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地区彝族女性服饰的时尚演变与发展

2023-09-12肖青张雨霞

西部皮革 2023年15期
关键词:彝族服饰传统

肖青,张雨霞

(西南大学,重庆400000)

0 引言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中国西南地区。彝族女性的服饰是彝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颜色和图案以及不断发展的风格,彰显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在现代社会中,彝族女性服饰的传承和演变面临着挑战,但是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发现和认识彝族服饰的魅力。

1 西南地区彝族女性服饰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1.1 彝族服饰的起源和演变

彝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彝族先民们最初只穿兽皮和树皮做成的衣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彝族服饰逐渐演变出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在历史上,彝族服饰主要由裙子、上衣、腰带、围巾、袜子等组成,其中女性的服饰更为多样和华丽,男性则以简朴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彝族女性的服饰逐渐丰富多彩,出现了彩色的绸缎、锦缎、布料等面料,服饰加入了银饰、金饰等珠宝装饰,形成了较为华丽的风格。

在清朝时期,彝族服饰开始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清代中期,云南省出现了“镶边裙”和“喇叭裤”,这两种服饰是彝族服饰的重要变化,表现出了汉族文化的影响。20 世纪50 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对彝族服饰进行了改革和统一,大力推广了“云南民族服装”作为彝族服饰的代表。这种服装采用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以独特的风格和造型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而在服装设计行业快速发展的现在,彝族女性的服装更具多样化和国际化,服装材质与色彩样式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断创新。

1.2 彝族女性服饰的心理意义

母系社会时期,女性发明了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女性担任采集食物、烧烤食品、缝制衣服,养育老幼等繁重任务,比男性担任的狩猎、捕鱼和防御野兽等任务更具有稳定性,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尊敬,取得了主导地位,也正是因为曾经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种族历史使彝族女性内心产生自我的需求,并明显地体现在彝族女性服饰的高度审美表现上。

随着奴隶社会到来时,男性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形成男尊女卑的局面。彝族女性需要精致的服饰装扮来补偿彝族女性对于低下的社会地位的自卑心理。彝族女性在自尊心的需求以及自卑的补偿心理的驱使下,促成了彝族女性服饰较于男性颜色更加鲜艳、灵活多样、图案丰富,做工精细,独特的民族服饰赋予彝族女性无与伦比的魅力,从而增强女性的自尊感。服饰是彝族女性自尊心的现实体现与对于自身自卑的心理补偿。

封建时期生产生活是彝族女性认知来源的最主要途径,而且绝大多数彝族女性受制于传统的腐朽思想观念导致学习机会有限,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失教育机会的彝族女性只能通过日常生产生活来获取经验知识以及价值观,而彝族女性在信息加工中最易理解体会与接受的知识内容就是服饰文化。一方面,彝族女性将她们所信仰与崇尚的事物通过织、绣的方式体现在自身服饰上。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加深,彝族的民俗文化的推广与发扬,彝族独特的民族服饰也为彝族女性打开了新兴的与外界沟通交流的窗口[1]。

1.3 彝族女性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审美经验的积累形成了审美,而审美经验来源于生活经验与心境。彝族服饰图案装饰种类繁多,来源广泛,由于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因此绝大多数图案来源于彝族人民的图腾信仰以及对大自然事物的尊崇。彝族服饰中的图案与其所展现的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与风格,是彝族人民民族特性,民族风格,审美经验以及人文民俗的重要特征[2]。彝族服饰元素在当今现代的服装设计中应更加注重于民族鲜明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所谓内涵即在服装表面之下的历史渊源、民俗习惯、教说信仰等方面。这就需要在民族元素的设计过程中进行符号拆解重组地去追溯某个民族的文化本源,从中发掘灵感融入设计者地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从而将其合理地运用于现代的设计中[3]。

1.4 彝族女性服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彝族女性服饰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女性的传统服饰通常包括上衣、裙子、披肩、腰带、发饰等,色彩以红、蓝、绿为主要。这些服饰的样式和款式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其中蕴含着彝族女性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和传承。彝族女性的服饰在某方面上反映了彝族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比如一些服饰上的纹样和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祈福平安等美好的愿望,同时也传承了彝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另外,彝族社会的性别分工和社会地位也可以在彝族女性的服饰中体现。在传统彝族社会中,女性通常从事纺织、编织等家务劳动,在此背景下服饰成了展示彝族女性展示自我美丽和技艺的途径,同时也可以从中了解彝族社会的性别角色与分工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彝族女性的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彝族女性服饰的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 彝族女性服饰的时尚演变

2.1 传统彝族女性服饰的特征

传统彝族女性服饰图案丰富色彩鲜明,充满了浓厚的彝族民族特征,其中主要包括:衣着鲜艳,传统彝族女性喜欢穿鲜艳的衣服,常用的颜色有红、黄、蓝等。这些颜色在彝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代表喜庆、祥和,黄色代表祝福和富裕,蓝色代表天空和自由。

彝族女性的长衫:彝族女性的传统服饰是一种长衫。这种长衫通常是用绣花、刺绣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长衫上的绣花图案常常是以花、鸟、虫等自然元素为主题,寓意着生命力和繁荣。同时,绣花图案还可以反映出女性的品位、技艺和人格魅力。在寒冷的冬季,她们还会在衣服上加上绒毛、皮草等装饰。

