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雍正青花 享人生雅趣
2023-09-11翟健民
古陶瓷鉴赏家、香港永宝斋主人及香港国际古玩展创始人翟健民先生
在中国青花瓷烧造史上,雍正青花虽不若元青花、明永宣、成化及清康熙青花重要,但雍正青花是采用浙江上等青料加以精炼,因此发色幽静而匀润。除初期外,多趋于淡雅,只是青色有晕散现象。
至雍正时期,青花瓷已经成为各阶层日常陈设和实用之器,产量极高。雍正青花器型除日常用具外还包括两大类:一类为本朝新创或具有时代特征的,如牛头尊、贯耳斜肩大瓶、八方扁瓶、如意耳瓶等等;另一类则是完全仿明宣德、成化的造型,如仿宣德的“一把莲”大盘、鸡心碗、抱月瓶等等。本文选取几件雍正青花代表之作与君共赏。
清雍正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始烧于明永乐时期,清朝历代御窑均有仿烧,属宫廷陈设用器。雍正时期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有两种,一类纯仿明代,另一类为清式。此瓶即为前者,乃典型的仿明永宣青花瓷。
玉壶春瓶是宋代创制的一种瓶式,据说是因为一句唐诗“玉壶买春,赏雨茆屋”而得名。宋代北方定窑、汝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以及南方景德镇窑、龙泉窑等窑厂普遍烧造制作,且品种众多,如白釉、黑釉、白地黑花、青釉等,元代景德镇窑出现青花品种。因烧造年代不同,玉壶春瓶在造型上略有区别:宋元时期壶颈部细长,腹部较小;明清时期壶颈部较粗,腹部硕大。
此瓶颈部纤细,腹部圆润秀美,形制规整隽雅。自颈部向下分绘蕉叶纹、卷草纹及如意云头纹。瓶身主体装饰为园林场景,洞石旁种有竹子和芭蕉;底部绘仰莲瓣纹。层次分明,纹饰精雅,青花渲染浓淡相宜,器型、纹饰既具明初遗风,又有雍正本朝之雅韵。虽无底款,但确为典型的雍正仿永宣官窑,非常难得。
清雍正 青花一把蓮盘
莲花是瓷器上的常见纹饰,寓有品德高尚、高洁清廉之意。莲花作为装饰纹样出现在瓷器上,最早是由于佛教文化在东汉时期的传入而兴起的。至明永乐、宣德时期,“一把莲”图案成为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受到人们的推崇,之后明、清历代官窑均有效仿,康雍乾尤喜仿之。此盘浅弧壁,直口,口沿环饰卷草纹,里心饰青花一把莲纹,四朵盛开莲花与茨菰水藻相伴,以飘逸丝带束之,仿佛摇曳于微风中。盘壁内外同绘青花花卉纹,枝叶相缠,群芳争妍,近足处缀卷草纹,底部中心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字体端庄隽秀。整器青花发色苍雅深沉,纹饰勾绘婉转流畅,花朵、枝叶等处均以重笔点染,以仿永宣青花铁锈斑之意,堪称雍正一朝摹古佳作。
清雍正 青花岁寒三友小罐一对
这对小罐唇口外翻,短颈,弧圆腹。造型丰满轻巧,盈手可握,别致玲珑。颈部四组朵云纹,肩部绘卷草纹,腹壁施青花,以“岁寒三友”为主题图案。乔松、修篁、瘦竹为友,枝干交叠,纠缠绵延,苍劲与秀美并存,生动传神,青花浓淡相宜,富于变化,富有清秀幽雅之美。此对罐构图疏朗,兼得雍正一朝精、雅、臻、美之特征。胎体坚致洁白,釉面莹润,更衬托了青花发色的翠蓝。其为一对,更是难得。此类作品为雍正一朝独有之器,以后官窑不复烧制。
清雍正 青花灵芝纹八棱小罐
这只小罐唇口短颈,肩腹呈棱状。主体纹样为竹叶灵芝纹,肩腹八面分别描绘两三支灵芝与一缕翠竹交错生长。灵芝呈如意形,生长在叶片茂盛的枝干上,灵芝的嫩芽延伸至小罐上部,整个画面舒朗明丽。纹饰线条细腻柔和,其轮廓以青花重笔绘就,内部渲染则朦胧清雅,一浓一淡,对比鲜明。不同色阶将画面装饰得层次丰富。青花发色瑰丽雅致。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是为雍正官窑一件上乘之作。
清雍正 青花折枝花果纹如意耳扁壶
从雍正青花纹饰看,雍正一改康熙时期多见的人物故事,除了传统的缠枝莲、云龙以及龙凤纹外,更常见的是以幽雅娴静见胜的折枝花、团花、花蝶、三果等。
这只扁壶造型典雅,系雍正仿永乐器型。腹上段饰三组折枝花卉纹搭配下腹三组折枝花果纹,以雍正时期的艺术技法重塑永乐风格,从其刻意仿效明初绘画特色,不难窥见雍正皇帝对前朝辉煌的仰慕之情。纹饰之间留白仿永乐青花器装饰技法,使纹饰更加明快疏朗,颇具自然意趣。
清雍正 蓝地白花碗
此碗撇口,弧腹,圈足,足脊滚圆如“泥鳅背”,器外遍吹洒蓝釉,花卉以堆白的手法,产生色彩的强烈对比。
洒蓝釉,又称“雪花蓝釉”。明宣德时景德镇所创,清康熙时烧制成熟。其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现于蓝釉之中。此类洒蓝釉堆白作品,制作工序复杂,先于素坯之上堆塑出所需纹饰并覆上白釉,入窑素烧成为瓷胎,继而于素胎之处施上蓝釉二度入窑,方始成功。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亦是较为珍稀的品种。
此碗胎体较厚,洒蓝釉呈色稳定,所堆塑缠枝花卉与洒蓝釉面高底相间,富有层次和立体效果,加之蓝白相映,清新别致,深得雅趣风骨。
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人物玉壶春瓶
这只玉壶春瓶撇口,细颈,下腹略垂鼓,圈足外撇,造型周正俊秀,胎骨致密坚细,釉质滋润莹腻。通身以青花釉里红绘“海屋添筹”图,布局疏朗有致,实与明清山水画境的表现有异曲同工之妙。
青花釉里红始烧于元代,其特点是彩在釉下,永不褪色。由于钴和铜的烧成气氛截然不同,因此将两种色泽都烧得十分鲜艳绝非易事。此瓶青花发色幽倩沉稳,釉里红颜色淡雅清新。
雍正青花釉里红堪称历史上烧造最为成功者。唐英在《陶成纪事碑》中记述雍正时期重要作品,即有“釉里红器皿,有通用红釉绘画者,有青叶红花者”。(注:本文图片由贾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