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支架教学理论的古诗词教学研究

2023-09-12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坼小学刘嘉蓉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15期
关键词:古诗词支架笔者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坼小学 刘嘉蓉

一、支架教学理论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

(一)支架让理解字词更有法

“支架”一词来源于建筑行业,原指脚手架。支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或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在支架式教学中,支架是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搭建的,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古诗词的学习中,理解字词是理解古诗词的第一步,但由于古诗词中的字词大多古今异义,所以小学生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借助支架来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可以降低难度,找到理解字词的方法,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其学习兴趣。

(二)支架让体会情感更深刻

支架式教学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重视学生的思考和感受,是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古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语言精练、内容丰富,小学生想要深入感受其营造的意境、蕴含的情感有难度。教师平白直叙的讲解会导致课堂失去古诗的味道,学生理解得也不够透彻。因此,在课堂中搭建各种不同的支架可以促进学生深刻感受古诗词营造的意境,体会古诗词表达的情感,也会让课堂生动有趣。

(三)支架让评价古诗更有趣

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使自己的认知水平达到更高的层次。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知识分为六大类,评价是其最高的目标。新课标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要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古诗词本就有一定的难度,深层次地评价古诗词就更难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支架深入体会古诗词的奥妙与乐趣,让评价古诗词变得多姿多彩。

二、基于支架教学理论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巧借支架理解字词

支架式教学就是在学生学习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通过一些必要的辅助手段来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词典、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

1.借助词典

词典是学生理解生字的桥梁。在学习《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笔者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提问了好几个学生,发现学生在理解这句话时抓不住“穷”的意思。笔者在备课时已预料到这一情况,于是将“穷”在字典中的解释以选项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借助选项来猜一猜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笔者让学生结合提供的选项,猜一猜哪个解释更符合诗意。学生不假思索地说:“‘穷’在这句话中应该是‘尽,使达到极点’的意思。”借助词典,学生明白了“穷”有古今意思的差别,也准确地理解了诗句。笔者也顺势告诉他们古诗词中字的意思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不给学生架设理解“穷”的支架,出示其在词典中的解释,学生的思维依然会固定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甚至毫无头绪。

2.结合语境

结合语境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的支架。在学习王昌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时,笔者梳理了“黄沙”以及“百战”的意思后继续提问:“‘穿金甲’又怎么理解?”有些学生回答“穿上铠甲去作战”。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想一想,诗人仅仅是想表达战士们穿上铠甲去战场吗?战士们已经在黄沙中身经数战,可能他们的金甲已经怎么样了?”有的学生说穿破了,有的学生说磨破了,有的学生说磨穿了。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补充“‘穿’的古义就是‘穿破’”,接着强调:“解释词语时要联系整句话,结合语境,不能把字词孤立起来理解。”

总之,在字词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情,思索学生学习的难点,在障碍处巧用支架来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让学生学会理解字词的方法,获得学习的满足感。

(二)妙用支架体会情感

支架教学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古诗词语言含蓄,表达的内容却很丰富。学生虽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诗句表面的意思,但是想要感受诗句营造的意境、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就要借助一些支架来认真地品读。教师可以妙用创设教学情境、出示背景资料等支架促进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营造的画面、表达的情感。

1.创设情境

《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可以理解“紫烟”“挂前川”“直下三千尺”,却难以想象它们所描绘的画面。在教学中,笔者先梳理了前两句诗的意思,接着展示云雾缭绕以及雄伟壮观的瀑布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见到的画面与感受。有的学生说他看到了云雾像紫色的烟一样,真美;有的学生说云雾弥漫,山峰隐隐约约的,仿佛仙境;有的学生说这样的瀑布就像一匹从天而降的巨大白布,有机会想去见一见;有的学生说他仿佛看到了一条白色的巨龙。借助图片,学生把画面描述得更美了,感受也更深刻了,朗读也更有气势了。在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所描绘的画面时,笔者播放了瀑布从高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的视频,看到学生惊叹的眼神,听到他们的赞叹,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瀑布给你留下的印象。有的学生说“雄伟”,有的学生说“壮观”,有的学生说“壮丽”,有的学生说“神奇”。其实仅靠语言的描述,学生也能了解庐山瀑布的特点,但如果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就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其描绘的壮观画面,深刻感受诗人笔下瀑布的特点,与诗人产生共鸣。

2.联系背景

苏轼的《浣溪沙》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让学生体会词的主旨时,教师问学生:“作者上阕写景淡雅凄婉,下阕抒发的感情却振奋人心,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很多学生都苦思冥想而不得。于是,教师补充了词的创作背景并出示了苏轼当时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的资料,并提问:“结合资料,你们有什么发现?”有的学生说苏轼是苦中作乐;有的学生说苏轼拥有乐观的心态,虽然遇到挫折,但是仍然想珍惜时光,好好生活;有的学生说苏轼是一个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人。根据写作背景,学生体会到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老当益壮的抱负。因此,适时借助背景支架,可以弥补学生因知识面有限而导致理解困难的不足。

简而言之,创设情境和联系背景是体会诗词情感的重要支架。教师要适时地为学生营造意境,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

(三)活用支架评价古诗

支架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帮助。评价古诗词是学习古诗词的最高目标,小学阶段对古诗词的评价主要以感受古诗词炼字的精妙为主。教师可以设置比较的支架,让学生感受作者表达的艺术。另外,古诗词字中藏画,形式上也具有音律美的特点,可以将其吟唱出来。因此,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作画吟唱的支架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古诗词的感受。这些支架也让评价变得更有趣。

1.设置比较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用得最为精妙。在教学时,笔者问:“这句话中的‘绿’字用得特别好,是经诗人反复推敲的,你们同意吗?能说说它好在哪里吗?”有的学生说“绿”字让人感觉春天来得很迅速;有的学生说“绿”写出了江南的春天到处都是绿的,充满绿色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此时,学生对这个“绿”字的品析还差一点火候,只要再提供一点帮助就能够让他们品出诗人用词的精妙了。于是,笔者又问他们:“这个‘绿’可以换成哪些字?”学生说可以换成“到”“来”。笔者还说明王安石曾经想用“入”“满”“过”等字,并让学生把这些字放进诗句中读一读,再想一想作者最后为什么会用“绿”字。有的学生说“入”“满”“过”等字都是动词,而“绿”是形容词,这里却是吹绿,好像也变成了动词;有的学生说那几个字不够鲜活,“绿”写出了春风吹过后,江南岸边的景色变绿了;有的学生说“绿”字充满生机,有春天的气息。设置比较的支架,学生体会到“绿”的精妙,欣赏了古诗词炼字的艺术。如果没有与其他字进行比较,学生较难评判出“绿”是最合适的字,也无法赏析它的精妙之处。

2.吟唱作画

画画和唱歌都是深受小学生欢迎的评价古诗词的手段。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支架,帮助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美。例如,笔者在教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时,就布置了让学生画出诗词所描绘的画面的任务。学生对诗词中人物的评价各持己见。有的学生描绘了老人单独坐在院子里休息的画面,有的学生描绘了老人劳作的画面,有的学生描绘了老人行走的画面,画面中老人不同的状态都体现了学生对诗词中人物的独特理解。此外,大儿、中儿、小儿的神态和动作也是不一样的。同一首词,学生却做出了很多版本的画。通过画画这一支架,学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对词作独特的见解,也体会到了诗词蕴藏的无限情趣。

在对古诗词的评价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支架让学生针对古诗词的风格、艺术手法、主旨做出多元化的评价,使他们体会到评价带来的快乐。

猜你喜欢

古诗词支架笔者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踏青古诗词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