彝族女性的裙子:裙子分层,传统彝族女性的裙子通常是分层的,传统彝族女性的衣服上通常会有一条宽腰带,这条腰带可以用来固定衣服,使衣服,最底下是一层白色的长裙,上面再穿一层短裙,再穿上彩色的褶裙或者花裙等。这种分层的裙子可以让女性在行走时更加自由、舒适。多用五彩布相接的百褶裙,服饰整体较为宽大,其皱褶可达百褶以上。造型雍容而宽大,舒展端庄,裙子从腰至膝为直筒,膝以下部分呈现扇状细密皱褶,中下部用鲜艳的布一圈圈拼接而成,色彩丰富夺目[4]。

彝族女性的饰品:饰品丰富,传统彝族女性喜欢佩戴各种饰品,如银耳环、银项链、银手镯等,这些饰品不仅可以美化自己,还能够反映出彝族女性的身份和地位。彝族女性通常会戴一种叫做“花钗”的头饰。花钗是一种由金属制成的、上面镶嵌着各种宝石、珠子、珍珠等装饰品的头饰。花钗的颜色和款式都是有讲究的,不同颜色和款式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例如,红色的花钗代表着幸福和吉祥,而白色的花钗则代表着清纯和美好。

彝族女性的鞋子:彝族女性的鞋子一般是用布料制成的,底部是木质的。鞋子的设计和花纹也是很有讲究的,通常会有各种自然元素的图案,如花朵、蝴蝶等。这些图案代表着女性的美丽和优雅,也代表着自然的生命力和繁荣。

2.2 彝族女性服饰的现代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彝族女性服饰也发生了一定的演变。在现代,彝族女性服饰逐渐融合了时尚元素。一些传统的服饰元素,比如刺绣、花纹、颜色等仍然得到了保留和发扬,但也有更多的新元素被融入其中,比如面料的选择、设计的创新等。历久而弥新的传统彝族女性服饰风格与现代风格在某些特征上既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有相互辅助的互补之处。彝族传统服饰的在服装廓型上与现代设计上都有方形、长方形、H 型的共性特点;在穿戴模式上皆有披挂式、右衽式、缠绕式、开衣式等[5]。

3 彝族女性服饰的文化多样性发展

3.1 跨文化交流中的彝族女性服饰

彝族女性服饰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彝族女性服饰多样且独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纹饰和风格,彰显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传统的彝族女性服饰中,常见的包括襟襦、襦裙、腰带、鞋子等。其中,襟襦是彝族女性的主要服饰之一,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为襦,下面为襦裙。襟襦的颜色、图案和纹饰等都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红色代表喜庆,绿色代表春天,花纹则是吉祥祝福。在跨文化交流中,彝族女性服饰可以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展示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观。同时,彝族女性服饰的独特性也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彝族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3.2 彝族女性服饰在时尚全球化中的表现

在时尚全球化的影响下,彝族女性服饰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改变。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彝族女性的穿着方式随之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人开始偏向于穿着西式服饰,而传统的彝族服饰在历史潮流的演变和发展中逐渐淡出。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同时,一些设计师也将彝族服饰进行创新和改良,加入时尚元素,使其既能体现彝族独特的民族特色,又能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彝族女性服饰的表现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一些彝族女性开始穿着西式服饰,但也会在特定场合穿着传统的彝族服饰,以此展示自己的文化认同。同时,一些彝族女性也开始将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相融合,打造出个性化的穿着风格,展现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6]。

4 彝族女性传统服饰的发展的展望

彝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现状主要有这几种趋势:一、陈列于西南地区民族文化博物馆或陈列馆,发挥其独特的历史作用,将历史的厚重与民族鲜明灿烂的文化展现于世人眼前,陈列于其中的服饰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纹样细腻,从中可以看出凉山生态环境对于服饰原料的制约,生产和生活习惯对于服饰款式的建构以及历史上的主流文化对于服饰变迁的影响等。二、体现在西南地区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着装中,一方面由于彝族传统服饰做工复杂,装饰繁多,用料多,穿着不变,难以清洗等现实问题,而社会面临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和改革的要求,现代化新潮时装流入彝。对此情况,很多彝族青年已经普遍穿着汉装,很少再见穿着彝族服装;另一方面,手工制作的民族传统服饰制作周期长、价格高,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产技术不断发展,机器批量生产的民族服饰在日常节庆礼俗中广泛使用。三、在倡导创新创业的社会思潮中在开放而多元化的现代潮流中,涌现出一批彝族或是具有彝族风格的设计师,尤以女性为主。她们在保持基本的民族服饰特征不变的前提下,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加之自身对于传统和时尚的理解,创作着新兴的具有现代特点的民族服装,更符合现代审美特征与时尚潮流,以适应市场,满足人们需要[7]。

5 结语

当我们深入探究西南地区彝族女性服饰时尚的演变与传承时,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彝族女性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扮,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身份认同的体现。

通过对彝族女性服饰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彝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更能够认识到服饰背后的丰富内涵和文化意义。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彝族女性服饰的传承和演变依然在持续进行中,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彝族文化的机会。彝族女性服饰时尚的演变与传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体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也反映了当代彝族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更是民族血脉传承,文化发扬的现实体现。

猜你喜欢

彝族服饰传统
彝族海菜腔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动物“闯”入服饰界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雪人的服饰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