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K3CA突变对EGFR-TKIs治疗EGFR19/21突变肺腺癌疗效的影响
2023-09-08张振华喻永龙朱西平魏婷汪亚珍黄文婷
张振华,喻永龙,朱西平,魏婷,汪亚珍,黄文婷
宁国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安徽宣城242300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大部分为腺癌和鳞癌。有研究报道,在NSCLC中驱动基因阳性率高达60%[1]。目前,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NSCLC首选靶向治疗,以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靶向治疗最为常见。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和21外显子L858R突变是EGFR的两个敏感位点突变,约占EGFR突变的90%[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针对这两个敏感位点突变的晚期NSCLC一线治疗选择。研究表明,在晚期NSCLC治疗中EGFR-TKIs对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的疗效优于对EGFR 21外显子L858R突变[3]。EGFR-TKIs治疗EGFR敏感位点突变的晚期NSCLC客观缓解率(ORR)超过70%,但仍有小部分患者疗效不佳[4]。随着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成本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突变基因被发现。学者们发现这小部分疗效不佳患者存在多种分子改变,包括EGFR其他位点突变(如T790M突变)[5]、EGFR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突变(如KRAS、BRAF、PIK3CA)[6]及基因共突变(如TP53/EGFR、PIK3CA/EGFR)[7-8]和miRNA变化等[9]。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基因共突变可能是EGFR-TKIs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如PIK3CA/EGFR共突变[10]。但GUO等[11]研究发现,不同研究PIK3CA/EGFR共突变肺腺癌EGFR-TKIs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差异较大,并且趋向于PIK3CA起负向调节作用。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了PIK3CA突变对EGFR-TKIs治疗EGFR19/21突变肺腺癌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料与方法
1.1.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4月宁国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门诊或病房初次接受第一代EGFR-TKIs(埃克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的不可手术肺腺癌患者80例。所有研究对象经组织或细胞病理学检查,符合肺腺癌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肺腺癌诊断标准,临床分期ⅢB/Ⅳ期,ECOG评分0~2分;②年龄≥18岁;③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④经基因检测,存在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或EGFR19/21单突变。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基因突变者;②未完成至少1个月的EGFR-TKIs治疗者;③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损害者;④既往有明确的精神疾病或酗酒史者;⑤存在吞咽困难、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无法口服研究药物的事件者。本研究经宁国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编号:宁医2017-002-01),所有研究对象或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因检测 基因检测样本为肺腺癌组织或外周血肿瘤细胞DNA,委托广州达瑞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或安徽安龙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PCR或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PIK3CA、EGFR突变情况。其中,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20例(共突变组)、EGFR19/21单突变60例(单突变组)。
1.3.疗方法 肺腺癌患者予埃克替尼口服,每次125 mg,每天3次;或予吉非替尼口服,每次250 mg,每天1次。持续治疗直至患者不能临床获益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
1.4.效评价 口服埃克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28天评价疗效,之后每8~12周评价1次。疗效评价参照RECIST v1.1[12]。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完全消失,无新病灶出现,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4周;疾病进展(P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病情稳定(S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未达到PR,或增加未达到PD。记录治疗期间的最佳疗效。随访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或患者死亡,统计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计算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CR例数 + PR例数)/总例数 × 100%,疾病控制率(DCR)=(CR例数 + PR例数 + SD例数)/总例数 × 100%。
1.5.床资料收集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吸烟史、ECOG评分、临床分期、脑转移、口服EGFR-TKIs类型(埃克替尼或吉非替尼)、EGFR突变类型(19外显子缺失突变或21外显子L858R突变)和PIK3CA突变类型(9外显子突变或20外显子突变)。
1.6.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果
2.1.组临床资料比较 共突变组男7例、女13例,年龄≤60岁4例、>60岁16例,有吸烟史9例,ECOG评分≤1分9例、2分11例,临床分期ⅢB期8例、Ⅳ期12例,有脑转移4例,口服埃克替尼8例、吉非替尼12例,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11例、21外显子L858R突变9例;单突变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60岁23例、>60岁37例,有吸烟史33例,ECOG评分≤1分26例、2分34例,临床分期ⅢB期20例、Ⅳ期40例,有脑转移9例,口服埃克替尼32例、吉非替尼28例,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29例、21外显子L858R突变31例。两组上述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2.组疗效比较 共突变组PR 7例、SD 8例、PD 5例,单突变组CR 2例、PR 36例、SD 18例、PD 4例。共突变组和单突变组ORR分别为35.0%(7/20)、63.3%(38/60),DCR分别为75.0%(15/20)、93.3%(56/60),共突变组ORR、DCR均低于单突变组(P均<0.05)。
