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实践

2023-09-12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逸夫特殊教育学校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13期
关键词:语篇绘本意义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逸夫特殊教育学校 沈 娣

语篇是学生进行深度语言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应在内容完整且意义深刻的语篇中感知、理解、灵活使用语言。英文绘本作为语篇的重要承载,相较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来说,其内容更加鲜活生动、富有情境,可以引领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掌握语言知识,提升听、说、读、写、拼等基础技能,促使学生在完整的阅读体验中激发阅读兴趣和语言动机,并且在绘本德育价值引领下有效培养积极正向的思想道德观念。

主题具有联结和统整文本内容的作用,能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相对应的语境范畴。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深度语言学习必定是以语篇为有效依托、以主题为首要引领、以意义探究为主要目的而展开的。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根基,善于基于单元的主题情境、语言特点、育人功能等,选择与之相契合的英文绘本,进行适时、适度的删减、重组、改编后,优化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以及阅读素养,从而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本文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 Story time板块和《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Zob at Work绘本的融合教学实践为例,从“基于主题,分析文本内容”“立足教材,聚焦单元主题” “融合绘本,深化主题探究” “统整语篇,升华主题意义”四个方面探索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实践。

一、基于主题,分析文本内容

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 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畴,涉及“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常见职业与人们的生活” “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子主题。绘本Zob at Work讲述了Zob和他的朋友们将和父母一起工作,感受工作的价值,从而逐渐树立自己的职业梦想的故事。该绘本也属于本单元主题范畴,可以与教材知识复现、语言拓展以及单元主题意义有效融合。笔者将从What、Why、How三个方面分析本节课内外融合阅读课的主要内容。

【What】主要内容和主题意义

本单元Story time语篇为日常对话:Su Hai与Mike相互交流对方父母的职业名称和具体的工作内容。绘本Zob at Work讲述了Zob有一天和做邮差的妈妈一起工作,在宇宙飞行的过程中遇到了陨石碰撞,飞船出了故障,妈妈受伤了,因此Zob体验了包扎伤口,观察了汽车修理工,又体验了邮差工作,最后Zob终于找到自己梦想中的工作的故事,传达了“Different family members,different jobs;different jobs,colourful dreams” “充分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的主题意义。

【Why】写作意图

学生通过Su Hai和Mike之间的相互交流,了解文本人物的父母的职业以及日常工作,尝试描述自己父母的职业,并且思考表达自己的职业梦想,知道为了梦想要付出诸多努力。

【How】文体结构和语言修辞

课文和绘本对话均为比较典型的日常对话,主题是谈论职业以及自己的职业梦想,主要用一般现在时讲述故事。课文和绘本中有多处英文对话,涉及“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I want to be a/an...”等核心句型、“writer、driver、teacher、worker、postwoman、cook”等职业名词,以及“teach、write、work、help、fix、deliver”等动词。

二、立足教材,聚焦单元主题

语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载体。教师要善于深入发掘教材与绘本融合中的主题意义,建立课内与课外的序列链接,进行统整、融合,真正做到活用绘本资源。

在本课伊始,教师首先通过一首英文歌曲Great Jobs,带领学生迅速进入主题情境,同时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通过提问学生“What’s the song about?” “What do they do?”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初步感知“What do they do?”的含义,为语篇学习做好充分准备。随后,教师立足教材,通过“What do they do?”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找出Mike、Su Hai父母的相关职业。为了更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语篇脉络,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动画视频,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找出Mike和Su Hai父母的具体工作内容(daily work)以及工作地点(where),完成相关表格内容。学生通过深入探究文本的关键信息获得初步的主题意义探究经验,为绘本的有效融合做好铺垫。

在学生合作寻找关键信息、找出答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板书绘制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尝试概括教材语篇中Mike、Su Hai父母的职业的关键信息;在学习完教材语篇后,教师通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从“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等浅层的表象问题转向“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jobs?” “Do you want to be like them?”的深层意义探究,引导学生理解“Different family members,different jobs”的主题意义,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绘本学习中去。

