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意涵、问题及对策
2023-09-12翟晓磊
□翟晓磊
自2001 年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已走过20多年,学校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领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促使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体现着国家意志和人民期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为教材编写、教育教学、考试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提供了直接依据。其中,课程方案指出,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不少学科的课程标准都要求用至少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由此,跨学科主题学习得到了教师和学者的高度关注。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对课程的处理方式反映了一种“整体看法”或“总的取向”。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其方法论为指引,挖掘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意涵,发现“实践”问题并提出“实践”对策,对于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意涵
新课标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1]新课标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追求就是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体现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和跨学科育人。那么,应当如何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呢?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2]。本研究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意涵进行分解。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主体是学生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3]就跨学科主题学习而言,实践主体是学生,其最终目的也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来源于课程整合理论,学术界对课程整合的主要观点包括:强调以学科为主题的学科中心观,主张应用不同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核心主题、议题、问题;强调以生活为主题的社会中心观,主张把社会生活中的信念、态度和技能整合到课程之中;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题的儿童中心观,主张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和学生学习共同体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课程整合的目标。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突显兼顾“学科”和“社会”的课程整合观。由此,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化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突出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融合学科育人价值、社会育人价值。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中介是多学科知识和技能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中介除了工具、手段本身之外,还包括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有两个子系统——物质性工具系统和语言符号工具系统。[4]因此,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中介既包括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还包括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方式方法。对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来说,多学科知识和技能是物质性工具系统;在多学科的基础上,学生、教师之间形成的共同知识话语体系就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在比恩看来,跨学科是关于课程整体的设计,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确定某些重大问题或者主题作为核心来设计课程,跨越学科的界限,促进个体和社会的整合。[5]他所认为的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并行的,但本次课程标准修订中所指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以某一门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这种形式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既能够弱化学科之间的分界,又不会让学科学习沦为简单的活动或把知识变成常识。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学科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发挥学生链接、整合、迁移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从而实现不同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最终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客体是现实世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客体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6]就跨学科主题学习而言,实践客体就是现实世界——针对现实世界,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现实世界的范围太大,因此,需要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提炼为主题或问题。美国提倡的主题式教学就是聚焦某一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学术界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超越学科并对儿童个体的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在课程整合理论中,福格蒂的十种课程整合观、雅各布斯的跨学科课程设计,以及比恩的课程统整理念与相应的课程计划,都始于一个中心主题。在 《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 中,福格蒂曾描绘,各种各样的主题像“粘钩”一样将活动和学习内容整合起来,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明显的、丰富的组织方式。[7]传统的学科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较远,而跨学科主题学习因为源于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能够吸引学生,引发其好奇心和兴趣;通过将学生置身于情境化的环境中,在知识和知识之间、知识和生活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问题
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在具体教学中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且因为“学科”这一概念的存在,对“跨学科”的理解并不存在问题。但事实证明,许多学校所进行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与新课标中提出的理念存在明显落差,“假象”丛生。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主体的“被动化”
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并不指向具体某一学科的知识和具体某一领域中的问题,而是要求每一个学生具备一定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在促进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基础上适应社会挑战。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学生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核心素养。目前,很多学校实施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依然倾向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式学习的状态,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提升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跨”,停留于浅层次的跨学科教学设计,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没有抓住内核,使“跨学科”流于浅表。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中介的“混搭化”
传统分科教学,各学科都是各自为战,学科逻辑也相对独立,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面。目前,很多学校进行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只是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像拼盘一样放在一起,缺乏实质性融合。语文教师讲语文部分,数学教师讲数学部分,英语教师讲英语部分,各学科没有实现真正的整合。这种实践中介混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没有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只是在形式上实现了“跨”,就像由不同学科教师进行串讲,实质上并未实现“跨”。新课标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鼓励学科教师打破学科界限,整合课程教学资源,重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客体的“去情境化”
很多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思维倾向于“去生活情境”,他们错误地认为,掌握经过总结概括的知识点才是学习的目的和归宿。这部分教师无法脱离已有的教学经验,从课本中寻找主题,预设教学的整个过程,期望学生按照设定好的“剧本”去“演绎”。实际上,教育如果离开了现实生活,会割裂学生和生活、学习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形成狭隘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跨学科主题学习来源于现实世界中的真问题,以真实为起点,以真实为终点。问题的来源是现实世界,反映客观实在性;问题的解决也要回归现实世界,让学生收获真实体验,得到全面发展。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对策
针对学校在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对策。
(一)充分调动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主体的主动性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活动。新课标强调在学科的联系和整合中找到现实问题,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与现实世界建立沟通和连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学科内的核心素养,还包括各类跨学科素养和共通素养。首先,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主题”都是综合性的,单独一个学科无法解决相关问题,学生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聚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适应性学习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形成主体身份,在理解、分析、应用、评价和创造等一系列学习行为中促进高阶思维的形成,促进自我的全面成长。其次,跨学科主题学习用“主题”把实践主体集合起来,面对共同话语体系和共同学习资源,促使学生一起思考,形成学习共同体,帮助其增强合作交流意识、提升多方面素养。最后,为培养具有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人才竞争,需要让学生不仅拥有知识,还知道知识的价值,并能够在现实情境中实现知识迁移。
(二)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中介
跨学科主题学习根植于学科学习之中,这并不意味着跨学科主题学习要在学科课程完成之后再开展,而是应与学科学习同步进行、相伴始终。学科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世界,形成学科思维,积淀学科知识。第一,学科学习要如埃里克森所言,“以深层的概念性观念为中心……关注反映学科最深层寓意,可随时间、跨文化进行迁移的 ‘重要思想’”[8]。因此,可以提取学科内的主题作为课程组织的统领,超越课程知识,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形成跨学科学习的主题。第二,可以寻找多个学科中的重合概念作为跨学科学习的主题。基于重合概念的设计模式是指找到多个学科中重合的概念、技能和态度,并围绕它们设计新的学习模式。但无论哪一种方式,这些主题都以源于现实世界、与社会生活和经验相联系为基准,实现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维度中“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要素的培养。新课标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以现实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知识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结,让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参与其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解决真实问题。
(三)根据学校情况选择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客体
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客体,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第一,对于没有基础的学校,教师可以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参考新课标中可供参考的具体案例进行初次尝试,做到来源于新课标并回应新课标。第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立足自身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对学生发展情况和已有课程进行系统分析,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已有课程相对接,寻找学校现有课程之间的链接点作为跨学科学习的主题,而不是把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外在的东西”,另起炉灶、“从无到有”。第三,基础好的学校可以就近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资源,如自然景观或历史文化遗迹、教师特长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等,以此寻找合适的主题,这也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支撑条件。因此,学校在进行整体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规划时,必须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培养目标、教学结构和实施路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