2.3.组PFS、OS比较 共突变组和单突变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7.50、11.6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17.30、26.20个月。共突变组mPFS、mOS均低于单突变组(P均<0.05)。
2.4.IK3CA与EGFR19/21基因共突变肺腺癌患者PFS、OS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PIK3CA与EGFR19/21基因共突变肺腺癌患者PFS、OS的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以单变量Cox回归分析中P<0.10的变量为自变量,以PFS或OS为因变量,纳入多变量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RR=5.580,95%CI:0.638~48.805)、ECOG评分(RR=1.640,95%CI:0.540~4.984)均不是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ECOG评分(RR=0.289,95%CI:0.088~0.951)是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EGFR基因突变类型(RR=0.569,95%CI:0.187~1.730)不是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表1.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PFS、OS的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3.论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以NSCLC最为常见。腺癌是NSCLC中常见的病理类型,占40%~60%。由于大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就已无手术指征,只能采取化疗、放疗等非手术治疗手段,但其疗效有限,预后往往较差。
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能够精准打击肿瘤细胞,抑制其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在NSCLC中EGFR突变率最高,尤其是肺腺癌中。因此,针对EGFR突变肺腺癌的靶向治疗成为近年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EGFR-TKIs一线治疗EGFR突变肺腺癌已达成共识。但在临床上经常发现并非所有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可从EGFR-TKIs治疗中获益。部分患者存在原发性耐药,或初期有效但很快耐药,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目前,EGFR-TKIs疗效欠佳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有学者提出,基因共突变可能是EGFR-TKIs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随着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发展,全基因检测已经可以覆盖到大多数基因共突变情况。在这些基因共突变中,TP53/EGFR或PIK3CA/EGFR共突变较为常见。而这些基因共突变可能与EGFR-TKIs疗效欠佳有关[11,13]。
PIK3CA是一个重要的致癌基因,在肺癌、乳腺癌、大肠癌中均有表达。有研究报道,NSCLC患者PIK3CA突变率约为3%,大多数位于EXON9、EXON20[14]。SONG等[15]研究报道,在接受EGFRTKIs治疗的肺腺癌患者中,PIK3CA突变与PFS、OS降低密切相关。QIU等[8]研究亦表明,PIK3CA突变与较差的PFS、OS显著相关,并且在EGFR-TKIs治疗期间出现耐药性较早和缓解率较低。这些研究均表明PIK3CA突变与EGFR-TKIs治疗肺腺癌疗效不佳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共突变组ORR、DCR均低于单突变组。表明PIK3CA突变可明显降低EGFR-TKIs治疗EGFR19/21突变肺腺癌的近期疗效。本研究生存分析显示,共突变组mPFS、mOS均低于单突变组。表明PIK3CA突变可明显降低EGFR-TKIs治疗EGFR19/21突变肺腺癌的远期疗效。因此,PIK3CA突变可能是导致EGFR-TKIs治疗EGFR19/21突变肺腺癌近期和远期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
PIK3CA突变导致EGFR-TKIs治疗肺腺癌疗效不佳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持续激活有关。PIK3CA基因负责编码p110α蛋白,该蛋白为PI3K酶的亚基,而PI3K信号通路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EGFR的下游信号通路之一,能够将细胞外和细胞内的信号整合起来,从而在细胞生长、增殖、凋亡中发挥调控作用。正常情况下,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或关闭受上游EGFR信号调控。本研究应用EGFR-TKIs后抑制了EGFR信号传导,使得因EGFR突变造成的PI3K-AKT-mTOR持续激活状态结束,进入关闭状态,最终抑制肿瘤生长,这是单纯EGFR突变应用EGFR-TKIs治疗有效的重要机制之一。但当存在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时,下游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持续激活,摆脱了上游因应用EGFR-TKIs抑制的EGFR信号影响,进而导致EGFR-TKIs疗效较差。
本研究单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COG评分可能与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PFS有关;ECOG评分和EGFR突变类型可能与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OS有关。进一步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COG评分均不是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ECOG评分是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EGFR突变类型不是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提示,PIK3CA突变并不是EGFR-TKIs治疗EGFR19/21突变肺腺癌远期疗效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在肺腺癌中PIK3CA突变率约为3%,而与EGFR19/21共突变率更低。另外,现实中危险因素与结局的关系包含其他变量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
目前,针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代表性药物有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16]及其衍生物依维莫司[17]和PI3K抑制剂阿培利西[18],但这些药物在NSCLC治疗中尚停留在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阶段。第一/三代EGFR-TKIs均能使EGFR敏感位点突变患者PFS和OS获益,故第一/三代EGFR-TKIs和PIK3/mTOR抑制剂联合应用成为治疗PIK3CA与EGFR共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一种选择。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今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针对PIK3CA突变的靶向药物问世。
综上所述,PIK3CA突变可导致EGFR-TKIs治疗EGFR19/21突变肺腺癌近期和远期疗效不佳,但PIK3CA突变并不是EGFR-TKIs治疗EGFR19/21突变肺腺癌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