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代王蒙《葛稚川移居图》笔墨技法探究

2023-09-10刘宁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隐逸王蒙笔墨

摘 要:元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成熟阶段,在这一时期,王蒙特殊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他与别人不同的绘画风格。同时,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有独到的理解,这使得其画面空间处理与笔墨技法都对后人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葛稚川移居图》描绘的是晋代道士葛洪携家移居罗浮山修道的场景,王蒙正是借葛洪表达自己避世隐居的思想。

关键词:王蒙;《葛稚川移居图》;隐逸;笔墨

王蒙早期的作品大多表现的是积极上进、入仕的思想,后来因看到当时政治的腐败、人民的苦难却无能为力,故选择归隐山林。他与当时的书画名家交往甚密,由此绘画技法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王蒙的绘画作品表现内容多与自己的心境密切相关。葛洪与王蒙的生活遭遇相似,故借助移居题材,通过对这个题材的故事的创新,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一、《葛稚川移居图》的画面布局

王蒙出身书香门第,在艺术熏陶中长大,除吸收赵孟頫的绘画理论外,还钻研唐宋诸名家的画法,学习董源、王维,在前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画法。元末社会动荡,因此辞官隐于黄鹤山三十年之久,对自然山川产生了深刻的理解。王蒙的作品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如在创作初期学习前人技法,加入个人理解,在深入感受自然山川的基础上于技法方面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葛稚川移居图》是王蒙基于晋代道士葛洪携家眷佣人移居罗浮山的故事展开创作,整幅作品为全景式构图,以山水为主,以人物为辅,借以表达自己的避世隐居思想。

(一)画中的人物形象

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盛行,其主张天人合一、“逍遥游”,加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原因,使得寄情山水成为这一时期士大夫们的共同追求。《宋书·谢灵运传》记:“移居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由此可见,谢灵运是这一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人,山川也从被人敬仰实现了到浏览观赏功能的转变,成为陶冶性情的地方。另外,元代统治者对宗教采取宽容政策,使得符合士大夫心境的道教盛行,表现道教题材的绘画作品众多。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描绘的是葛洪举家移居罗浮山的场景。画中的葛洪是一位儒道兼修、旁涉百家之学的学者及医药学家,他开拓了医学上的新领域,在临床急症医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据记载,葛洪尤爱神仙炼丹的方法,曾在军中任职并立功,后见天下大乱及同僚遇害,于是便以年老炼丹为由辞官,后听说交阯(今越南)盛产炼丹用的丹砂,自行请求出任勾漏(今广西北流县)令,得到允许以后便携带自己的妻儿南下。赴任途经广州,刺史邓岳表示愿供他原料在罗浮山炼丹,葛洪遂决定隐居于罗浮山,这便是葛稚川移居的故事。《葛稚川移居图》(图1)中,葛洪身着道服,手执木杖,右手携一鹿,正在回头观望。其身后一仆人背筐,另一仆人牵牛,老妻抱一小儿坐于牛上,其后还有二童跟随。

《葛稚川移居图》中完整地将整个移居过程呈现在画面中,有行进者,有在茅屋等候者,将人物放在不同的位置。山腰间是等候妻儿的葛洪,其右下角是其妻儿及随从。与其他隐逸题材的山水画中人物的处理方式不同,此画是将人物放在动态的场景中,上方人物与下方人物形成呼应关系。从人物位置来看,主人公葛洪处于显眼的位置,由此说明葛洪的地位是最高的,且人物比例较他人来看较大一些,身着道袍,以彰显身份。人物造型描绘头大身小,刻画生动,带有古韵。人物用笔的线条长短交叉,干笔勾出轮廓。人物的用笔与山石的用笔相似,衣纹褶皱类似山石的皴擦。

(二)重山复水

《葛稚川移居图》的主题虽然是以人物为主的故事,但画面内容却以山水为主。远观画面,可见采用的是全景式构图,但画面表现山峰的方式与宋代不同。例如郭熙《早春图》中的主峰位于画面上方,可较好地表现山石结构的繁密、曲折,整个画面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葛稚川移居图》中,整座山遍布树木,婉转曲折的瀑布和山间小路,共同营造远离凡尘、宁静幽深的意境。左下角的小溪与右侧繁密的山石树木形成对比,画面整体构图严谨,从近景山脚到远景山峰,层层迂回递进。画面右下角是大片的杂树立于坡石,从密到疏逐渐递进到左侧葛洪牵鹿站在木桥上。画面中间是以瀑布为衔接,向右延伸至右上角的山峰。画面左上角远处山峰层次错落丰富。

