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之和:壮瑶铜鼓文化研究

2023-09-11李富强林成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瑶族壮族

李富强 林成

摘 要:壮族和瑶族都拥有历史悠久的铜鼓文化,在铜鼓及铜鼓文化的发祥、铜鼓的用途与功能、铜鼓的收藏方式等方面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亦有本民族的独特之处。壮瑶铜鼓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曾长期保持着密切交流与互鉴,在保持本民族特性的同时,与时俱进,传承重构,记录着本民族的历史变迁。壮瑶铜鼓文化因其强大的包容性与适应性发展至今,已成为两个民族集情感归属、民族记忆、文化认同于一体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壮族;瑶族;铜鼓文化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3.02.010

[中图分类号]J6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3)02-0063-08

自古以来,壮族和瑶族都使用铜鼓,都拥有历史悠久的铜鼓文化。那么,壮瑶铜鼓文化有何关联?有何异同?笔者不揣浅陋,姑试论之。

一、壮瑶铜鼓文化的发祥与流变

关于铜鼓的起源问题,学界曾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学术史上,1896年奥地利学者森民诺(J·De schmeltz)提出了印度起源说 [1],1898年德国学者迈尔(A·B·Meyer)和夫瓦(W·Foy)提出了柬埔寨起源说,1902年奥地利学者F·黑格尔(Fraz Heger)提出了越南起源说 [2],荷兰学者J·J·M狄葛乐(De·Groot)提出中国广东和广西西南部起源说 [3],日本学者冈崎敬提出中国云南滇池地区起源说 [4]。1980年李昆声和黄德荣发表《谈云南早期铜鼓》一文[5],首次提出铜鼓在春秋时期起源于云南的中部和西部地区,此观点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的认同,如今基本成为共识。铜鼓文化发源于中国西南地区,后逐渐传播至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地区。壮瑶铜鼓文化便是在此传播过程中发祥和发展的,并呈现各自的民族特点。

(一)壮族铜鼓文化的发祥与流变

壮族是岭南民族①,其先民在商周至东汉时期称“骆越”和“西瓯”,东汉至三国时期称“乌浒”,三国之后称“俚”“僚”,至南宋时期,“壮”之族称出现[6]。

壮族铜鼓文化在古代十分兴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骆越人便已经使用铜鼓。考古资料显示,1993年在廣西田东县祥周镇联福村南哈坡战国早期墓葬中,出土2面万家坝型铜鼓 [7];1994年在田东县林逢镇和同村大领坡中,又出土1面万家坝型铜鼓 [8]。这3面万家坝型铜鼓极有可能是从云南中部的楚雄、弥渡等地传来的,因为从万家坝型铜鼓的铅同位素比值结果分析,万家坝型、早期石寨山型铜鼓的矿料来源绝大多数为滇中、滇西一带 [9]。

据资料显示,汉代骆越地区已经发现有石寨山型铜鼓,数量较万家坝型铜鼓多得多。如贵县(今贵港市)高中8号墓(西汉墓)出土的1011号鼓(翔鹭纹铜鼓)[10],西林县普驮粮站铜鼓墓出土的普驮280号鼓、普驮281号鼓、普驮282号鼓、普驮283号鼓[11],贵港市罗泊湾汉墓出土的罗泊湾10号鼓、罗泊湾11号鼓[12],田东县锅盖岭战国墓出土的3269号鼓[13],百色市右江区平乐村出土的百色龙川鼓[14],隆林各族自治县共和村出土的共和村鼓[15],贺州市龙中村红珠崖洞葬出土的贺州龙中鼓[16],等等。以上这些发现,反映了这一时期壮族先民铜鼓文化的发展状况。此时骆越人使用的铜鼓类型增多,除了先前的万家坝型铜鼓外,还有更多的石寨山型铜鼓。更重要的是此时骆越人很可能已经实现了铜鼓的本地制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骆越人就已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17],因而当铜鼓文化传入后,他们很快接受并将之本土化。据研究,骆越人已经懂得利用垫片控制壁厚及支撑外范保证铜鼓的厚度,用浑铸法处理主附件的结合,铜鼓铸造技术已相当成熟[18]。据不完全统计,在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左江花山岩画中,能辨认的铜鼓图像有376个,数量仅次于人物图像[19]。绵延200多公里的81处岩画,向世人展示了骆越族群为稻作生产与人的生产而举行的一系列大型宗教祭祀仪式[20]。每一次仪式的举行,都体现了壮族先民对铜鼓的崇拜。这也充分说明铜鼓文化不仅在骆越人的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而且成了信仰,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壮族先民和壮族铜鼓文化延绵不断,最直观的反映便是壮族先民和壮族使用并铸造的铜鼓与时俱进。如西汉至南朝时期的冷水冲型铜鼓、西汉至唐代的北流型铜鼓、东汉至隋唐时期的灵山型铜鼓、宋元时期的遵义型铜鼓、南宋至清代的麻江型铜鼓、唐代中期至清末的西盟型铜鼓,它们薪火相传、不断创新。直至近现代,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随着铜鼓铸造技术的流失,壮族铜鼓文化才逐渐由盛转衰。

