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新课标下的学生课外阅读研究

2023-09-11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顾中华

中学政史地 2023年15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教材内容课外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 顾中华

课外历史资料不仅能丰富历史教学内容,还能够拓宽学生视野,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所以,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课外历史资料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历史教材为基础,进行课外阅读的延伸,实现课外资料与教材内容的完美结合。

一、立足课程标准,选择最佳历史课外读物

要想课外阅读产生良好的效果,就要对历史课外读物进行科学的选择。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搜集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课标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历史课外读物。教师选择的读物应该通俗易懂,与教材内容有联系,对学生有启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课外历史读物的兴趣,进而拓宽历史视野。

对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教师需要以教材为基础,进行适当的拓展。以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向学生拓展一些有关辛亥革命的历史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对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讲,教师可以适当放宽课外阅读资料的选择,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荐。对于高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如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中国通史》《中国文明史》等能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历史观念的书籍。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历史视野,使其树立宏大历史观。

二、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反思和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基于此,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课外阅读指导时,要让学生敢于质疑、大胆质疑,并小心求证,从而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

以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教学为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官员选拔制度都不一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外阅读资料就会发现,不同朝代官员的任用和选拔跟当时的社会背景、国家发展情况、不同的人才需求等因素都有关系,是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深入地了解教材和课外资料就会发现,历朝历代的选官用人制度之间还存着一种继承关系。比如秦汉时期形成的官员考核制度,就被后世沿用下来。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质疑要有根据,不能无的放矢,有根据的质疑才是有效的质疑,才能真正培养质疑精神,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创设良好阅读环境,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在学生进行课外历史资料阅读时,历史教师需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愉快、轻松的阅读环境,让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更高效,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课外阅读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组建阅读兴趣小组,并选出小组长负责组内的交流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完善自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拓宽历史视野。其次,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定期举行主题朗诵、故事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就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具体实践,可以提高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以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拓展阅读与文化遗产有关的课外读物,而后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演讲。根据题目,学生可以自行撰写演讲稿,也可以和同学讨论,互相完善演讲提纲。这样,学生通过演讲前的思考和演讲过程的体验,对文化遗产和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就会有深刻的认知。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课外阅读指导时,要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历史素养的提升。因此,历史教师需要精心选择历史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发挥课外阅读的效能,实现高中历史课外阅读质量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教材内容课外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小满课外班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我的“课外老师”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