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现当代散文教学中语文情境的运用

2023-09-09姜红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散文阅读教学文章

姜红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散文,因此,教师要重视散文阅读教学,采取积极的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使阅读满足全体学生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合理运用语文情境进行阅读教学,构建高质量语文课堂,本文将探究语文情境在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课堂,引导个性阅读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也只是被动回答,在学习中缺乏思考,对于文章没有自己的见解,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较弱,学习中非常依赖教师。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除了从作者的角度分析文章外,还能够从自身的角度理解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会正确看待问题,用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摆脱传统教学的限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思维特点,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构建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在情境中获得直观的感知,加深记忆。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文本内容,提出问题:作者是如何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百草园中有许多的趣事,说一说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这篇文章篇幅较长,但文章内容杂而不乱,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深入探究文本。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组织交流发言,展示讨论结果,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相互分享成果,使小组讨论更加完整、高效,完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利用现代化手段,构建阅读情境

在语文现当代散文教学中,不能将阅读局限于“读”中,而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深度解读现当代散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中,部分教师流于形式,只注重对学生“读”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思考,阅读体验不佳,学生难以理解文章的情感和思想,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基于教学现状,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现当代散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树立生本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情设计教学方案,并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探究有效的方式,构建多元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内容,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从而获得深刻的认知,在学习中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为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现代化手段,构建阅读情境。例如,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搜集资料,查找与诗中场景有关的图片,将图片与诗相整合,制作成教学视频,通过播放视频,营造阅读情境,让学生一边欣赏图片,一边朗读感悟,图文结合,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还可以设计教学课件,以课件的形式呈现文本内容,将图文结合,突出阅读重点,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此外,在情境中学习,让学生置于具体的场景中,切身感知,能够深化理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体验。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的,文章的阅读感悟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文章,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当代视角对文章进行个性化解读,得出创新性的观点,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运用到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应用情境导入,激发阅读情趣

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在情境中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进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利用多媒体构建多元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营造良好互动氛围,让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思想都尚未发育成熟,具有较大塑造空间,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济南的冬天》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前研究教材,将文章相关的背景与作者写作时的经历整理成课件,在课前导入中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了解文章背景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蕴含在文章中的丰富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促进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构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过程,既达到引导的目的,又避免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进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实现互动教学的目的。在课堂导入中创设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其将情感融入到阅读中,主动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探究,掌握阅读知识,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四、构建互动情境,营造阅读氛围

在现当代散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构建互动情境,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进行交流,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和阅读能力。互动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文章中的留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利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延伸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要将学生合理分组,在小组讨论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讨论的目标,再开展小组讨论,在讨论中记录成果,对讨论的内容和结果进行整理,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讨论中。同时,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营造宽松的交流氛围,提高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在讨论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阅读中的问题。例如,在《邓稼先》的教学中,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文章“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涵盖了哪些线索?进而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同时,教师要对文章内容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相互交流探讨,通过将生活元素融入语文教学,使语文更加贴近现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五、构建生活情境,还原文本语境

语文包含了自然、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方方面面,学科知识涉及范围广,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落实生活化教育理念,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补充、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语文,并能够应用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经验,解决现实问题,将语文知识学以致用,积累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例如,在《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回想春天的特点,学生对春天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同时再展现作者笔下的春天,带领学生观看视频,欣赏春天的情景,跟随作者的脚步,感知春天的美好。教师要将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并在阅读后,仿照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将阅读知识运用到写作中,从而使作文更加生动、有情感,强化读写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學中,教师要以多元化方式开展教学,指导学生赏析文章,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培养阅读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散文阅读教学文章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