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材料的“大力量”
——浅谈美术材料提供对幼儿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3-09-12唐星悦

好家长 2023年6期
关键词:相框奶奶美术

文 唐星悦

美术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通过美术向外界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在活动中感受美、发现美和表达美。在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学习特点、能力发展等,提供各种常见的自然、生活材料。同时,幼儿逐渐能够自主选择并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美术创作。既能满足幼儿的普遍需要,又能满足幼儿的个性需求,让小材料发挥“大力量”。以材料为媒介表现美的活动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材料,而材料的合理使用也成为教师指导美术区域活动的重要策略。

一、把握“1+N”投放模式,积极发挥材料的多元价值

在美术区游戏的指导中,我们采用“1+N”的投放模式,即确定一种主要材料,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逐日、逐周、逐月增加N种辅助材料。

故事一:“创意相框”变身记

游戏一开始,教师将各种大小相框投放进去,幼儿会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相框里,慢慢地他们发现,区域中的各种黏土、树叶、彩纸、纽扣等可以成为装饰相框的辅件材料,于是就运用小镊子、小夹子等工具进行二次创作;在经过1~2 周的操作后,他们又发现教师新投放的油胶、亮片、马赛克粒、彩珠、瓶盖等材料也能用于装饰相框,于是原本单一的相框就成了有艺术气息的“艺术相框”,而幼儿也乐此不疲地成为“相框装饰大师”。在制作相框的过程中,萱萱和明馨给自己的相框取了好听的名字:《爱心心闪亮框》和《黏黏宝珠相框》,而韩韩则是围绕自己最爱的海洋动物在装饰相框:“我今天捏了一个大鲨鱼,你看,它有鱼鳍和鱼尾,诶?鲨鱼有几个鱼鳍啊?”我们都被他自言自语的行为逗笑了。

故事二:“一条线线画春天”进阶啦

以“一条线线画春天”活动为例,一开始提供的材料只有画纸和彩笔,幼儿发现在创意相框组有很多很多漂亮的新材料,于是他们就征询教师的意见。教师意识到幼儿的能力需要得到提升,也感受到幼儿对新材料的兴趣,于是,拉开了进阶版的“一条线线画春天”的序幕。在后续的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增添了彩纸、黏土、亮片、闪粉、纽扣等材料,丰富画面,让幼儿的大作更加具有艺术感。

在“1+N”的材料投放模式中,教师通过观察,找准时机,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和进程持续地投放不同材料,而幼儿也非常喜欢这样开放式的材料投放模式,他们自主地在材料柜里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和工具搭配组合使用,完成作品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作品呈现出来,让幼儿的学习有了层次性的跟进和提升,既满足了其创作欲望,赋予其更多的探索空间,又让材料在支持幼儿自由创作与表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件和辅件材料的难度层次和挑战性。

二、创新“1 →N”操作模式,有效提升幼儿的美术认知

有了材料的支持,幼儿在美术区域的操作显得更得心应手,而教师的游戏支持策略也成为幼儿美术创作的坚强后盾。于是,教师在指导幼儿美术区域游戏的时候,尝试用“1 →N”的指导模式,更好地支持幼儿与材料、环境的积极互动。

(一)作品“1 →N”,激发幼儿语言、想象能力

所谓“作品1 →N”,是指运用多种材料来丰富原有的作品内容。比如“滴滴画”游戏,幼儿特别喜欢收集教室环境布置剩下的废纸片,在他们自由创作滴画后,有一次偶然发现打洞机里的小圆片洒在地上特别漂亮,有的说像美丽的星空,有的觉得是一片草地,有的甚至即时创编了一个故事……

淑雅:涵涵,你画的给取名字叫什么啊?

