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体验的食育课程实施策略
——以时节食育课程为例

2023-09-10/程

名师在线 2023年19期
关键词:食育节食节气

文 /程 汇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此时对儿童进行食育非常有必要。教师要引导幼儿树立科学的饮食观念,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由此可见,食育是助力幼儿发展的“法宝”。

食育课程具有生活性和实践性。简单地说,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幼儿会接触各种各样的“食”内容,并利用探索操作、亲身实践等方式,建构良好认知,塑造良好行为。所以,教师要以生活体验为基础,建构食育课程。众所周知,时节食育课程是生活体验的具体表现。所谓的时节食育课程是以我国的不同节气为依据,以生活体验为途径的食育课程。有效实施时节食育课程,不但可以增强食育课程的生活性,使幼儿获得体验生活的机会,还可以使幼儿了解各个节气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民族传统美德,无形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文化认同感,自觉践行良好“食”之行为,做到知行合一,提升发展水平[1]。对此,在实施幼儿教育时,教师应以《指南》为指导,树立生活教育理念,应用多样策略着力实施时节食育课程,促使幼儿体验生活,获得有效发展。实施时节食育课程的策略如下。

一、创设适宜环境,开展时节食育课程

在生活体验过程中,幼儿与适宜的教育环境互动,无形中会受到良好的熏陶。此外,不同节气所使用的食物不同,为教师提供了创设环境的便利。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不同食物模型、图片、实物等创设适宜活动。如此可以使幼儿在受到环境熏陶的同时,感受我国传统食物的多样性。对此,在实施节气食育课程时,教师可以以教育环境建设为入手点,以二十四节气为工具,以园区各场所为切入点,创设适宜的环境,助力幼儿进行生活体验[2]。

例如,不同节气要食用不同的食物。美食对幼儿有极强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可将不同节气的食物应用于幼儿园大厅、主题墙、楼道等场所,营造良好的时节食育环境。在幼儿园楼道上,教师可以以二十四节气为依据,设置二十四个小展台,将不同节气的食物模型摆放在展台上。食物模型形象生动,颜色艳丽,很容易吸引幼儿的目光。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在食物模型的吸引下自觉观察、了解不同节气的食物,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食物的多样性,同时受到节气食物模型艺术美的熏陶。此外,部分幼儿因经常接触食物模型,对不同时节的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把握时机,以二十四节气为重点,创设时节食育课程内容,并以每一时节为根据,建构相应环境,重点引导幼儿探究节气食物,推动时节食育课程顺利进行。

二、依托各种资源,开展时节食育课程

(一)依托园区资源

园区资源是重要的幼儿教育资源,是教师实施各类课程的基础。以本园为例,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工作者们竭尽所能,开设生活坊,为幼儿提供生活体验机会。对此,在实施时节食育课程时,教师可依托生活坊,创设多样活动,引导幼儿进行生活体验。

例如,在生活坊中,教师沿着食物种植、食物制作、食物买卖、收纳餐具这一路径,创设相关实践活动。如在制作食物时,教师和园区厨师通力合作,为幼儿提供食物、水、洗菜盆等,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洗菜。然后,由园区厨师使用幼儿清洗的蔬菜,为大家烹饪美食。在此过程中,幼儿细心观看,感受厨师高超的烹饪技术。如此依托园区资源,不但推动了节气食育课程的顺利开展,还使幼儿获得了体验生活的机会,促使他们亲身体验,感受食物种植、食用的全过程,建构良好认知,同时感受到劳动的价值,锻炼劳动能力。

(二)依托家庭资源

家庭是幼儿教育的助推器和强有力保障[3]。《指南》要求幼儿教师与家长通力合作,引导家长体验幼儿教育活动,切实发挥家庭教育资源作用,助推幼儿有效发展。本园在办园过程中,早已设置家长进园区通道,借此发挥家庭教育资源优势。教师可把握如此时机,依托家庭资源,开展时节食育课程。

例如,在生活坊,教师利用午餐时间,邀请部分幼儿家长进园区,鼓励他们指导幼儿清洗食物。在厨师烹饪的过程中,家长则和幼儿围坐在一起,认真观看烹饪过程。家长依据具体烹饪过程,耐心地向幼儿介绍厨师的烹饪步骤、方法,并说明具体原因。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边看边听,做到“知其然”的同时“知其所以然”。然后,家长和幼儿一起品尝并点评美食,同时赞赏厨师,使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这样的做法不仅发挥了家庭资源的作用,还让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时节食育课程的实施情况,便于积累教育经验,自觉地在家庭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指导。

(三)依托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是不可缺少的幼儿教育资源,是幼儿进行生活体验的有力助力。在社会资源中,时节食育课程可利用的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以依托多样化的社会资源,带领幼儿走出园区,走进不同社会场所,借此开展时节食育课程,助推幼儿发展。

例如,随着时节变化,超市货架上会出现不同的蔬菜、水果等。教师可以在征得管理人员、超市工作人员和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和家长一起将幼儿带进园区附近的超市,引导他们了解此时节的食物。在此过程中,超市工作人员发挥专业能力,介绍蔬菜、水果及其食用价值、方法等。通过看、听,幼儿不仅可以了解某一时节的食物及具体情况,还可以在无形中感受到食物背后蕴含的饮食文化,切实受到传统文化熏陶,提高文化认知水平。此外,通过体验如此活动,部分幼儿可以丰富生活经验,为自觉在现实生活中依据时节选用食物奠定基础。

三、结合地域特色,开展时节食育课程

教育内容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依据。时节食育课程内容多种多样且具有地域特色[4]。本园地处武夷山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教师可以以当地饮食文化为基础,选择极具特色的内容,开展时节食育课程。