三、融合绘本,深化主题探究

课内外融合阅读的有效衔接是主题和内容的有序联结和整合,基于对教材语篇主题意义的深入探究,本课时采用绘本嵌入教材语篇的融合形式,助力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内化语言知识,灵活创新迁移,领悟主题意义。

(一)联结主题,有效融入绘本

首先,教师出示Zob的图片,让学生和Zob打招呼之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绘本封面,设置思维训练任务,提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让学生认真捕捉非语言信息,初步建立故事框架。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给出了不同答案:“I can see the title, Zob at Work.” “They are in class.” “Maybe they work with parents.”这一活动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和已有知识储备,同时还引导学生初步预测故事情节,切实锻炼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理解绘本,内化文本语言

在绘本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的发展,指导学生进行整体的语言深度学习。教师通过分析绘本故事中的部分语言,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和插图观察中,思考绘本故事中的重要信息。学生通过聚焦生动形象的插图和录音,有序补充绘本故事文本内容:“Tomorrow Zob and his friends are going to work with their parents. Billy’s mum is a doctor. She helps sick people. Peter’s dad is a businessman. He makes a lot of money. Amy’s mum is a policewoman. She catches bad people. Jen’s dad is a factory worker. He fixes cars.Zob’ s father is a cook. He cooks nice food. Zob’s mother is a postwoman.”

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融合能促使学生将教材文本中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绘本学习中去。学生通过观察故事插图,尝试用语言描述绘本人物的日常具体工作,进一步内化、丰富语言,从而使文本内容的连接更为紧密、主题的融合更为巧妙。

(三)深入绘本,领悟主题意义

在师生共建绘本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Zob和他朋友们的父母的职业,但对于 “postwoman”这个单词,学生感到拼读困难,同时他们也不熟悉这个职业。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中Zob和妈妈一起去工作的情境,引导学生在主题阅读中逐渐体验这个职业的社会价值。教师通过提问“What does a postwoman do?” “Does Zob want to do this job?” “What happens to them?”,指导学生在精读的过程中感受Zob母亲这一工作的艰辛;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再次阅读绘本,通过对后续故事插图的顺序排列,提问学生,“What jobs does Zob do?”,促使学生自主归纳出“nurse” “postman”等职业体验。然后,教师询问“What does Zob want to do at last?”,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和文本猜测“pilot”的含义。学生在归纳和总结中会得出不同的答案:“Zob wants to be a pilot. He can fly the spaceship.”“Zob wants to be a pilot. He can drive people to the Moon.”

在绘本阅读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联系教材相关知识,联结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情感体验,设计多样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深入感知绘本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迁移运用语言,不断探究课内外融合阅读文本中的主题意义。

四、统整语篇,升华主题意义

教材的语言内容学习能为绘本拓展学习提供重要的文本语言支撑,能引领学生在有效迁移主题情境的同时,升华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教师要充分发掘绘本中的语言生长点,引领学生积极思考文本背后的情感价值。

(一)积极思考,发掘情感主题

在阅读后环节,教师通过深入发掘融合阅读中的语言生长点,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Zob’s mother’s job?”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mother’s job?” “What do you want to be?”,引发学生从故事语篇联系自身,展开积极思考和辩证。学生通过反思绘本故事中Zob的母亲在工作中遇到危险的故事情节,得出不同答案。有些学生认为:“Her work is very hard. She works for a long time.” “Her work is very dangerous. There are many rocks in space.” “Her work is very great. She takes messages and makes the world more convenient.”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充分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从而体谅和理解父母。

(二)联系生活,综合实践语用

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表达追问其职业梦想,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真实表达。例如,学生会这样表达:“I want to be a writer. I’m good at writing stories. I want to write many funny stories for children.”教师通过将教材知识和绘本语言进行重组整合、融合运用,促进学生语用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教师要善于将绘本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在联系实际生活的基础上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多元思维品质,让学生走进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单元主题意义,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应基于教材解读单元文本内容,确定主题意义,善于发掘绘本与教材融合的切入点,设计层次渐进的学习活动,巩固学生的实践语用,拓宽融合阅读中的主题意义,充分发挥教材与绘本的双重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

猜你喜欢

语篇绘本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绘本
绘本
有意义的一天
绘本
诗里有你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璧琮原始意义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