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苗疆民族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应用

2023-09-12陈晓涵张艳艳林子苗

西部皮革 2023年15期
关键词:苗疆苗族材质

陈晓涵,张艳艳,林子苗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526000)

0 引言

苗疆为苗族等部族活跃地域,由于地域以及文化等多元化因素,苗族的服饰多样且十分有特色,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内涵。研究苗疆服饰的特点和应用价值,对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对当代服饰设计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苗疆服饰样式繁多,年代跨度久远,主要由便装、盛装组成。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主要特色。服饰主要又分有湘南型、黔东型、黔中南型、海南型。其中黔东型和黔中南型乃比较具有美型且符合现代审美。

苗族服饰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能够历经如此久远的历史沧桑并且可以将其自身文化代代传承,一针一线绣进衣冠服饰当中,被后世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这之间蕴藏的价值不言而喻,如果能够将其与现代服饰融合,不仅在传扬中国传统少数民族苗疆文化上有着价值,且在现代服饰的创新上也会有重大突破。

1 苗疆民族元素概述

1.1 苗疆服饰的类型分布

苗族的裙子又分成三大类:短裙子类、中裙类、长衣裙类。长裙分类以裙长在膝外为准,一般散布于以巴拉江一带及都柳江流域内的部分区域,以财利、雷山、台江内海、剑川交界地区及巴拉河附近一线为重点分布区,总人数约为三十五万,分为浰江亚系、施洞亚系、凯堂亚系等,都柳江流域面积内也有小部分品种属衣裙型。中裙类以裙长到小腿上面或膝关节以下为准,这一种类的服装流传地域相当广泛,在黔东南部三江流域地方都有流传。这类的苗族服装的人数大约十五万人,大多散布于较边远的雷公山、月亮山地区,通常在平均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之上的高坡聚居,雷山的大塘、桃江、达地,丹寨的排调、雅灰,榕江的衢州市兴华中学、八开、两汪,剑江的久仰,台江内海的方召、太原工人文化宫乡等乡镇,也大多有桃江、两汪、久敢等亚系[1]。

1.2 苗疆服饰图案特色以及文化精神

苗族服装作为苗族亚群体和次亚民族社会文化的主要标识,是亚群体和次亚群体的族徽,是苗族的重要民族文化象征符号,也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内涵。苗族人是集自然祭祀、祖先崇拜、多神祭祀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认为万物有灵,敬畏神明并把这些朴素、自然信仰的观点毫不隐讳地表现在了他们的服装上。苗族服装中运用得最多的图形就是蝴蝶,无论是亚民族或次亚民族社会文化,在其中的服装中都会不约而同出现不一样款式的蝴蝶[3]。因为水牛是稻耕农业以及畜牧业的主要劳动者,是苗族民众心目中的神圣之物,所以水牛也成为了苗族传统刺绣等工艺美术品装饰造型中的最具标志性的代表,这就是苗族文化崇拜以图腾的形式体现。苗族服装还有着可以界定苗族人群中各种社会人物的文化特点。在谷陇亚系服装中,青年与中老年服装有着不同之处是在颜色和图案上,而在舟溪亚系服装中,少女头上大多会围一种绣花头围,年青妇女的罩衣颜色比较红艳,手工艺多数用刺绣,中年妇女罩衣颜色会比较黯淡些,而中老年妇女呈现的基本是无艳红的颜色。由此可见苗族服饰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对称与平衡美对比与和谐美、旋律与韵律美、统一与多变美、立体与平面美感等方面[4]。

2 苗疆文化与现代服饰融合创新思路

2.1 颜色的创新

民族民间服装颜色一般使用色彩鲜艳光亮的饱和色,以色块的并置使颜色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美感、亮丽、鲜艳、浓烈、奔放,并表现出解明的色彩对比效应,人们可参考少数民族的颜色方法与现代化的图案巧妙地匹配,又或者是利用民间颜色方法与现代服装的融合和利用民间流行性方法与装饰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民族服装颜色既表现传统而不失现代感,还能符合现代人的心理审美需要。中华民族服装颜色作为审美标志可向如下三个方面发展与创新。

