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与青花釉里红
2018-01-26严珺
严珺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333000)
引言
釉里红瓷是创烧于元朝末年,盛行于明朝初期。由于元朝末年战乱不断,加上釉里红瓷高难度的烧制工艺、成品率不高的原因,至明中期后釉里红便逐渐消失了。清朝中期,又重新出现了青花釉里红。陶瓷市场有很多赝品,还需自己懂得鉴赏。釉里红颜色成分是用氧化铜经过高温烧制而成,氧化铜在800C°则会蒸发氧化,青花的钴蓝成分发色温度是要在1300C°以上;青花和釉里红两者发色温度不同,还要保持两者发色效果,是难上加难,只能偶遇。这就决定烧制釉里红从颜料配制和自始至终的制作工序,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配料过程中若稍有误差,就有出现整窑瓷器报废的可能,我曾经听老窑工说烧制釉里红,能有一成的成瓷率,就是幸运之事!这就是对釉里红高难度烧制的诠释。
1 釉里红与青花釉里红的特征及其起源
青花釉里红被称之为 “青花加紫”,是在青花瓷的基础上加红加彩的一种新式装饰形式。釉里红,是用氧化铜为颜料主要成分描绘图案花纹,然后施透明釉,经1250~1280度的强还原焰气氛,使高价铜还原成低价铜,呈现娇妍而沉着的红色花纹。
氧化铜作为釉里红颜料所用的着色剂,汉代出土的陶器从陶土上就可以看出,在汉代已经开始大量使用。氧化铜在低温氧化气氛中出现绿色,可在高温还原气氛中能产生红色。根据考古学者提供的资料,我国率先采用氧化铜作为发色剂是在唐朝长沙铜官窑。长沙铜官窑已经开始使用氧化铜在釉下绘制,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出类似釉里红效果的瓷器,但由于唐朝时期的胎质和釉料以及烧窑技术都无法和元朝时期的景德镇制瓷技术相比。
从出土陶瓷碎片和考古专家提供的数据可知,元朝末年至明朝初年景德镇已经能成熟的烧制釉里红瓷器,并且也一度创烧出青花釉里红这一品种瓷器。
2 釉里红的装饰方法
2.1 釉里红线绘法
釉里红线绘法指的是在坯胎上用釉里红颜料描绘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和花纹,这也是釉里红瓷器最主要的装饰方法,但由于高温铜红烧制技术非常之高,经常烧制出来的釉里红会产生飞红的现象,所以线绘法釉里红装饰方法烧制比较困难
2.2 釉里红拨白法
釉里红拨白法,其方法是在白胎上空出要绘制图案的,烧成后图案花纹即在周围红色花纹之中以胎釉本色体现出来。
2.3 釉里红的涂绘技法
釉里红的涂绘技法是以铜红颜料成片或者成块地涂绘在坯体上,形成一朵朵花朵。
3 青花釉里红的特色
青花釉里红不但在工艺上看的出它的高贵,还具备者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它。青花釉里红创作的艺术瓷,可以看得出是工艺与文学艺术于一体的结合。青花釉里红就像牡丹花,红花青叶,唯有牡丹开花的时候是国色的代表,花开时期还能惊动京城的达官显贵前来观赏。青花釉里红有一名贵特色,就是釉里红中红中带绿才是最佳的效果,翡翠绿色泽高贵优雅,甚是难得。釉里红的颜色是根据画在坯体上的厚薄和窑温呈现不一样的红,有的浓妆淡抹有的写实写意。釉里红的最大特就是烧制难度高,可遇不可求,让人捉摸不透,正品率很低,让人追味无穷。釉里红瓷出现于元朝,据考古学者提供数据,存留下来的极其少,屈指可数。首先是在当时烧柴窑过程中非常难把握窑温,只有把有经验的师傅叫来督烧才能烧出少许满意的效果,所以烧制也不多。加上元明、明清战乱不断,大量青花釉里红的战火中摧毁。
清朝乾隆后期,中国辉煌的烧瓷事业开始走下坡路。到嘉庆开始,乾隆皇帝以太上皇摄政,制度基本和乾隆时期差不多到乾隆死去后,清朝进入中期,嘉庆皇帝勤俭节约,亲临朝政,日理万机,青花釉里红官窑烧制数量大量减少,因此工艺技术下降,制作粗燥,这就导致曾经辉煌的青花釉里红瓷开始走向衰落,直至当代青花釉里红才开始慢慢复苏。
4 青花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是在雍正、乾隆期间,开始研烧出青花釉里红。什么是青花釉里红,就是将青花、釉里红两种釉下颜料,同时彩绘在一件坯体上的装饰形式就是青花釉里红。也是在覆盖一层透明釉,经高温煅烧而成。青花釉里红改变了青花和釉里红单色绘画装饰,开始两色结合。青红两色互为映衬,产生出美丽的颜色混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