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下肢残障者的外出无障碍服装产品开发设计

2023-09-12张佳楠赵雨桐赵双祺李凌

西部皮革 2023年15期
关键词:裤装面料服装

张佳楠,赵雨桐,赵双祺,李凌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300387)

0 引言

随着社会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2035 年左右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破4 亿,占比超总人口的30%。残疾人总人数达8500万,相当于每17 个人中就有一个残障人士。目前国内服装市场鲜有专门为女性下肢残障者提供的外出服装,常规成衣不能满足此类人群的生理需求,残疾人的心理需求在服装设计中也往往被忽视[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老年人及残障人群不仅希望服装有舒适的体感,更追求可以满足社交需求、体现尊严的得体服装。

1 研究背景

1.1 国外研究现状

2002 年美国出版的《Design Without Limits》从服装美学的角度归纳了无障碍人士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日本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以帮助老人和残疾人行走或提重物的机械服,但这种高科技产品的大量生产和实际穿着的可实施性较小,普及率较低。国外无障碍者服务行业已通过电子商务模式向老年人及残障者销售自适应型服装,即“Adaptive Clothing”,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家族企业Spec-L Corporation 经营的“Adaptive Clothing”已有30 多年历史[2],是目前较成熟的适用性服装产品。

1.2 国内研究现状

2006 年香港理工大学成立了绫致康健中心,是全亚洲首间康健服装中心。2010 年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开设了“功能性服装设计课程”和“无障碍服装设计”两个研究方向。2018 年北京服装学院成立的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是我国唯一的专项研究机构。目前我国对于无障碍服装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应用还不够成熟,产品落地与市场化应用还有更多发展空间。

1.3 市场现状

中国相较国外没有成规模的企业和专卖无障碍服装的平台。老年用品专卖店在二线以上城市较普及,但线下门店多为售卖医疗康复产品,助行、护理产品以及中老年食品等,门店极少售卖鞋服系列产品,产品板块与销售份额占比极低。在国内线上购物平台上搜索“无障碍服装”显示出的结果仅限于病号服和居家服装。

2 女性下肢体障碍者需求分析

基于市场调研,锁定女性下肢残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和问卷访谈结果归纳了女性下肢残障者的着装需求,需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女性下肢残障者特征分析

2.1.1 生理特征

颈部:下肢残障者多为轮椅使用者,操纵轮椅时身体多为前倾状态,故颈部也长期处于前倾状态,导致轮椅使用者的胸锁乳突骨和斜方肌较为发达,颈部稍粗于正常人[3]。

肩臂:一部分下肢残障者会使用拐杖助行,服装的肩部与袖笼部位受其影响。另外,轮椅使用者大多是肩臂部的前后运动,因此他们的斜方肌、三角肌肌肉较为发达,肩宽、臂根围也相对变大。

肘关节:轮椅使用者因操控轮椅导致他们的上臂肌肉发达,后腋点到肘关节的长度发生了变化,所以,下肢残障者的服装需要增加从后腋点到肘头的运动量。

腰腹部与臀部:一大部分下肢残障者会长期处于坐姿状态,从而导致腰腹部与臀部有较多的皮下脂肪堆积,腰围和臀围也相对变大。另外,很大一部分的下肢体障碍者因自理能力的不足需要成人尿不湿等的辅助产品,因此,下肢体障碍者的裤装需要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尿不湿。

下肢:下肢残障者的下肢一般无法运动,这就可能导致下肢肌肉的萎缩,此外,坐姿状态时上半身的运动也会牵连下半身,所以相对应下半身的服装结构与尺寸比发生变化。

特殊部位:针对女性下肢残障者的特殊性,考虑到下肢截瘫患者会出现高张力、高反射的痉挛膀胱,易引起尿路感染及尿道卫生问题。此外,长期缺乏运动且下肢血液不循环,致使她们容易长褥疮,因此该项目的服装研发会注意到特殊部位的防菌措施。

