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分享课任务群的情境教学策略

2023-09-11龙雪清

新教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任务情境教学策略

龙雪清

【摘 要】整本书阅读是属于拓展型学习任务,其分享课必须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以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在整本书阅读分享课中,根据小说特点,设计前后一致性的任务,巧妙运用渐进策略、双线策略、勾连策略,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分享实践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从阅读中获得精神上的成长。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分享 任务 情境教学 策略

整本书阅读分享课以分享为手段,以获得阅读快乐、完成终极任务以及保持阅读持续力为目的。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学习任务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分享。现以《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分享课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真实的情境(我为鲁滨逊做代言人)中进行快乐有趣的阅读分享,并在达成任务的同时,使阅读分享课具有有效性、深刻性、延展性。

一、运用渐进策略,达成学习的有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这里的螺旋发展是指学习活动要分解为进阶式活动,要有渐进性、梯度性,即在一致性、连贯性基础上的由浅而深、由易到难的次第过程。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在设计任务群时,要求各子任务、各活动之间是逐层递进的,尤其要注重前一任务与后一任务的关系,以及子任务与终极任务的关系。

本案例主要以“分享精彩情节、分享人物形象、分享受到影响”三个子任务由浅入深地推进教学,创设各种分享的情境和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终达成“我做鲁滨逊代言人”的终极任务。

(一)情境创设有渐进,活动由动态走向静态

PK游戏竞赛情境。教学初,开展“阅读小达人”游戏竞赛活动。游戏是五题判断题,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判断的正确效率更高。以游戏情境导课是为了激趣,也是为了检测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内容和细节的掌握情况。这一游戏情境契合学生爱玩的天性,在形象的游戏热身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期待。学生兴奋点被充分调动,课堂是活跃的,有趣的。

精彩情节观影情境。教师撷取影视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如搬运物品、发现脚印、抢救山羊、救“星期五”等片段,让学生猜一猜属于小说中的哪个情节。学生在猜测中需要把图像与文字进行比对,由图像唤起阅读中的记忆。此时,学生的思维较之前的游戏环节更走向于对文本内容的提取,外在的活动逐渐走向深层次的思考。

“荒岛求生”假设情境。“假如你流落到荒岛,你会带什么工具?”“荒岛求生”训练这一情境活动是在学生与文本、与人物充分对话之后的身临其境,它体现的是学生内在的选择(选择什么工具)、判断(判斷工具的可行性)。学生的成长外在看是没有什么变化,实则思维在发生着变化,学生已由动态转向静态的自省了。

(二)实践活动有渐进,思维由低阶走向高阶

《课程标准》一再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本节分享课在每个任务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首先,回顾情节,提升统整力。在分享精彩情节时,情节思维导图的分享,阅读记录卡中精彩情节、精彩心理、精彩环境描写的交流,是对小说情节的整体把握,是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一个初步展现,这样,学生的整合能力和概括能力就得到了初步的提升。接着,采用批注,提升反思力。小说中警句般的心理描写非常精彩。然而,小学生受年龄、生活经验与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人物的心理并没有太多的体会和感受。教师可以示范采用批注的方法对人物心理描写进行体会。如“这件事使我非常沮丧,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若不预先计算一下所需的代价,不正确估计一下自己的力量,都是十分愚蠢的”。对这句心理描写,教师有什么感受呢?教师展示了自己的批注:“看来,做事要量力而行,否则徒劳无功。生活中,做事时如果不正确估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就会付出代价。今后,做任何事之前,我都要先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先对事情的成本和困难做出正确的评估。”这样,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发现这是从得到启发、联系生活、反思改进几个角度作批注的。有了方法的指导,再让学生阅读书中人物心理描写最集中的篇章《反省》,让学生也选择一处心理描写进行批注后再交流。这样,学生就在反思、比对、分析后,提升了自我批判力。然后,链接生活,提升思辨力。现实中,我们还需不需要鲁滨逊这种乐观的心态和强大的心理?现实世界中,虽然遇到的困境不是荒岛,但有洪灾、地震、疾病以及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因此,进行这样的思辨是非常有意义的,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乐观的情绪和战胜困难的决心。最后,以人物代言卡的形式完成“我为鲁滨逊做代言人”的终极任务。

