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名医朱世扬治疗小儿疳证的经验探析

2023-09-10杨胜敏王世敏朱明珠蒋兴燕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14期
关键词:病机脾胃小儿

杨胜敏 彭 玉 王世敏 朱明珠 蒋兴燕莹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贵州 贵阳 550025

《诚求集》为清初著名儿科医家朱世扬所著的一本儿科类中医专著,约成书于1911年,作者生卒年不详,江南无锡人,字淇瞻,在江南无锡地区享有盛名,朱氏诊治疾病,随证化裁,条分缕析,用药审慎,所载病案言简意赅,虽寥寥数语,但证候、病机、治则尽囊其中[1]。《诚求集》为朱世扬仅存的著作,现存为承志书屋抄本,共列“急惊风、慢惊风、慢脾风、疳症、痢疾、发搐、霍乱、浮肿、伤暑、燥症、火症、诸热、多困、肛门作痒、咬牙”等小儿病三十四种,每病症后载临床医案及常用处方,理法方药具备,对于现代中医儿科临床诊治各类疾病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研究以《中华医典》数据库中所收录的写本为主要参考。

疳证为儿科常见的脾系疾病,中医儿科学四大要证(痧、痘、惊、疳)之一。临床以小儿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饮食异常、大便不调、精神萎靡或烦躁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营养不良疾病[2]。西医学当中的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慢性消化不良、佝偻病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微量元素缺乏等均属于中医小儿疳积的范畴[3]。该病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发病前多有喂养不当、厌食及偏食、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虚损性疾病等病史[4]。虽伴随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卫生环境的改善,疳证的发病率有着明显的下降,但喂养不当、偏食、多食等原因可导致积滞或营养失衡出现疳证,如不及时治疗即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影响成人后的生活质量,因此预防和积极治疗小儿疳证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西医学在治疗本病时多以补充微量元素为主,但其效果甚微,中医药治疗小儿疳证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优势。《诚求集》对于疳证进行专篇论述,对于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附有经典案例9则,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诚求集》中有关小儿疳证论述以及9则医案进行整理分析,探究朱世扬对于小儿疳证因机证治的理解,剖析其用药,以期为临床小儿疳证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 病因病机

朱世扬认为“疳者,干瘦也”[1]11,其病是由于多种因素杂糅而引发,最主要的便是“乳食不节”与“久病成疳”两个原因,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加之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稍食不洁或过多,便导致运化不及,脾胃被困,日久则变生疳证,影响小儿生长发育[5]。在《诚求集》所载的9例医案当中,多次提及“痘后”“痢后”“不禁生冷、油腻、面食”等字眼,由此看出,朱世扬在辨小儿疳证的时候注重饮食与先病的影响,经过对其论述部分总结以及病案分析,将疳证的病因病机主要分为乳食不节与久病暗耗两个部分。

1.1 乳食不节 据小儿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气全而未壮的特点,朱世扬认为小儿喂养不当、调护无方,恣食肥甘厚味,脾胃运化不及,造成积滞,积久化火,热伤肠胃;或饮食不洁,内生虫病,虽能食而不肥健;或哺乳时间过长,生养不足,脾胃之气暗耗。综上因素,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水谷精微不能及时布散全身,导致小儿出现形体消瘦、面黄腹胀、困睡泄泻、发疏枕秃等虚损性症状。

1.2 久病暗耗 朱世扬在《诚求集》中指出“吐久、泻久、痢久、疟久、热久、汗久、嗽久、疮久,以及痘后、疹后,耗损气血,相挟成疳”[1]11,其认为疳证的发病与其他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儿脏腑娇嫩,体质和功能都较为脆弱,不仅发病容易,且传变较为迅速,无论感受外邪还是内生诸病,均会出现虚实寒热错综复杂,治疗不及时,如呕吐、泄泻、痢疾病程日久,或误用汗、下等法,耗伤脏腑之气,尤其脾胃之气耗伤,后天所需的水谷精微不能产生与布散,则气血亏虚,不能濡养形体官窍,使得出现不思饮食、毛发干枯、皮肤干燥、发育迟缓等症状。