2.1.2 心理特征

残障人群经常会受到社会中异样的眼光,一面承受身体缺陷、疾病带来的痛苦,一面也会因自身的不同而承受社会中不友好的眼光,因此易产生孤独感及自卑、抑郁等负面情绪。残障人群也希望通过得体美观的外观形象来获得尊重,提高社会地位。

2.2 无障碍服装需求分析

2.2.1 着装现状

(1)对体面美观的外出服装需求较大,现有病号服已经无法满足大部分被访者。(2)消费模式偏向网购,大部分群体存在羞于表露残缺肢体的情况。不易买到满意衣服的被访者居多,这类服装过于稀缺。(3)接触过专业性能较高的无障碍服装的人较少。(4)现有无障碍服装对肌体障碍,自理障碍,救护障碍的设计不够完善。

2.2.2 着装功能需求

(1)服装合体,穿脱方便的偏少。(2)如厕方面,有穿戴脱衣不方便的情况:出行方面,有明显不美观问题;活动方面,有伸展不舒适的问题等。(3)保温性、适体性、功能性差。部分被访者觉得衣袖或裤管空挡处有明显钻风感;坐轮椅者在长久坐着的情况下会有腰部紧绷感。(4)紧固配件,受访者们表示拉链、松紧带、魔术贴更为方便。(5)服装面料注重亲肤性和舒适性,被访者认为化纤面料不够完美,吸湿透气性、抗菌性、保暖性、耐磨抗静电是她们重点关注的。(6)服装需要加强保护设计,比如服装上局部采用反光材料,在晚上出行有安全警示作用。

2.2.3 服装购买情况

(1)大部分女性下肢残障者对社交服装有时尚度和美观性的需求。(2)在对无障碍人群收入的调研中发现,2021 年无障碍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达10.4%。大多数被访者也表示愿意在服装方面增加一定的金钱数量支配。

2.3 身体机能分析

长期久坐会引起湿疹、皮肤瘙痒和过敏,这时抗菌面料能否运用生产格外重要。考虑保健型面料在服装里运用的可行性,有些高科技面料的纤维中会缓慢释放出对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关节炎有辅助医用疗效的物质。某些残障人士因身体机能退化和内分泌功能下降,有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解决此问题应考虑如何设计出功能性尿裤。专门针对下肢残障者的衣物研究,下肢残障者因不同原因导致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身体缺陷,因此设计者只有将服装结构与这些特殊体型相结合,才能设计出符合下肢残障者穿着的衣服。

2.4 调研结果分析

市场上已有的无障碍服装大都以家居服形态为主,在此背景下,怎么思考设计出在满足他们身体需求的功能性服装的同时对其服装融入一定流行的时尚元素是中心,在保持创意风格的传承与发展的同时实地观察目标客户群体地生活,紧随他们的诉求而变化,使他们享受穿衣方便的同时,还满足出门社交的需求。真正从内而外地去关怀无障碍人群,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老年人及残障人群精神上的慰藉与帮助,提升其生活品质。

3 外出无障碍服装的产品设计定位

3.1 产品定位

基于对市场和目标人群的调研分析,产品受众群体定位于女性下肢障碍者,该项目致力于设计出能修饰腿部线条,缓解女性轮椅者腿部畸形焦虑,使其拥有大胆展示女性曲线美的产品。产品面向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力求同时控制成本和采用合适的材料,争取物美价廉。提升时尚度,满足目标客户群体的出门社交需求和对美的追求。

3.2 设计定位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给予他们关怀、包容和尊重。“以人为本”是无障碍服装产品的设计核心,追求“衣随人”而不是“人随衣”。鉴于目标群体生理上的特殊性,分析她们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明确目标客户群体的画像,从服装的结构款式、面料性能、颜色选择、辅件辅料等角度进行女性下肢残障者的外出无障碍服装设计。