(二)瑶族铜鼓文化的发祥与流变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悠久,迁徙频繁。传说其是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乃“九黎”中的一支,首领为蚩尤。他们起初生活在黄河流域,后来蚩尤率部与黄帝激战于涿鹿,不幸兵败被杀,其族人一部分归附黄帝,一部分向南迁徙。秦汉时期,瑶族先民南徙至长沙、武陵或五溪一带,史书将之与其他少数民族合称“武陵蛮”“五溪蛮”。南北朝时期,衡阳、零陵等郡瑶族被称为“莫徭”。如《梁书·张缵传》云:“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21]这里的“莫徭”,被视为瑶族最初的他称,亦是瑶族族称之由来。在宋代,虽然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境内,但已有一部分进入广东、广西(以下简称“两广”)北部。在元代,由于北方战乱频仍,大量瑶族为避战祸而深入两广腹地。到明代,岭南成为瑶族的主要分布区。明代中叶以后,又有部分瑶族由两广向云贵迁徙,或从中国广西、云南等地进入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后又有部分居住在东南亚的瑶族迁徙到了欧美地区,从而形成了瑶族今天的分布格局。

瑶族使用铜鼓始于宋代。宋人洪迈《容斋四笔》记载,瑶族在战斗过程中“震以金鼓”[22]。宋人朱辅《溪蛮丛笑》载:“溪峒爱铜鼓,甚于金玉。”[23]“溪峒”者,乃五溪地区之苗、瑶、僚、壮、仡佬之谓也,瑶族赫然其中。明清以降 ,瑶族使用铜鼓更为普遍。《嘉庆重修一统志》载:“思恩瑶……岁首祭先祖,击铜鼓跳跃为乐。”[24]乾隆《庆远府志》载:“瑶壮俱尚铜鼓,而所用之时不同 ,有用之于吉礼,有用之于凶礼。南丹惟丧事用之,犹须吉日,可击则击,不可击则止。”[25]393《荔波县志稿》也说:“瑶族丧事,与他族不同。……富者砍牛致祭,悬铜鼓数架于门外,任意乱击,近日始撤。”[26]至当代,瑶族使用铜鼓依然常见。以广西河池市为例,2003年河池市文化局组织全市11个县、市、区的文化、文物工作者对河池铜鼓进行再次调查,登记到的铜鼓总数为1 458面,其中河池民间收藏1 388面。民间收藏的1 388面铜鼓分布于河池市8个县(自治县)44个乡(镇)189个行政村512个自然屯,其中包括3个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3个瑶族乡(三弄瑶族乡、里湖瑶族乡、八圩瑶族乡),瑶族群众收藏的铜鼓有711面[27]24-33。20世纪50年代初期,河池市绝大多数布努瑶还在使用铜鼓。后来由于铜鼓流失,一些地方的布努瑶不再使用铜鼓,但都安、大化、巴马、东兰、南丹等地的部分布努瑶,约10余万人,至今仍在使用[27]180。除了河池市,广西上林县、马山县、田林县和贵州省荔波县等地的瑶族亦依然使用铜鼓。