二、王侯笔力能扛鼎——山石树木的造型特点及皴法

“元四家”艺术风格各异,倪瓒与王蒙虽然生活在同一时期,但由于生活经历及所处环境不同,所表现的山石面貌也存在差异。倪瓒的留白与王蒙的留白所表现的意境是不一样的:倪瓒留白更多表现的是清幽、悲苦;王蒙在《葛稚川移居图》中的留白是为了表现山石高耸,营造充实之感,并且他的山石皴法是主观精神的体现,是在用手中的笔墨抒发个人情感。山石的皴法包含一定的美学思想,强调超出物质本身的精神美。

(一)山石用笔变化

倪瓒曾这样评论王蒙在笔墨技法上的成就:“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1]《葛稚川移居图》右下角巨树的树干(图2)以中锋用笔为主,繁复绵密的双勾法加之书法用笔的提按顿挫,生动呈现出树干苍老厚重的感觉。树干到树梢的用笔注重强弱的变化,节奏自然,转折时注意结构的起伏变化。不同树干表现的质感不同,出枝时注意用笔的弹性和节奏的变化。对比树叶产生的层次,可发现其用笔注意方向、长短、节奏力度以及组合的变化,树叶以线的疏密表現节奏,前后不同变化产生空间感。几棵穿插的老树增加了画面前方的重量感。夹叶用笔注意放松,同时兼顾线的质量,不会过于工整或潦草,用笔速度也较均匀。藤蔓与枯树之间的关系,表现出藤蔓的灵活及枯树的苍劲。

画面中,山石为主要内容,且每一部分山体的形状各不相同(图3),还运用了不同的皴法。从整体来看,可清晰地看出山石的结构变化、线条的转向以及用笔的力度。画家通过不同的用笔速度来表现山石的质感和节奏感。干笔皴擦,水分极少,聚锋逐渐变成散锋,加之浓淡干湿的变化、皴染的叠加,山石变化丰富,生动而厚重。

与王蒙相比,倪瓒画山石充满文人趣味,主要表现太湖一带的自然风光,石头质地是一层一层的,披麻皴和折带皴正好能把石头的质地表现出来。而王蒙的皴法可简可繁,用简练的笔墨表现石头,用柔和的线条画远山和勾勒轮廓,旨在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在他的画中,对于物体的形态如何表达变得次要,物质和精神融为一体,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精神。

(二)墨色

墨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完整表现物体的外在形态,还能把画家的情感渗透到画面中,营造想要表达的意境。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2]每一位画家因生活环境、阅历不同,以及笔墨功力不同、思想情感发生变化等,创作的作品风格呈现出独特的个人特点。王蒙所画山石在墨色上的变化十分丰富,画山石轮廓的线条干又松软,淡墨皴擦之后用枯笔继续加强,笔与笔之间的墨气重复之后,山石质感表现得更加突出。结构复杂的山石与其他文人表现不同,皴法方面披麻皴与解索皴相融合,以此表现山峰的繁密肌理。这正是画家通过学习古人的技法,加上自己的生活实践得来的经验,在不断尝试后最终形成自己想要表达的风格。

