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中教育价值的探索
2023-09-07毛红
毛红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教育工作受到更多的重视,而且时代的发展对于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幼儿教学期间的教育价值进行简单探索,分析现阶段幼儿教学期间阻碍教育价值實现的障碍性因素,进而针对如何实现教育价值、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幼儿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是否实现关系到幼儿个体的发展、幼儿教师职业发展以及园方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有必要意识到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性,明确教学期间的教育价值,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后立足幼儿教学现状,主动采取措施实现教育价值,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保驾护航。
1 幼儿教学中教育价值的内涵
在幼儿教学期间,教育价值主要包括下述三个方面:一是以简单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为代表的知识层面的教育,使幼儿能够掌握一些基础性的生活知识、生活经验,主动识别生活中的各类事物,有效规避生活中的各类风险因素,实现健康生活。二是以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为代表的道德层面的教育,使幼儿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正确的行为举止,能够形成乐于助人、文明守礼的优秀品质。三是以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为代表的思维层面的教育,有助于使幼儿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对于幼儿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 幼儿教学中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性
结合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来看,在幼儿教学期间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促进幼儿个体发展、促进幼师职业发展、推动幼儿园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四方面。
2.1 促进幼儿个体发展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到七岁是个体发展的基础性阶段,对于个体未来数十年的人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七岁以后,幼儿进入小学,在此之前的三到七岁恰恰是幼儿入园学习的阶段。因此,在幼儿教学期间做好教育工作,有助于为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启迪幼儿智慧、培育幼儿道德,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经验,能够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此外,幼儿时期的人生经历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因此,做好教育工作也可以避免幼儿产生负面经历,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对于幼儿的人格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2 促进幼儿教师职业发展
推动教育价值的实现对于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这同样是幼儿教师主动创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与幼儿教学内容的重要契机。因此,幼儿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关键时机,在实现幼儿教学的教育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助力自身实现职业发展,实现自身与幼儿共同成长。
2.3 促进幼儿园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实现幼儿教学的教育价值需要幼儿园整合园内的教育资源,主动优化园方课程体系,推进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幼儿园采取措施提升园内办学质量,实现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如果全部幼儿园都能坚持以实现教育目标为导向,则可以从整体层面上推动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2.4 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
现阶段,我国面临愈发激烈的国际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在国际竞争中发挥关键作用,哪个国家具备大量的优秀人才,哪个国家便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对此,国际竞争、国民经济发展与民族复兴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幼儿抓起,尤其是注重幼儿时期的奠基性作用。因此,幼儿教学中教育价值的实现程度事关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与落实效果,有必要从人才培养的初始阶段发力,为国家培育具备高尚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
3 幼儿教学中教育价值实现的现实困境
结合上文分析可以发现,教育价值的实现对于幼儿个体发展、教师职业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以及国家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幼儿教学的现状来看,受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幼儿教学的教育价值并未全部落实。具体而言,实现教育价值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幼儿教学目标有待完善
在幼儿教学期间,教学目标对于幼师的教学实践和幼儿的学习行为具有关键的导向作用,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则教师能够顺利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有序落实各项教学措施,幼儿也能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实现学习发展。然而,现阶段的教学目标不够完善,前文提及,幼儿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包括知识、道德与思维三个层面,而现阶段的教学目标则只是涉及知识与道德两个层面,甚至一些幼儿教师给出的教学目标只涉及知识层面,忽视了幼儿在道德和思维层面的发展需求,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是明显不利的。究其原因,部分幼师的教学理念相对保守,忽视了幼儿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故而没有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3.2 幼儿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在现阶段的幼儿教学中,部分幼儿教师仍旧采取讲授的教学模式,而并未将基础知识、生活经验或文明礼仪融入教学活动,导致幼儿的学习体验较差,处于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参与教学的状态,幼儿兴趣不足,缺乏足够的参与感,而且并未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此外,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幼儿与教师之间互动不足,教师未能透彻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无法因需制宜地开展幼儿教学活动,对于幼儿教学的教育价值实现产生一定阻碍。
3.3 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对于幼儿教学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也关系到教育价值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然而,从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来看,部分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尤其是在部分偏远地区幼儿园,或者民办幼儿园中,幼儿教师的招聘门槛不高,园方也并未针对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考查。同时,在进入幼师岗位以后,部分幼师忽视自主学习,并未学习学前教育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最新知识,忽视自身发展,这也导致这些幼师的教学能力无法满足幼儿教学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育价值的实现。
