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探讨

2023-09-12冉利强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3期
关键词:沂蒙临沂红色

红色美术档案,是指具有保留、利用价值的集中分类保存的各种红色美术文件或材料,包括红色美术作品、红色美术文字文献、红色美术照片、红色美术影像等原始记录资源。高校红色美术档案是指高校集中分类保存的红色美术档案。在“互联网+”的新战略与新态势下,高校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应运而生,成为高校红色美术档案征集、保管、利用的新特点与新趋势。“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构,为学校美术教育、美术类院系教育、美术教学活动管理工作以及美术教育科学研究等有关工作与社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校企合作“互联网+”视域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研究,构成了临沂大学高校红色美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1 高校红色美术档案来源构成

高校红色美术档案的来源有四:一是革命战争年代红色美术遗存;二是革命战争年代书籍报刊中刊登的作品、美术创作者及相关文献等;三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不同历史时期再次征集的红色美术档案;四是新中国成立后师生创作的红色美术作品及相关文章等。《我们从延安走来:鲁迅美术学院建院八十周年文献·作品汇编(1938-2018)》就是鲁迅美术学院根据延安鲁艺、东北鲁艺、鲁迅美术学院各个时期的红色美术档案汇编而成。

临沂大学红色美术档案与某些红色美术档案丰富的高校,譬如与鲁迅美术学院相比,缺少了革命战争年代红色美术遗存。红色美术档案的来源有三:一是革命战争年代书籍报刊中刊登的作品、美术创作者及相关文章;二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不同历史时期再次征集的红色美术档案;三是新中国成立后师生创作的红色美术作品及相关文章。

2 高校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

现以临沂大学为例,从自身优势、存在问题两方面分析高校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

2.1 优势

临沂大学1941年诞生于沂蒙抗日根据地,依托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在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研究、红色美术创作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临沂大学发挥鲜明的特色,大力实施红色育人工程。临沂大学实施弘扬沂蒙精神的“三五七”工程,档案馆与美院合作,结合山东革命场馆与高校融合发展联盟建设、省师德涵养基地建设、省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建设,将红色美术融入到教学科研中,形成红色美术教学团队,以各专业课程为建设平台,推出《“红色沂蒙”三步曲》《红色沂蒙——美术史》《沂蒙后人》《红色故事》《热血沂蒙》等红色美术作品档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2家主流媒体参与报道《民间美术》结课展。档案馆在全国搜集红色美术档案,形成24771件、存量55.5GB的数字化档案,为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库建设资源,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合作企业提供軟硬件平台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平台实践条件。

2.2 存在问题

(1)革命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红色美术档案自身存在问题。一方面,由于革命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红色美术档案保管条件有限,出现遗失、受潮板结、载体老化、文图模糊、残缺不全等问题。受潮板结的档案难以扫描,无法转化为数字化档案,进而无法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中被有效利用。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红色美术档案各地分布不均衡,部分流散在个人手中,导致档案数字化转化和管理利用有难度。

(2)档案管理工作者自身存在问题。当前,档案管理工作者对现存的红色美术档案存量缺乏整体把握,在实现数字化转化、信息化管理利用时,缺少有效的逻辑关联,甚至一些重要档案被忽视、闲置,重视和开发均不够。

3 高校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平台实施路径有二:一是基于校企软硬件设施与平台,搭建“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二是为了检验平台应用效果,在平台引入真实的档案管理工作实务,根据平台应用情况分析平台功能缺陷与不足,并持续优化改进平台。

3.1 高校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数据库建设

教育部协同育人高校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从构建红色美术档案数据库入手。

3.1.1《临沂大学革命战争年代红色美术档案数据库》建设

本数据库主要收录学校革命战争年代保管使用的书籍报刊刊登的作品、创作者及相关文章等。学校作品有滨海中学教材《根据地建设》、滨海建国学院教材《商业薄记浅说》、校刊的封面画,《工作条例》的封面设计,《滨海中学第五期工作总结》《滨中第五期教学工作的总结》《总务工作总结方案》的题头画,校刊插画《涉水的学员》等。革命战争年代学校保管使用的书籍期刊刊登作品有大众日报社《论新阶段》扉页画《毛泽东同志》,辽东建国书社《皖南突围记》插图3幅,大众读物编译社《中国工人运动史》封底画,山东新华书店《吃地雷》封面画,大众社《关于发展苏联国民经济之第三个五年计划》封面画,光华书店《故乡集》和《南下记》封面画,大连中苏友好协会《青年复仇记》封面画,滨海分区政治部宣传队《文娱材料》第三期封面画,大众日报社《青年记者》第五期封面画,华中生活杂志社《生活》第五期封面画、扉页画、木刻版画,《生活》第七期封面画、扉页画,《华中少年》第二期封面画1幅、扉页画1幅、题头画6幅、栏目画1幅、插画9幅、连环画1组3幅等。数据库收录的美术创作者主要有王绍洛、师创、王文彬、任迁乔、沈锡章、缨流、天美、吴杰等。

