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河南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路径探析
2023-09-11唐穗丰
摘要:红色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与中华民族寻求民族解放、实現伟大复兴进程的历史写照,是革命思想教育和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但新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进步带来先进传播手段的同时,也使得红色音乐传播存在泛娱乐化现象,精神内涵缺乏,部分受众特别是年轻人对红色音乐及其红色文化内涵缺乏了解,再加之音乐市场化的变迁,红色音乐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针对河南红色音乐受众范围小、未能充分利用河南现有的文化资源,以及红色音乐形式较为单一等传播现状,文章提出政府组织传播以激发河南红色音乐创演活力、文旅活动传播以提升河南红色音乐传播效率、学校教育传播以拓展河南红色音乐传播受众这三条传播路径,旨在促进河南红色音乐得到真正有效的传播,发挥其引领社会风气、增强河南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的作用,进而推动河南文化事业以及其他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这些策略的提出都只是针对文化传播环节的某一个部分,想要实现河南红色音乐良性传播,最重要的是营造生态,即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红色音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构红色音乐与当代社会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共生机制。
关键词:河南;革命音乐;红色音乐;传播路径;媒介
中图分类号:J605;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4-0210-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新时代河南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L-2022-1577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文学艺术当作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其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1]。作为文化战线内容之一的革命音乐,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进程中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宣扬与记载中国革命历史以及反映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音乐类型也被称为红色音乐[2],成为当今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决定了红色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强烈时代感与时代精神气质,其作品近乎都是对中国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实践的写照。这就使红色音乐极具传播学意义,因为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承担着“塑造和构建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文化形象和文化身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集聚力量”[3]的任务。因此,想要实现上述红色音乐的功能,关键在于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才能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
一、政府组织传播:激发河南红色音乐创演活力
红色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具有“引领文化风尚、明确社会道德的文化意义”[4],呈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这要求政府文化部门作为传播主体来引导与规范红色音乐传播方向。因此,通过政府文化部门引导红色音乐创作与演出,可以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符合时代精神的红色音乐精品,为其传播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组织以河南红色精神为主题的音乐创作
河南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5]。因此,新媒体时代的红色音乐创作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红色音乐。
具体而言,政府文化部门可以通过设立红色音乐创作艺术基金,提供资金、奖励,进行作品征集,以激励更多的音乐人参与红色音乐的创作和宣传。征集活动可以将主题定为“焦裕禄精神音乐作品征集”“红旗渠精神音乐作品征集”“大别山精神音乐作品征集”等,旨在以音乐艺术的形式对河南红色精神进行当代阐释,创作基于官方对红色精神内涵的明确规范,如“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坚守信念、不畏牺牲、勇当先锋”的大别山精神[6]。红色音乐创作应在充分理解这些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现实,以生动的艺术形式来反映红色精神,求得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平衡。在创作形式方面,要鼓励不同体裁的红色音乐创作。以往的河南红色音乐作品主要是群众歌曲和豫剧现代戏,比如歌曲《定叫山河换新装》《扬鞭催马送公粮》《红旗渠精神代代传》[7],以及豫剧现代戏《红旗渠》《焦裕禄》[8]等。这些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群众的多样性审美需求,应该大力拓展交响乐、音乐剧、通俗歌曲等音乐形式,打造艺术精品。因为红色音乐的根本属性是具有完善艺术形式的音乐作品,只有让听众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产生传播动力。
(二)作为“事件”的红色音乐演出活动
除了组织创作,政府在推动红色音乐演出活动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河南省委宣传部、音协等联合多个单位组织策划了像“‘颂歌献给党——红色经典交响音乐会”这样的大型红色音乐演出活动,对于促进红色音乐的传播意义重大。但这些活动还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会形式,演出地点是音乐厅,其缺点是听众只是被动的听赏者,一场音乐会结束也就意味着整个传播过程的结束,群众缺乏参与感。基于此种情况,本文提出策划作为“事件”的红色音乐演出活动。
“事件”是当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发生的、有强度感和新异性的,不可重复的活动”[9]。将红色音乐的演出作为一个“事件”,是指将音乐与现实生活中的庆典、仪式、纪念活动等相联系,不同于音乐厅演奏的可重复性,在现实场景中的音乐演奏,由于和具体的社会事件相联系,即使是相同的乐曲,每一次演奏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独特的意义。将红色音乐的演出作为一个事件,听众是整个演出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参与演出的一部分,而不是只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比如在清明节时可以将歌颂革命先烈的音乐会与祭拜烈士的仪式相结合,对于听众来说,此情景下的音乐演出能够自觉生发出一种庄严肃穆、激动人心的感召力,从而促使红色音乐的有效传播。
二、旅游活动传播:红色音乐融入河南文化旅游产业
政府组织传播起着规范红色音乐精神内涵与引导传播方向的作用。要想使红色音乐面向更广大的受众还需要借助市場化的方式,将红色音乐融入河南文旅产业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
(一)在原有的红色旅游景点中打造红色音乐演艺节目
河南有安阳林州红旗渠、开封兰考焦裕禄纪念园、南阳桐柏英雄纪念馆、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等多个红色旅游景点[10],它们的红色文化输出方式主要是视觉体验上的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的参观。比如红旗渠景区主要是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游览青年洞、太行大峡谷等。虽然游客还可以在红旗渠体验抡开山锤、吃民工餐、抬太行石,但总体来说,这些红色景区都缺少舞台艺术的革命历史叙事,这恰恰是能够对游客产生吸引力与激发情感共鸣的形式。