2 疳证治验

朱世扬探讨小儿疳证的时候,在《颅囟经》的基础上,以五脏分疳为主,提出心疳、脾疳、肺疳、肝疳、肾疳五种主要分型,对五疳的证候有着详细的描述,以心疳为例,“心疳即惊疳,面黄颊赤,体若燔炭,尿赤盗汗,惊悸烦渴,或口舌生疮。此为心脏积热,宜茯苓丸或宁心丸,虚者安神丸”[1]11-12。详细记载了各疳证的临床表现以及处方用药,将别称置于前面,统一了后世各疳证的称呼,便于后世医生的查阅与应用,这与《颅囟经》不全然相同,其次根据小儿疳证各异的外在形态表现以及发病的主要原因,分为脊疳、蛔疳、脑疳、疳渴、疳泻、疳疟、无辜疳等诸多分型,综上所述,《诚求集》所载疳证可分为全身表现和局部表现,展示了疳证复杂的证候,但在卷后曰“治疳先辨冷热肥瘦,初病为肥热疳,久病为冷瘦疳”[1]16,提示了无论疳证如何变化,医者应当谨记寒热的辨证总纲。在9则经典医案当中,朱世扬以脾胃为着眼点,在治疗小儿疳证时以健脾消疳为其大法,遵循经典医论,标本兼治,以验方为主,灵活加减,使得病程大幅缩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2.1 心疳 心疳亦名惊疳,由于乳食不调,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不能奉养心神,且饮食壅滞中焦,不得运化,日久化热,不得疏通,故心神惊郁,而作惊疳之候[6]。其临床表现为面黄颊赤,体若燔炭,尿赤盗汗,惊悸烦渴,或口舌生疮等症,朱世扬认为其主要病机为“心脏积热”。如案1记载“患心疳,面黄颊赤,体瘦身热,惊悸烦渴,用秘制安神丸(人参、归身、甘草、半夏、橘红、枣仁、茯苓、赤芍、五味子、淡姜),愈。”[1]14该患儿脾胃受损,心经郁热,故有面黄颊赤、体瘦身热、烦渴之症,因心主神明,热扰心神则有时时惊悸之症。朱世扬在治疗时从心脾论治,应用自拟经验方安神丸治疗,方中人参、甘草、茯苓补脾益气,兼以安神,使脾胃得以健运;赤芍、当归合用有活血凉血之效;五味子、酸枣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橘红、半夏化痰散结,使气机得以畅通。全方相伍,共奏宁心安神、健脾消疳之功。

2.2 脾疳 脾疳又名食疳,由于乳食不节、或乳母恣食生冷肥腻,或乳儿过伤,或饭后与乳致吐,或乳多眠久等因素,造成脾胃受损,运化不及,造成积滞,日久则为疳证[7]。临床表现为黄瘦面肿,腹大热身热,泻下酸臭,便虫溲白,喜合面卧,好吃泥炭等物。西医学中营养不良、异食癖、蛔虫病等均属于此范畴。朱世扬在治疗上实则应当磨积调脾,虚则补脾益气。如案6记载“田家儿四岁,不禁生冷、油腻、面食,渐见身面俱黄,酿泻肚胀,体削身热,年余未愈。予以消疳丸(苍术、陈皮、厚朴、枳壳、槟榔、神曲、山楂、麦芽、三棱、莪术、砂仁、茯苓、黄连、胡黄连、芜荑仁、芦荟、使君子)与之。或曰:‘病久矣,奈何?’予曰:‘其病虽久,宿滞犹存。’其初,形气本盛,病得伤食,为有余之症也。服月余渐安。继加参术,去五灵蓬术青皮,更月余而愈。”[1]15该患儿喂养不当,过食生冷油腻之品,导致积滞日久,脾胃运化之力不足,宿食内停,影响气机升降出现腹胀,日久酿生湿热则见身面俱黄,体瘦身热等症。虽患儿病程日久,出现一派脾胃虚弱之象,但朱世扬仍先以消疳丸消积导滞,除脾胃之积滞,使得中焦气机通畅,后加入人参、白术补脾益气,脾以运为健,胃以通为补,先攻后补,使得脾胃功能得以健运。

