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体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3-09-08陆晓雨眭国荣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4期
关键词:育人校园政治

陆晓雨 眭国荣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南京 211816)

校园体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可以激发校园体育的活力,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校园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校园体育文化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正在不断地转变着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有针对性、有组织地利用校园体育文化的思政育人功能,将校园体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让校园体育文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重要载体之一。

1 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不仅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它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选择和重构[1]。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中,大学生作为大学体育文化活动的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按照一定的体育行为标准创造出的体育精神与物质财富。

大学生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受益者,而校园体育文化向大学生灌输的是一种生活理念,体育运动并不只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对大学生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意义[2]。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是提升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元素,更是推动学生全面成长的有效举措。校园体育文化是营造学校人文氛围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更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催化剂[1]。

2 校园体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2.1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五育”全面发展

张伯苓提出“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的理念,并指出体育是改造国民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关于深化教育培训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五育融合”理念的本质是追求人的全面与整体发展。“五育融合”就是将德育、智育、美育、劳育以及体育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综合素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方向。体育与其他四育有必然联系,并与其他四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且相互支撑[3]。体育是“五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养德、益智、勤奋、尚美等育人功能,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能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还可以增强体质健康,形成健康人格,磨炼意志[4]。因此,应重视体育对“五育并举”的筑基作用,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以体育人”的内涵,推动实现以体树德、以体增智、以体育美和以体促劳的目的,而积极推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5]。校园体育文化以其健康积极、内涵丰富、活动多样等特点,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推动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2.2 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论述了体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倡导“身心并完”的现代教育思想,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蔡元培也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些都体现出体育与德育的关系,并指出对培育人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校园体育文化对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和开展多种体育运动项目,例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这些团体及个人项目不仅能强身健体,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还能提高大学生的规则意识、抗挫折能力、拼搏精神、集体精神以及奉献意识。学生在组织和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尤其是一些群体性体育活动时,会在活动过程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任务,亲身体验校园体育文化带来的魅力,这会使大学生更容易感受到他们自身的自我价值,也就会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觉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会自觉把自己同集体结合在一起,更利于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校园体育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建立和理想信念的塑造。

2.3 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健康人格

健康的人格决定了个人一生的发展走向,而在人与社会的发展中,人格不仅控制着人的思想行为方式,而且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所以培养健康人格对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个体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不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目的[6]。所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先从培育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入手,帮助大学生塑造个体的健康人格。加强培育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是当前高校的主要任务,而校园体育文化对培育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无法取代的作用。

由于大学校园体育具有课程社会性、内容运动性、过程群体性、文化潜在性等特征,所以校园体育文化是塑造和培养大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7],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而且能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人格,树立正确三观,磨砺意志品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大学生容易受到校园环境的影响,在生活方式、情感、行为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培育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3 校园体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认识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而且还能够促使他们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师生认为,校园体育文化仅仅是一种运动氛围,或是标准化、现代化的体育设施,规范的管理制度,达标的师资力量以及优异的体育竞技成绩。并没有真正理解校园体育文化,对校园体育、体育精神理解不够,对校园体育功能的认识仅限于强身健体,并未充分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是单一强调学校体育的健体功能,忽视了其思政育人的功能。因此,他们很难将校园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这种认识的局限性会导致师生只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表层意义,掩盖了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等更深层次的体育文化精神,很难触及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层面,难以发挥校园体育文化既育人又育心的作用,阻碍了校园体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信念和人格培育价值及隐性教育价值[8]。

正如教育家蔡元培所说,“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的育人功能才是最本质的功能,既要注重体育强身健体功能,又要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9]。新时代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体育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品质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有效利用校园体育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2 校园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深度不足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大层面维度构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要高度地融入每个层次中去,相互促进,均衡发展。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石。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是以育人为基础的,需要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的长期稳定发展,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水平越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越丰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良好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学生对大局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体育制度是规范学生校园日常行为的基石,有利于学风和校风建设,能有效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感知积极力量[10]。

