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联课文插图 引导教学生成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为例

2023-09-1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手卷扁舟

应 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课文插图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文的补充和“注释”,有着营造优美意境、介绍作者形象、再现课文背景、还原文章内容的作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课程资源建设“既是师生动态运用资源的过程,也是不断生成资源的过程”,并且“语文学习过程中随时生成的各种话题、问题、拓展材料以及学生成果等,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课程资源”。而当下课堂教学中相当重视的教学生成,其根本之处就在于把“生成”概念提到最本质的地方,从认知角度将教学过程视为学生个体知识的生成过程,要求从师生等要素之间的生成场中,以最恰当的方式处理教学问题,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和动态性等特征[1]。在教学生成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超越其现有认知范围的诸多问题,教师若能及时抓住这类有教育教学价值的生成问题,就可为教学带来新的动力和方向。

叶圣陶主张插图和教材内容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认为:“书籍里有些图画,决不是装饰和点缀,虽然每一幅画都要求它美。图画跟写在书里的书面语言有同等的重要意义。”[2]受此启发,笔者在教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时,将《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三单元)与《赤壁赋》(第七单元)两篇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进行关联,并补充《后赤壁赋》作为辅助材料,充分利用学生因课文插图而生成的疑问顺势而教,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画作知识,读懂词、赋的深层意蕴,体悟苏轼的自我碰撞和思想蜕变,下面具体阐释。

一、指向内容:揭开画面的疑惑

教材中,《念奴娇·赤壁怀古》所配的插图是现代画家傅抱石作于1946年的《赤壁图》,《赤壁赋》所配的插图是金代画家武元直的《赤壁图》。这两幅插图皆出自名家之手,构思巧妙,匠心独运,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摹,既传递出苏轼寄情山水、旷达自适的情感,又体现了画家的精神诉求。笔者要求学生从画面入手,分析两幅画作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学生在读画的过程中产生了两点疑惑:“其一,武元直的《赤壁图》描画的是苏轼与友人月夜泛舟赤壁的场景,从画面看很难断定该画是根据词还是赋所作;其二,《念奴娇·赤壁怀古》着重描绘赤壁的壮美景色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追念,但傅抱石的《赤壁图》描画的是赤壁岸边三人站立对谈的场景,插图内容是否与文章不符?”笔者及时抓住这两个教学生成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考证。

(一)细究画面内容

针对第一个疑惑,学生经过探究发现《赤壁赋》所配的武元直《赤壁图》有如下特征:既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意,画面上江水湍急、拍岸有声;也有《后赤壁赋》中“江流有声,断岸千尺”之感,左右两岸呈开合之势,冈坡崖石起伏;还营造出《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之境,开阔的江面上,一叶小舟细长微小,三名文士身形如芥。学生一致认为,这幅画作是集一词两赋的内容而作。

(二)考证画作标题

针对第二个疑惑,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认为从内容、款识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所配的傅抱石《赤壁图》,应是再现了《后赤壁赋》的内容。从内容看:赤壁垂直陡峭、不见顶,正对应《后赤壁赋》中“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句;树木枝干遒劲、树叶落尽,正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之景;画中三人是苏轼与“从予过黄泥之坂”的“二客”,其中东坡怀揣酒壶,一客手提竹篮,三人似在攀谈,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的生动再现。从款识看:傅抱石此画左上角的款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句正出自《后赤壁赋》。可见,此幅插图描画的是《后赤壁赋》的内容。学生还发现傅抱石的另一幅几乎相同之作便称为《后赤壁赋图》。

针对学生的疑惑和探究结论,笔者作了如下总结。

苏轼的一词两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皆写于其被贬到黄州的第三年,均借赤壁之景抒发了其对人生的多重感悟,有一定的关联性,教材使用傅抱石和武元直的《赤壁图》作为插图是合适且恰当的。通过同学们对两幅插图的分析,我们更容易从不同的视角将三篇作品联结在一起,感受苏轼从被贬之后有志难伸的苦闷,到找到人生的方向和价值、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最后完成人生超越的心路历程。