例如,我国自古就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在此习俗的基础上,本地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衍生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习俗,如吃姜母鸭、甘蔗、糍粑、鱼丸等。幼儿在体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受到家人的影响,在冬至时吃过不同的美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不少幼儿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冬至时吃这些食物。对此,在开展时节食育课程时,教师可以以冬至为基础,结合当地特色饮食习俗,挖掘多样美食。之后,教师可以以不同的美食为入手点,将幼儿带入生活坊,沿着冬至“吃什么—为什么吃—怎样做”的路径,展现有关内容。例如,在“吃什么”阶段,教师鼓励幼儿迁移生活经验,介绍自己在冬至时常吃的食物。同时,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介绍情况,确定具体的冬至美食品种。接着,教师依据具体美食,结合教学语言、电子白板等,形象生动地讲述“为什么吃”,使幼儿了解冬至美食背后的地域文化。最后,教师还依据幼儿发展特点,选择简单易制作的当地美食——糍粑,指导幼儿进行制作、品尝,使他们借此积累经验,学会用实际行动传承地域特色文化。

四、创设多样活动,开展时节食育课程

(一)紧抓一日生活,创设活动

一日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构成,是幼儿体验生活的重要途径。餐点时刻是幼儿与食物进行“互动”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教师依据幼儿的具体表现,顺其自然地创设时节食育活动,助力幼儿体验、探究,建构良好认知,积累生活经验。

例如,在清明时节,园区在下午吃点心时间,为幼儿提供清明粿。教师可把握清明时节时机,利用早上、中午、下午时间,创设多样活动,使幼儿对清明节及传统习俗建构认知。受到活动经历的影响,大部分幼儿在拿到清明粿时,很容易将其与清明节建立联系,自觉提出各种问题,如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吃清明粿?清明粿是怎样做成的?吃清明粿有什么好处?等。教师及时赞赏幼儿积极提问的行为,并以这些问题为基础,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清明粿进行介绍,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建构良好认知。这样不仅有效地使时节食育课程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增强了课程的生活性,还切实地丰富了幼儿的一日生活,使他们通过体验生活储备经验、拓宽视野,进而增强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

(二)紧抓各个领域,创设活动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时节食育课程的支撑。以五大领域为依托,融入时节食育课程内容,可以在推动五大领域发展的同时,助力幼儿实现多元发展。此外,幼儿园食育并非对食物的静态认知,需要幼儿了解食物生长规律及它们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对此,在开展时节食育课程时,教师可以立足五大领域,把握食物生长规律及其与自然规律的关系这一内容,创设多样活动,丰富幼儿的体验。

例如,在芒种时,教师紧抓艺术领域,创设手工创意制作活动,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水稻。在创设活动时,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呈现稻田图片,引导幼儿思考图片上是什么。在思考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够自觉迁移生活经验,介绍水稻。教师给予幼儿赞赏后,在电子白板上播放视频《忙碌的芒种》,引导幼儿走进播种水稻的场景。结合场景内容,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一系列问题,如“视频中的农民伯伯在做什么?为什么农民伯伯在这一天如此繁忙?”等。如此问题使幼儿陷入沉思。教师把握时机,结合具体视频,用生动的语言讲解芒种节气,让幼儿了解在芒种时节种水稻的农事特点,然后创设水稻种植活动。在活动之初,教师先鼓励幼儿与小伙伴们通力合作,用橡皮泥制作水稻模型。此活动具有开放性,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权。大部分幼儿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出各种各样的制作方法,与他人碰撞思维,统一认识,初步了解用橡皮泥制作水稻模型的方法。然后,幼儿埋头操作橡皮泥,制作水稻模型。在幼儿动手制作时,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制作出一株株“水稻”。接着,教师搭建舞台,鼓励幼儿化身为“农民”,体验种水稻的过程。在种植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示范作用,演示种植水稻的方法,驱动幼儿模仿。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幼儿获得了体验生活的机会,还使他们了解了水稻及种植方法,感受到食物生长规律及它们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

(三)紧抓家庭生活,创设活动

家庭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延伸,是幼儿体验生活的承载。在体验时节食育课程时,幼儿体验多样活动,对食物建构认知,同时受到多元熏陶。教师可立足于幼儿的发展情况,打破家园界限,引导幼儿在家庭生活中迁移认知,增强认知,同时践行良好行为。

例如,通过体验多样活动,不少幼儿了解了不同节气要食用不同的食物。基于此,教师在儿童膳食原则、膳食搭配和膳食指南的指引下,引导幼儿走进家庭生活中,用多样方式向父母介绍某一节气食物,并和家长一起依据家庭生活情况制订菜单。之后,家长要将菜单以照片形式分享于班级微信群,与其他家长和教师进行交流,完善菜单内容。接着,家长利用家庭生活,按照菜单内容,为幼儿制作时令菜肴,满足幼儿在不同季节的营养需求,帮助幼儿塑造健康的体魄,真正做到“不时不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实施时节食育课程,可以使幼儿积极体验生活活动,在认知食物的同时,形成文化认知,锻炼劳动能力等,夯实有效发展基础。对此,在实施幼儿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以《指南》为指导,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引,以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为入手点,应用多样策略实施时节食育课程,促使幼儿体验生活,建构食物与传统文化认知,同时顺其自然地发展劳动能力、探究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等,提高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食育节食节气
我是“食育”小画家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节食减肥主食有讲究
亲 妈
亲 妈
节食减肥,会让女人很不“性”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24节气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