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念动态解读路径探究
——以“三省六部制”为例
2023-09-11沈玉林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高级中学
沈玉林|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高级中学
历史概念与其他学科的概念有所不同,它除了是概念名称外,还与具体的历史事物相对应。如“三省六部制”,就不仅是一个概念名称,还是政治制度变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因此,解读历史概念时,需要把这些概念及其对应的具体事物放到相应的时空中去考察和解释。但目前中学历史教材受时空和篇幅的限制,对历史概念的呈现往往是点到为止,内容缺乏情节,评析缺乏场景,基本以“静态”形式呈现。这虽然给教师施展个性化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更多的则是给学生的历史理解和解释增加了难度。事实上,没有一个历史事物是突然产生又突然消失的,都有一个动态的演化进程。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笔者坚持以动态的思维路径解读概念,下面以“三省六部制”为例说明。
一、发现:以“无解”的试题引发破局的动力
对于下面这道试题,学生产生了不小的争议。
例1: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的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他们常在政事堂共议国事。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让其参加政事堂会议。这反映出三省制度的建立( )
A.限制了皇帝的政治决策权
B.实现决策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分散相权而加强君主权力
D.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的失误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四个选项都有选择。从题干看,四个选项也都有其合理性:从“驳回皇帝的诏令”的角度看,既是“限制了皇权”,又是“决策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从“三省共议和宰相人员众多”的角度看,是“分散了相权”;从“分工明确、共议国事”的角度看,是“集思广益”。当然,“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体现的是西方近代社会的权力架构,与中国古代专制社会的现实不相符合,多数学生都能将这一选项加以排除。但对于其他三个选项,学生该如何理解和解读?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7 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和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都有对“三省六部制”的相应阐述。两册教材都侧重于对三省职责和分工的叙述,而对于这一分工由何而来、满足了哪些需求或者说解决了哪些问题等,则并未给出详细的说明。对教材给出的评价“重大变革”“深远影响”“新阶段”等,学生也很难体会并理解。因此,仅着眼于教材文本的“静态”叙述,对解答这一试题并无帮助。
二、追溯:洞察历史概念的“演进”窾要
秦朝建立后,确立了天下独尊的皇帝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中有这样一段话:“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这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据此可明确,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机构的调整,都基于专制皇权的需求。为满足这一需求,皇帝往往通过“行政的有效性与效率的提高”及“皇权的强化”来调整官制机构。如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官员各有分工,且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这是行政效率的体现;而大小官员都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等,又是皇权强化的表现。
同样,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也是这一逻辑演化的结果。一方面,尚书其实在秦朝就有,是九卿之一“少府”的属官,其职责是掌管图书、秘籍。杜佑《通典·尚书省》中记载:“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由于地处“殿前”,尚书逐渐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成为皇权扩张的得力助手。另一方面,皇帝为维护“天下独尊”的地位,不可避免地与相权产生冲突,因此绕开三公建立自己控制下的“新中枢”,成为强化皇权的必然选择。汉武帝时,设立中朝,作为中朝重要成员,尚书的地位迅速上升,到东汉时,尚书已经成为一个有系统的官僚机构,形成了尚书为主、三公为辅的行政局面。据《后汉书·仲长统列传》云:“(东汉光武帝)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后汉书·韦彪列传》云:“天下枢要,在于尚书。”由此可见,尚书地位的变化,既是皇权扩张的结果,也是皇权对抗相权的必然后果。由此,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以下材料并设问。
材料一: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尚犹主也。
——杜佑《通典·尚书省》
材料二:至后汉则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
——杜佑《通典·尚书省》
材料三: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范晔《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设问:(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从秦到东汉,尚书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根据材料三,指出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上述变化对三公的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
通过这三段材料,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尚书地位和权力的变化,并体会尚书省的形成与强化皇权之间的内在联系。很明显,尚书机构(魏晋后改称尚书省)是皇帝限制相权、架空三公的工具。