(三)壮瑶铜鼓文化演进中的文化交融涵化

壮瑶民族铜鼓及铜鼓文化的发祥都源于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但两个民族的铜鼓及铜鼓文化发祥时间不同。壮族先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经开始使用铜鼓,虽然壮族先民不是铜鼓的发明者,但却是最先接受铜鼓文化传播和影响的族群。随着历史发展,壮族使用的铜鼓类型不断创新,铜鼓文化与时俱进,其内涵不断丰富。尤其在宋元之际,北方民众为躲避战乱南迁入桂。南下的民众一方面带来了汉文化,另一方面促进了壮族和汉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此阶段的铜鼓纹饰吸收了许多汉文化因素,极大促进了壮族铜鼓文化的发展。明清以降,铜鼓经遵义型发展为麻江型,其使用的范围与民族成分更为广泛,铜鼓文化更为兴盛。直到清中叶,大批麻江型铜鼓还在铸造并流向民间,铜鼓铸造技术与文化还在广泛流传。

瑶族铜鼓文化之发端略晚于壮族。铜鼓自云南发源之后,广泛传播,逐渐遍及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铜鼓文化圈。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不断交流互鉴与创新,产生了不同的铜鼓类型,主要分两个系统: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和麻江型铜鼓,主要分布于滇、黔、川、桂,可称“西式”铜鼓或滇桂系统铜鼓;北流型、灵山型和西盟型铜鼓,主要分布于粤、桂、滇,可称“东式”铜鼓或粤桂系统铜鼓。瑶族最初接触铜鼓应该始于其自湖南进入岭南之时。当时,岭南文化已经盛行,与万家坝型铜鼓、石寨山型铜鼓铜鼓一脉相承,由冷水冲型铜鼓经过遵义型铜鼓演变而成的麻江型铜鼓正在兴起[28]100-109,因而瑶族最初接触和接受的铜鼓很可能是麻江型铜鼓。时至当代,瑶族使用的铜鼓仍以麻江型铜鼓为主。据调查,如今广西河池市瑶族群众性的活动中使用的铜鼓几乎全是麻江型铜鼓。

二、壮瑶铜鼓用途与功能

尽管壮族、瑶族都有历史悠久的铜鼓文化,但在铜鼓的用途和功能上,二者却不尽相同。诚如《庆远府志》所云:“瑶壮俱尚铜鼓,而所用之時不同。”[25]393

(一)壮族铜鼓的用途与功能

近代以来,壮族铜鼓文化逐渐式微,但在某些现代文化影响较小的地区,壮族群众至今依然将铜鼓作为礼乐器用于祭祀和红白庆典中,如广西红水河流域和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些乡村。

壮族铜鼓用于祭祀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为祭鼓,二为祀神。云南省广南县贵马村至今仍保留着每年除夕血祭铜鼓的仪式,该村唯一一面铜鼓为戴氏家族所有。每年正月初一零时,户主会从村中的贵马河取第一桶“新水”回家,把铜鼓洗净。将铜鼓置于家中祖宗龛位前,杀鸭并将鸭血滴于鼓面,随后将酿制的米酒洒于鼓面。戴氏家族直系血亲按从老到幼的辈分围绕铜鼓依次饮鸭血酒。此举寓意家族平安,长者长寿,幼者健康,亦是家族成员在家族祖先面前进行的一次“集体签到”。人们通过铜鼓与祖先沟通,以求祖先为家族每一个成员祛危求安。在喝鸭血酒的同时,每位家族成员要在祖先前互认身份,与祖先以及成员间缔结“血液相融,生命相通”的契约,家族成员之间便有了相互帮助、共进退的义务。贵马村春节“血祭铜鼓”不仅是一场新成员与铜鼓和祖先缔结契约、新老家族成员身份互认的仪式,同时还是壮族铜鼓崇拜、祖先崇拜的表达。

