体现了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生态文明理念[4]。儒家主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仁爱万物、取物顺时、不违农时等,饱含着儒家生态伦理观念;道教提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等,充满着生态哲学智慧;佛教讲究“众生平等”,将世间万物看作地位平等的生命体,富含着生态伦理道德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伦理、生态哲学、生态道德思想以及祖先生动的生态实践,都为创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主要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绿化祖国、保护环境方面的思想和主张。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出“绿化祖国”、要使祖国“到处都很美丽”的号召。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将环境保护制度化、法制化,并身体力行推动植树造林实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要命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主张,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思想的继承,并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四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5],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 明晰生态文明“小教育”理念目标

生态常识教育。一般应包括:人与自然关系教育。引导受教育者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认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生态系统观教育。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引导受教育者以系统性、全局性、整体性视野了解国土资源和生态系统,提升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认识。环境保护节假日教育。在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动物日等环保节假日,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引导受教育者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价值观教育。一是生态道德教育。通过教育手段,将人与自然关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崇尚自然、善待生命等理念观念纳入道德关怀,激发受教育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认同,并内化为道德意识。二是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价值观是更稳定、更持久的生态观念,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要注重引导受教育者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模式和阶段的认识,深刻理解和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从思想层面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精神价值的高度统一,从现实层面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统一。

生态专业理论和技能教育。生态专业理论教育要着重使受教育者提升生态理论素养和理论研究能力、生态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并能够自觉践行依法保护环境的责任义务。生态专业技能培育要不断加强受教育者科研创新能力培育,提升受教育者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技能本领。

(三) 推进生态文明“大教育”体系构建

构建研究体系。一是构建理论研究体系。作为人才集聚的高地,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继承发扬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创新推动理论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构建科学研究体系。精准把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加强科研攻关,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绿色低碳环保的新发展道路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构建育人体系。一是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知识体系。课堂教学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育生态人才的主渠道,高校要强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将生态常识、价值观念、生态法制等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以深厚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丰厚的滋养。二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强生态法治、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与治理、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绿色产业相关专业等方面的教育,加快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急需紧缺人才。

构建文化体系。一是建设生态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要注重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以生态良好、环境美好的校园生态系统和文化环境,推动师生生态文明理念塑造、行为养成。二是建设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生态文明宣传科普的服务文化。生态文明教育是定位于社会契约与广泛的道德观对于社会全体公众的教育,高校要发挥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优势,通过志愿服务等途径,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科普等教育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社会公众广泛认同和具有普遍道德约束的生态文明道德准则与文化氛围。

三、 东北林业大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农林院校,东北林业大学自建校之日起就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崇高的职责使命。2017年,东北林业大学入选第一轮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牢牢把握“双一流”建设重大机遇,发挥涉林学科优势特色,充分把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坚持生态文明“大教育”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实践。

(一) 加强生态文明研究和建设实践

1. 加强理论研究阐释

高校是人才集聚的高地,东北林业大学发挥专家学者智囊团作用,成立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智库、黑龙江省现代林业与碳汇经济发展智库、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研究中心等8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进行理论研究阐释。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智库首席专家刘经纬等撰著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连续四年编制《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白皮书》,为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年鉴参考。此外,学校在学术委员会中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专门委员会,设立碳中和专项科学基金,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森林碳汇储量与碳资产核算、碳中和应用场景设计等重点热点问题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近10年,学校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主办、承办了“中俄区域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虎豹跨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阐释。

2. 强化重大战略问题的科研布局

东北林业大学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解决区域发展科技瓶颈问题作为重要使命,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依托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草人工智能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围绕深入实践“两山理论”,服务“双碳”战略,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层面新理念、新部署,系统布局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现代种业、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黑土保护、秸秆综合利用和水生态修复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以科技创新助推国家和林业行业经济发展。基于长期以来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做出的重大贡献,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获得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称号。

3.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东北林业大学紧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农林复合生态循环产业新模式,以“生态+经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帮助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脱贫摘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系统构建“选育扩繁治碱固沙、绿化彩化、药食同源的苗木花卉——修建防风固沙护田经济一体林带、绿化荒坡滩涂,实施泰湖湿地鱼蟹立体养殖——推进湿地和林场观光旅游、林下采摘、森林康养休闲旅游产业”模式,环环相扣、有机衔接,一体化推进泰来县生态修复治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发挥科研优势,挖掘林木废弃物利用价值发展柳编产业,提供选材用料、编织样式、涂色蒸煮等全工艺流程指导;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发展食用菌养殖,为农户创造丰厚财富,黑木耳养殖项目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坚持农林专业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学者、青年学生深入田间林地,开展田野绿地教学、科学研究,既立足一线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为基层培养了一批农林“土专家”,实现人才双向培育。