基于此,可以在有条件的红色景区创演革命历史题材情景歌舞剧、音乐剧。这方面可以参考借鉴国内较为成熟的红色景区的做法,如遵义演艺集团推出的大型情景剧《红色传奇》,该剧以遵义会议这段历史为背景,采集耳熟能详的音乐元素,运用杂技、歌舞、情景剧等表演形式,鲜活地再现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大捷等历史事件[11]。此外,还有延安市安塞区黄土文化风情园区的实景歌舞《舞动延安》、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的情景歌舞剧《走向西柏坡》等,这些都为河南的红色歌舞剧、音乐剧的创演提供了借鉴。
(二)在河南大型文旅项目中增加红色音乐元素
还有一些商业资本打造的大型文旅项目,其具有巨大的商业流量,在这些项目中融入红色音乐文化元素,能够对红色音乐的传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火热的文旅项目《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就是代表,“该项目是河南建业集团携手王潮歌导演共同打造的全景式全沉浸戏剧演艺主题公园,以戏剧艺术为表现手法,致力于诠释黄河文化的新符号”[12],游客流量巨大。如果将河南红色音乐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将对红色音乐的传播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可以采取政企合作的方式,在景区内打造以河南红色音乐为主题的戏剧节目及剧场。
在节目内容的安排上可以吸收河南历史上的经典红色音乐元素,河南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红色音乐资源,如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流传的《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参军》《大别山上红旗飘》[13]等歌曲。抗日战争期间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在河南进行抗战宣传,著名革命音乐家冼星海也随“二队”来到河南,将《义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救亡进行曲》等革命歌曲带到河南[14]154,并且推动了河南大学大众剧社、怒吼歌咏队等抗战文艺团体的革命音乐宣传活动[14]305。
在具体的节目形式上,可以采取复原当时的上海救亡演剧二队、河南大学大众剧社、怒吼歌咏队等抗战文艺团体的革命音乐宣传活动形式,演出主体可以依托河南高校的专业音乐教育力量。
三、学校教育传播:红色音乐融入河南学校教育
将红色音乐融入河南文旅产业,主要面向的是社会群众,为使红色音乐文化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红色音乐文化传播十分必要,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探讨。
(一)专业音乐教育中的河南红色音乐
专业音乐教育是为“培养音乐创作、指挥、表演、理论、研究和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15]。因此,专业音乐教育领域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通过培养河南红色音乐的创作、表演人才,以及从事红色音乐研究的专门人才,为河南红色音乐传播提供媒介层面的支撑力量。
在实施上,依托省内的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中的专业音乐教育力量,加强红色音乐表演人才培养,这种培养并不是指将教学目标和任务完全围绕红色音乐,而是在正常的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红色经典音乐的比重,让学生在演唱实践中感受红色音乐的魅力、塑造正确的革命历史观。比如在声乐专业中可以鼓励学生开办红色歌曲专场音乐会,或者学校与红色旅游景区合作,为学生提供演出实践舞台。此外,高校中的专业音乐教育力量还可以发挥科研优势,充分挖掘河南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为河南红色音乐传播设计科学有效的传播路径,间接为红色音乐传播提供支持。
(二)普及性音乐教育中的河南红色音乐
与专业音乐教育不同,将河南红色音乐融入普及性音乐教育主要是从传播接受的角度来说的,旨在通过在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河南红色音乐元素,促进河南红色音乐的广泛传播。
第一,红色音乐进入课堂教学。在音乐课上,教师讲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和价值。第二,举行红色音乐主题活动。学校可以组织红色音乐会、红色歌曲比赛等,鼓励学生参与红色音乐的创作和宣传。在红色主题纪念日或其他重要纪念日,可以举办红色音乐主题活动,例如歌曲演唱、音乐剧表演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第三,红色音乐教育资源建设。各中小学校可以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内设置红色音乐素材展示区,展示与红色音乐相关的图片、歌词、乐谱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红色音乐的内容和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学校教育中的红色音乐传播应该遵循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注重音乐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多样性,鼓励他们在红色音乐传播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四、结语
本文提出的三条传播路径涵盖了对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三个方面的要求,旨在让河南红色音乐得到真正有效的传播,发挥其引领社会风气、增强河南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的作用。但应该清楚地看到,这些策略的提出都只是针对文化传播环节的某一个部分,想要实现河南红色音乐良性传播,则需要营造生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红色音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构红色音乐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共生机制。也就是说,红色音乐需要真正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联系起来,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与各行各业相互支撑,才能实现当代的传承与传播。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7.
[2] 刘辉.红色经典音乐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
[3] 李诗原.红色音乐研究的学科理论与问题框架[J].音乐研究,2020(2):87.
[4] 杨和平.建党百年中国红色音乐的意义与价值[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6):7.
[5] 江琳,程龙.弘扬大别山精神 把老区建设得更好[N].人民日报,2021-11-03(06).
[6] 孙壮壮,肖建东.大别山精神的形成和发展[J].红色文化学刊,2002(6):52.
[7] 付鹏丽.红旗渠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初探[D].新乡:河南科技学院,2021.
[8] 孙昭.主旋律戏曲创作中的艺术创新:评大型豫剧现代戏《焦裕禄》[J].中国文艺评论,2017(2):53.
[9] 彭锋.从音乐事件看音乐的人民性[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2(2):9.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通知2016[EB/OL].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16-12/30/ content_5154944.htm,2016-12-30.
[11] 林振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遵义演艺集团隆重推出大型情景剧《红色传奇》[J].杂技与魔术,2015(1):17.
[12] 王婧.河南黄河文化品牌运营模式研究:以河南典型文旅演艺项目为例[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22.
[13] 梁小岺.河南现代革命文化艺术史:第一卷[M].郑州:河南省文化厅,2016:528.
[14] 梁小岺.河南现代革命文化艺术史:第二卷[M].郑州:河南省文化厅,2016:154,305.
[15] 廖乃雄.音乐教育学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8:331.
作者简介 唐穗丰,助教,研究方向:声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