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个“课文”单元,要有准备地教

2023-09-12祁智

关键词:统编教材课文小学语文

祁智

摘要: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第一个“课文”单元,这个单元的选文很有特点,编排很有讲究,出现很有道理。一年级上册的前三个单元,是学习第四单元不可忽略的准备。前三个单元为第四单元做好识字、拼音、阅读的准备,第四单元也需要衔接、承接识字、拼音、阅读、思维等任务,双向奔赴。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秋天”而非“自然风光”。四篇课文的内在联系非常紧密,不仅是说季节,而且都与“人”有关,都是人的视觉,这是“自然风光”所包含不了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编排意义;学习准备;教学立意

一、编排的意义

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由《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四篇课文组成。这是教材中的第一个“课文”单元(第一单元是“识字”,第二、第三单元是“拼音”)。

这样的编排是有意义的。首先,汉字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的骄傲,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因此,第一单元的“天、地、人,你、我、他”,虽然简单明了,却大气磅礴、先声夺人,又温暖体贴、和蔼可亲。第二单元必须在“识字”与“课文”之间架设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拼音。拼音,既是学单个汉字的工具,也是随堂识字、随文识字的助手。因此,第二、第三单元,把应该要学的拼音,做了有次序的安排。在此基础上,第四单元“课文”呼之欲出。

作为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课文”单元,其选文极为重要。不仅要与全册的水平、风格一致,还要能够体现单元教学目的,帮助教师完成单元教学任务,更要为全册乃至全套教材定下基调;不仅要符合刚入学的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能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而且要突出汉字之美、汉字表达之妙,做到简而不陋、平而不淡、轻而不浮、杂而不乱。

这个单元的选文很有特点。《秋天》是当代散文诗,《小小的船》是现代儿歌,《江南》是汉乐府,《四季》是当代儿童诗。就体裁和风格而言,都是贴近儿童的“诗歌”,虽然篇幅短小、文字简单,但意境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就内容及表述而言,主题明确、形式多样、意象美好。不仅如此,还切合时令。

这个单元的编排很有讲究。四篇文章,前三篇都是“秋季”主题,后一篇是“四季”,由此及彼、由点到面;三篇“秋季”主题的文章,前两篇是现当代作品,第三篇是古代经典,由浅入深、由近及远。

这个单元的出现很有道理。学生学到第四单元,应该是在10月之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进入真正的“秋天”。如果出现在9月初,虽已入秋但还溽热;出现在11月之后,秋天已经走远,再见已是明年。

入学不久的小学生,在经过“漫长”的两个“拼音”单元之后,进入“课文”单元,读到如此美妙的文字,如同鱼儿钻出湍急、曲折的河滩,游弋于浩瀚、明澈的秋水,心情应该是极好的。

二、学习的准备

上课要有准备。这里说的准备,还不是指必需的“课前”准备,比如备课等,而是上第四单元之前的准备。一年级上册的前三个单元,是学习第四单元不可忽略的准备。

第一单元是识字。这里的“识”,即认识,更有辨识的意思。识几个字,只是这个单元的基本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粗略了解汉字的来历、结构以及用法,认识到汉字之久、之美。这一单元的“正文”,即使是短文、儿歌,教学目的也是“识字”,而不是学“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中的一系列文字,也是为了“识字”,当然,也兼有检验“识字”水平的功能。教师必须牢记教学目的,并且不能忽视“正文”之后的文章的学习,比如童话《小白兔和小灰兔》。

第二、第三单元是拼音。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或多或少接触过拼音。拿出两个单元来学习,既是考虑到学生接触拼音的深浅程度不一,更是为了体现拼音学习的系统性。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一单元不见拼音(视同学生没有学过拼音),而第二单元到第八单元都加拼音的原因。学拼音的目的,是为了识字,但指望学生经过两个单元匆匆忙忙的学习,就能熟练掌握并运用拼音,不现实也无可能。教材编者想方设法要在两个单元里追求最大效益,不仅配图,还配文——让学生随文学拼音、学汉字。因此,与第一单元同理,教师必须牢记教学目的,并且不能忽视“正文”之后的文章的学习,比如儿歌《剪窗花》、童话《小鸟念书》等。

这样就明白了。第四单元虽然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一次出现“课文”,但不是横空出世,而是有来由的。前三个单元从“识字”“拼音”乃至“课文”上为之做了准备。第四单元的出现,其实水到渠成。

