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纯粹之美

2023-09-10张晨钰于丽燕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蒙德里安秩序

张晨钰 于丽燕

摘 要: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作为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始终在深刻的洞察中不断追求艺术表达形式的创新,寻找独特的美学原则和美学特征,探索人类精神文明发展下纯粹的秩序与均衡之美。结合蒙德里安的创作经历,着力探析其从再现具象的美到逐渐把万物简化成水平直线的抽象美的风格变化历程,深入挖掘其新造型主义绘画的美学理念与美学精神。

关键词: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纯粹;秩序

一、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风格的理论基础

荷兰画家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的创作风格经历了十分丰富的转变,其中蕴含着他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他受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寻求普遍性定义的影响,试图用逻辑的方法对事物进行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揭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阐明这类事物存在的因果本性。其中,对他的人生经历影响最大的理论学说莫过于新柏拉图主义和好友舒恩梅克的几何思想。

(一)新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自然受到了苏格拉底的影响。柏拉图继承其师苏格拉底的普遍论,进而追寻宇宙之根本实在。

蒙德里安曾深入研究过柏拉图哲学,无疑深受其学说影响。柏拉图认为只有理念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1]。即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本,艺术世界是“摹本的摹本”。这种唯心的形而上学经过新柏拉图主义者的发展,演变为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人们只有把理念寄托于精神之上,才能寻求到真正至上崇高的美的本源。因此新柏拉图主义提倡人们摆脱物质世界的束缚,在形式之上的理念世界寻求真实的世界。

(二)舒恩梅克的几何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好友舒恩梅克作为一名哲学家和数学家,他对哲学世界的独到见解也影响着蒙德里安眼中的世界。舒恩梅克认为,物质世界是由纵横两种结构组成的,世界上的三个基本颜色是红色、黄色和蓝色。舒恩梅克的见解使蒙德里安坚定了自己关于绘画中发现并且描绘世界本质的尝试,认为这种“最本质的真实”便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和谐。

在这种观念的支持下,蒙德里安坚定了使用水平、垂直线来分割画面,以三原色和无色系填充画面的方法,致力排除一切个性化和表现成分。这种利用抽象和简化借以表达人类共同的纯精神的绘画创作,在1915年之后迅速明晰起来。蒙德里安的代表作《红、黄、蓝的构成》,代表着他的绘画已经和自然物象失去视觉联系,其所表达的是广义上的“理性世界”里最基本的视觉形式,就像是柏拉图眼中的理念世界般,纯粹又充满着严谨的秩序。蒙德里安将这种全新的绘画形式称为“新造型主义”。

二、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风格的形成与演变

蒙德里安作为继维米尔、伦勃朗和凡·高之后荷兰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他的创作生涯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从早期的再现具象自然的美,到把任何事物的形态都抽象化为简单的水平线与垂直线的色块构成,蒙德里安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不断寻求着自身对艺术的最终的表达形式,创造了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2]。

(一)探索自然:再现具象的真实美

蒙德里安出生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之中,他的父亲是一名热爱美术的小学校长,他最开始是跟着海牙画派的叔叔学习绘画。海牙画派主张用写实手法描绘当地的风俗和风景,蒙德里安也开始着手描绘阿姆斯特丹周围的自然风光。此时的他将“真实”视为创作的最高目标,人们所生活的真实世界就是真善美的最高体现。

这个时期的蒙德里安追求单纯地自然模仿事物的外表。他说过:“树是直的,海是横的,直角是一切平衡的基石。”在他的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绘制的符号、几何和线条,无论是生活还是在绘画上,只要有和谐就应当有追求。而最简单的色、最简单的形、线条也就成为主角。蒙德里安的作品不论是颜色、结构,还是构图角度,虽然没有对称,但都带着一股奇特的平衡感,可以让人感受到涌动的生命力和情绪。以自然风光中最常见的树为例,他的早期作品《夜晚,红树》(图1)中描绘了一棵隆冬时节的盘虬老树。黄昏降临,留下一片灰蓝色的背景,落尽了叶子的树在瑟瑟发抖。那呈三角形分布的枝丫布满了整个画面,红棕色的树干被低垂到地上的树枝压得严重右斜。

(二)致敬凡·高:追求立体的抽象美

1908年布拉克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派兴起,它在形式上的独特和内容上的抽离引起了蒙德里安的注意,他开始尝试这种从构图中去掉叙述性元素反而更能增强画面视觉效果的绘画形式。同时,蒙德里安接触到了通神论思想,这使得他的艺术思考发生了转变。宗教的力量赋予他对于神秘主义的好奇,他试图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去表达宇宙万物内在潜藏的“纯粹真理”,这促使他在后期对个人艺术形式进行探索与转变。

《阳光下的风车》(图2)表现了蒙德里安狂热的幻想,风车沐浴在红色的火焰中,柠檬色的天空被星星点点的蓝色点缀。画面给人带来的激情与昂扬似乎和凡·高的《向日葵》如出一辙,同为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在受到印象派影响的同时也在画作中寄予了对于凡·高的尊敬与敬仰之情。1912年,蒙德里安创作了《灰色的树》(图3),浅色苍白的叶子在分开的树杈上流淌,一棵无叶树干位于画面中央,树枝横向延展至画布的两侧边界,纵向至頂部。同年,《开花的苹果树》(图4)以布拉克的黄褐和灰色表现树的主题,呈现出了更加抽象化的表现形式,整个树枝已然非写实化,所有细节都消失不见。蒙德里安将树枝表现为一系列又短又粗的黑色线条,暗淡的灰色调渐变模仿了布拉克和毕加索在分析立体主义阶段所喜爱的忧郁色调。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艺术的使命就是准确地描绘现实,而立体主义打破了这种局面,毕加索和布莱克教会了蒙德里安如何超越表象去看待事物。