3.2.1 款式定位

裙装:裙装产品采用前开式的开口方式,使用者自身也可以更便捷的进行穿脱[4]。此外,考虑到大部分的下肢体障碍者为轮椅使用者,坐姿状态时普通的裙装在腹部易堆褶,影响美观性,所以裙装前部采用低腰设计且运用约克结构消除大量褶皱。背部采用高腰设计来保护腰部,臀部运用立体包裹确保穿着舒适。裙装长度位于小腿肚下方到脚踝上方;裙下摆前面乍起,后面不乍起,此设计既修饰了腿部线条、展现了女性的曲线美,也考虑到裙子过长、后面乍起会导致拖地的尴尬性、不便性以及可能被卷入轮子的危险性。

裤装:受访者反应市场上大部分裤装的穿脱对于照顾者和被照顾者来说都是费力的,特别是如厕这一问题。裤装造型对人体下肢的构造形态和运动特点的分析研究是无障碍裤装造型结构改进设计的基础[5]。所以裤装设计改变了普遍的裤子款式结构。增加腰臀部的松量,达到可容纳成人尿不湿的程度,让使用者不会感到紧固、局促、不适。并且前腰收省同裙装一样为低腰设计,后腰无省,采用松紧带的高腰设计,使其随体、平整、舒适。小腿部位置也将添加口袋,方便轮椅使用者放取物品。对于开口位置的设计,选择设置在两条腿的前中,并增加膝盖处的松量,运用树脂双开尾拉链贯彻裤装的整体长度,此设计尽可能满足下肢体障碍者可以独立的完成裤装穿脱的需求,并且也考虑到树脂材料的亲肤性能。此外,在裤装两侧也配合拉链设计至大腿根部,这就解决了如厕时费时费力的问题。此外,前门襟是交叉遮挡的款式结构,并且运用魔术贴的设计,摒弃了解扣、拉拉锁等一系列繁琐的动作,且方便自由调节腰部压力[6]。

3.2.2 面料定位

面料服用性能的吸湿透气性、抗菌性、保暖耐磨性是目标群体着重关注的性能[7],针对这一要求进行了面料性能试验,除天然纤维面料外,还采用了三种面料:蛋白纤维面料、竹纤维面料、负离子纤维面料[8]。蛋白类纤维面料皮肤亲和性好,且具有保健作用。竹纤维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悬垂性,织物丝绒感强、滑爽,有独特的抗菌、防紫外线功能。负离子纤维材料能释放负氧离子,发射生物波,促进人体微循环,增强免疫力,具有散湿性、透气防水性,能感应内外环境变化,维持老年人身体的热湿平衡。

3.2.3 色彩定位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女性下肢残障者偏爱暖色系服装。暖色能给人温暖、舒适、亲近的感觉,对于压力紧张、孤独自卑的残障人群来说,这些色调更有包容性,可以让他们变得活泼、自信。另外,暖色系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会更加衬肤色,显得人的精神状态好。

3.2.4 辅件辅料

为使穿用者更易穿脱,方便活动,加入拉链、松紧带、魔术贴等细节设计。利用不同工艺技术对面料进行二次处理,包括贴布、机绣、钩针、编织等特殊工艺,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面料肌理和时尚的外观效果以及提供使用者更为便捷的穿衣方式。

4 结论

通过对女性下肢残疾者的调研研究和针对目标客户群体的调查反馈,外出无障碍服装产品的开发设计得到如下结论:目标消费群的功能需求是指导设计要素的首要条件,只有切实解决了目标用户的功能问题,才是核心关键。需要加强学科交叉,运用科学技术运用新型面料;掌握有关目标群体的人体测量数据,进行人体建模,制定标准,细化她们的体型分类,使服装的型号分类更加准确合理。现阶段,我国在无障碍服装这方面尚未形成全面的体系,外出无障碍服装是服装市场上的空白点,所以,无障碍服装产品开发设计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致力于女性下肢残障者的外出无障碍服装的产品开发设计,向产业化发展,在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获得效益的同时给更多的无障碍人群提供需要的产品和帮助。

猜你喜欢

裤装面料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干练裤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
打造体量感的裤装2016春夏女裤流行前瞻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满族裤装造型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