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力、空间、认同:社会学视角下的微博超话研究

2023-09-08杨梦思

国际公关 2023年14期
关键词:认同权力空间

摘要:Web3.0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媒介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新型的虚拟社区崭露头角,人们的交往方式也随之改变。微博的快速发展为用户提供了平台化的社交空间,给予用户最大化的主动权和参与权。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遵循“空间依恋—身份认同—权力操控”这一框架和线索对微博超话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权力;空间;认同;微博超话

微博超话社区于2016年6月第一次推出,如今已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加入。超话社区是一个新媒体社交平台,是于微博内运营的。新浪微博通过超话社区平台向用户提供的内容涵盖了综艺、娱乐、游戏、旅行、美食等多个兴趣话题。随着 “名人战略”的推出,新浪微博迅速掀起一股热潮,“微博超话”和 “超话”的概念也随之流传开来,它们成功地将许多知名的艺术家、文化大家和科研专家纳入其中,标志着一个新的微博时代的开始。

超级话题作为微博话题的衍生品,是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媒介产品,是将原有话题模式和社区属性相结合。超话社区通过内容的筛选机制沉淀相关话题的优质内容,从而聚集对某一类话题感兴趣的用户。

一、社交媒体与精神空间融入

精神空间与传统的客观空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深刻的、充满个人情感的环境,使个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更多的自我实现,从而使个人获得更多的满足。而且,它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会融合的重要手段,它包括了文化的接纳与心理的接纳两个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彼此之间的互动方式,趣缘群体逐渐由地域关联变成空间依恋,而微博就是精神空间的一种代表。[1]

现代科学的进步和 “乌托邦”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可持续的、可扩展的、可以改变世界的网络环境,卡斯特尔曾经提出过一种全新的、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网络社会。网络空间是一个非真实存在的场所,在其中充满着不真实在场,而一些元素、符号、象征物被投射进该空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以往现实空间的各种活动逐步迁移到虚拟的网络空间,而这个网络空间并不属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地理空间,它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信息共享是这种空间的核心内容。虚拟化和数字化、信息流动和弹性、经济全球化和个人化共同支配了这个虚拟的网络空间。

尽管互联网技术本身看似虚无,但它所传达的信息和观点以及所描述的社会环境,都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体验 “虚拟文化”所描述的社会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 “虚拟文化”所传达的信息,使 “虚拟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我们探索社会的重要媒介。通过微博超话,人们能够建立一个更加接近于现实的社区环境,让参与者有一种更加亲近、更加有趣的交流体验,就像身临其境一样,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去接触和理解彼此。“流动空间”与 “地方空间”的结合——卡斯特尔深刻地揭示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转变。[2]

二、从个体认同到集体认同

“认同”这个词一开始广泛出现的领域是心理学和社会学,而后传播学领域开始使用。身份认同,指的是个人与特定文化的认同,更具体地说,就是在问:我是谁,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一些学者把身份认同划分为四类:个人、群体、自我以及社会。本文重点讨论自我认同的基础上所构建的个体和集体的身份认同。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化组织和机构的权力运作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消极性,使他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文化活动,从而获得自我认同,这也是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集体身份认同意味着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属的文化群体,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在 “他者”中做出最佳的选择。个人的文化偏好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因此,他们会把自己所属的文化群体作为自己的集体。在青年亚文化虚拟社区——微博超话社区,用户通过参与各类互动实践,确认了自身的价值,从而实现身份认同。吉登斯指出,通过运用工具理性,人类可以将科学和技术的组织原则有效地应用于对自然环境的管理。当我们逐渐从自然环境向社会环境转变时,我们与很多日常的经验渐行渐远,从而导致缺乏自然环境的生活经验,在不全面的生活经历或者说经验中构建自我认同其实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但是青年亚文化虚拟社区一定程度上以更丰富的社会经验弥补了自然环境经验的缺憾。[3]

三、权力的规训无处不在

在微博超话社区中,权力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社区身份的赋予上,更体现在社区制度的建立和重塑上。社区内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使得参与者能够更好地遵守社区的规则,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通过实践,我们发现,“禁言”和 “被忽视”的权力在超话场域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们不仅反映出社会的制度化内容,而且也成为福柯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社会,“禁言”的權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规训,不仅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也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毫无疑问,在赛博空间中,权力的规训已经深入到每一个社区成员的心中,即使网络空间可以让他们摆脱肉体的束缚,但他们的言论和行为仍然受到严格的约束。管理权力等级也造成了趣缘圈层分层,管理权力体现为管理者拥有普通用户没有的权力,同时管理者之间存在权限的层级划分。通过对微博兴趣超话进行观察发现,任何兴趣类型的超话社区都会设置大主持人和小主持人若干名来管理整个超话社区,比如2021级考研超话社区的主持人团队设置了1名大主持人、3名小主持人;张若昀超话设置了大小主持人各两名,他们拥有普通成员不具备的权限,作为超话的管理者、规则的制定者、秩序的维护者来领导整个超话社区。超话大主持人与小主持人在管理权限方面也存在权力的分层。[4]

