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体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群建设
2023-09-08杨华
杨华
摘要:智媒体时代,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发生了深刻变革,为充分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并为行业输送高质量的现代化人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与时俱进,正视人才培养还存在的理论基础薄弱、跨学科属性不明显、缺乏智媒体思维等问题,优化人才培养方式。课程群建设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课程有机整合,能够带动专业课程发展,提升学生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是智媒体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智媒体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人才培养 课程群建设
智媒体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新闻生产与传播流程的智能化革新,实现信息与用户需求的智能匹配的全新媒体形态。相比于传统媒体,智媒体具有更强的信息生产分发能力、更高效的信息匹配效率和更丰富的媒体传播功能。智媒体在技术全面赋能下正重塑传媒生态格局。面对这种新的传媒生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群”建设需要得到深入分析,用以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新兴人才。
一、智媒体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人工智能写作具有天然的优势,可以大大简化新闻生产流程,甚至部分取代人工写作。这对于媒体人才的培养具有相当大的冲击,之前大量存在的“熟练工”岗位将大大缩水甚至不复存在,能够独立采编,独立制作将成为媒体专业毕业学生的标准技能。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大大抹平了媒体行业的专业壁垒,对于高校的非传媒专业学生来说,进入媒体行业的学习成本同样被大大降低了,传媒专业的学生很可能将面对“毕业即失业”的窘境。面对智媒体的汹涌来袭,目前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应对略显不足,之前就存在的问题被更加凸显,同时又暴露出了许多新问题。
1.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依旧受困于传统媒体教学思维。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是信息”,受众对于信息的理解会被传播的媒介特质所影响,新媒体所需要的技能与传统媒体相比,互有交集,但更多的则是互不相同。而目前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往往是在传统新闻学、传播学专业中增设几门课程,依旧缺乏硬核能力。
2.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所应该具备的跨学科属性并未凸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一门结合了新闻学、文学、广告学、艺术设计、市场营销、计算机甚至心理学的复合学科,尤其在智媒体的背景之下,专业跨学科属性明显。然而目前,本专业在许多高校都是由各学科的教师拼凑而成,大部分教师只是将课程从原学科原专业照搬过来,最后学生只是学到了各学科的皮毛知识,没有触及核心能力,更加无法进行融合,变成了“门门通,门门松”,在工作中更加缺乏竞争力。
二、智媒体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改革需依托课程群建设
智媒体技术的出现,给传媒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也使原本依赖传统技术的相关产业出现了新的变革,而网络与新媒体作为直接向传媒行业输送人才的专业,应充分做到与时俱进。课程群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课程有机整合,能够带动智媒体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发展。在探索课程群建设策略前,应明确智媒体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1.课程群建设成为提高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质量的新动力。智媒体技术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育工作越来越注重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强调新思维与新技术的碰撞和交融,这也促成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载体的扩展延伸。将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等相关专业的课程融入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中,形成教育合力,推进跨学科交流与研究,给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生在综合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适应智媒体时代由传统技术向智能技术变革的步伐,熟悉智能AI、AR、VR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内涵,并将其拓展到专业思维中,促成融合智媒体思维的综合技能提升。帮助学生有效将新闻采编、文案策划、影视审美、撰稿与新媒体运营、拍摄与剪辑等多方面技能融会贯通,实现思维的多维度延伸拓展,提高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质量。
2.课程群建设提升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随着传媒行业的创新发展,多种原本独立发展的媒介形态开始相互关联、彼此融合。智媒体时代催生了数字化媒体信息平台,使传统媒体技术之间的区隔被打破。落实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上,也应积极顺应时代步伐,打破相关学科间的壁垒,建设多学科课程群。5G、区块链、AI、AR、VR等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转变,拉近了媒体机构与用户的距离,这就要求从业者充分适应媒介融合的新趋势,并掌握多种专业融合的新思维和新技术。而课程群建设正是為这种科技新变革、行业新趋势服务的,在充分结合算法决策、沉浸式体验、内容定制等市场思维的前提下,将多个有内在关联的学科融合。由此可见,建设有机课程群,能够充分提升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3.课程群建设赋能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能够向多个行业输送高质量人才,带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智媒体时代对传统产业链形成冲击,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因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策略应充分考虑新时代的经济文化发展要求。课程群建设将多个学科有机融合,充分考虑到了当下人才市场对于从业者综合技能的需求,有效贴合了行业发展的内核,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助力下,具有智媒体思维与技术的新时代人才将进一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振兴。
三、智媒体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群建设原则
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技术的智媒体,正快速影响着传媒领域的发展,智媒体的智能化改造、技术方式引领、内容智慧化要求,规定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原则。
1.系统性原则。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群建设需要具备整体性与系统性,系统中的每一要素,也就是每一个学科要相互关联,遵从内在统一,形成适应智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的合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考虑群整体与各个课程要素间的关系,对这些学科进行系统整合,确保学生习得的是系统的而非杂乱无章的知识,通过完整、合理的规划以达到专业优化的目的。