这些真实的情境活动是线性的、有顺序性的,前一活动是后一活动的基础。教师只是情境活动的推进者、引导者,重发现、重引导、重示范。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或静思默想,或奋笔疾书的由易到难的实践活动中,思维由低阶走向高阶,逐步有效地完成了终极任务。

二、运用双线策略,达成阅读的深刻性

王崧舟老师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一书中指出:“要改变阅读浅表化的现状,教师必须突破思维的瓶颈,以高质量的任务引导学生深度参与阅读。”本案例中,教师以“书评”为媒,以“心理”为支点,采用双线并举策略,引导学生达成高效的深度阅读。

(一)以“书评”为明线,衔接三个任务

课伊始,教师以美国作家费迪曼的书评“孩童时期,这部书只是读来有趣,成人之后再去读,就会知道这是不朽的杰作”引入教学——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部不朽的杰作进行快乐阅读分享。在分享人物形象时,教师先以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书评“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作为过渡语,然后问道: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这些成长中的男孩女孩怎样的启示呢?在引导学生品味人物心理,重读《反省》篇章时,教师又先引用了英国文学评论家艾伦的评论“《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包含每个人生活寓意的不朽的杰作”,然后顺势问学生:这些人物的心理活动又包含着怎样的生活寓意呢?从而引出学生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反省和反思。书评有很强的概括力、说服力,将之贯穿于各个子任务中,让教学变得有理有序。

(二)以“心理”为暗线,引领深度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通过大量自语式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心理活动的分享作为分享支点,辐射串联整个教学。

首先,在分享精彩之处时,重点分享心理,此时的分享只是透过心理活动去体会人物的形象,是较浅层次的分享。接着,重读《反省》篇章,作批注,联系生活反思,分享自己从书中的这些心理活动中受到的影响,把对心理活动的分享提升到得到启发的层次。最后,进行思辨:现实生活中还需不需要这种思想?让学生在辩论中思维能力得以锻炼。有层次有梯度的分享,让没有温度的文字和生活连接,从而让分享变得有温度有深度。

三、运用勾连策略,达成知识的延展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要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语文教学中的勾连,要求从“本文”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阅读心理,适当地沟通、联系、结合有关材料,启发学生主动求索,以达到外在知识和内在反省的融会贯通。

(一)与前后勾連,知识呈现有顺序

分享课应是对跟进课的延续和衔接,教师可在两处进行勾连。第一处,与“前”的勾连:分享精彩情节时,展示优秀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分享思维导图中的故事情节。此思维导图就是在跟进课基础上完成的对小说情节的一个整体的把握。第二处,与“后”的勾连:教师在课堂教学结尾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勾连,让学生“做鲁滨逊代言人”,把经典推荐给其他人阅读,再次激发学生重读这本小说的积极性。这样的勾连,使整本书阅读“三课”(启动课、跟进课、分享课)成为一体,既有向前承接,又有向后延伸。

(二)与生活勾连,思想反省有意义

让分享与生活勾连,既可以提高学生分享的积极性,又可以让阅读指导学生的生活,从而让分享变得有意义。本课教学两次勾连生活:第一次,教师先示范引领,展示自己对书中人物心理描写感受最深的一处的体会;再由学生在自己感受最深刻处(即鲁滨逊的心理活动处),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的反思和对自己生活的影响。第二次,创设“荒岛求生”生活训练,学生在讨论带什么物品的思想碰撞过程中,在思辨“生活中无法带任何物品的情况下该怎么做”时,潜移默化地用阅读指导生活,并分享生活经验,形成阅读和生活的勾连,从而形成知识的延展,用知识指导生活、服务生活。

总之,整本书阅读分享课以小说特点为分享点,以活动任务推进教学,以线性教学串连各个环节,找准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衔接点,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让阅读分享课有价值、有意义。

猜你喜欢

任务情境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