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链球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2023-09-11熊绍斌龙运桃王家鹏袁晓娟

今日畜牧兽医 2023年7期
关键词:链球菌病羊场羊舍

熊绍斌,龙运桃,王家鹏,袁晓娟

(1.贵州省雷山县丹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557100;2.贵州省雷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57100;3.贵州省黔东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56000)

近年来,随着扶贫项目的增加,养羊规模生产发展迅速。黔东南州属于丘陵盆地过渡地带,气候适宜,牧草资源丰富,适合山羊的养殖。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一些规模羊场防疫观念落后、缺乏专业知识、养殖环境恶劣等因素,导致山羊的生长缓慢,同时诱发多种疾病,导致养殖成本增加,难以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羊链球菌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坏死梭杆菌,羊群一旦感染羊链球菌病便会出现发热和食欲不佳,以及眼结膜出血等症状,不利于羊群生长发育。此外,羊群一旦出现羊链球菌病后,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很容易造成羊群死亡,不利于羊场的经济发展。鉴于此,在日常的羊群管理中,改善羊群的生活条件,重视羊舍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羊群出现受冻情况,对减少羊链球菌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冬季应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提高羊群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保障羊群健康。

1 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羊群均可感染溶血性链球菌,羔羊和母羊极易感染本菌,绵羊的发病率要高于山羊。病羊和带菌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除了可以通过呼吸道的方式传播,还能通过蚊蝇叮咬损伤的皮肤感染进而传播,导致该病在羊群中快速蔓延。羊链球菌病的病原在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长,但是在干燥湿热环境下抵抗力较弱(60℃30 min 即可杀灭)。本病主要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气候突然的变化会引起羊群免疫力降低,极易感染羊链球菌病。羊场在饲养过程中若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维生素,草料坚硬、羊舍潮湿等,均会导致羊抵抗力下降,细菌趁机侵入会导致本病发生。经常出现羊链球菌病的地区呈散发性流行,未出现过羊链球菌病的地区,多在冬、春季呈流行性发生,且会导致羊群出现大面积的死亡[1]。

2 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羊只感染后通常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常于2~4 h 内死亡,或养殖户在第二天给羊群饲喂时,会突然发现感染羊链球菌病的羊死亡。

急性型:病羊发病初期体温高达41℃以上,且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迟缓、步态不稳、食欲不佳等现象。病羊还会出现眼结膜充血、流泪、附着脓性分泌物,病羊流涎、咳嗽严重,舌头肿大影响进食,粪便稀薄伴有黑色黏液等情况。母羊在怀孕期间感染羊链球菌病后,则会出现会阴肿胀,流产,无法站立,窒息等现象[2]。病理变化:以全身败血症为主。下颌淋巴结肿大,出血、坏死;鼻腔、咽喉、气管黏膜充血血肿;胸腔、腹腔、心包大量积液,心脏瓣膜及心外膜有出血点;肺主要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肿大、出血);肝大、有出血点;胆囊明显肿大3~5 倍,充满墨绿色胆汁;肾脏质地变脆且肿胀,被膜不易剥离;胃肠黏膜肿胀,有弥漫性出血点;大肠臌气,切开大肠有血酱样内容物;肠系膜、大网膜存在出血点;脾大,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部分黏膜组织脱落;横切关节组织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关节腔有不同程度坏死现象。

慢性型:慢性型表现的病羊病情发展比较稳定,病羊会缓慢消瘦,并伴有间歇性的咳嗽,还有些病羊会表现出关节炎的特征。

3 诊断

3.1 实验室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剖检变化、流行病学等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采集病料(肝、肾、肺)样本送实验室检测,将采集的病料组织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有长短链球菌成对或3~5 个排列,且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将病料无菌接种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24 h,可见有光泽、灰白色、半透明湿润菌落,菌落周围有β型溶血环,将培养物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球菌[3]。病原菌用马丁肉汤24 h 培养可使肉汤浑浊,用含菌肉汤接种家兔,一般1~2 d 出现死亡,死后可在兔血液和各脏器中分离出细菌。

3.2 鉴别诊断

3.2.1 与羊巴氏杆菌的鉴别

羊链球菌和羊巴氏杆菌的病原形态有差异,羊巴氏杆菌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出血性败血症,动物一旦感染,患病动物的肺、肝、大肠等部位有淋巴结症状,在无菌状态下采取患病动物病料涂片,瑞氏染色镜检会出现两端着色的小杆菌,属于典型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3.2.2 与羊梭菌性痢疾的鉴别