2.交互性原则。智媒体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群建设要充分考虑交互性设计,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与资源分享,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高质量的交互依赖于互联网教学,因此,将线上教学有机融入课程群建设策略是交互性原则的有效保障,能够促进信息交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学生高效吸收和运用知识。
3.自主性原则。各院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特色与教育观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探索课程群建设策略时,要遵循自主性原则。
四、智媒体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群建设策略
随着智媒体的创新要素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理念中的渗透,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课程群需要具备动态联通、开放共享、交互协同等核心特征,不同学科之间互相融合,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网络与新媒体课程实现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跨界融合。课程建设以务实为导向,依托智媒体进行实践操作,探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可实践性。
1.建设智媒体与专业相融合的课程群。通过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的调研,挖掘现有学科与智媒体相融合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媒体手段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更新,课程群的建设不是将几门课进行简单的组合,而是要完成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与全面整合,明晰主次,制定阶段性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课程设计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上进行创新,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
2.建设跨学科多领域的课程群。网络与新媒体教育本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因此更应该注重创新和各学科融合,应该跳出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固化思路,注重其跨学科交叉的属性。从招生情况来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文理兼收,在专业背景方面就与新闻学专业区别开来。正因如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也面临着更广泛的就业范围。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也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必须涉及的学科,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学科之间兼容并蓄,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对数据分析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寬各类学生的发展层面,打破学科壁垒,打造一套专属智媒体时代网络与新媒体的教育课程培养体系。
3.建设线上线下教育互通的课程群。在课程群设计中应积极探索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融合,智媒体下的机器智慧是核心亮点,利用人工智能和技术创新,通过智媒体将教学场景化,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ChatGPT等新技术,推出在线学堂、视频公开课等线上课程体系,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让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到更多优质课程资源。在线下实训课程方面,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连接现实情景体验,模拟实践操作环境,为学生提供虚拟实践空间,打破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时空限制。
4.建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的组建中,理论为学生提供实践依据,实践则是检验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实际应用。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学科和教学资源,突破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智慧课堂,为学生搭建模拟情境,学生通过智媒体对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在实践模拟中达成项目驱动式教学,在实践中成长为具备知识迁移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5.建设分层培养的课程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分层培养课程群可以通过基础准备阶段、核心课程阶段、综合应用阶段来加以实施。一是基础准备阶段,在大一学段进行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相关的基础教育,以基础课程群为主,使学生掌握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等相关专业的课程基础知识和方法,了解行业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的启蒙阶段。二是核心课程阶段,以大二学段目标为互联网行业就业的学生,在该阶段进一步细化学科门类下具体的专业方向。这一阶段的课程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和大数据的反馈决定的,通过智媒体手段对大一学段各学科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学生的特长和学习规律,为学生提供定向培养方向和个性化学习规划,为不同目标的学生提供分层教学。三是综合应用阶段,为大三、大四阶段的学生的定向选择增设选修课程,该阶段主要以实训课程为主,丰富实训课程模块,组建情境实践课程群。
五、结语
在智媒体时代,传媒行业的巨变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智媒体融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中,是新型传媒教育面临的挑战。有变革就有机遇,能洞悉媒体变革,主动谋取人才策略创新是高校努力的目标。融合多学科的课程群建设为教学策略优化改革提供了可能,有效的课程群建设不仅能够提高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质量,还能提升学生在职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网络与新媒体人才。
作者系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新传媒与艺术学院新传媒系副主任
本文系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教改项目“ 产教融合视域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20230107)、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教改项目“‘大思政视域下西安高校新闻传媒类专业班导师制建设的实践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202303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申雪凤,文宰鹤.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卓越广告人才培养的课程群建设[J].传媒,2023(06).
[2]毛伟.从融媒体到智媒体: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探索[J].青年记者,2023(05).
[3]于亮.我国智媒体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传媒,2023(02).
[4]陈莹.新兴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三把钥匙”——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J].传媒,2021(24).
[5]钟书平.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路径探索[J].传媒,2021(23).
【编辑:钱尔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