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又推远:文化自信视角下古诗词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3-09-11郭馨
郭馨
摘要:依托古诗词阅读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意义重大,是古诗词教学内涵式课改的需要,是学生精神成长和正向价值观形成的需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基于文化自信探索古诗词教学需要一种“拉近又推远”的方式,如在习俗上、对比处、立意上“拉近又推远”,洞开学生的多重视域,丰富学生的言语和精神生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水平。
关键词:文化自信;古诗词阅读;拉近又推远
古诗词的艺术与思想成就,曾令多少人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引领小学生从古诗词中读出自信,读出见识与素养,使心灵“打下鲜明的文化烙印”,其精神底座的坚固就有了根基。不止步于表面句意,不拘囿于诗词本身,通过一种“拉近又推远”的方式,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而且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水平。
一、在习俗上“拉近又推远”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乞巧》一诗描写七夕乞巧盛况。教学此诗,开头时,很多教师抓住题眼“乞巧”进行“拉近”:“你知道七夕节吗?你知道这个节日的来源吗?我们还有哪些传统节日?”结尾时,很多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相关节日诗歌的拓展进行“推远”,如王安石的《元日》与杜牧的《清明》等等。这样的“拉近与推远”统摄全诗,纵横古今,对于学生视域的拓展有好处。但是,这样的“拉近与推远”却与文化无关。“乞巧节”看似不是最重要的节日,但悉心考察,却关联着深厚的、个性化的文化因子,不同的地方,蕴含着不一样的文化意味。
教师可以事先通过推送相关网站或链接地址,引领学生搜寻、整理、思考,归纳为下列资料:
(1)北京、湖南等地区的乞巧方式几乎一样———看谁对月穿针的速度快、质量高———如果让线从针孔又好又快地穿过,就叫得巧。
(2)陕甘宁一带的姑娘们有别于北京,她们用豌豆在碗里“泡巧”,假以时日,长出敷寸的芽后用彩色丝绸扎住,以此乞巧。
(3)山西、河南、福建人则信奉牛郎织女的传说,与八月十五的习俗有点相似,通过一定的贡品跪拜牛郎织女星,以此乞巧。
(4)-城、曹县人则在“七”这个数字上做文章,七个闺蜜聚在一起聚餐,谁能吃到有铜钱、红枣等在内的水饺,就意味着乞巧……
这样的“推远”中,学生发现了文化习俗中的多重意味,更深地理解到“家家乞巧望秋月”的含义。然而,仅仅停留在他人的“巧”的探索与欣赏中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引领学生进行更大的“推远”:“古人的‘乞巧意蕴十足,全国各地的‘乞巧异彩纷呈。那么,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能否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巧呢?学习中、生活中、成长中,你们应该乞讨什么样的‘巧而演绎自己的精彩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学生纷纷“乞巧”:喜欢弹琴的学生向织女乞求一双灵活的巧手,喜欢绘画的学生向织女乞求一支能画出世界万物精气神的神筆,喜欢武术的学生向织女乞求能拥有一把除暴安良的名剑……教师进一步地在道德层面引领学生“乞巧”,向织女乞求自己的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白衣天使的逆行平平安安,自己的家乡以及祖国能够从“高风险区”脱离出来……
这样的“推远”意义深远,属于文化关照下的拓展,是一种站在诗歌立场但链接古今的长远眼光,足以成为学生践行文化自信的典型示范。
二、在对比处“拉近又推远”
优秀的古诗词所包含的意象,能够让读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由此产生浓浓的文化自信。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江南春》一诗,同样值得师生通过“拉近与推远”的方式去理解。首先针对《江南春》的“千里”“四百八十寺”等数量词,抛出话题:“这些真的表示精确的数字吗?”出示苏轼《惠崇春江晓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反复比较桃花的“少”和莺的“多”,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细腻涵咏,学生意识到唐诗中的数量词是一种虚指,用具体的数字,不仅不会破坏诗歌的朦胧美与意境美,而且通过写实与写虚的结合,更能体现其鲜明、生动、形象。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进一步“拉近又推远”:“如果把‘千里改成‘十里行不行?”让学生分成正反方进行辩论。赞成“十里”的从《江南春》前两句是写“眼前景”入手,分析运用“十里”的理由;赞成“千里”的从题目入手,分析运用“千里”的理由。关于“千里”与“十里”哪个更好,古人早有讨论。教师出示两段史料让学生辨析:一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的部分语句,大意是千里路上的莺啼,作为游人,如何能听得到?而十里之内,才能看到绿树红花与风中酒旗。二是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的部分语句,大意是江南何其之大,如果把“千里”改成“十里”,不足以表现其辽阔,不符合题目“江南”二字的范围。通过比较,通过杨慎与何文焕观点的对比,通过教师巧妙的点醒,学生意识到唐诗立意高,意境远,如果换成“十里”一词,其深远的历史感将不复存在,景物的特色及层次感也就荡然无存。由此,学生的文化自信汩汩而出,唐诗的艺术成就真是太高了。