有意思的是,中书和门下地位的变化与尚书基本相同,但又有新特点。汉武帝时,中书令(官名)都由宦官充任,主管文书,汉成帝时开始由士人担任,中书原本“充当皇帝与尚书之间的联络人”[1],同样因为身处内廷,逐渐成为皇帝的心腹。其权力扩张始于皇帝对尚书权力的担心,由中书参与执掌国家机要以抑制尚书的权力。到西晋时,中书省逐渐取代尚书省原有的职权。门下省设立于东晋,其长官称侍中,因为经常等候在宫禁门外备皇帝顾问而被称为“门下”,作为皇帝的侍从,帮助皇帝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和生活小事。同样,作为皇帝的心腹,其地位迅速上升,成为参与机要决策的核心部门。《通典·尚书省》对此有非常形象的描述:“自魏晋重中书之官,居喉舌之任,则尚书之职,稍以疏远。至梁陈,举国机要,悉在中书,献纳之任,又归门下,而尚书但听命受事而已。”
由此可见,三省地位的上升,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地处内廷,是皇帝的心腹;二是用于制约“它权”。有学者形象地指出:由内廷官到外朝官,官员的政治权力由内向外逐级递增,但与皇帝的亲密程度却是由近及远逐层递减……历代皇帝为了有效行使权力、驾驭群臣,不断遵照由“内”制“外”、以“亲”制“疏”的原则对官员进行机构调整和权力转换[2]。
从三省制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清晰地看到,一方面它们是皇帝借以制约并逐步剥夺三公权力的中枢机构,另一方面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依次建立,又是皇帝对三省相互间权力的防范和制约,根源都是为了强化皇权。只有站在“皇权强化”这一支点上观察和审视“三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三省六部制何以“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并不是平常所说的“三省制就是把宰相一分为三,从而以分散相权强化皇权”这么简单。
但同时,效率也是皇帝需要考虑的问题,分工就是效率和决策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据此,就有了三省决策权力的不同分工、六部执行的不同分工以及中书门下合署政事堂办公。借助这些分工与合作,就可提升行政的效率。三省六部制的建立成功地兼顾了皇权强化与效率提升的双重目标,由此体现了中央行政制度的完备与成熟。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再来看前面的例1,可以发现命题者对三省六部制的理解并不全面,这就导致了试题和选项不具备科学性。
三、展拓:动态把握历史概念的“演进”本质
三省六部制在魏晋以后历代的发展,并没有因“制度的完备和成熟”而稳定下来:作为执行部门的六部,一直延续到了清朝;而参与决策的三省,特别是中书省和门下省,在后代已少有踪影,虽然在元朝,中书省在皇权之下获得了较大的权力,但走向没落是其总体的发展趋势。为了帮助学生强化对这一趋势的理解,笔者向学生提供了如下两则材料并设问。
材料一:从唐太宗开始,许多官员被赋予特殊的名号而指定参加政事堂会议,如“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这些人都是宰相,许多官员的级别远低于三省官员。据《通典》记载,这些宰相的名号有10多种,清代纪昀等人认为有40多种,当代学者宁志新先生考证后认为有22种。
——整理自贾玉英《唐宋时期宰相名号制度变迁论略》
材料二:高宗广召文词之士入禁中修撰,万顷与左史范履冰、苗神客,右史周思茂、胡楚宾咸预其选……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
——《旧唐书·元万顷传》
设问:(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唐朝的中枢决策还存在哪些现象;(2)这些现象出现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3)这些现象与三省六部制之间有何关联?
依据材料,学生可以大致看清三省权力逐步削弱的路径与方式:一是以人数的增加实现三省权力的“稀释”,如出现“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且这些人都被当作宰相参与政事堂会议;二是“旧亲信”被“新亲信”所取代,如一批被称为“北门学士”的皇帝亲信被赋予参与机要的大权。很显然,这些方式的施行,必然会破坏三省六部制原有的决策和执行机制,而政治中枢也必然会从三省向新的机构部门发生转移。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开元已前,事归尚书省,开元已后,权移他官。”据此,笔者引入了下面这道试题。
例2: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用“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朝的三省制度( )
A.实现了政策实施的有效分工
B.使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C.对皇权具有约束力
D.有助于弥补宰相的才干不足
该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唐中宗时已经出现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封拜官职的情况。当然从三省六部的制度运行来看,这显然是不被允许的,也即唐中宗“心怯”的原因。这一史实可以反映出三省六部制对皇权的约束力及皇权试图突破这种制度约束的双重特点。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状态,三省六部制必然难逃被破坏甚至废除的命运。但同时,皇权与效率之间的天平一旦发生倾斜,由此产生的消极后果也会日益显现。依据这一逻辑,学生才能理解下面的一系列事实。
在宋代,宰相被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事实上是合并了中书、门下的权力而运行。为防止相权过大,皇帝又设立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立枢密院和三司,采用分割相权的方式强化皇权。与唐朝相比,虽方式方法有异,但目的相同。同时,由此产生的弊端也很明显:权力分割过细,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政治风气保守。
在明朝,宰相制度被废除,真实原因也并非朱元璋所说的“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昭代典则卷十一》)。所谓丞相专权乱政,只是朱元璋的借口而已,真实目的在于排除相权对皇权强化的干扰。有学者据此指出:“废丞相并不是朱元璋面对皇权受到相权的现实威胁而采取的一种被动的反应性措施,而是他追求更为稳定的皇权,在充分吸取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制度改革的结果。”[3]但明朝皇权在废除宰相制度后得以进一步膨胀的同时,其政治弊端较以往各朝也表现得更为突出:皇帝多年不上朝而掌控朝政;宦官势力极度膨胀至左右朝政,上至官僚,下至百姓,无不闻阉色变;没有合法“名分”的内阁在秘书、决策、行政之间徘徊,不少内阁首辅们以自己的智慧和手腕力图维持社稷稳固,却仍然只能“坐视”朝政日坏。但与此同时,六部机构的合理分工和执行机制,又使明朝国家行政体系得以长期运行。这就是三省六部制在以后历代发生“变”与“不变”的根本所在,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制度的本质与特点。
综上,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只是中国古代制度演变的一个缩影,其他历史概念也不例外,因为动态发展是历史概念区别于其他学科一般概念的最本质特征。由此,我们也能认识到,解读历史概念不能就事论事,一定要以发展变化的动态眼光去思考、去观察,只有站在时空的大视野中去解释,才能真正把握其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