增强色彩功利性。使颜色的功利性大大加强了,把更加实用的色彩技术朝着更适合社会大众审美观的方面不断推进,但因为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与现代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许多民族服饰中人们对于“美”的观念与现代社会大众对“美”的概念截然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念也大多是由其自己的文明观念中所引伸出来的,所以应当采用更现代丰富的颜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颜色(如靛青、藏蓝、黑色等)。

色彩的统一。首先颜色要统一化不能混乱随机,因为民族服饰颜色在客观上显示出的“美”多是本能的,不自发的。随着颜色研究的开展,颜色的实质和变化规律将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让颜色在服饰上的运用不再随机混乱得毫无规律可言,色彩的利用上要做出合理的调整。

合理运用个性化色彩。在服饰运用上需充满个性的色彩,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古板。民族服饰色彩也从表达群体的审美意识,走向了体现个性化、更加现代表现自由的精神。苗族服装的表现材料多样化,异彩纷呈,材料也应当更新与替代。织花、传统绣花、蜡膜、挑花、彝族银饰等各种材料和样式混合共置,表达了共同的设计思想。它们都有着装饰和传达信息的双重功效,同时具备着符号性、标志性、象征意义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

2.2 配饰的运用

想要将传统的苗疆饰品与现代相结合且符合现代的审美需求,就须先将其繁冗的设计精简使其多样化,保留其主要特征和去除本身设计的繁琐。

配饰精简化。苗族服饰饰品以银饰为主,银饰在传统意义上除了可以辟邪驱魔外,在苗族的民俗信仰加持下蕴造出了神秘且具有独特审美的苗族银饰。它们大且浮夸,多且华丽,如黔东南一般以巨大的银角为主要头饰,其一般是以龙为图纹的扁平角状头饰,因此想要与现代服饰搭配,需要将其简朴化。

配饰多样化。想要满足现代大众的审美及需求,配饰则不能再局限于统一的银饰,可以适当加以变形改造,可以从颜色和材质着手,图案也可以变得更为多样,但整体不能脱离苗族服饰的基本造型构造和由其传统文化精神缔造的审美。可去其繁琐的工艺但保留其经典的样式纹案。

2.3 图纹和材质的创新运用

苗族服饰图案被称为世间的“无字史书”,通过研究苗族服饰的图案可得知其内在的精神以及文化,其主要的图案又包括几何纹、动物纹和植物纹。

图纹现代化。总体形象随机自由,无规无则,颜色丰富多彩,表现了苗族人民渴望自由无拘无束的特性,这都是值得在服装设计上参考学习的。如今着装以端庄为潇洒,如果在西装革履中融合进苗族自由的文化特征,那么将在现代服装中增加传统文化的韵味。

材质现代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代服装设计有许多高新科技的融入,在材料的选择中也不再局限于普通的棉麻等材质,我们在保留民族特色风格的同时,在衣服材料的选择上亦可以选择现代的高新材料,工艺上也可进行相应的创新,对传统元素进行结构提炼其精华,再加以现代技术的融合,这样便可以让传统更好地结合到现代当中来[6]。

3 苗疆民族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体现

3.1 创新设计理念

苗疆服饰种类繁多配饰繁琐,而现代服饰则与其恰恰相反,追求简约时尚,但如果想要彰显苗族特色,“繁琐”这一特点必不可少,所以就要对苗族服饰精炼做“减法”对现代服饰做融合的“加法”,下面便就这两种方法进行论述。

苗族服饰“加法”设计理念。苗族以繁复凝重的传统服装为美,用的就是“加法”。古代中国常规的斜襟上衣上繁琐厚重的银饰物之类,脱离了当今社会快节奏的需要。所以想要苗族元素合理“加法”到现代当中,就需将其繁琐的设计精简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完全删除其特有繁琐设计中的重点,保留现代简约风格的特性,将主要的特色元素融入其中。

苗族服饰“减法”设计理念。“减法”主要是把整体调整使用,采取“减法”设计,是吸取苗族服装元素,改善其原有的不适合的服装形式,将苗族风情服装焕发出简练的时髦气质。法国知名企业“爱马仕”(Hermes)于2010 年发布了秋冬苗家百褶系女士真丝丝巾,拥有最好的产品设计先例。苗家的百褶裙和银饰品,是盛装中最具有特色、最精美的组成部分,“爱马仕”将苗族百褶裙、银饰品,以崭新的艺术形式——纹饰的形式呈现于纤薄柔韧的丝织物方巾上,撒开的百褶裙作为主题条纹,再点缀或配合上小马、蝴蝶、小鸟等其它苗族图腾,呈现出了一种精练的有品位的现代服饰美。