二、指向主题:体验手卷的秘密

武元直的《赤壁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形式——长卷(也称手卷),横136.4 厘米,纵50.8 厘米,对长江两岸的景物进行了全景式的勾勒,将赤壁的山光水色尽收其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了此画的仿真手卷,使学生在真切的观摩中感悟作品表达的意境。学生在刚接触到仿真手卷时,便产生了疑问:“这么长的手卷,怎么打开欣赏?”在欣赏手卷时,学生又提出疑问:“古人为什么喜欢在画上盖那么多印章?”这两个问题看似与课文无关,实则很有教学价值。笔者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思考。

(一)体悟开合与永恒

在欣赏武元直《赤壁图》仿真手卷的体验活动中,学生发现,要拿着手卷画轴的两端,边开边合地欣赏。其间,有的学生评论,边开边合就像在观看流动的画,很有动态的美感。有的学生评论,观看手卷时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定格观看,甚至可以倒看,很有意思。还有的学生说,欣赏手卷,若“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的山水在手卷合上时就不见了,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在手卷反复开合的过程中,赤壁的山水就可以实现永恒。一开一合,变化与永恒,正契合苏轼文章所表达的哲思:如果只看到了事物易变的一面,则天地万物都在变化,但如果换个角度看,则万事万物都是永恒存在的,因此不要因为长江的无穷而感叹吾生的短暂,而应该把天地万物拿来尽情享用。由此可以看出,这时的苏轼已经从自我宽慰走向了更加旷达的精神境界。

(二)体悟互动与永恒

对于武元直《赤壁图》仿真手卷上的印章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中国画上的印章除用于鉴别真伪外,也是整个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体会了吴昌硕“书画至风雅,亦必以印为重”这句话的含义,还知晓这幅画在清代曾流入内府,经乾隆、嘉庆、宣统收藏,均有鉴藏印。学生从中领悟,这些不同时期的印章记录了历史的变迁,拉长了时间轴,也蕴藏着变与不变的哲学思想:不变的是苏轼从时间维度和宇宙维度思考人生后的坦然,变的是历朝历代人物对苏轼人生感悟的体察与追思。笔者适时总结。

一件手卷,在不同朝代、不同门类艺术家的“互动”中生长,中国的绘画,通过在时间中的不断积累、叠加,实现它对永恒的期许[3]。

三、指向联读:领悟拖尾的共情

《赤壁赋》的课文插图只截取了武元直《赤壁图》的绘画部分,略去了拖尾部分(裱于手卷后面的空白幅面,用来留给鉴赏者题字的部分)。笔者给学生展示此幅作品的拖尾部分——金代诗人赵秉文的行书。

追和坡仙赤壁词韵。

清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姮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乘云,从公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正大五年重九前一日,书于玉堂之署。秉文。

学生在朗读这首追和词时,发现用的恰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脚,不由产生困惑:“赵秉文的词为何用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脚?在拖尾写这首词又有何深意?”利用学生的困惑,笔者开展联读探究活动,试图找到学生思维碰撞的联结处和切入口。

(一)体悟“音韵”美

关于音韵的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追和词的相关资料,明白“追和”即根据古人所写某首诗词的原韵而创作诗词,赵词乃“追和坡仙赤壁词韵”而作,所以两词韵脚相同。笔者让学生边诵读边思考:“两首词的共同韵脚有什么特点?诵读时有怎样的感受?”学生提出,两首词中的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都是入声韵,读来短促有力,有顿挫凝滞之感,有利于抒发深沉的情感。

(二)体味“追和”情

关于拖尾的深意问题,笔者启发学生从诗词的意象、手法、主旨等角度进行理解。学生经过探究,认为“叩枻长歌”“澹澹长空今古梦”等词句,隐括了苏词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苏轼贬谪黄州的深切同情与不平,而“我欲乘云,从公归去”一句更是表达出其对苏轼才情与人品的追慕。学生认识到,赵秉文借此词既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又抒发了由壮志难酬而生发的隐居避世之感。

笔者对学生的观点予以肯定,并指出赵词虽是和作,但借景抒情、借古伤今,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相较,别有一番意境。它的价值还在于让读者对苏词有更深刻的理解,对苏轼的艺术成就和深远影响有更深入的感知。

