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智化财经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目标探究
2023-09-07张卉
张卉
[摘 要]本文针对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智化财经人才的培养,分析当前高职财经人才培养现状,并根据需求调研结果,探讨数智化财经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期为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智化;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3.06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3-0222-04
1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介绍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高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在不知不觉中渗入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从商业角度来看,这些新兴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改变了商业组织方式与运作模式。与新兴技术相关的数字产业和岗位应运而生,促使传统部门和岗位的工作模式与工作任务朝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例如,财务岗位的核算工作由手工核算、财务软件辅助核算,逐步转变为财务云核算,甚至借助财务机器人完成自动核算,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基础核算工作量。而财务分析岗位工作任务转变为利用信息技术采集企业、行业大数据,应用相关技术手段完成数据的处理、挖掘、分析,并利用可视化决策看板实现对核心指标的实时呈现,洞察企业风险,解决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人才市场热点快报》中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数字产业的招聘职位数占全国总招聘职位数的两成,数字化专业仍处于人才缺口大的状态。因此,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培养出优秀的数智化专业人才,满足企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是教育界数智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最终目标。
2 高职财经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对高职院校财经专业人才培养的调研,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对数智化财经人才的培养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不少問题。
2.1 人才培养模式选定
不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照搬本科教育,以相关专业知识体系为参照设置课程体系,实践类课程比重小。部分院校即使设置了岗位相关的实践课程和理实一体化课程,也因实践条件长期得不到更新,实训设备陈旧,教师缺乏实践技能与经验而流于形式,学生毕业后依然无法胜任专业相关的岗位任务。
此外,还有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前未进行真实可靠的调研,未充分了解其专业对应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设定未充分思考和改进,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或者不具备用人单位要求的职业能力与素养,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2.2 人才培养目标设定
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不少高职院校仅对兄弟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学术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简单修改,没有结合周边省市实际情况、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发展特色,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专业面向岗位所发生的变化与未来发展趋势。这样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一是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进入社会后还需企业花费大量成本培训,企业颇有微词;二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因达不到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而屡遭碰壁,导致其就业心理发生变化,怀疑母校,怀疑自己,甚至做出对社会不利的行为;三是偏离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会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逐渐出现就业人数过剩,而人才严重缺乏的现象。
例如,会计专业在过去二十年间作为高校的热门专业,每年招生数量和毕业人数较多。而近年来企事业单位财务岗位的数智化转型和管理模式的升级使得财务岗位数量需求大幅减少,质量要求上升。然而不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招生数量并没有因此减少,人才培养目标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导致学生就业情况不尽如人意。
2.3 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会出现同一子类别专业采用相同或类似的课程体系的现象,仅仅是课程开设顺序发生变化,毫无专业特色和创新;还有些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时仅遵循学科知识体系,未紧跟专业的发展与岗位的需求,不考虑数字经济时代对专业岗位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另外,有些院校设置的专业课程门数多,能力培养与素质拓展类课程比重太低,课程并不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兼顾学生的兴趣。
此外,在课程建设中,不少课程教学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课堂的教学质量依赖于教师的个人能力,课程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与策略不受学生欢迎,以结果性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应用也较为普遍,无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同时,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在学生知识获取、技能培养、能力提升、素质养成等各个方面均容易偏离课程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实现。
3 基于成果导向的数智化财经人才需求分析
针对高职院校财经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智化财经人才需求的矛盾,笔者认为,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数智化财经人才还需基于成果导向、坚持“需求决定目标”的原则,从外部需求,即国家与社会需求、用人单位需求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内部需求,即学生要求,家长期望,学校对学生的毕业要求等各个方面入手展开广泛调研,了解真实人才需求,形成有效的调研报告,才能制定出符合社会需求、专业特色和人才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
3.1 外部需求
3.1.1 国家与社会需求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中显示,中国的数字化人才缺口已达1100万,人才严重匮乏。并且,随着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进程的推进,各行各业数智化人才缺口还将继续扩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要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同时,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也需要更重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高校与研究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有效的校企合作,促进高校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和产业创新人才缺口的有效填补。