广西红水河两岸的东兰县、南丹县、天峨县每年正月都会举行祭祀蚂虫另神的盛大仪式。蚂虫另即青蛙,壮语是ma4kwe3的发音。各地祭祀蚂虫另神的做法虽有差异,但仪式均分为“找蚂虫另”“孝蚂虫另”“葬蚂虫另”“闹蚂虫另”四个阶段,其中铜鼓是仪式中最为重要的通神礼器。找蚂虫另,即寻找当年祭祀所用蚂虫另。正月初一清晨,村民们纷纷前往蚂虫另亭,在铜鼓声中开始寻找蚂虫另。孝蚂虫另即为蚂虫另神守孝。孝蚂虫另期间需抬蚂虫另棺挨家挨户游村,队伍每到一户便会给主家讲一些吉祥话,主家则赠以大米、腊肉、鸡蛋或金钱。葬蚂虫另即为蚂虫另举行葬礼。蚂虫另下葬的具体时辰需经麽公测算。吉时一到,全村人便带着祭品来到蚂虫另亭,开始举行祭祀仪式。“闹蚂虫另”即举行蚂虫另歌舞会,村民们会分食蚂虫另饭、喝蚂虫另酒,在铜鼓伴奏下跳蚂虫另舞。

壮族铜鼓用于红白庆典,主要见于新屋落成和婚丧仪式中。壮族新房建成后要敲击铜鼓。在广西东兰县巴畴乡和长江镇,壮族建造房屋时需要敲打铜鼓。当新房的柱子与最下面一道穿梁安装好后,需要将木架立于新房的柱基上,此举称为“立排架”[29]。排架立起后,要将铜鼓悬于房梁敲打,同时鸣炮庆贺。当新房落成时,主家在搬进新房第一天的子时也要敲打铜鼓,白天则将铜鼓悬于正厅屋檐下,供前来庆贺的亲朋敲击娱乐。在这一过程中,铜鼓被视为镇宅、驱邪和保佑平安的神器。

壮族在婚礼庆典时要敲击铜鼓。《广东新语》载:“凡遇嘉礼,必用铜鼓以节乐。”[30]在壮族婚礼中,从迎亲到娶亲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铜鼓。迎亲环节更是要唱铜鼓歌,以表达欢喜之情,其中主人在“客气歌”中唱到:“四面大铜鼓,八面大铜锣,处处敲得响,心中尽是歌。”[28]在广西东兰县县长江镇一带,婚礼前一天,新郎方要将铜鼓悬挂于家中屋檐敲打,以通知邻里即将举行婚礼。在云南广南县珠琳镇和者兔乡克业村,每逢婚庆都要“请”铜鼓,届时需要带酒肉祭品至铜鼓保存者家中进行简单的祭祀,然后将铜鼓带回家中以备婚礼使用。婚礼当天将铜鼓悬挂在正厅屋檐下,至新娘入门之时,敲打数下铜鼓。

壮族在丧葬仪式上很少敲击铜鼓,仅见于入殓和送葬环节。如广西南丹县六寨镇壮族人家,老人去世后要将其扶坐在铜鼓上,家中孝子纷纷敬酒。逝者入殓进馆时,还要将铜鼓挂起来敲打[31]。在广西东兰县金谷、长江等乡镇,每逢村内有威望的老人去世时,在出殡当天都要敲打低音铜鼓。在送葬途中,每走几步便要敲一声。到达墓地后,下葬前需要抬着铜鼓绕墓地一圈。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壮族人家在举行“起祖”(即“二次葬”习俗)仪式中,需要敲打铜鼓。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壮族人家,凡是下半年离世的老人,其葬礼也可以敲打铜鼓。

(二)瑶族铜鼓的用途与功能

瑶族铜鼓文化虽是受壮族铜鼓文化传播影响所致,但瑶族铜鼓的用途和功能极具自身民族特性。现代瑶族亦将铜鼓作为礼乐器用于祭祀和红白庆典,但具体情形和内涵与壮族有所不同。

