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道德与法治主题单元教学策略探析

2023-09-12福建省厦门市云顶学校张兴才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15期
关键词:立德法治素养

福建省厦门市云顶学校 张兴才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学科,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的思政课。课堂要真正发挥培根铸魂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主题单元教学,以某一主题或任务为中心,根据学情,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如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整体把握单元知识结构,更好地把握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还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政治素养,为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学段的学习和社会发展打下基础。主题单元教学作为一项综合性活动,是围绕着一定主题与任务开展的,教师可以由此实现对学生整体性、系统性的教育。

一、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的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并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拥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立德树人也拥有了全新的时代内容。“立德”主要就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知识,实现对学生精神以及品质方面的积极引导;“树人”则要求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视为核心,做好激励、服务以及爱护相关工作。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教师应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熏陶与影响学生,保证学生的道德品质显著提升,具有健康的人格,弘扬家庭美德,能够做到明礼、诚信、厚德、仁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实现和谐稳定发展。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道德与法治主题单元教学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本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崔允漷教授认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需要教学设计的变革,教学设计要从原来只关注一个知识点或一个课时转变为关注设计一个或多个知识网,构建教学大单元。这个单元与传统意义上的单元不同,不仅仅是简单地按教材内容划分,而是以落实某一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在细化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有机整合相关内容载体。“主题单元教学”是以实现高质量育人为目标。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做好学习内容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明确具体的目标、过程、方法、时间以及教学评价等。

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在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保证每个学科的课程教学从以往的“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发挥出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与终身发展的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康人格、责任意识。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应当明确对应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教学,组织对应的主题单元活动,丰富教育形式。

主题单元活动教学可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社会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创新与改革,组织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实现对教学整体的统筹安排,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保证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道德与法治主题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构建“主题化”知识网络

“主题化”的知识网络能够搭建良好的课程素养载体,有利于学生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课程知识体系,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单元特点是教材核心内容与基本内涵存在相向性或一致性。因此,在进行主题单元教学之前,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分析教材内容,对单元主题进行梳理,由原来只关注一个课时转变为关注整个主题单元,寻找每个课时之间的关联,在把握单元的逻辑脉络后构建“主题化”的知识网络。

如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前,教师应先锚定本主题的核心素养目标,再针对其中每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解读。根据第二学段的核心素养目标,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定位到本主题的核心素养目标应为“责任意识”,即通过学习本主题单元的核心内容,学生应形成“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民主管理,有互助意识”的素养。

接着对主题单元进行分解。“我们班四岁了”的主题有“回忆班级成长”“优点与不足”“班徽设计活动”三项内容,该主题促进学生参与班级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情感;“我们的班规我们订”主题通过“班规的作用”“班规我们订”“班规重执行”“班规可改进”四项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我们班 他们班”主题引导学生“走进他们班”“增进班级间的合作”“正确对待班级间的竞争”,能做到“为他班喝彩”,对应素养目标中的“互助意识”。通过锚定核心素养目标之后对该单元主题的结构梳理,切中每课之间的内容结构与脉络的联系,课与课之间不再是割裂、无关联的,它们之间构成了一张素养导向的知识网络。内容彼此之间相向而行,目标一致。

(二)基于主题情境,丰富活动设计维度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灵活运用多种辅助手段,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主题讨论、生活观察、社会调查、案例解析等主题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利用故事讲述、问题设计以及学生介绍等方式,为学习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主题情境的创设,搜集丰富的活动设计素材,制订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对一些实践性质的活动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这一基础上拓展对应的活动设计维度,根据教材主题单元进行活动设计,实现课堂的有效延伸,为学生创造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与空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从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显著提升。

教师还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如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为父母分担”时,教师需要将其分成不同的课时进行讲解,设置实践性活动任务。例如,开展家务活展示活动,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道具,布置对应的家务活动场景,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物品的收纳,并且完成卫生打扫任务。学生对这些生活物品并不陌生,可以辅助教师布置场景,为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情境汇报比赛环节,教师根据学生意愿随机抽取几组学生开展情境汇报比赛,经与学生民主商议后提出比赛要求,学生在明确小组情境汇报比赛规则后,制订活动计划,活跃课堂气氛。在比赛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组建对应的评价小组,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最终评选出“家务小能手”。

在活动中,教师需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搜集竞赛所需要的素材,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家庭责任并不是简单的口号,应当真正地落实到行动中。在教师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将会得到良好的锻炼,学生也能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这对学生的未来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教师在明确教材内容后,可以针对单元主题进行深入发掘,设计献计献策活动任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作为班级成员,对班级管理的重视程度较高,并且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因此对本次活动比较感兴趣。而教师在主题单元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好教材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三)关注动态学情,持续优化单元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学生的世界应当交给学生自己去创造。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让学生自主投入主题单元学习,解放学生的双手以及头脑等。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主题单元活动教学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现对学生精神以及生命方面的积极引导,使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化规律成长,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学生之间自主对话与研究,实现自我教育。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根本上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立德树人视域下对学生主体的关注在于能够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护我成长”中,教师需要从生命教育这一视角开展教学,保证通过合理的设计,从教学语言、活动设计以及问题设置多个方面,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可贵、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动态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命观与安全观,实现全面健康成长。

首先,教师应当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其对生命的敬畏以及热爱之情;其次,在这一基础上,传授学生自我保护的技能与方法,使其在遇到危险时可以自救;最后与学生一起展望未来的生活,通过教学不但能实现生命的塑造,还能够实现学生的生命发展与提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从显性认知过渡到意识唤醒,再从理性分析过渡到人文关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在系统化的教学中,学生将会树立良好的防范意识,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立德法治素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