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如何“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发现者与传播者”[1],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在深度涵咏中发现古诗词的更多“尺幅千里”。引领学生从古诗词的“尺幅千里”中洞开视域,体味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文化敏感性,进而达到学习上的“视野千里”,应该成为“文化自信”背景下古诗词教学站在当下却立足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策略。
三、在立意处“拉近又推远”
《游园不值》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中的课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无论其艺术特色还是思想境界,均达到了较高的程度。那么,如何理解一个“关”、一个“出”字的多重意蕴?如何视载千里,从更广的层面进行由此及彼的探索?如何在层层深入中体味优秀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自信?且看以下“拉近又推远”的设计及策略。
教师抛出问题:能否把“扣”换成“敲”?“扣”与前面的“小”字有联系吗?柴扉为何久久不开?一个“关”字,仅仅是针对“春色”吗?一个“出”字仅仅是针对“红杏”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扣”,教师给学生讲解了唐朝贾岛“推敲炼字”的故事。这样的沿径探源与披文入情,丰富了学生的言语生命。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关”与“出”,教师用换字的方式,通过诗句中关键词语的细微分辨,学生意识到古人用词之妙、之准、之深意,由此勃发出强烈的文化自信。
在此基础上,教师依据题目的一个“值”字抛出问题:“作者兴冲冲地去游园,却没有见到主人,有遗憾吗?值得不值得呢?”仍然把学生分成两派进行辩论,在尽心表达之后,教师并不立刻盖棺定论,而是出示以下材料:
《雪夜访戴不遇》:“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故事是教育教学的天然载体[2]。教师不妨兴致勃勃地给学生讲述王子猷雪夜去拜访戴安道的故事。按照普通人的逻辑,深夜去拜访朋友,到人家门前却不进去,一定是深深的遗憾。然而,王子猷却没有这样的遗憾,因为他充分地领略了雪景,路上的经历与体验已足够,已尽兴,所以发出了“何必見戴”的感叹。听完故事之后,教师追问:“王子猷不见戴安道不是一种遗憾,那么,回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游园不值》,诗人叶绍翁没有见到园主人是一种遗憾吗?尽管这首诗题目中‘不值二字是‘没有遇到的意思,但当我们把它曲解为‘不值得时,诗人没有见到园主人,真的是不值得吗?”由此学生理解到,就像王子猷一样,叶绍翁已经欣赏到“一枝红杏”的美丽与精彩,又有什么遗憾的呢?无论是《游园不值》,还是《雪夜访戴不遇》,都不愧为取景小而含意深的典范之作。教学后,学生为这样的诗人自豪,为传统文化的博大点赞。
进一步地,教师继续由诗歌本身过渡到生活方面进行“推远”:“同学们,在你的生活或成长经历中,是否也存在着没有达到最初目的但有额外收获,以致于不虚此行的经历?分享出来。如果你未曾有这样的经历,不妨上网查查资料来印证‘何必见戴或‘何必入园的多重意蕴。”这样的“推远”属于诗歌立意范畴的探讨,是一种“生动循环”,更好地强化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还有更多“拉近又推远”的方式,值得师生在古诗词教学中大胆一试。拉近一些,再拉近一些,在细节深处反复涵咏,教学弹性更大,学生能够展开溯源性探究;推远一点,再推远一点,“一隅”连着“一隅”,学生能够见微知著,窥斑见豹,引发言语的敏感、精神的丰盈和文化自信的强化。但愿,不断的“拉近又推远”中,学生能够完成传统文化的价值确认、坚守与传承。
参考文献:
[1]陈志龙.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20(26).
[2]江和平.用好古诗词中的“故事”资源[J].基础教育课程,2020(8).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文化自信背景下依托统编教材拓展古诗词课内外阅读策略探究”(GS[2021]GHB0334)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