瑶族铜鼓用于祭祀者,主要见于祝著节和还愿仪式。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布努瑶最为盛大的节日——祝著节,也称为达努节。当日几乎家家户户都杀牛宰羊,人人着盛装以纪念瑶族始祖女神密洛陀。在布努瑶史诗《密洛陀》中,铜鼓是赋予世间万物以声音的器具,为通神之物[32]。因此,在使用铜鼓前需经过神圣的“祭鼓”仪式,必须焚香供之,以酒肉祭之。笔者在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调研时了解到,布努瑶祭祀铜鼓都要请老人担任仪式主持者,从铜鼓来到家中开始,每一代祖先的名字都要念到,并说明用鼓的原因。此举在于征求祖先和铜鼓神的同意,只有经过“祭鼓”仪式的铜鼓才能拿出来敲打。当地人认为,如不进行“祭鼓”仪式,敲打铜鼓的人会眼瞎耳聋。待麽公祭鼓完毕,铜鼓才可带至屋外敲打。铜鼓在瑶族祝著节中一方面起着酬始祖神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族人娱人娱己,表达喜悦之情。

还愿是布努瑶规格最高、最为神圣、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该仪式旨在祭祀祖宗、孝敬始祖神,为家族消灾解难,整个仪式均需在铜鼓的伴奏下进行。还愿一般在农历九月后至春节期间进行,活动分为准备、还愿日、结束日三个阶段。从主家决定举行还愿之日开始,还愿者便要祭祀并请出铜鼓,悬挂于家中,供人敲打。还愿活动周期不定,长则数月,短则一个月。还愿期间不论白天或是黑夜,都需要敲打铜鼓,鼓声不能沙哑,否则是对神的不敬。敲击铜鼓意在通知诸路神仙,前来接受还愿者的祭祀。还愿结束后便进入狂欢时间,打铜鼓是期间人们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可见,在还愿仪式中,铜鼓既是通神、祀神的重要神器,连接神圣与世俗的唯一法器,还是寄托还愿者祈福愿望、族人狂欢娱乐的乐器。

瑶族铜鼓用于红白庆典,主要见于春节、婚礼、建新房和葬礼。敲铜鼓是瑶族春节的习俗之一,如《泗城府瑶人献岁碑》载:“每岁正月首,偕诸寨瑶人,诣府县行献岁礼,击铜鼓錞于,一唱百和。”[33]布努瑶一般在腊月二十七或二十八举行“起鼓”仪式,仪式完成后方可在家中或室外敲打铜鼓。白裤瑶一般在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部分地方在正月初一)取出铜鼓,经祭祀后,将铜鼓悬挂在屋内敲击。木柄瑶在春节期间也有打铜鼓的习俗,并形成了一年一度的铜鼓节。腊月三十或正月初二,全寨男女老少身着盛装,拿着酒肉等祭品,在寨老的带领下到铜鼓埋藏地点举行“起宝”仪式,挖出铜鼓,抬回社庙。从正月初三至正月三十,寨中铜鼓声不断,人们尽情地唱、跳,欢庆春节,祈求健康长寿、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正月三十,人们又用同样的方式将铜鼓送到山上挖坑掩埋。

布努瑶保留了婚礼敲击铜鼓的习俗。婚庆多在秋收后至春节之间举办,主要分为两天。第一天为女方请客日,相对简单;第二天为男方请客日,非常隆重,当天男方家要全天敲打铜鼓。新娘迈进男方家门后,铜鼓交由新郎新娘共同敲打,铜鼓敲至高潮时,人们端来米酒,二人在众人的庆贺中共同喝下,以示夫妻恩爱。庆典期间,鼓声、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待宾客散去后,铜鼓声方能停歇,若宾客还在场而鼓声中断,会被认为不吉利。

瑶族新屋落成需敲打铜鼓。瑶族新房房顶正中的大梁一般为舅家赠送。舅家送大梁之日,需敲打铜鼓举行“安梁”仪式。立房架当天,吉时一到,众人合力将屋架立起,然后将铜鼓悬挂在屋架上敲打,以等待舅家将大梁送来。接受舅家的大梁之后,众人将大梁拉上屋架安装。安装大梁时,需一直敲打铜鼓。大梁安装好后,一般还会举行一些娱乐活动,主要是跳铜鼓舞、赛马等。