除等级头衔及管理权力等显性分层外,话语权力与影响力是导致网络趣缘群体圈层分层的隐性因素。具有特殊等级身份的成员其话语权力及影响力显著。本研究观察2021级考研超话社区发现,超话大小主持人、“粉丝大咖”等成员的话语权及影响力较大,他们的发帖一般处于关注的中心,往往能获得大量的评论、点赞和转发量。越有资本或者越有资源的成员越具有很强的话语权,比如,具备经济资本的成员通过购买转发量,而不具备任何身份及资源的普通成员的话语权及影响力微小,其传播的内容基本上得不到很高的关注度和互动量,消失在海量的内容中。当然,超话中的普通成员也可以借助趣缘场域进行自我培力,实现身份的向上流动。

但权力不仅仅局限于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它更多地体现在社会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中,这种作用力建立在主体之间的关系之上,它是一种自由的关系,允许个人拥有更多的权力,他们可以自由地加入或离开超话,而不必屈从于规则制定者,反而可以创造一个新的反抗式超话,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权力,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规则和制度,以此来保护权力主体的利益。然而,在赛博空间中,权力的行使可能会影响到线下的实体,当它们被转移到现实世界时,它们的归属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会消失。因此,研究不同的地域和历史空间中权力的流动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以社会学理论视角分析

(一)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

柯林斯指出,互动仪式链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正是这种微观互动链构成了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互动仪式链是社会学的一种微观视角,其研究落脚点主要在于 “情境”,包括四个部分:共聚场域、外在边界、互相关注和共通情感。互相关注和共通情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是参与者之间高度相互关注,即参与者彼此之间的默契和同步性;二是 “情绪感染”,从社会生理学的角度来说,情感共鸣可以促进群体内部持续的信息交流和双向互动,并逐渐构建并完善网络社区。

柯林斯认为 “正式仪式”需要有正式组织及官方认证等,微博超话社区虽然不具备这些要素,但必须承认,这些建立起来的微博超话给不同群体设立了身份边界,与微博广场及话题之下自发讨论的模糊群体界限和灵活多变的群体情感相比,它使成员能够更持久地保持身份认同感,情感能量也更容易汇聚并显示出强大特性。[5]

(二)布尔迪厄场域理论

场域理论在整个社会学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场域、惯习、资本三大核心构成了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本研究以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为基础,将微博超话看作是一个场域。

布尔迪厄认为,一个场域被认为是在不同区域间具有客观联系的一个网络或构型。占据这些特殊位置的行动者,在这些领域占据着很大的权力。由此可知,场域主要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这个社会关系网络由不同的行动者参与,这些行动者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凭借自身位置的特点来夺取利益。

在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中,布尔迪厄认为可以把惯习看作某种创造性艺术,提出惯习就是一种社会化的主观性。另外,布尔迪厄还认为惯习与场域之间存在着二类关系:一种是相互制约关系,是场域对惯习的形塑,指的是行动者在所指定的场域中必须符合场域内的所有条件,然后再采取行动;另一种则是认知建构的关系,强调惯习对场域意义的赋予,惯习有助于赋予场域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把特定的场域建构成一个 “充满意义的世界”,吸引更多的行动者参与其中。

在场域理论中,布尔迪厄将资本看作场域运作和转变的原动力,他认为场域行动者间的博弈关系主要是各种特定的资本的差异。

由此可见,场域更像是一个分析单位。布尔迪厄认为 “从场域概念着手就如同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一样”。本文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微博超话社区为用户提供的一个具有权力运作的、能够实现身份认同的空间,其实就是研究这些超话社区里用户之间的关系。因此,引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将微博超话看作一个场域,以便更好地开展研究。[6]

五、结束语

社交媒体时代,趣缘文化圈层作为网络趣缘群体的文化 “新部落”,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和交往方式,体现了网络社会的再结构化。微博超话社区不仅为用户提供一个全新的社交空间,并且在无形中已经嵌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日常社会生活的方式和景观。网络的包容性、开放性使个性得到张扬,兴趣在网络中得到了无限的细分,用户在这里找到了属于他们栖息的天堂——超话社区。他们在这里与志同道合的同伴相遇,得到了现实中缺失的社会认同……他们在互动中收获了感情,在感情上构建了制度,最终形成了共同的意识。

根据研究发现,新浪微博超话虽然是一个虚拟社群,成员只是虚拟在场,但是仍然表现出一定的组织性和等级结构。微博超话用户主流价值从意识形态和内容的科学性上对社群价值进行引领,同时社群价值在建构发展过程中,也日益扩展着主流价值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微博超话这一虚拟空间为用户提供精神依赖场所,而微博超话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丰富了这个虚拟社区,兩者相互调适,有望建构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丰富当代网民的精神世界,塑造一个具有繁荣网络文化和极具凝聚力的群体。

参考文献:

[1] 付明佳.浅析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J].公关世界, 2023(05):111-113.

[2] 宋旸,冯雨菡.新媒体语言社群是如何建构的:以微博BYM社群的语言实践为例[J].语言战略研究,2023,8(01):26-38.

[3] 林春香,刘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交媒体互助:以新浪微博 “肺炎患者求助”超话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06):54-65.

[4] 闫思颖.新媒体环境下基于微博平台的粉丝研究[J].新闻传播,2022(22):33-35.

[5] 郭世宸.中国网民针对抑郁症患者轻生性独白的共情话语研究:以微博评论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31):63-67.

[6] 晏青,刘钰.社交媒体平台抑郁群体的社会支持寻求研究:基于对微博 “抑郁症超话” 的考察[J].新闻界,2022(06):45-56+64.

作者简介: 杨梦思,女,汉族,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传播社会学。

猜你喜欢

认同权力空间
创享空间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