羊梭菌性痢疾病易感动物主要是绵羊,以6~18 月龄较为多见,由梭菌引起的以腹泻为典型症状的传染病,以秋冬、早春季节多发,特别是天气骤变雨水较多的情况下。在急性病例中,患病羊的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有的会出现突然死亡。患羊如果是慢性病例,临床症状表现为患羊不愿走路,倒地不起,肌肉抽搐,可能出现运动障碍,或者出现腹痛和绞痛的症状。有的病羊体温高达42℃左右,继而出现昏迷,数个小时内死亡,难以康复。采集患羊病料进行染色镜检后,可见革兰氏阳性菌(有芽孢)。

3.2.3 与羊炭疽的鉴别

炭疽病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该病菌没有鞭毛,在氧气足、温度25℃~30℃左右的条件下容易形成芽孢,患病羊不出现大叶肺病的症状,此特征可用于羊链球菌鉴别诊断。该病常发生于夏季,发生后不需要治疗,直接扑杀无害化处理。

3.2.4 与羊肠毒血症的鉴别

羊肠毒血症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发病相对较为缓慢,解剖后常见肾脏软化,肠道出血严重。羊表现为发病十分剧烈,常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死亡后患病羊尸体迅速腐烂,皮下带血,胸腔、腹腔内存在大量淡红色分泌物,肠道内蓄积大量气体。实验室诊断为长链杆菌。

3.2.5 与羊支原体肺炎的鉴别

羊支原体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由支原体引起的羊传染病。将病料接种于血清琼脂培养基,37℃培养3~6 d,长出细小、半透明、微黄褐色的菌落,中心突起呈“煎蛋”状,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极为细小的多形性菌体。本病病羊多在一侧出现胸膜肺炎变化,肺部叩诊有浊音区,听诊肺部有支气管呼吸音和摩擦音,病羊被触压胸壁疼痛。听诊肺泡呼吸呈捻发音,剖检病理变化主要是肺与胸膜黏连、胸腔有淡黄色积液,暴露在空气后纤维蛋白会迅速凝聚成胶质[4]。肺可见水肿、出血点,其他脏器间或有出血点。

4 治疗方法

养殖户一旦发现羊群感染链球菌病,应及时将病羊与健康羊群进行隔离饲养。并且用3%的来苏水消毒液彻底消毒。隔离的患病羊紧急接种羊链球菌疫苗以提高患病羊的免疫抵抗力。

4.1 西药治疗

对症治疗:病羊若出现高热症状,每只羊用30%安乃近肌肉注射,使用剂量按照0.1 mL/kg 体重;病羊若出现呼吸症状,用30%的氟苯尼考注射液肌肉注射,使用剂量按照0.1 mL/kg体重;病情严重者可给予强心补液(参考使用葡萄糖盐水、安钠咖、维生素C 等)。

对因治疗:病羊用青霉素30~60 万IU 肌注,1 次/d,连用3 d。肌注10%的磺胺噻唑10 mL,应注意的是,磺胺类药物首次使用可适量加大剂量,每日1 次,连用3 d。也可用磺胺嘧啶或氯苯磺胺4~8 g 灌服,2 次/d,连用3 d。

4.2 中药治疗

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黄芩、枳壳、桔梗、茯苓、党参各10 g,甘草5 g,生姜3 片[5]。将以上药物加水煎煮,去渣放凉后灌服给病羊,一天一剂,连续用药3 d 即可获得显著疗效。该方主要治疗瘟病壮热,不恶风寒而渴,其中羌活、独活、柴胡可以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前胡可以散风清热,枳壳可以行滞消积,茯苓可以利水消肿、健脾宁心。生石膏50 g,金银花、玄参、连翘、紫草、生地各30 g,黄连12 g,黄芩、知母各20 g,栀子、甘草各15 g,混合加水煎服,用药3~4 d。症状严重的病例,可以配合针灸,针刺天门、太阳、肺俞、丹田等穴位,每天1 次,连续用药3~5 d[6]。

5 预防措施

5.1 搭建舒适的羊舍

羊喜干燥、清洁,厌潮湿和肮脏的生存环境。应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阳光充足,背风向阳,远离村庄,通风良好和办公生活区下风向的地方。羊舍间距10 m 以上,以便于饲养管理和日常采光,也有利于羊场防疫需要。羊舍阳面或两侧应建设较为平坦、具有5°~10°小坡度排水良好的运动场。

