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安全教育对策
2023-09-12戴晓磊
文 戴晓磊
幼儿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根本。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切实加强幼儿安全教育,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
一、增强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
安全来自严谨,细节决定成败。幼儿好奇心强,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对危险事物和行为的预估和评判,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教师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幼儿的安全工作,时刻绷紧“安全弦”,才能将安全工作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认真做好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和学习的安全防范工作。例如,在每一次户外活动开始前,教师一定要在事先逐项进行安全排查工作,查看户外活动场地、活动器材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源自不规范的行为习惯。教师要不断完善幼儿的行为规范,旨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从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例如,上下楼梯往右靠、不推不挤不打闹,喝水不争抢、学会排队等待。又如,午睡前,教师要对寝室环境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检查幼儿有没有携带不安全物件上床,并加强检查巡视,发现有异常表现的幼儿及时采取措施。
二、融入一日生活,开展安全教育
教师要认真落实“安全教育进课堂”相关要求,结合幼儿的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制订安全教育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同时,教师要将安全教育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加强对幼儿的随机安全教育,及时发现幼儿不安全的行为,并加强教育引导。
例如,在一次玩大型滑梯活动前,教师告知幼儿:“玩滑梯不插队、不推挤,按照指定路线从上到下滑,并有序地排队。”……教师尽管苦口婆心地对幼儿讲了很多安全方面的要求,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文文选择了一个不一样的玩法,他从滑梯底部的洞口倒着往上爬。另外两名幼儿在不知道文文在滑梯里的情况下进入滑梯,并撞到了文文,使文文的额头受伤。不少幼儿也目睹了这次安全事故的过程。于是,教师引导文文通过讲述额头受伤的情况,意识到受伤的主要责任不在他人身上,并表示下次一定按照要求玩滑梯。教师还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把问题抛给其他幼儿,从而开展班级安全教育。
在晨检活动中,教师要看“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用手触摸幼儿的额头,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现象;查看幼儿的精神面貌;询问幼儿在家时是否处于受伤状态;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了危险物品。离园是幼儿一日生活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时,幼儿的身心处于放松阶段。教师要在离园前通过视频案例分析、动画播放、PPT 讲解,组织幼儿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家园密切配合,共护幼儿成长
家长是幼儿园最密切的合作伙伴。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多形式建设家园安全共管体系。一是幼儿园每学期都要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相关安全接送、过敏体质幼儿呵护等工作。二是利用微信公众号、家长交流群、家园联系栏等渠道,对家长进行安全指导,增强家长和幼儿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自救能力。三是组建家长护学岗,鼓励家长参与出入园高峰期间的交通秩序管理,确保园所周边交通畅通。
例如,“过敏”这个词经常被家长和教师谈及。在日常生活中,过敏症状常常由食物引起,而食物品种多样,幼儿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踩雷”。为确保过敏体质的幼儿在园生活的安全,家园携手,共同规避幼儿过敏反应显得尤为重要。入园前幼儿园向家长发放了《过敏体质调查表》,内容涵盖:班级、幼儿姓名、过敏食物和过敏症状等,教师先收集、分析、总结调查问卷,再由保健室医生存档,并根据每名过敏体质幼儿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园所讨论会,共商共研护理方案,旨在掌握更多保健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然后,教师将过敏幼儿的姓名和对应过敏原写下来,并张贴到醒目的位置,如分餐区墙面,从而在分餐时能够有针对性地照顾对某种食物过敏的幼儿。此外,教师每周都会提前上传幼儿的一周食谱,便于过敏体质幼儿的家长及时向教师反馈食材中是否存在过敏源,从而保障幼儿的饮食安全。教师还通过召开班级讨论会,和家长分享护理经验,从而给家长提供科学的照顾幼儿的策略。
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教师要毫不动摇、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管理,不断完善班级安全教育机制,夯实各项安全基础工作,促进幼儿和谐地发展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