瑶族丧葬仪式中几乎每个环节都要用到铜鼓,尤其是白裤瑶丧葬仪式,不仅是盛大的人生礼仪,还是一项跨村的综合性社团活动。白裤瑶“砍牛送葬”一般在农历十月至十二月间择吉日进行。砍牛仪式当天,各路亲戚以“油锅”为单位,背着铜鼓,挑着酒和谷穗前来吊唁,每面铜鼓都需经过麽公诵念祭词后才能敲打。在念祭词时麽公手持稻穗及米酒依次祭祀铜鼓,鼓面、鼓身、鼓腔均需洒上米酒。祭鼓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让丧家了解铜鼓是哪些亲戚背来的,将酒洒于鼓面是为了让铜鼓声音更加响亮。祭毕,将铜鼓挂在铜鼓场的木架上。白裤瑶对于铜鼓的摆放顺序有严格要求,木架上首尾两个铜鼓必须是丧家请来的,舅爷家的铜鼓必须挂在第二位,其次依照亲戚到场顺序悬挂。在砍牛仪式开始前,需要一直敲打铜鼓。每打三轮,鼓手们停下来喝一轮酒,之后再继续打。鼓声节奏并不复杂,反复14次[34]。在白裤瑶看来,人的灵魂是不灭的,人死后灵魂必须要到祖先那里团聚,因而需要不断地敲击铜鼓,以通知祖先准备接纳死者的灵魂。砍牛仪式后,鼓手再度回到铜鼓场,在舅爷主持下,击三轮铜鼓后方可跳“勤泽格拉”。第一轮铜鼓寓意告知丧家舅爷已经完成砍牛,第二轮铜鼓寓意告知丧家舅爷已经在铜鼓场击过鼓,第三轮铜鼓寓意感谢亲朋携铜鼓前来,为丧家提供的帮助[35]。出殡当日,铜鼓仍要敲打半天,以示为死者送行。

壮瑶民族铜鼓的用途与功能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一方面,铜鼓都被用于祭祀、婚丧仪式之中,铜鼓是两个民族祀神通祖的神器,在庄严的仪式中都是“显圣物”。同时铜鼓是娱人娱己的乐器,在调节族群内人际关系、邻里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婚丧仪式还是生活惯俗,敲击铜鼓对于两个民族而言更多出于禳灾祈福的功利目的。恰如普列汉诺夫所言,仅从个人角度来看,游戏的诞生先于功利活动,但从社会(氏族)发展的角度来看,往往是功利活动先于游戏[36]。

三、壮瑶民族之铜鼓收藏

壮瑶、瑶族都是崇拜、信仰铜鼓的民族,两个民族在收藏铜鼓时有着独具特色的传统。

(一)壮族铜鼓的收藏习俗

在壮族社会,铜鼓最常见的收藏方式是放于家中的粮仓中保存。在壮族群众看来,铜鼓是有灵性的神器,如将家中粮食放入铜鼓鼓腔保存寓意粮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了避免铜鼓受潮生锈,部分壮族人家往往将铜鼓悬挂在通风处的墙壁上。为防止铜鼓飞出家中与“图额” ①打斗,保存时往往还需用铁链将铜鼓的两耳锁起来,或在鼓耳处系几根稻草,并以土布覆盖收藏。这是因为壮族群众认为铜鼓每到夜晚便会入水与“图额”搏斗,一旦铜鼓不敌“图额”,便会永远被尘封在深潭之下,所以要用铁链或稻草锁住銅鼓,用土布将铜鼓的“眼睛”遮住。还有的壮族群众认为铜鼓是通人性的神器,每到夜晚铜鼓便会化身为英俊男子,在火塘边与姑娘谈情说爱。甚至有的认为铜鼓每晚与龙王女儿幽会,最后龙女的手变成树枝将铜鼓缠住,使其再也无法返回人间[37]。

将铜鼓埋于泥土中也是壮族藏铜鼓的主要方法。《桂海虞衡志》载:“铜鼓,古蛮人所用,南边土中时有掘得者。”[38]《岭外代答》载:“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39]新中国成立前,铜鼓入土的收藏方法在壮族社会较为多见。之所以用如此收藏方法,一方面是为了防盗,另一方面是壮族群众认为铜鼓是贵重的神器,家神也畏惧它。家中如摆放铜鼓,家神便不敢回归,久而久之家族运势会受影响。

