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生产中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
2023-09-08李霄
李 霄
(无极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无极 052460)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养殖者大多把生产的重心放在了扩大生产上,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空气、土壤和水源等方面的污染比较严重,而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1 畜牧业生产中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
1.1 空气污染。在畜禽养殖中,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将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养殖中动物饲料含有较多的动物蛋白质,在被厌氧嗜酸性氧化杆菌或厌氧细菌的过氧化酶降解后,会生成一些毒性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中包含有一种有毒的惰性气体。如果恶臭气体的浓度高,就会对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最后会对人们的居住环境以及身心都产生较大影响。在目前的阶段,由于投资规模的增大,以及政策扶持措施的增多,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在持续扩大,这导致在现实生产过程中,产生恶臭气体的几率增大,从而给牧区的生态环境和牧民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1.2 土壤污染。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部分养殖户直接将粪便排到土壤,这种方式不但会造成土体孔隙的闭塞,还会对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将猪粪排到地面上,就会让地面变得坚硬起来。此外,在某些草原上,由于畜牧业的发展,如果放牧后的草地得不到有效的修复,很可能会造成草地荒漠化。近年来,为了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农户普遍采用激素、抗生素及复合铁粉等,部分动物在摄入后,由于没有被完全消化,会随着粪便被排泄出去,导致盐分及有机重金属的积累,从而导致草场的生态环境恶化。
1.3 水源污染。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牲畜的粪便和尿液中含有很多的有机磷和有机氮,当排入水中进入到江河和湖泊中时,就会导致水体中的氮磷物质的含量大幅度提高,从而导致了水土的富营养化。发生富营养化之后,水体中的水藻就会大量繁殖,这时,水中的氧气含量就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导致水质恶化,鱼类大量死亡。
2 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2.1 强化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建设。首先,在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时,要对其周边环境的承受力(如人口密度、环境敏感性、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肥率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同时,要对养殖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对养殖场用地进行审批,从而在源头上实现对养殖环境的有效治理。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种类养殖场在治理污染方面存在的差别,并针对养殖场的养殖规模、所在的自然条件等,采用分级治理的方法。对符合点源污染定义的畜禽养殖企业,要按规定的标准设置排放口,并进行日常的环境监测;针对非点源污染,逐步形成科学的监测、普查与评价系统。此外,还需要对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库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对各个区域的畜禽养殖规模、结构、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防治设施、粪污综合利用以及相关的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科学构建畜禽养殖污染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对其进行环境污染风险的预警,最终建立全面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风险预警系统。
2.2 加大政策对畜牧业污染防治的扶持。首先,要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财政投资力度,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控的专项基金,除了中央对畜禽养殖进行综合整治、污染物总量减排、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大中型沼气项目等方面的投资之外,还要对养殖场进行相应的配套投资,同时,还要对那些利用银行贷款进行投资的养殖场进行贴息,从而降低养殖场治污的成本,提升养殖企业进行污染防控的积极性。其次,需要利用财税、信贷等经济激励手段,来引导畜禽养殖场利用周边耕地等来合理利用粪污。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畜禽养殖场的平台功能,将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合理利用畜禽粪便。通过将种植与畜牧结合发展循环农业,改善畜禽养殖环境,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另外,还可以利用畜禽粪便有机肥资源,生产绿色有机的农产品,以此来实现养殖场生产的环保生态转型,推动农牧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