《葛稚川移居图》与《青卞隐居图》不同,二者虽都是王蒙的作品,但《青卞隐居图》的用墨更酣畅淋漓,“墨分五色”都不足以说明这幅画中的墨色变化。勾山石轮廓用的是淡墨湿笔,淡墨皴擦之后继续以浓墨加深,注重的是对细节的刻画。画面左下角茂密的树林,每棵树之间衔接的墨色都是不一样的,用墨的变化使整个画面更加深邃。同时,墨色的变化与运笔的动势相结合,表达的内涵更加丰富。《葛稚川移居图》在用墨方面显得简练,山石造型轮廓用淡墨,有些地方的皴和擦相互代替,既是笔法的表现,又是墨色的运用。悬崖上部平面均留白,用赭石色晕染悬崖边缘,增加整个山体的厚重感。在以细笔进行山体皴擦的同时掺杂少许的斧劈皴和披麻皴,淡墨侧染山体突出的棱角,皴擦的对比使人可以看出山的阴阳面,表现山石整体的体积感。画面前景的坡石采用小斧劈皴,与南宋斧劈皴不同。南宋斧劈皴画山石,笔蘸满墨水基本上一遍就可以成形,速度较快且不加装饰,所以外轮廓较为清晰。王蒙采用的小斧劈皴与南宋正相反,笔墨的含量较少,行笔的速度较慢,在纸上轻轻皴擦产生独特效果。

(三)树法

树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是重要的表现对象,其画法有多种。北宋李成的树法,树干挺拔苍劲,画面多表现荒凉场景。郭熙的“蟹爪”树是经过不断观察探索形成的,多表现秋冬季节干枯的树,细密的枝条犹如蟹爪。南宋四家崇尚简洁的艺术风格,主要通过疏密变化表现树木。元代画家赵孟頫画树吸收了李、郭的画法,树枝多为蟹爪状,在复古的探索中不断创新。王蒙的树法更多是在遵从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内心情感出发,变化丰富。树干的形态各不相同,从不同角度展示树的特点,浓淡干湿不同的线条丰富了笔墨变化和皴法,将枯树表现得十分生动。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指出:“画树之窍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其向背俯仰全于曲中取之。或曰:‘然则诸家不有直树乎?曰:‘树虽直,而生枝发节处必不多直也。”又说:“但画一尺树,更不可令有半寸之直,须笔笔转去,此秘诀也。 ”[3]

《葛稚川移居图》中的树法可分为两种,即双勾填色和没骨。双勾法体现在画面右下角的两棵巨树上,树木的形态复杂多样,枝干的用笔与山石用笔技法不同,中锋勾勒出树干。整幅画面双勾树叶占比大,多种形状的双勾树叶以用笔的疏密变化形成对比。树叶填彩,以蓝、红两种颜色为主,巨树树叶用花青进行打底,之后再涂石青色,这种树叶的色彩在王蒙的作品中极为少见。红色的树叶则是先用朱磦色加藤黄色进行打底,再用朱砂色点树梢。松树的树干用赭石色涂染,松针则用花青加石青。中景及远景中的树木用没骨画法,树干的走向和树叶的柔软度充分显示了王蒙在用笔技法上的灵活性。

三、王蒙笔墨技法对当代的影响

謝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中重要的范畴。元代画家以书法入画,使笔墨在运行中提高了审美价值。山水画创作不追求对真实的再现,而是基于笔墨的技巧融入个人情感,激发丰富的情感力量。在如今的山水画创作中,要深入研究王蒙的笔墨特点,针对不同地区的山石灵活运用笔墨,基于画家对所处环境的理解,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作品。笔墨的创新可结合画家心境感受展现出来,寓情于景,结合自己的领悟,将心中所想绘于纸上。

综上所述,元代山水画是文人情感精神的寄托,同时道家思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山水画审美的发展。《葛稚川移居图》是王蒙最具代表性的一幅作品,受到后世画家和收藏家的青睐。其因层层叠叠的山石、飞流的瀑布、潺潺的流水、茅草屋等元素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构图及笔法的运用,成为后世画家临摹的典范,营造了一个可居、可游的理想的隐居环境。随着葛洪移居经典故事的流传,现代人在观看这幅作品时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王蒙创作的山水画作品中的笔墨技巧为后世画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使其在临摹王蒙的作品中感悟山水画带来的精神满足,为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精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65.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朱和平,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14.

[3]欧阳云.董其昌与陈洪绶:绘画艺术读解与鉴赏[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44.

作者简介:

刘宁,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隐逸王蒙笔墨
笔墨童年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稼轩词青山意象的隐逸趣味
唐朝休沐诗研究
用书抚慰躁动的心灵——读王蒙新书《诗酒趁年华:王蒙谈读书与写作》
云林画松以树比德
The effect of bubble plume on oxygen transfer for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王蒙吁求:不应该让汉语哭泣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