四、指向意象:探寻物象的深意

课文中所配的两幅《赤壁图》画面中都出现了“扁舟”。傅抱石的画作右上方,巨大的山壁下,一叶扁舟似欲撑岩而去;武元直的画作中间,浩渺的江面上泛着一叶扁舟。傅抱石画中的扁舟以写意手法绘就,似汉字的一撇,学生初赏时不识此为何物,待识出乃一叶扁舟时,纷纷表示不解:“傅抱石为何用随意一笔描画扁舟?”也有学生提出:“不同的画家为何都在画作中描绘扁舟呢?”针对学生的疑问,笔者鼓励他们进行研讨,并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一)解读苏轼的“扁舟”

关于两幅画作中的“扁舟”,学生讨论后认为:傅抱石用一笔看似随意的弧线描画扁舟,是为了和近旁高险的山壁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山的峭拔、舟的渺小,含义深远;武元直画中的扁舟,小而醒目,船中之人洒脱逍遥之态清晰可见;两幅画都通过强调“扁舟”这个意象,来表现苏轼的人生态度。学生找出了文本中关于“扁舟”的诗句,如《赤壁赋》中的“纵一苇之所如”“驾一叶之扁舟”“相与枕藉乎舟中”,《后赤壁赋》中的“反而登舟”“掠予舟而西也”等,认识到文与图中的“扁舟”意象都表达了苏轼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笔者基于学生的见解并适度拓展教学资源,为其呈现了苏轼《答李端叔书》部分内容:“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学生由此进一步地理解了苏轼正是借“扁舟”表达了隐逸之情。笔者让学生联系赵秉文的诗词,如“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以及《东坡赤壁图》中的“平生忠义心,云涛一扁舟”,学生领悟到赵秉文用“扁舟”一词,是为了形容苏轼的快意人生,并表达对其的追慕之情。

(二)探究“扁舟”意象

对“扁舟”意象的探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笔者适时组织开展另一探究活动:“一叶扁舟所载何物?——‘扁舟’意象探究”。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梳理“扁舟”意象的含义,并对相关诗歌、绘画加以评析。学生热情高涨,写成诸多颇有见地的评析,列举部分如下。

其一:扁舟作为载人的工具,有怀乡思归的意思。如文天祥在卖鱼湾扬帆出海,写下了“故国何时讯,扁舟到处家”的诗句,表达了其心系祖国山河,一心想回到南宋朝廷的情感;又如南宋画家夏圭的《烟村归渡》,远山迷蒙,江面空阔,远近各有一人一舟,正待划桨归家。

其二:扁舟表达了隐逸之情,象征着宁静超脱。如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当李白陷入“不称意”的苦闷中,就想象着“散发弄扁舟”的快意;又如屈原《渔父》中的“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再如明代吴伟的画作《渔家乐》,画中渔翁以舟为伴,远离尘世,超凡脱俗。

其三:扁舟表达了超越之情,对一切的超越,直至寂灭。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天地之间,一孤舟,一渔翁,万籁俱寂,遗世独立;又如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也表达了这种意境,湖面清寂,孤舟静横,一翁垂钓,真可谓“茫茫寒江皆是空”。

以上探究活动使学生对“扁舟”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学生认识到“扁舟”意象在艺术中实现了从“物”到“意”再到“境”的转变,从载人之舟升华为渡人精神。笔者适时总结如下。

扁舟,对苏轼而言是一种隐逸潇洒生活的象征,是一种精神救赎;而在中国艺术中,则联系着世俗与世外、红尘与极乐[4]。

综上,借助两幅课文插图,课堂生成了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为教学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方向。笔者力图突破不同媒介符号特性所造成的时空限制,着力探寻教材的教学价值,捕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出现的生成性资源,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引导其体悟不同作者的精神世界,欣赏不同作者的独特艺术魅力,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念奴娇·赤壁怀古手卷扁舟
雨中华山
元人虞集抄本七发手卷鉴读小识
论传统手卷画在当代的图像表达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再思考
中国传统手卷绘画的展示思考——以唐代《捣练图》为例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国画手卷在高职院校美术课程中的讲授案例分析
垂钓
基于教师角色转换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教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启发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