壮族铜鼓一般属于全村或家族集体所有。若为家族所有,一般交给长房收藏,有的家族也实行各家轮流保管,使铜鼓的福气轮流传给族内每个家庭;若铜鼓为村寨所有,则交由寨中威望最高且家庭富裕的长者收藏。逢年过节,藏鼓者家中都要“杀大猪”敲铜鼓,全村男女老少齐聚家中。作为藏鼓者也有义务招待村民,类似这样的“夸富宴”年年举行,因而只有家庭富庶者才能担此重任[40]。

(二)瑶族铜鼓的收藏习俗

相较于壮族而言,瑶族则主要将铜鼓藏于山洞、野外或埋在地下。在广西田林县、南丹县一带,铜鼓多属于集体财产,一般由村寨中为人公正或油锅头人收藏。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等地,铜鼓多属于私人财产,通常由家族中社会地位高、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男性保管或交由长房收藏,收藏铜鼓的人被大家称为“好命人”。无论生活有多困难,铜鼓都不可以卖掉,兄弟分家时也不能分铜鼓。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瑶族生活条件较差,为了防止铜鼓丢失,人们平日将铜鼓藏于山中。除了藏鼓者,极少有人知道确切位置,且家族和村寨每个人都有保密的义务。广西田林县瑶族群众认为,公铜鼓与母铜鼓收藏时是不能分离的,公母铜鼓需依照传统并排合埋于一个土坑之中[41]。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在藏鼓前还要举行特殊的“封鼓”仪式,祭品主要有肉、酒及一块直径约20厘米的糍粑。麽公在念完祭词后,将糍粑大力扣于铜鼓鼓面之上,此举意为将铜鼓“封”住,然后才能将铜鼓收藏。

综上所述,壮瑶和瑶族在铜鼓的收藏上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民族特点。为了防盗,两族都曾长期将铜鼓埋于地下保存。但壮族将铜鼓埋于地下,更多是受到祖先崇拜的影响,若铜鼓置于家中,家神惧之,久而久之族运恐将衰落。瑶族则更多受到生殖崇拜的影响,藏鼓时往往将雄雌双鼓一齐埋入地下。除此之外,壮族还多将铜鼓置于粮仓中倒置保存,用粮食填满鼓腔,而如今瑶族更多将铜鼓置于家中固定位置保存,以便使用时取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壮族和瑶族在历史上生产方式方面的差异。对于壮族而言,铜鼓的收藏往往蕴含着祈求丰衣足食、取用不竭的美好愿望,是壮族稻作文化的体现;而对于瑶族而言,因居住于山地间,加之经常迁徙,故难以形成“深耕易耨”的生计方式,贵重的铜鼓深藏于山洞或泥土之中,便于迁徙取用,这是瑶族游耕文化的产物。

四、余论

壮族和瑶族铜鼓文化是我国铜鼓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关系紧密,又各具民族特色,彰显了铜鼓文化“不同之和”的魅力。从“和而不同”的理念出发,铜鼓文化是建立在一种多样性的“不同”的基础上,即建立在用鼓民族差异性的基础之上的文化。就本文而言,恰恰是壮族、瑶族铜鼓文化存在差异性,才真正造就了铜鼓文化多样性。首先,壮瑶民族铜鼓文化发祥的时间、背景不同,其发展历程也不尽相同。壮族铜鼓文化发祥于春秋战国时期,此后与时俱进演化出八大类型铜鼓。瑶族使用铜鼓始于宋代,最初接触的铜鼓很可能是成熟期麻江型铜鼓。其次,壮瑶民族在铜鼓的用途、功能与收藏方式上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壮族铜鼓多用于喜事庆典,而瑶族铜鼓在丧葬中有着极其特殊的作用。农耕的壮族在收藏上往往蕴含着稻作文化的底蕴,游耕的瑶族则更多展现了刀耕火种的民族记忆。

于壮族和瑶族而言,铜鼓文化的“不同之和”体现在与现代社会的互适中。壮瑶铜鼓文化都是从古代走向现代的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社会互适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实际上,壮瑶民族铜鼓文化传统并不完全是静态的,它必然被从上一时代继承文化遗产的每一新生代加以再创造 [42],这既是铜鼓文化记忆“释放”的过程,也是铜鼓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传统的过程。正是在与现代社会的互适中,壮瑶铜鼓文化逐渐成为集情感归属、民族记忆、文化认同于一体的精神家园。