“学习的准备”,既要从前往后看,也要从后往前看。前三个单元为第四单元做好准备,第四单元也需要衔接、承接识字、拼音、阅读、思维等任务,双向奔赴。

我听过几节一年级上册前三单元的公开课,也到一些学校了解过教学情况,并且查阅过报刊上发表的教学实录以及相关教学论文。把教学目的搞错了的不在少数,认真对待“正文”之后文字的少之又少,能把前四单元统筹考虑的,几乎沒有。如此,第四单元的教学,明显准备不充分,甚至是先天不足。

教材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有作用和意义的。教师必须读懂、读通,并且准确将其运用、贯彻到教育教学之中。

三、教学的立意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有人说,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自然风光”。我不赞同。我以为,主题应该是“秋天”——当然,说“人与自然”也可以。“自然风光”是偏正结构,内容会被“自然”和“风光”限制。不是不可以限制,而是“课文”单元并非如此。“秋天”的内涵与外延都大。仔细研读不难发现,不论是教材编者“有心栽花”还是“无意插柳”,这四篇课文的内在联系非常紧密,不仅是说季节,而且都与“人”有关,都是人的视觉,这更是“自然风光”所包含不了的。

(一)《秋天》:人在其后

《秋天》是一首散文诗,说是一篇短散文也未尝不可。全文三小节,“分—分—总”结构。

先看第一小节,先写天气,再写植物。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天气“凉了”,是树叶“黄了”“落下来”的原因,两者是因果关系。这一小节,抓住了秋凉之后的两个特点:叶黄、叶落。这是秋天的标配。

再看第二小节,先写天空,再写动物。这个顺序与第一小节一样。“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是可以看见大雁“往南飞”“排成个‘人字”“排成个‘一字”的原因,两者也是因果关系。这一小节,抓住秋高气爽、大雁南飞的特点。这同样有别于其他季节。

——描摹事物要抓住特征,说明文如此,记叙文也是如此。

第一小节与第二小节,次序能不能调整,先动物、再植物呢?不是不可以,但不如这样合适。就观察而言,应该先树叶、再大雁,这是“由下而上”约定俗成的次序。不仅如此,树叶在秋天变黄、飘落,无论城镇还是乡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可以目睹,但雁阵当空飞过,并不能为所有人亲见。因此,写树叶是写实,写大雁是想象,“由实而虚”也是约定俗成的次序。

回到第一小节。“天气凉了”,后面跟“树叶黄了”,句式相同,前因后果;“树叶黄了”,后面跟“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句式不同,前因后果。同时,“凉”是一个过程,“黄”是一个过程,“一片片”是一个过程,“落下来”更是一个过程。

再说第二小节。第一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天空”统领,后面“那么蓝,那么高”句式一致,突出秋日天空的特点。第二句,“一群大雁往南飞”统领,后面“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句式一致,突出雁阵飞过秋日天空的特点。而第一小节的“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与第二小节的“一群大雁往南飞”,遥相呼应。

句式一致,优势在于通过适当的重复,加深学生的印象,既便于他们复述或背诵,也可以帮助他们模仿造句。句式变化,则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体现了语言的艺术性。

大自然比人更能敏锐感觉到季节的变化。因此,第三小节,“啊!秋天来了!”难道不是“人”由衷地脱口而出的感叹?

学生在小学阶段遇到的第一篇“课文”,虽然短小,但有品位。

我听到的《秋天》公开课,几乎没有人愿意在文本上多停留一些时间,而是在学了“秋、气、了、树、叶、片、大、飞、会、个”几个字、注意了“一”的读法——机械、笨拙地完成文后练习后,就开始让学生联想。学生连季节都搞不清楚,能联想什么?有的学生甚至联想到“小蝌蚪找妈妈”,引起听课者的哄笑——当然是善意的。

教师不愿意在文本上多停留一些时间,也许不是不想,而是不知道怎么停留、停留了干什么,结果把“课”上到了“课外”。

(二)《小小的船》:人在其中

《小小的船》是一首儿歌,四句,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两句,写月亮。

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有五點需要注意。第一点,这一册教材中,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弯弯”的“月儿”。第三单元中就有儿歌《月儿弯弯》,“月儿弯弯挂蓝天”。我曾经问一位公开课执教者注意到这点没有,看到一脸茫然。第二点,表明“弯弯的月儿”是上弦月——如果是下弦月,虽然也可以是船,但一定是“翻”了。这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我听到的公开课和查阅的教学实录与论文,没有提及这一点的。很可能是认为没有必要——怎么没有必要呢?更大的可能是没有想到。第三点,表明这是在仰望、遥望。从这个角度看,上弦月才会是“小小的船”。也就是说,看月亮的“我”在地球上。关于这一点,有教师说,是“我”在做梦。说做梦是可以的,但在哪里做梦要有交代。还有,未必是做梦,也许是长时间凝望之后,形成的想象或者幻想呢?第四点,“弯弯的月儿”与“小小的船”之间,省略了“像”或者“是”之类的词。为什么省略?因为语气与节奏。加了,语气不顺,节奏乱了。加与不加,天壤之别,这也是一般文字与经典的差距所在。第五点,表明月亮和“我”的关系。月亮离我们很远,但与船联系在一起,立刻就亲近了。所以,月亮就成了“月儿”。有教师在这里大谈“儿”的运用,甚至联系到小名的儿化音,以此说明“我”的喜爱与喜悦。其实不必如此激动,不是已经学过“月儿弯弯”了吗?