3.2 配件与图案设计

服装纹样是根据特定的意图与方式产生的运用在服装上的形状、图样。由于苗族纹样相比的民族独特性使得人们除了能够进行移植的样本,并且还能够对它进行二次设计再创造,进而创新融合到现代服装之中,成为现代服饰创新设计的亮点。

苗族配件的设计。苗族配件主要以银饰为主,形状各异,在配件上可以采取两个方向的创新,一是保留其银饰材质主要特性,换不同现代纹样加以融合,二则是保留其特色的苗疆独有纹案,在材质上进行改造,可将图案与更多样的材料进行融合,以达到符合现代市场以及审美的目的。

苗族图案的设计。想要在现代服饰中融合苗族纹样最原始的整体或局部样本,其一是要选择最具有明显民族特色的、最出彩的苗族纹样精品,其二是注意选取最适宜的位置面积和搭配协调的装饰格调。苗族图案设计相比于当代要求来说通常较为复杂,所以,在植入前应该试图通过现代设计的手段对它们加以二次设计。二次产品设计是指通过将原有图形打散重构、提炼加工后,并融入——些新元素,使之更加生活化和时尚性,并以此赋予苗族图形新的活力。

3.3 配色与材质的创新

通过对苗族服装发展过程及其特征的剖析,目的就是促进民族民间服装的市场化、时尚化和国际化。在人与社会物质文化关系的大环境下,要按照国际市场上实时的发展趋势去研究,也要对民族特色和中国传统服装深入的总结和提升,这样才能创造出既蕴含民族特色文化精神又能符合现代市场审美的现代服饰。人们需要冲破对传统服装固有形式的思想束缚,将其内藏的精神文化具象化,以此来实现中国少数民族苗疆服饰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产生全面的创新与蜕变。

苗族服饰配色的创新。色彩是服装设计中最突出、最关键的元素,有着先声夺人的视觉印象。而材质则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物质载体,它直接决定着服装的整体造型与格调。苗族服装的色泽和材料这二种元素,如果掌握得不好很容易导致“俗”“土”,所以要发掘元素中更深层的精髓并将其活化运用。通过借鉴配色技法,苗族服装的色泽往往是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和审美传统的直接反映,而配色技法则是其最重要的精髓,底色与边框轮廓共同统一了各种鲜明对照的色调,虽然色调冲击力很强大但总体非常平衡,可以将这一特色优点加以学习投入到现代服饰的设计当中。

苗族服饰材质的创新。材质对服饰而言至关重要,材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服饰成品的风格与质感。苗族传统服饰大多采用花布、棉布等常见普通名族服饰面料制成,他们更多在染色工艺以及刺绣上进行服饰的打造,因此可以将其传统工艺与现代新型材质相结合,制作出有着更好工艺面料的服饰,如真丝纤维,甚至可以是PC 材质的现代面料。这样不仅可以保留传统的服饰工艺也可以将服饰现代化,让民族服饰与现代更进一步结合。

4 结论

苗族服饰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瑰宝,其拥有的特殊的符号与象征,无不彰显着悠久的历史沉淀,使当今人们认识了苗族服饰这一文化瑰宝。服饰和文化都是随着环境发展而发展的,苗族服饰在现如今已经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从以往厚重繁冗重达十公斤到如今顺应现代追求时尚简洁变成了轻盈的潮流款式,服饰也从结构、工艺、面料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吸取了现代的多种其他元素。但无论是其独特的设计还是古老绮丽的服饰搭配文化,都十分值得现代服饰在设计与创造中借鉴,在服饰创新的同时还可以将中国传统少数民族苗疆文化加以弘扬和传承。

猜你喜欢

苗疆苗族材质
湖广“苗疆”地区“改土归流”进程考论
衣服材质大揭秘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清代开辟苗疆后清水江流域纠纷解决机制变迁研究
苗族民歌
苗族老照片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
10KV配变绕组材质鉴别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