壮瑶铜鼓文化既是本民族历史纵向发展的产物,也是民族间横向交流、交融的结果。两者都在保持民族特性的同时与时俱进、传承重构,记录着民族的历史变迁。中国南方铜鼓文化也在“不同之和”中传承、延续与发展。诚如习近平所说:“文明在共享中交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43]

[参考文献]

[1]J·De schmeltz.Bronze-Pauken in indischen Archipel intarnaticnales Archivfur ethnographie[M].Bd·10,Leiden,1896:41.

[2] [奥地利]弗朗茨·黑格尔.东南亚古代金属鼓[M].石钟健,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85-386.

[3]J·J·M·De Groot.Die autiken bronze–pauken im ostiudischen archipel und aufdem Festiande von Sudost-Asien[M].Berlin,1901:76-113.

[4]王大道.云南剑川海门口早期铜器研究[C]//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39.

[5]李昆声,黄德荣.谈云南早期铜鼓[J].昆明师范学院学报,1980(4).

[6]李富强,潘汁.壮学初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97-105.

[7]陳其复,黄振良.田东县出土两面“万家坝”铜鼓,填补了广西铜鼓发展序列的空白[Z]//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9期).南宁: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1993:5.

[8]陈其复,黄振良.广西田东县再次出土万家坝型铜鼓[Z]//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10期).南宁: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1994:1.

[9]李昆声.中国与东南亚的古代铜鼓[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71-74.

[10]黄增庆.广西贵县汉木淳墓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6(4).

[11]王克荣,蒋廷瑜.广西西林县普驮铜鼓墓葬[J].文物,1978(9).

[12]广西壮族自治區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26-29.

[1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田东发现战国墓葬[J].考古,1979(6).

[14]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中国古代铜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106-108.

[15]陈应生.隆林县首次出土石寨山型铜鼓[Z]//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15期).南宁: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1993:3.

[16]罗坤馨.贺县出土石寨山型铜鼓[Z]//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8期).南宁: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1992:24-25.

[17]李富强.人类学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52.

[18]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研究室.广西、云南铜鼓铸造工艺初探[C]//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第二届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86.

[19]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164-168.

[20]李富强.对左江流域岩画的新认识[J].广西民族研究,2015(4).

[21] [唐]姚思濂.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502.

[22] [南宋]洪迈.容斋四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799.

[23] [南宋]朱辅.溪蛮丛笑[M]//梁公卿.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四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13.

[24] [清]穆章阿.嘉庆重修一统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24.

[25]故宫博物院.广西府州县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6]潘一志.(民国)荔波县志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124.

[27]吴伟峰,黄启善,谢日万,等.河池铜鼓[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

[28]蒋廷瑜.古代铜鼓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

[29]蒋廷瑜,廖明君.广西铜鼓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146.

[30][清]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438.

[31]蒋廷瑜.壮族铜鼓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106.

[32]张声震.密洛陀古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923.

[3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古代铜鼓历史资料[M].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1980:16.

[34]玉时阶.广西南丹白裤瑶丧葬制度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35]万辅彬,蒋廷瑜,韦丹芳.中国民俗文化丛书:铜鼓[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67-170.

[36] [俄]普列汉诺夫.论艺术[M].曹葆华,译.上海:三联书店,1973:78.

[37]岑隆业,等.铜鼓的耳朵为什么穿着黄料角[M]//农冠品,曹伟廷.壮族民间故事选(第一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2:52-54.

[38] [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1:10.

[39]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M]//梁公卿.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四辑)[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262.

[40]汪宁生.铜鼓与南方民族[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143.

[41]玉时阶.瑶族铜鼓考[J].民族艺术,1989(3).

[42]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33.

[4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20.

责任编辑:何文钜

猜你喜欢

瑶族壮族
瑶族织锦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Cat’s book》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壮族山歌
岭南苗族瑶族乡规民约述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