3.4 幼儿教育信息化建设不足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对于幼儿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的幼儿教学中,部分幼儿园的信息化水平不足,导致幼儿教育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而言,部分幼儿园在信息化设备引进与建设方面存在短板,导致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功能不够齐全。与此同时,部分幼儿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具备专业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信息素养相对不足,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存在有心无力的情况,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幼儿教学的促进作用。
3.5 幼儿课程资源开发不足
在幼儿教学期间,课程资源的开发情况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学的效果,也关系到能否有效发挥幼儿教学的教育价值。部分幼儿园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短板,例如,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不足,教师并未将户外游戏资源、地域文化资源融入课程资源体系,导致幼儿课程资源并未满足幼儿身心成长发展需求。同时,部分幼儿教师习惯于将幼儿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这也导致幼儿教学期间存在课程资源结构单一的问题,导致幼儿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此外,部分幼儿园并未推动信息技术融入课程资源开发,这也是导致课程资源开发不足的重要因素。
3.6 家园联动不足
幼儿教学并非只是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职责,更需要幼儿家长的积极配合,才能确保幼儿教学圆满开展,提升幼儿教学水平,发挥幼儿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然而,从目前的幼儿教学情况来看,部分幼儿家长缺乏正确的育儿理念,没有意识到自身在幼儿教学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例如,幼儿教师在教学期间告诉幼儿要文明守礼,但幼儿回家以后发现父母存在随意丢放物件、乱丢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在幼儿家长的影响下,幼儿教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同时,部分幼儿家长缺乏教育经验,在育儿期间习惯于采取训斥、惩罚的方法,导致幼儿性格敏感内向,不善于参与幼儿教师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
4 幼儿教学中实现教育价值的策略分析
4.1 创新教学观念,优化幼儿教学目标
结合幼儿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幼儿教师应当立足于幼儿发展需求,主动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先进的理念指导幼儿教学活动,并设置全面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在知识、道德品质和思维模式三方面的发展需求,以知识为基础,促进道德品质和思维模式的协同发展,使幼儿在学习期间能够尊重他人、文明守礼,而且善于发现问题,能够主动与教师、同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在餐后用清水漱口,并且将漱口水吐在固定的位置,而非吐在地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教学目标:①形成良好的用餐和漱口习惯;②弄清为什么不可以将漱口水吐在地上;③如果漱口水不小心到了地上,应该怎样做?
在上述三个教学目标中,教学目标一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引导幼儿文明守礼,实现知识目标和道德目标的融合,而教师在目标二的引导下向幼儿解释原因,使幼儿知道将水倒在地面上会使地面变滑,让其他人摔倒,而且不卫生,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并且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目标三的重点在于设置一个问题,而后引导幼儿探究如何解决问题,有助于促进幼儿思维模式发展。不难发现,三个目标实现了知识、道德与思维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在未来的幼儿教学期间,教师也应当主动思考如何推动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深度契合,并与学生发展相契合,才能有效实现教育价值。
4.2 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幼儿学习体验
为了提升幼儿教学效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价值,幼儿教师应当考虑幼儿身心特点,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将各类知识、生活经验融入幼儿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践活动。
幼儿天性好动,而且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模式,将幼儿教学内容融入游戏活动,使幼儿在参与室内外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其动手能力。例如,某幼儿园组织大班幼儿开展安吉游戏,鼓励幼儿就地选材参与游戏活动,充分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使幼儿能够整合游戏区域内的游戏材料,并通过一定的组合和搭配,完成游戏任务。这一教學活动既迎合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也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动手能力的发展,并且使幼儿感到新鲜有趣,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学习体验。
再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将信息技术与童话故事相结合,根据童话故事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幼儿沉浸其中,对故事中的小动物或其他主人公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更有助于调动幼儿的情感,发挥童话故事对于幼儿的教化作用,有效实现教育价值。
除了游戏教学、情境教学以外,还有主题探究、亲子活动、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尤其是通过互动教学拉近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帮助教师把握幼儿成长需求,才能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实践。但这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能够合理应用多种教学模式,发挥不同模式的优点,这也要求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4.3 推进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为实现教育价值提供人才支撑
前文提及,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对于教学效果和教育价值是否实现具有直接影响。对此,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应当做好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价值的实现提供人才层面的支撑。