因此,从校园体育文化的4个维度可以看出,校园体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部分学校虽然开展了一些代表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和课程,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流于表面和形式,很难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育人价值,难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同向同行,无法共同达到育人目标,协同育人效果不明显。将校园体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校园中学习体育文化知识并进行体育活动实践锻炼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内化为思想精神财富,外化为实践。但现在部分高校的融合仅限于制度融合,其余部分的融合深度依然不够充分。如果融合层面缺失,就无法全面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11]。因此,高校应加强校园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协同性和融合深度,以促进二者关系更加和谐且规范有序,才能够发挥出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4 校园体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校园体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作用,也越来越多地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所重视。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应充分重视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不断继承和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容,强化校园体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相融合及协同教育,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巨大作用,以不同方式和途径切实把校园体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4.1 强化校园体育文化传承,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认识

著名的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曾说过:“运动场是培养学生品格的极好场所,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性情,激励品质。刻苦锻炼可以培养青年们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自信心,进取心和争取胜利的决心。”马约翰认为,体育既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的功效最重要的培养人格,并弥补教育的不足,是培养人格的最好的工具,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以清华大学为例,清华从创建伊始便十分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校一百多年来,马约翰提出的“体育的迁移价值”更成为清华体育工作的理论指导,“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是清华新时期的体育教育观,“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则是每一个清华人奋斗的目标,“无体育、不清华”也成为清华历代学子自发喊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12]。清华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因此形成了良好的体育传统与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产生和积累了优秀的思想文化,如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都离不开它的根基。因此,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就像人体内的重要氨基酸一样,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经过长期教育实践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和历史的体现,同时也是实现价值塑造、思政育人与能力培养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传承校园体育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养成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所以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美好传统值得传承。引导学生通过校园体育文化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不断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引领和现实指导作用,不断推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强化校园体育文化传承的思政教育功能。

4.2 增强校园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

拓展校园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协同路径,不能在体育教学中单纯地加入思政元素,或在思政课堂中加入体育元素,而是将体育文化元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拓展校园体育文化与思政元素之间的协同路径,并不仅仅局限在体育和思政课堂中,要以学校举办的各类体育活动、体育知识课堂和社团活动为平台,实现掌握知识技能和养成道德素养同步发展。

根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的工作原则中的要求,要立足时代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使学校体育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同广大学生对优质丰富体育资源的期盼相契合,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匹配[13]。将校园体育文化中所表现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价值塑造和理想塑造价值等文化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国家意识、文化自信等方面相融合,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效融合。目前,大部分高校所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都是以显性教育为主,极少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相融合,从而导致校园体育文化不能充分发挥其隐性教育作用,这种状况对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将校园体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间的协同发展和融合发展,并在此过程中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间的资源共享[14]。

4.3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形式,营造浓厚校园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说道:“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5]高校应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节和校园体育赛事等活动来丰富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校园体育的魅力,增强校园体育活动的吸引力,使校园体育文化进入日常校园生活中去,以此为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创造契机与提供舞台,盘活校园体育资源,提高师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带来的良好育人氛围可以在无形中规范并引领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与价值选择,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16]。

首先,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活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形式,实现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相互弥补、相互推进,学生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还是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17]。让大学生在参与各类体育赛事、体育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更快成长和进步。比如,校园足球赛中需要的合作精神,马拉松项目需要的顽强意志力,参加大型体育赛事所需遵循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观看奥运体育健儿争夺冠军场景时所感受到的爱国主义精神、顽强拼搏精神等,这些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其次,校园体育文化节活动内涵丰富,学生参与度高,校园体育文化节的开展可以突破专业的界限。各类可以体现校园体育文化的文艺演出、书法绘画、海报宣传等作品可以在校园体育文化节上充分展示,达到以校园体育文化带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各学科全面提高的“滚动教育”效果,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多元发展,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育深度融合。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校园体育活动、体育文化节等活动的开展,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普及性,以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为引领,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的基本原则。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和高校全面育人的需要,推动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更好地融合,从而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作用[5]。

5 结论

高校应高度重视体育文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树立正确理念,转变主体位置,弘扬体育精神,推进教学改革,探索育人途径,多层次多角度培养学生,让校园体育文化伴随学生生活,滋养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高校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好校园体育文化这一创新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引导大学生培育健全人格,坚定意志,强健体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有利于有效推动学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育人校园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