2.3 肝疳 肝疳又名风疳,由于乳母寒温不调,滋味不节,或外感风寒,内伤喜怒,邪气未散,遽以乳儿,造成肝经郁热生风,多成风疳[8]。因肝属木,色青,主筋,故临床表现为面目爪甲皆青,肌肉消瘦,脑热青筋,目札赤肿,白膜遮睛,或更浑身疮癣,项胁结核,下则泻青或泻血等症。朱世扬认为肝经多实,故在治疗上以清肝泻火以治标,病退后以抑肝扶脾以治本。如案5记载“六岁,患疳症,忽目睛垂出寸许,胀痛难忍,时大便出血。见者俱为惊怪。予曰:此肝病也。肝受邪而壅,内胀也。大便出血,肝木侮土也。用羌活一味煎汁,送下消疳之剂,四五日得安,继以调养肝脾,多服而愈。”[1]15该患儿肝经郁热生风,肝者,眼之候,上膈伏热,痰涎壅滞,以致肝风入眼,故出现目睛垂出、胀痛难忍之症。朱世扬以清肝芦荟丸(人参、淮山药、人麦、茯苓、陈皮、当归、芦荟、青皮、槟榔、麦芽、麝香)清肝泻火,兼以健脾益气,以芦荟为君药,其具有显著的清肝泻火、息风止惊之功效;陈皮、当归、麦芽、山药等补脾益气,使得气血生化有源,养血补肝。全方相伍,使得肝火得清,火熄风自灭。

2.4 肺疳 肺疳即气疳,由于乳食不调,导致积滞化热,壅热伤肺所致,肺主乎气,鼻乃肺所通,其气不和,则风湿乘虚,客于皮毛,入于血脉,故鼻下两傍,赤痒疮湿,名为鼻疳[9]。肺属金,色白,主皮毛,临床主要以面白气逆,潮热咳嗽,或吐浓血,鼻干毛耸,咽喉不利,或流涕而口鼻生疮等为主症。朱世扬认为肺疳的主要病机为热壅伤肺所致,在治疗上以补脾生肺为治疗大法。如案9所载“四岁,咳嗽身热,便溏,伏邪久敛伤阴,恐成疳积。附方:生甘芍、淡黄芩、丹皮、茯苓、焦神曲、泽泻、象贝母、广陈皮、桑叶、荷叶。”[1]16该患儿见咳嗽身热之症,误用收敛之品,使邪气内闭,不能发散,日久化热则耗液伤津,酿生疳证,朱世扬以黄芩、牡丹皮、桑叶等苦寒之品清肺热、散外邪以治标;茯苓、神曲、陈皮健脾益气、补土生金以治本。全方配伍共奏泻肺止咳、健脾消疳之功。

2.5 肾疳 肾疳即急疳,由于乳食不调,过食肥甘厚腻之品,脏腑伏热所致[10]。小儿患肾疳者,初必有解颅、鹤膝、齿迟、行迟、肾气不足等证,更因甘肥失节,夕则渐成肾疳,肾乃先天之本,肾脏受损,则出现耳轮焦黄,爪黑面黧,蒸热骨软,口渴唇红,肌瘦痛泄,四肢如冰,或耳内流脓,或齿根腐烂,或食自发,或喜卧湿地等症,属五脏疳当中病情较为危重之候。朱世扬认为肾疳的发病主要是“脏腑伏热,肾气受伤”[1]12所致,在治疗时以九味地黄丸加减处方,其组成为六味地黄丸去泽泻,加川楝子、当归、使君子、川芎,以赤茯苓换白茯苓,以六味地黄丸补益肾气,以滋先天之元气,加入川楝子、使君子等攻积消疳,白茯苓健脾益气,全方相伍,脾肾同调,使得患儿能够正常的生长发育。

3 讨论

朱世扬对小儿疳证不但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而且具有独特的学术见解和鲜明的个人特点。首先,朱世扬重视抓住病因病机,准确辨证,严谨立法,药证相合,重视小儿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其次,朱世扬重视钱乙提出的“疳皆脾胃耗伤亡津液之所作也”的思想,除对症治疗外,佐以健脾助运的药物,以防饮食积滞使病不能尽除,病程延长;最后,朱世扬擅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其自制的安神丸对于治疗心疳具有显著的疗效。朱氏诊治疾病,随证化裁,条分缕析,用药审慎,所载病案言简意赅,虽寥寥数语,但证候、病机、治则尽囊其中,对于现代中医儿科临床诊治各类疾病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朱世扬在治疗小儿疳证的时候组方严谨,以五脏分型为主,将历代医家所创的六十余种疳证分型进行精简合并,拓展了中医治疗小儿疳证的思路,其所著《诚求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价值,对后世临床多有启迪,值得学习和借鉴。

猜你喜欢

病机脾胃小儿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小儿涵之三事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