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有效运用
2023-09-10邱丽清
文/邱丽清
引 言
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不仅关系着学生课程整体学习的情况,也与学生个人素养与综合素质发展有密切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初中生的学习认知特征出发,充分发掘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教学价值,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科学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探究与分享”栏目的特征
(一)探究性
探究性是“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栏目特征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突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建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学习,转变对教师的过度依赖。第二,从栏目教学内容的编排和设计上来看,“探究与分享”栏目是教材正文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1]。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栏目的活动设计,引入正文学习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进而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究。第三,《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新版教材内容的编纂依据,从中可以看出在实际课程教学设计中更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合作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等。基于这一根本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指引,教师在开展探究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引领,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学习能力和道德素质[2]。
(二)主体性
主体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方面。首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学科教师要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因此,在“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基本教学原则之一。其次,《课程标准》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教材在栏目内容设计上大多是从学生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引入的各种话题和学习资源。学生在参与探究学习时需要从生活经验角度出发去思考和分析,在实践运用中引发反思和思考,这种教学设计更容易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基于这一教学栏目实际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而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
(三)思想性
相较于传统课程教学资源设计而言,改版后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更强调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并注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目标融入其中。从这一教学资源的优化设计情况来看,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开展德育的重要载体,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思想品质,超越了文化课程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现行的“探究与分享”栏目内容,不仅涉及大量榜样人物的事迹,还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资源,既有学生之间真情互动的小故事,又有家国天下的时政热点话题。这种综合性的教学内容设计都在传递着一种基于个人情感以及爱国之情的综合性思想形态,在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个人品质,让学生在参与互动实践的过程中拓展思维与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四)开放性
从实践教学过程可以看出,“探究与分享”栏目内容多种多样,整体内容设计有高度的开放性特征,其鼓励学生在实际学习和探究思考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出发,而答案结果也并没有局限于固定的内容。这一教学内容的设计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同时又避免出现部分学生担心回答问题错误而不敢参与课堂互动的情况,无论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还是学习积极性来说,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栏目内容的开放性特征还表现在对话交流的设计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围绕问题观点进行有效的探讨,在组内学习和同学互动中抒发观点和意见;在课内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各抒己见,由教师进行最后的梳理、归纳和总结。这种开放性的学习对话过程更有助于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师进行平等对话和沟通,在思维碰撞和观点分享的过程中全面发展综合学习能力。
二、“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巧用栏目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1.合理选择,优化配置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一课时的内容都设计了多个“探究与分享”的栏目。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进行说教式授课,势必会大大降低整体课堂的教学设计,影响其他知识点的讲解和渗透。基于这些实际情况,教师需要对“探究与分享”栏目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和配置,并从教学实际出发提高栏目素材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脉络结构及逻辑思路,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例如,在“网上交友新时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整合原本五个栏目的教学素材,选取与学生年龄相仿的故事素材,设置学习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网上交友的利弊以及注意事项,从生活角度出发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课程学习的育人效果,达成既定教学目标。
2.适度开发,拓宽深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本教材中现有的部分教学资源会出现与教学实际现状不相符的情况。这一滞后性的特征也要求教师在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时能够不断结合生活实践情况引入新的学习素材,对课本现有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围绕“探究与分享”栏目进行实践学习时,需要适度开发新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优化课程教学资源。首先,教师要根据实际课堂教学需求灵活取舍“探究与分享”教学资源,在不影响整体课程教学内容逻辑结构的前提下,精简探究学习活动的内容以及素材,高效利用课本教学资源,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其次,教师要根据实际授课情况,灵活整合栏目素材。在具体资源开发和设计的实践互动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化角度出发,选取学生熟悉的热门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法律伴我们成长”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度引入未成年人参与权、受教育权以及校园霸凌等具体生活案例,作为学生探究学习的资源,让学生结合时代特征和现实生活案例强化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在拓宽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探究与分享”栏目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二)关注问题设计,促进教学互动
1.结合情境,引入话题
立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科学设计各类课堂导学问题是高效利用“探究与分享”教学资源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科学设计课内导学问题,深挖教育素材中的育人价值元素,提高整体课堂教学质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围绕“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教学问题设计应当具备一定的情境性特征,贴合学生实际认知和理解情况,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积极思考。例如,在教学“情绪的管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情境小故事,构建课堂教学情境,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管理的方法”等,从而顺势引入学习话题,自然而然地带领学生进入教材。需注意的是,在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导学问题时,教师应当围绕课程教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突出课程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2.遵循规律,突出层次
立足新课程改革基本要求,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关注学生整体参与和互动的情况。基于这一实际教学要求,导学问题的设计需要突出一定的学习规律和问题层次性,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思维,加深对课本知识内涵的理解与认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来说,如果探究学习的内容过于深奥,则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要从日常教学实际情况中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围绕“探究与分享”栏目,以层次化的导入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升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仍以“网上交友新时空”这部分内容为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条件及个人性格特征各不相同,对网上交友话题的经历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资源的选取和设计中,教师可以先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出发,结合网络对生活及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行渗透教学,然后逐步引出网上交友的特征以及各类网上交友的真实案例,在由浅入深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三)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
1.引入辩论,拓展思维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身具备一定的探究性和思辨性特征,所以传统单一讲授型的授课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实际学习的需求。教师在组织学生围绕“探究与分享”栏目进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应当与时俱进地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用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活动代替教师单一讲授的授课过程,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思辨能力,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及典型案例。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自主分辨意识以及思辨能力相对较弱,教师需要突出教学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明辨事理、权衡利弊,逐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共奏和谐乐章”这部分内容时,对于“规则问题辨析”这一话题的学习设计,“不合理的规则被修改之前,是执行重要还是修改重要?”这个社会生活真实话题能够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价值引导,围绕问题的核心本质,引领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当出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矛盾时,应当如何权衡和统一二者的关系。教师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以及理性分析的过程,能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本质,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2.注重体验,引发共鸣
在现有的“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课程教学资源中,材料分析以及经验启发类的教学元素是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经验启发类的教学素材主要是从学生生活经历、学习经历角度出发,通过联想记忆的对话方式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在自我感悟与学习分享中达到育人的目的。材料分析则是围绕具体的案例和学习材料,结合课程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总结。通过分析这两种学习资源的特征不难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十分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为此,在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和设计时,教师要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探讨和体验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互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效果。以“共奏和谐乐章”这部分内容为例,小团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区分是本章节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小帮派”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及体验,谈一谈同学之间建立“小帮派”是否正确及其原因。在学生主动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结 语
教师要立足传统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深入发掘课本教学资源的有利元素,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探究与分享”栏目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思辨意识有关键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科学取舍各类资源,提高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增加层次性导学问题和学习互动,在由浅入深的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要借助多元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在学生参与体验、教师组织引导的双向互动课堂中发挥“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育人价值,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