(三)自我反思:忠于造型的形式美

1916年,时年44岁的蒙德里安在本国发起一场以“新造型主义”为宗旨的运动,并宣称:“造型之方法乃三原色(红、黄、蓝)与三非色(白、黑、灰)需受长方形之限制,且构成必须保持均衡。构成上的均衡可用与直角相交的垂直线以及水平线来处理,故无需考虑左右对称之关系。”[3]一战结束后,蒙德里安回到战后的巴黎,他在巴黎的工作室好似一幅抽象主义画作,白色墙壁上装饰着彩色的方格,房间被整洁地布置成工作、思考两个区域,他在那里完成了一幅幅永恒、无尽、纯粹的作品。

这一阶段,蒙德里安进入了他的创作巅峰期。今天人们所熟知的《红、黄、蓝的构成》(图5)就是诞生于这个时期,黑色的线条划分开一块块原色平面,红、蓝、黄三种颜色在白色画布上翩翩起舞。蒙德里安在不断探索中创造出了全新的、独特的创作形式,即抛去所有弯曲的线条,将直线、三原色及黑白灰等颜色作为作品所有的构成。《胜利之舞》(图6)是蒙德里安逃离欧洲去到纽约之后的最后佳作。

三、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绘画的美学特征

蒙德里安的绘画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但其创作理念是在不断成长提纯的。从化曲为直的线条到化混为纯的色彩,无不体现着他对于纯粹之美的理性精神,他致力于把化繁为简的美发挥到极致,寻找理念和形式的最佳平衡点。

(一)化曲为直

从线条来看,蒙德里安摒弃了再现事物的形态,选择用横平竖直的笔直线条表达他眼中的世界。那些闪闪发光的十字交界点成为他未来持续使用的核心形式,他用水平垂直结构表达他心中“宁静的理智之美”。尽管十字形没能彻底排除具体情感,其构图和排列组合意味着某些感伤的东西,但表达出了人类精神中由于力量的角逐而形成的均衡與平静。蒙德里安找到了宁静力量的最终形式,构成了精神世界的富足与生机。

(二)化混为纯

从色彩来看,蒙德里安抽离于变换多彩的色彩,选择用最纯粹的原色进行描绘,他在宇宙的基本色彩红、黄、蓝中看到了象征意义。黄是光线运动的活力象征,是不停放射光芒的希望;蓝是无尽天穹的象征,是远离于世俗的沉静与哀愁;红是黄和蓝晨曦时的细语交谈,是浮动于时空之上的热烈动力。

蒙德里安用纯净的色彩表达了他对于理性精神的毕生追求所在。蒙德里安认为三原色的纯粹象征着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他着力于运用最原始的色彩表现五彩缤纷的世界,想要通过核心的呈现来唤醒人们对于事物本质认识的渴求。除了三原色之外,蒙德里安常常会在后期的新造型主义绘画中加入黑色、白色和灰色,把这三种看似不起眼的色彩作为红色、黄色和蓝色的铺垫。白色象征着纯粹与原始,黑色象征着死亡的沉寂,通过两种基础色调的调和与统一,蒙德里安将其比例和色调进行调整,使整体均匀和谐,达到一种完整极致的状态[4]。

(三)化繁为简

无论从线条还是色彩来看,蒙德里安都在尝试不断简化画面中的内容和形式。他用最简单的直线与红、黄、蓝三色分割和构建画面,遵循着色彩的平衡和宇宙基本秩序法则。

新造型主义引起了现代主义抽象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变革。贡布里希谈到新造型主义的表现形式时曾说,荷兰的蒙德里安,始终想使用最简单的要素组成他的画:直线和纯色。他渴望一种具有清晰和规则性的艺术,能以某种方式反映出宇宙和客观法则。新造型主义以一种“理性的秩序”揭示出自然外表下的内在本质和“永恒真理”[5]。

四、结语

蒙德里安作为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他的创作风格经历了由自然到立体,再到抽象的一次次蜕变。他在平衡和张力之间寻找到了新造型主义如此一方纯粹的净土,在绘画中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并排除一切表现成分的干扰,致力于探索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不仅为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全新的美学原则和美学理念,也为后现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立夫.浅谈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J].美与时代(中),2015(12):68-70.

[2]汪晓.感性的自由与理性的控制:浅谈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的平行与交错[J].美与时代(下),2017(6):42-44.

[3]李抗.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绘画解读[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1):94-97.

[4]刘翔.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美学理念探微[J].四川戏剧,2016(12):35-37,62.

[5]蓝充.纯粹的精神:西方早期抽象主义发展历程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9(9):93-94.

作者简介:

张晨钰,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于丽燕,硕士,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蒙德里安秩序
打击恶意抢注商标 让市场竞争更有秩序
用“五点教学法”创作蒙德里安冷抽象绘画的探究
蒙德里安作品五幅[荷兰]
这不是简单的格子,是蒙德里安心中的宇宙
秩序与自由
秩序
带蒙德里安一起回家
带蒙德里安一起回家
风格派的巅峰
孤独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