涵涵:我想想,那就叫农民伯伯的小花小草吧。

淑雅:我给我的作品取名字叫做小花田,因为我的画上有很多的粉色小花花,是我最喜欢的颜色。

子尧:我最喜欢的是蓝色,你看我滴的蓝色的,像是大海!我还在大海里撒了很多花瓣,可以洗花瓣澡,闻起来很香的。

反思:通过这样自由的创作,不仅提高了幼儿主动运用材料的意识,还有助于在一种自由、自主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创作想象能力。但是这样简单的滴画操作已经难不倒这些聪明的幼儿,他们的能力需要更大的提升。如何选择更加适宜的操作工具是教师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地方。因此在接下去的创作中,教师提供了针管、小塑料杯、牙刷、喷壶等替换材料。

(二)空间“1 →N”,展现幼儿感知、思维能力

空间“1 →N”是指作品展示从平面—立体的拓展过程。单一的呈现方式难以凸显幼儿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感。于是,教师根据幼儿的“指点”将作品大面积铺开:用线线编织出的交错空间、用漂亮纸和布叠加丰富墙面、用闪亮马赛克装饰材料柜等,当你走进教室,会发现里面充满了幼儿创作的痕迹,而我们只是他们艺术品的搬运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美工区是幼儿园必备的一个功能区域,如何丰富区角是所有教师一直要面对的问题。区域中所提供的活动材料虽然是一些没有生命的物,但如果我们转换思维与角度,站在幼儿的立场去考虑材料与幼儿学习经验之间的关联性,相信每一个幼儿都能创造性地利用这些材料,充分挖掘出它们的利用效能,巧妙组合成有灵气的艺术品。

三、感知“1+N”观察模式,推动幼儿经验的螺旋上升

幼儿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载体的,活动区作为幼儿游戏的场所、载体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杜威的经验连续性原则表明,人的学习是一个经验不断生长的过程。

(一)从1 →N材料的探究中,教师以观察作为支持幼儿的前提,要“眼中有幼儿,心中有目标”

这里的“1”指幼儿,“N”指材料。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教师需要敏锐地观察幼儿的关键经验,关注幼儿对材料的兴趣,从而调整材料投放的策略,支持幼儿的需要和发展。以便于让前一个活动为后一个活动提供经验基础,后续的活动又成为前一个活动的经验提升,螺旋式地推动幼儿经验不断上升。

案例:绘画活动“漂亮奶奶”

在活动前,教师没有出示范画,而是让幼儿结合奶奶或外婆的照片进行绘画以及描述自己想怎么装饰“漂亮奶奶”。幼儿问:“老师,我们可以给奶奶染个头发吗?”“可以给奶奶戴个耳环吗?”在得到肯定回答后,幼儿画出了丰富多样的作品,有画奶奶染了一头时尚红色头发,有奶奶戴着彩珠项链,更有的画奶奶涂上了口红,画上了眼影……而且,在活动后的交流中,几乎每个幼儿都用生动的语言对自己的画进行了描述,很好地表达出了自己心中对奶奶的美好情感与祝福,产生了继续进行“漂亮妈妈”系列创作的强烈欲望,并以此为经验,展开了一系列关于“家人”的艺术创作活动。

(二)从N→N1/N2/N3 材料的分层投放,给予幼儿经验不断生长的空间

分层次投放往往体现在结构性和难易程度上。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适宜他们操作使用的材料。比如对小班幼儿,教师可以投放一些操作方法简单、玩法比较固定的高结构材料,并搭配有一些太空沙、纽扣、木片等低结构材料与非结构性材料,这些材料可以让幼儿尽快获得经验,快速上手使用和探究;对中班幼儿,就可以提供更多的非结构和低结构材料,并适当加入一些自然和废旧材料,比如纸杯、木棍、原木片、纸箱等,给予幼儿更多探索多种材料组合的机会;对大班幼儿,提供的材料就要以非结构和低结构为主,并加入更多的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引导幼儿对多种材料探索、组合,注重发展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与表现力。

同时,教师要明白美术活动具有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多种创作形式和技法、多种互动形式并存等特点。每个幼儿的发展是具有差异性的,所以教师应在适当给予差异化的支持,合理介入,帮助每一个幼儿向他的更高水平发展,切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美术区域给了幼儿自由探索,自主创造的完美空间,为幼儿提供了创作灵感和源泉。材料的多样化、多元化,丰富且低结构是充分发展幼儿动手动脑、想象力与表现力最好的支持,促进了幼儿的探索、实践、感知、感受。材料的多元化,塑造了非常重要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传达思想和感情,拓宽了幼儿的交流渠道。艺术于幼儿,是内心声音的传达,是情绪情感的宣泄。看似简单、随意的材料投放,却处处蕴含着成长的“大力量”。

猜你喜欢

相框奶奶美术
给奶奶按摩
相框
奶奶喊你吃饭啦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相框
沙滩相框
奶奶驾到
我家也有奶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