(二) 培育生态文明专业人才

1. 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是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和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东北林业大学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生态文明课程模块,出台了《东北林业大学生态文明教育方案》,突出生态文明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建设,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设置生态文明专题,把具有东林特色的绿色文化贯穿教学过程,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课程被认定为黑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2. 完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以林业工程、林学两个世界一流学科为引领,以生态学和生物学等学科涉林研究方向为支撑,以“大数据+智慧林业”“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作为学科交叉突破口,推进新工科、新农科融合的一流涉林专业集群建设,实施本研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为国家践行绿色低碳的新发展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和高层次农林复合型人才。实施研究生推免“支林计划”,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优秀学生作为“支林”计划研究生,支林期满,经考核合格后可在学校攻读硕士学位,培养知农爱林的新型人才。

3. 打造实践育人体系

东北林业大学先后实施的“主题推进式教育”和“树人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均把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作为重要内容贯穿大学生德育全过程。强化校地、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育人,形成课程、实践、竞赛、孵化等多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实施大学生“美丽中国·绿色东林”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广大青年教师和学生坚持生态理念下乡、生态科技下乡、生态研究下乡,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和林场,开展生态理念宣讲、野生动物保护、农田土壤分析检测和病虫害防治、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调研等实践活动。

(三) 加强生态文化的构建和宣传

1. 打造绿色校园文化

东北林业大学一直坚守“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绿色使命,在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人拉犁”“鹤魂”等学校精神,在塞罕坝林场建设中注入了东林力量,助力形成“塞罕坝精神”,学校成立大学生塞罕坝精神研究会,实施“塞罕坝精神接力计划”,丰富学校精神内涵。创建了东林“主旋绿”主题原创班歌大赛、“绿漾东林”短剧小品大赛、丛林酷跑、校园清洁活动周、植树护绿行动日、全国大学生绿植领养等品牌活动,创作了《娟子》《鹤娘》等反映全国首位环保烈士——学校毕业生徐秀娟事迹的电影、话剧等文艺作品,着力打造绿色校园文化。开展光盘行动、节能宣传周、节水型高校创建等节水节电节粮节碳活动,引领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工作与生活新风尚。

2.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科普

学校成立了由退休老教师、专家学者、本硕博学生等组成的理论政策宣讲团、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中心、生态文明讲师团,以及生态环保类学生社团等,深入中小学校、面向社会大众,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理论宣讲、政策宣传、科学普及、实践体验等志愿服务活动,捐赠动植物标本、与黑龙江省木兰县等政府机构探索建立“生态文明科普室”等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学校连续40年参与承办黑龙江省“爱鸟周”活动;学校绿色使者志愿者协会连续24年开展“绿色营”活动,校内外累计参与学生2万余人次,协会获得第七届“母亲河奖”;森林博物馆志愿者协会获得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团队奖。发挥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森林博物馆等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作用,吸引社会公众深度感受生态文化,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创新生态文明宣传方式,森林博物馆创办了网络科普讲堂,社会公众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就能线上“游览”博物馆,学校官方融媒体平台常态化刊发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典型事迹报道。

四、 新时代高等农林院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当前,党和国家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顶层设计,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等各类指导性文件,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也立足自身实际,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和全局角度来看,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距离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高等农林院校理应心怀“国之大者”,在生态文明教育全局中承担更大责任,实现更大作为、做出更大贡献。

(一) 助力国民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构建

生态文明教育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全民教育,从长远看,必然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升全民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和行为实践。构建国民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涉及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包含了大中小幼等各级教育阶段,囊括了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从业人员、领导干部、学生、社会公众等各类受教育群体,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涉及方方面面的教育工程。目前,体系构建的蓝图尚在描绘中。高等农林院校要发挥自身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的优势、经验、资源等,在破解体制机制难题、构建各方参与的格局、规划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以及大中小幼一体衔接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构建等方面主动担当作为,推动构建国民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二) 强化协同育人体系构建

新时代,高等农林院校普遍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办学特色,设置了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学科专业,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大美秦岭”“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北京林业大学成立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培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门人才;南京农业大学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等。高等农林院校之间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成果、课程建设、特色实践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强化育人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协同培育生态文明建设人才。

(三)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是关键。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需要通过“课程思政”等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各类课程和教材,但因成长环境、教育经历、学科专业所限,高等农林院校现有的教师队伍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生态文明教育需求,制约了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推进。此外,从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生态文明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需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更好适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成为高等农林院校亟待弥补的短板。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高等农林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在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教育工作者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农林文明生态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对不文明说“不”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