3.1.2《临沂大学建国后保管征集的红色美术档案数据库》建设

本数据库主要收录临沂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征集保管的红色美术档案。数据库收录的书籍期刊刊登作品有华东新华书店《国语》课本封面画,临沂县五七红校教材《毛主席诗词注解》封面画,新华书店《无敌民兵》封面画,山东新华书店《农村调查》封面画,胶东新华书店《最近苏联文艺界的思想斗争》封面画,华东新华书店《新民主主义论》封面画,光华书店《苏联名将录》封面画《斯大林》1幅、插画10幅,山东新华书店《从“七七”到“八一五”》封面画,华东新华书店《民歌百首》封面画,滨海乡村师范学校时期1949年《展望》第四卷第十八期插画《鹦鹉与其主人》等。数据库收录的此时的美术创作者主要有田玉峰等。田玉峰1916年生,1950年参加临沂革命烈士陵园的修建工作,为人物石像设计草图,其中有罗炳辉同志的雕像等。

3.1.3《临沂大学建国后创作的红色美术档案数据库》建设

本数据库主要收录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后师生的红色美术作品及相关文章、课题项目等。数据库收录的美术创作者有牛振江、陈天强、申林、马笑蕾、杨晓玲、杨树国、赵大军等。收录的雕塑有牛振江的《沂蒙颂歌》《水乳交融》《沂蒙丰碑》《虎娃》《山东三线军工功勋、军工楷模、军工工匠》《识字班》《厚土红歌》等,孙龙本的《全力支前》《血乳交融》《永恒》等,另外还有档案馆设计的校史浮雕墙等。收录的中国画有马笑蕾的《丰碑》、杨晓玲的《蒙山高沂水长》、杨树国的《红军不怕远征难》、郭峰的《沂蒙山小调》等。收录的油画有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选创作者陈天强等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入鲁》等,水彩有赵大军的《黎玉》等。收录的学生剪纸作品有胡洋、王国伟等的《红色岁月》《党指挥能打胜仗》《沂蒙民主》《孟良崮战役》《沂蒙情永流传》《陈奋》《管戈》《高燮宸》《郭砥》《郇华民》《罗生特》《滕略韬》《周抗》等。

数据库收录的课题有《临沂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美术名人与美术文献遗存系统整理与挖掘》《沂蒙解放区红色版画作品复制及教育展示》《沂蒙解放区红色连环画研究与教育应用研究》《沂蒙革命根据地<大众日报>的抗战美术研究及其开发利用》等近20项。收录《抗日战争时期沂蒙红色美术作品的复制及展示》等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传承红色基因临沂大学红色校史剪纸创作与展示》等4项校级大创项目。

项目组将红色美术档案资源通过多媒体、数据库、互联网等一系列技术手段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甄别及其可控处理的数字化形态,并搭建了一个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对档案加以编辑、存储、检索、维护,为红色美术档案高效管理和长效保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3.2 基于区块链技术引入真实的红色美术档案管理工作实务

鉴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共享共识”为特点的应用优势,项目组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改善红色美术档案管理环境,保障平台的应用效果,为下一步发展智能“互联网”的各种可编程应用场景提供了有益的尝试。构建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时,针对极其重要的红色美术档案应用数字“指纹”登记资源管理模块和“所有权链”安全防护模块,以增强重要作品的防伪和鉴定。此外,平台还提供红色美术档案基本数据收集、存储、编辑、检索和下载等功能,还可通过平台访问率和访问习惯分析用户某一时段最关注的档案资料,有针对性地加大相关档案的征集和编辑推介,有利于智能化服务。理想的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构建,应该是一个智能集成区块链技术应用系统,既能解决红色美术档案的“登记溯源、版权确权、信任背书、评估鉴定、利用补偿”[1]等一系列應用难题,还能使红色美术档案在“可编程”环境中持续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3.3 成立保障小组确保平台建设顺利进行

临沂大学档案馆成立“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保障小组,建立项目汇报制度,多方协调美院等相关部门,定期对项目进展进行汇报,推进项目组织与开展。制定《“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计划》,明确建设内容为临沂大学革命战争年代红色美术档案数据库、临沂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保管征集的红色美术档案数据库、临沂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红色美术档案数据库3个数据库的建设。课题负责人冉利强为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批准前临沂大学所有的红色美术档案数据的整理及数据库建设,孙艳华为美院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批准后美术学院形成的红色美术档案相关数据的整理及数据库建设。保障小组推进项目成果检验,通过需求分析、目标设定、计划制定、过程监控与结果评估等环节,评价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完善度,进行整改提高。撰写同名成果论文,即项目结题报告。

4 结语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研究》项目,属于实践条件与实践基地建设项目,项目组通过有计划地、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与管理各种红色美术档案资源,使之成为合理优化的档案资源体系,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组织与教学应用。该项目旨在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持,通过校企协作共建,完成红色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开发与构建,并对平台所支持的档案管理效果进行实践检验,为红色美术档案的科学管理与高效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引用

[1] 聂敏.高校数字化声像档案的开发与管理[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6,24(6):65-67.

猜你喜欢

沂蒙临沂红色
红色是什么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红色在哪里?
临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追忆红色浪漫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山东临沂:铁腕治污,久久为功
逾100克拉的“巨钻”临沂出了5颗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