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与范式战争:混合式研究方法与案例
2023-09-07陈曦
陈曦
本文通过对范式和范式之争的探索,总结了范式的基本定义。在文献分析中提出实用主义范式的四个基本概念,分析了实用主义作为混合式研究方法的范式。此外,本文分析了混合式研究方法的定义、领域、理由目的和研究过程,混合式研究方法是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本文基于英语教学实践提出了混合式研究方案的具体实例,并提出了实例中定量和定性数据的分析方法,还讨论了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今后的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基础和研究实例。
1 何为范式
为了回顾和总结“范式”的定义,Morgan(2007:49)描述了范式是“影响研究者如何选择他们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的信念和实践系统”。范式概念的四个版本被确定为:①作为世界观的范式;②范式作为认识论立场;③作为专业领域成员共同信念的范例;④范式作为研究的典范(Morgan,2007)。Guba和Lincoln(1994)将范式作为基本信仰体系的本质作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假设的三部曲进行了讨论。然而,“范式”一词最初是由托马斯·库恩在其标志性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2012)中推广的。范式有两种含义(Kuhn,2012:174)。一方面,它代表了特定社区成员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它既可作为模型或示例的具体解决方案,也可以作为解决正常科学问题的基础。库恩的单一范式表示了正常科学以及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和不可比性(Johnson et al,2007)。
在此之后,实证定量研究的消亡和解释定性研究的繁荣引发了范式之战(Gage,1989)。Denzin(2010:421)解释说,20世纪80年代范式战争的争论是在价值论、本体论、认识论、认知论和方法论层面之间的:(a)定量和定性方法根本不同,定量和定性不相容范式理论;(b)解释或理论范式不能与认识论、不可通约论结合;(c)不存在无价值或无理论的探究,即反实证主义理论;(d)范式是不可通约的,是纯粹主义的论点;(e)方法具有不相容的假设,这意味着它们不能组合。
2 实用主义范式
2.1 实用主义
除了Guba和Lincoln(1994)的三个概念之外,任何给定的范式都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问题: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Biddle和Schafft(2015)总结了知识哲学的四个基本概念。本体论是存在和现实的本质以及我们对它的理解(Guba & Lincoln,1994:108)。价值论是我们所拥有的道德、价值观和信念。方法论是我们选择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Biddle & Schafft,2015)。
追溯到皮尔士、威廉·詹姆斯和杜威的作品,实用主义集中于科学调查中概念的实际应用(Robson,2011)。为了将真理定义为“有效的东西”,实用主义得到了折中主义和多元主义的支持。在本体论上,实用主义者“认识到自然和物理世界以及新兴的社会和心理世界的存在和重要性”。在认识论上,知识被视为“基于我们所经历和生活的世界的现实而构建的”。从价值观上讲,实用主义者采用“一种明确的价值取向的方法来研究文化价值观,这种方法特别赞同平等和进步等共同价值观”(Robson,2011:28-29)。 在方法论上,以实用主义为哲学伙伴的混合方法巩固了“世界观、研究问题、方法、推论和结论”(Johnson & Onwuegbuzie,2004)。有了混合方法的“联合行动”,单一的现实世界和所有个人对世界的解释之间就没有争议了。
2.2 实用主义作为混合方法研究的范式
Morgan(2007)、Creswell和Plano Clark(2011)将实用主义作为混合方法研究的基础,作为一种哲学世界观。在研究设计中,多种世界观可以应用于混合方法研究。基于实践原则,科学研究者将选择最适合研究的世界观。Creswell和Plano-Clark(2011)的世界观模型表明,每项研究所选择的设计类型是针对特定的研究而定制的。世界观模型的本质表明,“使用混合方法论是务实的研究方法”(Birddle & Schafft,2015:326)。
最后,实用主义消除了定量和定性研究者之间的争论,结束了范式之争,这表明最重要的是“研究是否能够帮助研究者找出想要知道的东西”(Hanson,2008:109)。实用主义的价值体现在于它对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认可上,并“为社会科学提供了一个适当整合方法的机会”(Morgan,2007:73)。
3 混合方法研究
3.1 定义
通过考察混合方法研究领域的19位专家的定义,Johnson等人(2007:118-123)从混合方法研究的定义中归纳出5个主题。
主题1 内容定量和定性研究
主题2 时间和空间数据收集阶段
主题3 广度从定义到世界观的广泛连续性
主题4 原因和目的:
(1)提供更全面和更深入的理解
(2)验证和解释另一种方法的发现,并获得结论
(3)为研究问题提供更丰富/更有意义/更有用的答案
主题5 定向自下而上的方法:
自顶向下方法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概念化连续体
通过上述五个主题的概括,可以指定混合方法研究的定义。
3.2 混合方法研究的四個领域
为了将混合方法社会调查视为一种独特的方法,Greene(2008)将社会科学方法论框架概念化,并提出了四种领域。
领域1:哲学假设和立场本体论和认识论假设
领域2:查询逻辑目的、设计、抽样、方法选择、分析、质量标准、撰写和报告
领域3:实践指南如何在实证研究和现象研究中混合方法
领域4:社会政治承诺服务于什么以及谁的利益、目的和政治立场
