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实效的策略
2023-09-10周秋霞
文 /周秋霞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主要任务是改革当前存在的教育教学方式,构建新的教育模式,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乐观向上、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思想品德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推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发展,首先就得立足于课堂教学,积极落实政策法规,上好思想品德课。班主任一定要起好带头示范作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其次,以实践活动为依托,改进育人方式,以特色德育活动为载体,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行为品质的发展及学科素养的提升,为学生长足的发展打好基础,争取让学校的思政教育常态化、特色化、行动化。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全方位积极推进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
一、创新与实践
(一)创新课程设置,优化学习内容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方式的创新,要以教学大纲、以现行的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等为依托,以系统性、主题化传播思政理论、政治观念等为主要途径。但这些远远不够,还要不断拓宽思政理论课的渠道,增加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生动性、教育性、思想性,用形象的事例来阐释抽象的理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抓住当代学生的心理需要,展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魅力[1]。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仁人志士,教师特意截取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的纪实材料片段,以及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用一生来诠释“什么是爱国”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谈体会、说感想,让学生充分感受浓浓的爱国情怀。
(二)创新课堂形式,重视学科融合
课堂组织要形式多样,教师可利用演讲、辩论、表演、说唱、歌舞、小品等教学形式分模块进行。虽然思想品德课的政治属性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但是思想品德课的融合性也是其他课程无法匹及的。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时,教师可给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民族大融合带来的积极意义,结合课前所查的资料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道:“历史上,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促进了民族间政治、文化、经济的交流;地理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杂居也促进了民族交流。”还有的学生谈到了民族服饰的流行,谈到了民族舞蹈的融入,谈到了饮食习惯的融合等。学生在交流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民族团结的重视性[2]。西藏墨脱示范村德兴村,通过政府推动、助援驱动、主体带动、市场拉动,围绕“特色”“生态”做文章,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奋勇争先,使雪域高原迎来巨变。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采访视频,感受各族人民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的喜悦。
(三)创新活动载体,丰富育人内涵
要想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育“四有新人”,学校就应该多开展主题活动。静宁县红色旅游资源充足,红军长征中五次经过的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是爱国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教师可以组织“红色之旅”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带领学生参观一次,让他们受到红色的洗礼,从而牢记使命,提高思想品德素质。为了有效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学校确定“禁毒宣传主题教育月”活动,每年定期开展一次小学生禁毒知识竞赛活动,举办一次“拒绝毒品健康生活”的千名学生签名活动。班主任应上好每周的晨会课,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每周一个主题,如“爱国”“诚信”“学习”“礼仪”“文明”“孝道”等,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也能发挥学生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美育育人的作用,如经典诵读、民乐、美术、书法、武术等社团活动的开展,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体验和感悟经典传承的魅力。此外,组织研学旅行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四)创新教育模式,内化核心素养
思想品德课旨在立德树人。传统“讲+练+听+记”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带来的变化的需要以及学生心理需求。建构新的思想品德课教育模式,在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内心情感、精神诉求、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多设计一些有趣、合理的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完善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带学生参观文化旅游景点、博物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让他们身临其境,受到环境、文化氛围的熏陶,从而感受艰苦朴素的作风、坚忍不拔的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3]。“红色歌曲我来唱”“主题班会我来开”“党史故事我来讲”等实践活动,能够让思想品德课变得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轻松、活泼、快乐中学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打造“故事思政”教学模式,还可以开展“讲好党史故事”的系列征文活动,通过讲故事、谈体会、说梦想等形式来实现。教师应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系列化教育实践模式,深入挖掘、发挥思政课思想引领、政治引领、价值引领、道德教育的功能。主题征文活动不仅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了教学成果,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热情,切实增强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获得感。
(五)挖掘学科资源,拓宽育人渠道
思想品德课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这一种形式,它是灵活的、开放的、延伸的,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为了强化小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解和认同,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注意日常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一方面,教师要完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习惯不断约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如学习了六年级(上册)“我们是未成年人”后,学生掌握了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明确了每个年龄阶段在法律上的意义。对此,教师可召开辩论会,举出“小明12周岁,正在读六年级,由于学习紧张,他的妈妈不让他做一点家务”的生活事例,然后问学生“你在家做家务吗?你如何看待做家务?”这一问题。由于问题贴近生活,学生纷纷发言,谈了自己的观点,最后一致认为虽然未成年,但也应该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培养责任意识。
另一方面,在备课时,教师要多搜集一些平时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应用、拓展延伸,从而增加教育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在教育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核心价值观时,教师可以列举坚守岗位、认真负责的志愿者、“党员先锋岗”的执勤人员等真实事例。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充分挖掘教育契机,让学生明白医生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白衣天使”;人民公安是我们生命财产的守护者等,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关心,体会到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时俱进,树立远大理想,憧憬祖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师联系实际生活,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思想品德课还可以与平时的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锤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二、反思与构建
(一)确定思想品德课为学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
要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效率,教师不仅要熟知教学内容,明确教育目标,还要精心备课,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教师要在思政育人的学习和实践中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爱国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品质,逐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教师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1.明确育人目标,强化育人理念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让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成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积极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推动“思政育人”教育理念的树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教师的“思政课程”意识,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
2.挖掘特色元素,强化育人效果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施中,挖掘课程的特色教育元素,有利于确定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在育人方式、育人内容、育人方案、育人理念方面,思想品德课程要实施全方位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改革育人模式,注重协同育人
基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大目标,注重“第二课堂”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和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创新育人模式,在提升教学理念的同时不断创新育人方式,达到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的目的。
4.融合多元教育,丰富德育内涵
拓宽育人渠道,结合当下热点事件、时政新闻和实际生活中的见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践行,从而有效推进思想品德课教育的学科融合,推动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发展。
(二)构建“系列化育人”的新模式
为进一步拓宽思想品德课教学渠道,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与说理性,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思想品德教育方式。
1.“四个一”的校园育人模式
思想品德教育无小事,教师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创建“四个一”育人模式,即一天一个德育小故事、一周一主题班会、一月一实践活动、一学期一榜样。每天晨会时,指定一名学生提前精心准备,进行三分钟的诚实、友善、文明小故事演讲。每周组织一次有意义的思想教育主题活动,借助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如鼓励学生孝敬父母,动手做家务,走进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等。每月树立一个典型,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让学生在体验、思考、熏陶中感受社会的正能量。
2.“多样化”的社会育人模式
开展丰富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举行一次环保教育活动,如让学生调查自己家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计算一个家庭一年的消费数量,结合白色垃圾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让学生深刻理解白色污染的严重性。又如,挖掘本土的红色教育,带领学生进行研学旅行,让学生在参观学习中受到熏陶与感染,重拾红色革命记忆,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再如,聘请法制顾问校长,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法制知识讲座,对未成年人进行宣传教育,在预防违法犯罪、校园欺凌、禁毒教育等方面做好宣传和落实工作,利用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加强教育。采访老红军、离退休干部,听他们讲述革命故事,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汲取经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完善,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途径,为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我们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任重道远。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积累经验,以实际行动带动并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