第二句,既是在描摹“船儿”——“两头尖”,更是进一步把“月儿”落实到“船儿”上——“两头尖”对应“弯弯的”。

第二部分,两句,写“我”。

第一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首先表明“我”的身份是孩子。虽然有配图,但还是要强调这一点,这几乎是这首童谣能够成立的唯一依据,换一个成年人显然载不动。然后表明“我”的位置变了,“我”不再是在地球上,而是坐在船里也就是“月儿”里。这是儿歌前两句必然的结果。

第二句,“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既表明“我”是在环视,也表明“我”看到的是新奇、美好的世界,这甚至是“我”上船的目的。但这句最重要、最传神的一个词,是“只”。它至少有两个意思,一是“我”在月亮上反而看不到月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真是独特、神奇、逼真的感受;二是“我”也看不到地球,因为距离遥远,衬托“我”在月亮上的高。

短短四句童谣,无处不用心、妥帖,无处不灵动、美好。

我听到的公开课,教师大多在叠词上用力,比如,“弯弯的月儿”,可以联想到“弯弯的镰刀”;“小小的船儿”,可以联想到“小小的鱼儿”;“闪闪的星星”,可以联想到“闪闪的露珠”。这还不够,又由“弯弯的”联想到“直直的”,由“小小的”联想到“大大的”,由“闪闪的”联想到“暗暗的”……无休无止。乍一看是教师“生发开去”,细究起来,有消磨时间之嫌。

(三)《江南》:人在其外

《江南》是一首汉乐府。汉乐府很“古老”,似乎不大适合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学习。其实不然。且不说小学生从多种渠道接触过一些古代的文字,即使看看第一单元的“一片一片又一片”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也知道他们对“古文”并不陌生。更何况,古代也有浅显易懂的文字,比如汉乐府《江南》。

汉乐府《江南》,共七句,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两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其实应该是“莲叶何田田,江南可采莲”。这里因果倒装,“江南可采莲”前置,突兀但自然,相当于一群人惊呼:“可以采莲啦!”因为看见了“莲叶何田田”,惊呼是对“田田”的必然反应。一个“何”字,又使得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茂盛,变成无法触摸、只能想象的灿烂。这个时候,立足点在岸上,极目远眺,江南的好水无边、碧绿的莲叶接天,尽收眼底。

第二部分,一句:“鱼戏莲叶间。”这一句既不循常规,又符合常理。所谓不循常规,是该“采莲”而未采,却写鱼;所谓符合常理,是因为采莲之前先看到了鱼,浑然天成。这个时候,立足点在小船上,离水很近,水也清澈,而鱼不怕人,在莲叶间安心嬉戏。一个“戏”字很妙,用拟人表达鱼的愉悦。当然,这一部分起过渡的作用,既可归结于第一部分,也可作为第三部分的总领,使全文变成两个部分。

第三部分,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客观地说,《江南》只有前三句,没有这后四句,也是完整的,但那一定不是汉乐府《江南》,汉乐府《江南》必须有这四句才完美。这四句是“鱼戏莲叶间”的分述,涉及“东、西、南、北”,反复而不啰嗦,铺陈而不拖沓,活泼而不油滑,周全而不呆滞。这个时候,一群人变成了一群采莲人,立足点依然在船上,“东、西、南、北”到处都是。这样的大场面,既照应“何田田”,也呼应“可采莲”。

汉乐府《江南》,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点,这是民歌,可以吟唱。“东、西、南、北”四句,唱和之声此起彼伏。第二点,这是一段极具动感的“影像”,摄像机是采莲人的眼睛,满眼的水、莲叶、鱼,人在画外。第三点,它直接而艺术地反映了汉代江南一带的农村生活。没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风淳朴,哪里有莲,哪里能采莲?第四点,它侧面而艺术地反映了采莲人的心情。假如不愉悦,哪里能看到鱼“戏”,哪里能容忍鱼“戏”?第五点,莲叶如此“田田”,那么莲花、莲子呢?但不用说了,一说就“满”了,留空,靠读者想象来完成。第六点,从中可以体悟汉字之美丽、之魅力,不仅在于汉字本身,更在于汉字的运用——四句甚至五句,都只换一字,却是场景壮阔、韵味无穷。