Johnson等人(2007)阐述了上述五个主题与Greene(2008)的四个方法框架领域的共同点。特别是领域1:哲学假设和立场与主题——哲学世界观的广度相呼应。领域2:查询逻辑说明主题——时间和空间,以详细说明研究过程。领域3:实践指南反映了主题1——内容,揭示了什么是混合的。领域4:社会政治承诺表达了主题4——方向,这是关于研究的目的和方向(Johnson et al,2007:129)。
3.3 混合方法研究的理由和目的
關于混合方法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目的,Greene,
Caracelli和Graham(1989)的规定如下。
(1)三角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收集和证实结果,这是不同方法研究同一现象的结果。
(2)互补性旨在从不同的方法中阐述、丰富和加强研究结果。
(3)发展意味着使用一种方法来帮助通知另一种方法。
(4)发现是为了发现悖论、矛盾和改进研究的新视角。
(5)扩展呼应了托马斯库克的多数论,以不同的方法扩展研究的范围和广度。
3.4 混合方法研究过程模型
基于研究过程,Collins、Owuegbuzie和Sutton(2006:69-71)在总结和阐述了之前的模型之后,概括了混合方法研究的13个不同步骤。
(1)确定研究目标
(2)制订研究目标
(3)确定研究/混合原理
(4)确定研究/混合目的
(5)确定研究问题
(6)选择采样设计
(7)选择混合方法研究设计
(8)收集数据
(9)分析数据
(10)验证/合法化数据和数据解释
(11)解释数据
(12)编写最终报告
(13)改革研究问题
3.5 混合式研究方法设计
Creswell和Plano-Clark(2007)总结了1989年至2003年混合设计的12种主要分类,并将4种主要类型的混合方法概念化(如图一):三角设计、嵌入式设计、解释性设计和探索性设计。三角化设计是一个单阶段的设计,定量和定性方法同时进行,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它有助于收集不同但互补的数据,以更好地理解研究问题(Creswell & Plano-Clark,2007)。嵌入式设计将一组方法嵌入到设计层的另一组方法中。这意味着一种方法,例如定量方法,是主要的设计,而定性则是支持和辅助的角色。解释性设计计划是一个两阶段的混合方法设计,使用定性数据来“帮助解释定量研究的结果”(Creswell & Plano-Clark,2007:71)。探索性设计基于在没有可用的措施、工具或指导框架的情况下进行探索的必要性。研究最好是探索一种现象,首先是定性方法,然后是定量方法,然后通过定性方法的解释得出定量结果(Creswell & Plano-Clark,2007:59-76)。
4 混合式研究方法实例
本案例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研究英语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和任务型教学法,这两种英语教学法中,哪种教学方法在大学阅读教学实践中更有效。在本设计实例中,我们将应用混合式研究方法,首先进行定量的准实验,然后对教师进行定性访谈,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收集深入的数据进行三角测量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1 准实验
Wiersma和Jurs(2004:130)描述了准实验包括完整的一组受试者。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选择两个规模为30名学生的完整班级进行准实验。对于准实验的形式,本研究将采用测试前—测试后非等效组设计形式(Wiersma & Jurs,2004)。在这种形式下,教师对500名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包括广泛阅读和精细阅读。然后,选择两个预测试平均分数相近的班级进行准实验。接下来,一组将被标记为对照组,使用语法翻译法教授一学期的大学阅读。另一组为实验组,在同一学期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学期结束时,将进行一次课后测试,以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确定哪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效。
4.2 访谈
在获得准实验的研究结果后,本研究将对教师进行面对面访谈,获得两位教师对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见解。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选择一个半结构化的访谈,使研究人员能够更自由地探索答案之外的问题。这种类型的访谈可以从受访者那里得到更多的答案,同时保持面试的结构。半结构化访谈的目的是“确定参与者对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经验的看法”(Mclntosh & Morse,2015:1)。基于半结构化访谈的启发式类型,本案例将选择描述性/解释性类型,用主观解释来阐明教师的实践经验。这种访谈方式可以在准实验中发现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偏好。Mclntosh和Morse(2015)指出,半结构化面试是半标准化的,以激发非结构化的回答和讨论。根据Patton(1980),标准化的开放式面试提前准备了准确的措辞和顺序。由于这种方法的优点,相同的顺序问题比较容易得到答案。每个问题都有每个参与者的完整数据。当有第二个研究人员来分析数据时,可以减少偏差,这有助于数据分析。然而,这种访谈的缺点在于访谈的灵活性和约束性,以及访谈得到的问题和答案的针对性有限(Patton,1980:206)。
4.3 问卷调查
在进行访谈时,本案例也实施了半结构化问卷调查。本次问卷为20名受访者设计了一系列开放式问题,每组10名来自实验组和对照组。这类问卷“设定了议程,但不预设答复的性质”(Cohen et al,2011:615)。基于Cohen等人(2011:610),问卷的规划如下:①本问卷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有效的教学方法产生自己的看法和态度。②抽样阶段的人群由20名学生组成,每组10名来自对照组和实验组。