从幼儿园的角度出发,园方在招聘阶段应当注重对应聘者的考查,包括专业知识、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学经验等各个方面的考查,确保招聘的教师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教学能力,并且具备突出的职业素养,能够胜任幼儿教师一职。除了做好招聘工作以外,园方应当针对园内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尤其是在知识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培训两方面加大投入,使幼儿教师能够掌握最先进的教学模式,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而且可以积极认真地投入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园方需要做好考核工作,在针对幼儿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时,应当综合园方领导、幼儿、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各方意见,实现多元主体协同考核,确保考核的有效性,并及时将考核结果告知幼儿教师,帮助幼儿教师做好工作优化。综合来看,上述措施对于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为幼儿教学中教育价值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保障。
从幼儿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之余,幼儿教师应当保持自我精进的状态,能够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而且能够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同时,幼儿教师之间应当做好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资源共享,互相借鉴教学技巧,共同提升幼儿教学的质量,也为幼儿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一定帮助。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幼儿教师应当仔细倾听幼儿的意见,结合幼儿意见展开教学反思,对其自身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优化,在不断的反思与优化过程中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为教育价值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
4.4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提升幼儿教育信息化水平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幼儿园需要优化园内办学经费配置,结合幼儿教学的实际需求引进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搭建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并做好教学设备和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确保设备功能齐全,能够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支撑。在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幼儿园需要组织园内幼儿教师参与学习培训,重点在于学习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以及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网络工具搜集课程资源并进行线上备课,从而有效提升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同时,幼儿园可以将幼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与其绩效考核相挂钩,以此督促幼儿教师在教学期间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并在应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水平,能够将专业理论、教学经验和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使幼儿教学活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此外,幼儿园可以针对幼儿的具体发展情况建立幼儿成长档案,以档案的形式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追踪,实施监测幼儿的身心状况,关注幼儿的发展状态,也可以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对幼儿下一步的发展做出明确规划,为幼儿教学实践提供一定指导。
4.5 推进幼儿教学课程资源开发,丰富幼儿课程资源体系
前文提及,部分幼儿园存在课程资源开发不足的问题,导致课程资源结构相对单一。有鉴于此,园方需要以教学需求、幼儿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幼儿课程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具体而言,幼儿园可以从下述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推动生活化资源融入幼儿课程资源体系,幼儿学习的大部分知识都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应当突出幼儿课程资源体系的生活化特点,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并使幼儿在生活经验的帮助下理解课程内容,这对于提升幼儿教学活动质量、发挥幼儿教学的教育价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推动地域文化、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课程资源体系,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如孔融让梨、凿壁偷光等传统文化故事对于幼儿具有明显的教化作用,对此,幼儿园、幼儿教师应当积极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与幼儿课程资源体系建设相结合。三是推动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在信息技术帮助下广泛收集各类教学资源,以此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体系,同时幼儿园也可以开发线上课程,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应用,也能有效提升幼儿教学的效果。
4.6 家园携手推进教学活动开展,发挥幼儿教学活动育人价值
针对家园联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幼儿教师需要主动联系幼儿家长,帮助幼儿家长养成正确的育儿理念,使其意识到幼儿家长和家庭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幼儿园和教师开展的教学实践持以积极态度,主动配合幼儿教学活动。同時,在幼儿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家长会逐渐意识到自身的言行举止对于幼儿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从而在家庭生活中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例如,当幼儿父母做错事以后,要及时向幼儿道歉,以一种亦亲亦友的关系陪伴幼儿成长。针对幼儿家长缺乏育儿经验的问题,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线上途径进行及时指导,帮助幼儿形成活泼乐观的性格,使幼儿能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而且这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亲子教学活动,让幼儿父母进入园内,与幼儿共同学习知识,陪伴幼儿成长,有效拉近亲子关系,对于提升幼儿教学水平、发挥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也有积极影响。
5 结论
幼儿教学中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知识、道德和思维三个层面,实现教育价值对于幼儿个体发展、幼师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国家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现阶段的幼儿教学还存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幼儿教师需要主动更新教学理念,调整幼儿教学目标,主动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安吉游戏、情境教学等不同模式的应用,提升幼儿教学信息化水平。幼儿园和教师双方都应当积极投入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价值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前提保障。同时,幼儿园方面需要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发挥幼儿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同时推动幼儿教学课程资源体系建设,强化家园联动,实现家园协同育人,有效提升幼儿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化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