(四)《四季》:万物皆人

《四季》是一首儿歌。自然分成四段,每段三句,通篇拟人。

先看第一、第二段。

第一段写春天。主角是“草芽”,配角是“小鸟”,仰视的角度。“我是春天”是对话。“草芽尖尖”代表“早春”。小鸟会在天上“飞翔”。

第二段写夏天。主角是“荷叶”,配角是青蛙,平视的角度。“我是夏天”,也是对话。“荷叶圆圆”代表“盛夏”。青蛙会在水里“游泳”。

第一段与第二段,句式一致,但不失变化,错落有致,而且选择的形象,与季节相吻合。

再看第三、第四段。

第三段写秋天。主角是“谷穗”,没有配角,但有动作“鞠着躬”。“我是秋天”,属于自我表白。

第四段写冬天。主角是“雪人”,沒有配角,但有动作“大肚子一挺”,还有表情“顽皮”。“我就是冬天”,也属于自我表白。

第三段与第四段,句式同样一致,同样不失变化,而且不仅“一致”中有变化,“变化”中也有不同。

第一,第三段的“谷穗弯弯”,“弯弯”对应第一段的“尖尖”、第二段的“圆圆”,这是把秋天限定在“深秋”。但第四段没有按前三段的惯例,用叠词来形容“雪人”,比如“雪人大大”或者“雪人白白”之类。这是因为,小草不仅初春、仲春、暮春有,夏、秋也有,即使冬季也有枯草,而“尖尖”框定的是“初春”。同理,荷叶与谷穗都有生长过程,而且跨季——深秋也有枯荷、初夏也有抽穗,必须用“圆圆”和“弯弯”来表明季节的具体时段,即“盛夏”与“深秋”。但“雪人”不需要用叠词来限制,因为只有“隆冬”才会有可以堆成挺着“大肚子”雪人的雪。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3年8月第二,第三段和第四段都有动作,但谷穗“鞠着躬”是“向前”,雪人“一挺”是“向后”,不仅动作不同,动作的方向也有区别。向前,暗示的是“谦恭”——饱满的谷穗会谦恭吗?谦恭的显然是谷穗的播种、耕耘者。向后呢?是明显的“调皮”——雪人会调皮吗?调皮的显然是雪人的创造者。

第三,第一、第二、第三段是“我是”,第四段是“我就是”。“我是”是向对方介绍自己,应该平和;“我就是”是自白,可以骄傲。

由此可见,题目是“四季”,但内文对四季的具体时段都有落实:早春、盛夏、深秋、隆冬。就我了解的情况看,意识到这一点的执教者不多。一般都是笼统地说“春夏秋冬”,然后分角色表演——我不是反对表演,但连“台词”都没说清讲透,表演什么呢?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四季》中叠词的意义。“尖尖”“圆圆”“弯弯”,肯定是在形容“草芽”“荷叶”“谷穗”,但首要任务是在明确时间。执教者让学生去联想到“尖尖的”麦芒、脑袋,“圆圆的”车轮、锅盖,“弯弯的”眉毛、小桥,一定没有注意到课文叠词的“时间观”,这是非常遗憾的。

由此不难看出,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秋天”。

《秋天》是秋,这个秋是通过人的仰望、平视所见,故“人在其后”。

《小小的船》也是秋。夏天太热、冬天太冷,插图上的小女孩也没有穿短裙和棉衣。那会不会是春天?不是没有可能,但春天没有那么静谧,也没有那么清澈。应该是秋天,金风送爽,“我”坐到船上,故“人在其中”。

《江南》也是秋。采莲虽然夏天就可以进行,但天太热。大规模采莲,是秋天的活儿。人在岸上见荷叶“田田”,人在船上见鱼“戏”,故“人在其外”。

《四季》通篇拟人,虽然明确不仅仅是“秋”,但却是由前三篇的“秋”引发的。三篇“秋”,加一篇“春夏秋冬”,这种组合合情合理。它的意义在于,告诉小学生,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特别的美好;它的意义还在于,告诉小学生,世间万物都有生命,世界才会如此生机勃勃。故“万物皆人”。这也对应了开篇的“天、地、人,你、我、他”。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需要考虑这么多吗?我以为需要。一年级文本的复杂与深奥程度,绝不会比初中、高中弱。我们必须研究,并且要研究透。研究透了,至于教还是不教,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来定。拥有可以不教,但不能因为不教而不拥有。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课文小学语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背课文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