调查问卷的优点是更可靠、更忠于现实,因为它是匿名的。同时,它既省时又省钱。然而,它的缺点是:当研究人员无法澄清问题时,受访者会对问卷产生不同的解释,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及时解答受访者的疑惑;受访者可能不愿意写下开放式问题的答案,因此,问卷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Cohen et al,2011)。
5 数据分析
5.1 定量数据分析
对于准实验,定量数据将来自于学生大学英语阅读的前测和后测,主要是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前和测试后的平均分数,之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前测中,本实例将应用t检验方法来选择两组,这两组在现实中表现相当。而且在后测中,将使用t检验来分析是否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得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得分。在准实验中,群体规模和得分变异性在真实情况下有所不同。t检验旨在检验两组学生的差异。为了测试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所获得的t值可以通过附上“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公式”来计算及其相关的标准差,代表分数的可变性(Fitzgibbon & Morris,1987: 41)。
5.2 定性数据分析
对于半结构化访谈,抽样阶段和实施阶段的数据将进行转录、分析、验证和报告(Kvale & Brinkmann,2009)。关于访谈和问卷调查,意义分析将是重点。Kvale和Brinkmann(2009)在意义分析中提出了三个方面:编码、凝练意义和解释。首先,编码是识别的文本关键词的重点,这是一种分析问题答案并将其放入特定类别的方法。内容分析是另一种严格总结和报告的技巧。编码用于检查和验证内容的数据,包括主题的识别和其频率发生(Cohen et al,2011)。第二,凝练意义是指压缩,意思是简短的陈述意义。第三,意义解释“超越了所说的对文本的更深层次和更批判性的明显含义”(Kvale & Brinkmann,2009:207)。
6 有效性和可靠性
6.1 定量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定量准实验缺乏随机分配会带来内部和外部有效性问题,并减少了准实验的可推广性(Cohen et al,2011)。其次,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智商等不可控变量。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确定性并保持本实验的有效性,本案例将保证两组学生的可比性(Wiersma & Jurs,2004)。例如,在大学英语阅读考试之前进行抽样,抽样阶段将使用能力测试和智商测试来抽取相似的得分群体用于前测。
可靠性的概念主要与实证主义有关(Guba & Lincoln, 1994)。有关可靠性的三项原则已被确定:稳定性、等效性和内部一致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意味着将收集来自类似参与者的类似数据,在适当的时间跨度内进行研究。语法翻译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的准实验是基于从测试前和测试后持续一个学期的同样的两组。可靠性即稳定性,可以用类似抽样的稳定性来表示(Cohen et al,2011)。等效两组在前测中的表现,可通过t检验得以实现。等效的可靠性也可以“通过使用等效形式的测试”来实现(Cohen et al,2011:339)。也就是说,准实验的前测和后测将以等效的形式实现可靠性。内部一致性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半分法的测试来实现(Cohen et al,2011)。例如,准实验的前测将分为两半,前提是前测被证明是一半可靠的,相关系数应为通过Spearman-Brown公式计算(Cohen et al,2011)。
6.2 定性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定性数据验证的方法包括三角测量。三角測量涉及各种来源,以帮助证明研究结果的有效性(Richie et al,2014)。首先由Denzin(1978)提出概念,不同类型的三角测量如下:①三角测量方法将通过数据比较,实现从不同的方法(定性+定量)的测量:定量准实验和定性访谈和问卷调查;②通过多重分析进行三角测量意味着另一名研究者将参与到检验中,与研究人员一起解读数据;③混合方法的理论三角测量是将从不同的理论角度来检验结果的收敛性和确证性。
至于可靠性,Denzin和Lincoln(1994)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①定性研究的可靠性是通过访谈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进行,来完成研究者的观察;②平行形式意味着对访谈的解释相同于问卷调查解释的时间;③研究者的可靠性将通过邀请第二位同样在混合方法框架中工作的研究人员进行解释本研究的定性数据。
7 结论
本文通过对范式的回顾和总结,介绍了实用主义范式,分析了混合方法研究的定义、领域、理由目的和研究过程,此外,本文还提供了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混合式研究方法的实例,并提出了实例中定量和定性数据的分析方法,还讨论了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今后的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案例基础。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