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英语课后作业布置
2023-09-12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任莉敏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 任莉敏
“双减”政策要求,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培训负担,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成长氛围。因此,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成为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具身学习理念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身心都参与进来,对学生学习体验和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布置英语作业的时候,教师可站在具身学习的角度,积极创新作业形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后作业的主动性,强化英语学习实效。
一、具身学习概述
当前,具身理念在心理学和哲学领域的深入发展,促使教育领域也加大了对其的探究。具身学习理念最早是由克拉克提出的,他认为,具身学习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中展开的,也就是在身体接收到刺激条件之后,思想和心理会随之产生变化,在这些变化的影响下,身体会随之做出反应。克拉克认为,具身学习就是外界刺激条件给个体心理和思想上带来变化,并带动身体产生变化,进而为认知或者学习活动带来变化。学术界并没有对具身学习做出统一的界定,因此在综合多种观点之后,我们可以认为具身学习理念是在离身以及具身认知和离身学习等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强调身心一体,是一种合理利用身体认知特点和功能的新型学习理念,是对以往离身理念和学习方式的革新。具身学习主要说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具备心智功能的身体为依托,通过身体参与来构建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具身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共同参与,让学生能够借助实践和身体活动与学习环境产生交互作用,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实践以及所处环境等,都会影响其学习活动。缺少身体和实践活动参与的学习,不利于学生个体或者直接经验的积累,导致学习效果很难达到预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所有的身体感官都参与学习,在具身活动中,开展更深层次的学习。
二、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形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但是,这些调整可能在应用初期获得一定成效,随着时间的流逝,必然失去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在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方面没有统一标准,导致作业设计与学生实际不相符,影响英语学习成效。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作业布置标准不统一
在以往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作业设计标准不统一,并且作业设计形式与学生实际严重不符,甚至部分学校为了能够强化学生学习成效,会为学生布置大量课后作业。这种作业形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让学生掌握做题技巧,但是长此以往,容易诱发学生的倦怠心理,让学生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的良性发展。在英语作业布置方面,如果没有与教学目标相契合的作业标准,一方面会使作业设计与学生需求和课改要求相背离,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会降低作业课堂辅助功效的发挥。英语学习本身具有自身体系,并且有明确的学习标准。与教学目标偏离的作业布置形式,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英语思维的形成,进而影响整体学习效果。
(二)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不足
英语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在作业布置上也应该遵循这一特性。但是,从作业设计实践来看,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普遍注重理论性知识,内容和形式都相对单一,导致学生仅仅掌握基础理论性知识,不能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即使布置了口语形式作业,也无法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导致学生口语训练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不足还表现在作业结构上,现阶段的作业形式普遍单一,严重削弱了学生参与课后作业的意愿,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具身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英语课后作业布置形式
(一)注意实践性作业的设置
英语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不断的体验和实践中,学生能够自动进行知识输出,进而有效提升素养。同时,具身学习理念要求学生身心都能够参与到课后作业中。因此,在布置英语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身体、心理、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的参与,不断巩固课堂知识,增强学习成效。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Asking the way时,教师可以侧重实践性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用课本所学知识,向路人问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手势、动作等,结合英语口语,以保证问路实践能够顺利开展。这种作业布置形式,颠覆了以往以书面作业为主的传统作业形式,并有效结合了具身学习理念,促使学生的身心都参与到课后作业中,让学生获得很好的英语实践体验。同时,学生在相应情境中,能更好地感受英语知识,强化英语表达能力,有利于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注重情境性作业的设置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方式得到前所未有的革新,转变了以往教师单方面灌输的单一教学形式,促使课堂活动向着多样化转变。其中,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活动中的合理应用,能够为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样,在课后作业布置阶段,教师也要注意情境式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合理情境中,调动身体多种感官参与课后作业,有效提升学习成效,这同样符合具身学习理念下的作业设计要求。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之后,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并让学生一边劳动一边用英语向父母介绍自己在干什么。学生干完家务之后,需要将自己完成的家务用英语记录下来,从而真正掌握课堂学习内容。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全部感官都进行了全程参与,因此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并且明确知道这些内容应在什么时候进行应用,有效提升了其对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注重表演性作业的设置
小学生普遍好动,并且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希望能够通过表演的方式吸引他人目光。因此在具身学习理念下,在小学阶段英语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特性,有意识地为学生布置表演类作业,吸引学生参与的同时,让学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唱英文版生日歌,然后让学生在家中进行歌唱表演,深化对生日歌的认知,强化英语素养。
(四)注重创意性作业的设置
小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总会发现各种新奇的事物,并且对这些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在具身学习理念下,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从创新角度出发,为学生设计创意性作业,增强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调动学生所有身体感官参与到课后作业中,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一课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制作以“快乐周末”为主题的手抄报,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心目中的周末时光在画纸上呈现出来,并将作品中展示出来的内容用英语标示出来,以此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课后作业是课堂活动的延续,有效开展作业设计能够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具身学习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都能够参与进来,强化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加大对实践性作业、表演性作业、情境性作业以及创意性作业的重视,借助学生身体感官、心理以及情感的变化,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后作业,促进学习成效和学生素养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