3.1.2 用人单位需求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需要既了解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熟悉岗位工作业务流程与发展需求,又具备数据思维与素养,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同时,数字经济背景下产生的各类新问题具有复杂性、系统性、交叉性、综合性等特点,企业也要求数智化人才具备结合各种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企业中的一员,数智化人才也需具备良好的办公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等其他软实力。
此外,各行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带动了中高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和低技能劳动者需求的减少。因此,传统岗位,如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结构在悄然发生变化,基础核算人员需求减少,而具备数字化操作技能、能应用智能技术,具备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财务人员的需求在逐渐增加。
3.1.3 就业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在调研人才需求时,应立足本校所在区域,或毕业生就业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当前国内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小的差异,而高职院校作为其所在省份及周边省市的人才培养高地,应充分考虑区域内经济发展情况、方针政策和人才需求,培养符合区域发展特点的专业对口人才。
例如,在贸易行业中,江浙沪地区对外贸易公司、进出口企业较多,企业经营管理相关岗位的招聘需求中对人才的外语能力、对外贸易和跨境电商行业运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较高。因此精通至少一门外语的沟通技能,掌握对外贸易、跨境电商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数字化应用能力应纳入江浙沪高职院校对外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开设相关必修课程予以支撑。而西部地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高职院校在市场需求不大的情况下,可将外语沟通能力和跨境电商、对外贸易相关知识和技能作为专业的选修课程,供有兴趣的同学选修。
3.2 内部需求
3.2.1 学生需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需求,需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辩证地看待。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但实践能力较强的特点[1]。此外,信息时代的青年一代已具备较高的信息系统操作技能,接受新事物速度快,部分学生创新能力较好。对于课堂教学方式,学生渴望有用、有趣、乐学的课堂氛围,希望在和谐的师生互动教学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在校学生对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和行业企业需求大致类似,希望获取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具备岗位当前及未来发展所需的技能和素养,部分学生希望学校能通过和优质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实训等合作方式具备职业能力,获得优质企业的培训、实习和工作机会。同时,学生也希望在校期间能有更多个性发展空间,希望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满足其个人兴趣爱好,增加求职技能,提高健康生活质量。
3.2.2 家长期望
高职院校学生家长的期望主要包括学习环境要求,在校期间身心健康要求,道德教育要求,专业发展情况与教学质量要求,就业指导要求。
对子女学习环境的要求包括生活方面和人际交往方面,家长希望学校重视住宿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希望多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对于身心健康要求,大部分家长希望学校能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多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道德教育要求中,家长更希望子女能有抗挫能力,有爱心、有信心、有上进心。对于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家长期望学校能高度重视专业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组建具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结合行业、岗位的发展趋势组织有效的课程和课外活动,培养能适应未来工作的有用人才。此外,家长们也希望学校能多进行创业、就业的指导,引导子女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并为子女实习和就业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机会。
3.2.3 学校要求
首先,高职院校较本科院校而言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些专门性的高职院校,如财经类院校、旅游类院校具有特定的专业特色,也对在校生提出了具备特定专业背景的期望。高职院校根据校友企业,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岗位的需求,要求学生具备优良的品质、健全的人格、专业的素养和能适应就业岗位的实践能力。
其次,学校通过设立各种校园管理制度,如班级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课堂考勤制度等方式对学生提出纪律要求,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遵守纪律,树立个人责任意识。
4 数智化财经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在对校内外部需求进行广泛调研后,我们可以将数智化财经人才培养目标分为素养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三个方面。
4.1 素养目标
新时代大学生应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掌握与本专业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同时,高职院校学生也应当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并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具备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劳动精神。
4.2 知识目标
数智化财经人才必备专业知识除了管理、财务、经济学、金融、营销、税务等基础经济管理理论之外,还应包括职业面向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
除此之外,为满足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数智化财经人才也需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及应用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专业与数智化技术相融合的思路,形成岗位数智化应用知识。
4.3 能力目标
数智化财经人才在养成与岗位对应的职业技能的同时,还需熟悉现代技术手段在岗位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具备能适应产业数智化发展需求的数据思维,能运用数字化办公系统和智能化工具熟练处理日常事务,具备集体工作必需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并能养成劳动精神、创新精神。
同时,良好的写作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自驱力以及能根据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也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软实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时代对数智化财经人才的定义和要求,不再是以往的仅掌握专业知识,具备相关职业能力即可,而是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既具备数据思维、数据应用能力,又具备相关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素养,能高效、高质完成岗位工作,能适应岗位的全新工作模式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数智化专业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玲峰,高雪妮,杨彦.基于OBE理念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与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1):91-92.
[2]肖瑩慧,韩杰,路璐.基于OBE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4):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