5.2 加强饲养管理

5.2.1 保证营养

在养殖过程中,尤其在容易发生羊链球菌病的冬春季节,应给予充足的饲料和营养,饲料中可以添加多维、矿物质等,做好保膘、抓膘工作,提高羊群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首先养殖户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羊舍的干净、通风、光照、保温等条件,为羊只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饲养过程中不但要及时清理舍中的排泄物等垃圾,还需要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其次,要关注饲料、饮水的供给,饲料应该准备一些营养搭配均衡、易于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饲料,不仅可以起到增膘的作用,还能够提高羊只的机体免疫力;再次,建立完善的检疫、隔离、消毒制度等,保证科学养殖,尤其是对外来引种的羊只必须要做好隔离检查,防止带菌羊感染健康养只;最后,养殖户还需要加强与基层兽医站的联系,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制度。

5.2.2 合理引进良种

建议有条件的羊场坚持自繁自养的生产模式,若实在需要从外面引进羊进行饲养。养殖户从外面引进种羊或育肥羊时,一是要选择优质品种,二是选择引种季节以秋季为宜,可避开炎热的夏季和阴冷的冬季,三是做好隔离观察工作,禁止从疫区购买羊只,对购买的羊应严格检疫且做好相应的记录,尤其是免疫记录。在引种运输过程中做好应激反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羊患应激病概率。引进的羊群到目的地后需至少隔离一个月,待确定健康之后方可进入养殖场进行饲养。

5.2.3 分群分圈饲养

混养易造成羔羊营养缺乏,育肥期延长,增加成本;种公羊乱交滥配,导致退化。可以根据生产目的、要求和年龄结构对羊群合理分群饲养,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从而减少病菌的传播。

5.2.4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制定合理的卫生防疫制度,注意羊舍环境卫生,定期清扫,及时清理场地内粪污,一般消毒剂对链球菌均有较好的杀菌效果,所以做好日常消毒工作、保证圈舍干燥整洁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多种消毒剂交叉使用,以达到最好的灭菌效果;此外,应在链球菌病高发季节增加消毒次数,更好地预防和抑制疾病发生和传播。最后,对于病死羊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其成为传染源造成疫病二次传播。

5.2.5 做好羊舍温度调控

遇到高温天气要及时采取通风或湿帘降温措施,寒冷季节做好保暖工作。

5.2.6 科学驱虫

羊群在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寄生虫疾病的困扰,长此以往,便会降低羊群自身的免疫力。因此,定期对羊群进行驱虫,可以减少羊群感染病菌的风险,对羊群的健康而言意义重大。

5.2.7 合理接种疫苗

羊链球菌病属于季节性病种,养殖户应在进入冬季前给羊群注射羊链球菌氢氧化铝灭活苗进行预防接种,并严格按照每头羊3 mL 的剂量注射。对于羔羊而言,由于羔羊自身的免疫力较低,养殖户需要在对羔羊注射免疫疫苗后,在半月后重复接种一次,可加强羔羊自身对羊链球菌病的抵抗力。在接种羊链球菌病疫苗前,需要将疫苗保存在2℃~15℃的环境中,如果保存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降低疫苗的效果,造成疫苗免疫失败[7]。

5.2.8 加强羊场的生物安全建设

羊场的建设要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划定羊场各功能区,净道、污道要分开。对出入羊场的人员、车辆、物品以及废弃物要进行必要的消毒和管理。定期做好场外的杀虫和灭鼠工作,确保羊场的生物安全落实到位。对病死羊进行深埋和无害化处理,避免疾病的传播与蔓延。

6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在羊群日常管理中养殖户可通过改善羊舍环境条件,在不同季节做好羊舍的防寒保暖、降温防暑工作,对有效提高羊群免疫力有着显著的作用。此外,养殖户通过做好羊舍的卫生工作,可以有效避免羊群病菌侵入。在发现羊群感染羊链球菌病后应及时对病羊进行隔离,对于因羊链球菌病死亡的羊只,通过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户在经济上的损失。另外,加强羊场的生物安全建设极其重要,是保障羊场不遭受疫病威胁的重要关卡。

猜你喜欢

链球菌病羊场羊舍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猪蛔虫病继发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阿尔梅勒羊舍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羊舍建设关键技术
春秋季疫病在规模化羊场养殖中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