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地理学与时空观念渗透
2023-09-11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李 伟
时空观念是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学生在观察与分析特定、具体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历史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意识。良好时空观念的形成对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总结历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时空观念便成了当前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重点。鉴于此,笔者在本文将依据教学经验,提出了渗透历史地理学的中学历史时空观念培育模式,旨在利用历史地理学的问题分析视角,构建中学历史教学时空框架,梳理历史事件横纵关联,诠释历史事件时空动因,助力当代高中生良好时空观念的形成。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对于高中历史这一集人文性与思想性为一体的学科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深度历史学习的实现与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落实。但由于历史学科的思想性极强,且各个历史事件之间在时空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就使得思维能力与认知水平尚处于发展中的中学生往往会因时空观念意识薄弱,而出现历史学习不深入、历史事件认识不透彻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历史地理学研究理念的渗透与融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
一、历史地理学的内涵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
所谓历史地理学就是通过研究历史上人类地理环境的变化理清人类与自然、人类社会发展及演变规律的科学。历史地理学具有交叉性与综合性的特点。首先,交叉性指的是以历史为经、地理为纬,在横纵之间交叉渗透。其次,综合性指的是历史地理学在内容上涵盖了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这与当前高中历史学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时,要加强对历史地理学的渗透与应用,从而在提升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历史地理学在时空观念培养中的有效应用
1.在历史事件中渗透历史地理学,深化学生历史认识。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与具体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时,教师便可针对历史事件的这一特点,渗透历史地理学,以此更好地深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促进学生良好时空观念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时,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明朝航海家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与内涵,教师就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历史地理学为学生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采用今昔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西洋指的是从加里曼丹岛到非洲之间的广阔海洋。如此,学生便会对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形成更为客观的时空观念意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与深入。
2.在历史概念中渗透历史地理学,突破学生学习障碍。
高中历史中涉及了许多较为模糊、抽象的历史概念,对高中生的认知水平与空间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教学要求。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概念理解与认识上往往会出现诸多较难突破的学习障碍与挑战。这在某种程度上便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从而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造成阻碍。因此,为有效杜绝此类不良学习现象的出现,促进学生良好历史时空观念的形成,教师可以在历史概念教学中加强历史地理学的渗透与融合,以此来更好地深化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升华学生的历史学习感悟,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教学中,有些学生对“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这一表述常会出现理解不深入的情况。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结合历史地理学引导学生观察有关隋朝大运河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隋朝时期我国南北方交通的不便,理解大运河的开凿在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的同时,也让当时的百姓苦不堪言。如此一来,学生不但更为正确、客观地理解“大动脉”这一历史概念,对隋炀帝这一历史人物也会从辩证的角度进行评价。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历史地理学理念的渗透与融入,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特定、具体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时间中去,让学生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更为客观、公正地理解历史事件、认识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从而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时空观念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疆域观与领土观。这不仅有利于学生高效历史学习的实现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当代高中生的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