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考核体系初探

2023-09-07琚敏敏

知识文库 2023年15期
关键词:开题毕业设计选题

琚敏敏

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较高的艺术修养,毕业设计作为学生在校的最后一门综合实践课程,要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就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分析了当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量化、细化、信息化改善方案,希望为高职毕业设计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参考。

毕业设计工作是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进行设计、实验、科研,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意识、终生学习素养及职业能力,毕业设计的质量更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职业院校毕业设计管理起步晚于本科院校,综合类职业院校普遍一个学校采用一套毕业设计考核体系,对于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和艺术设计于一体的多学科新兴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单一、滞后的考核体系显然背离了毕业设计的初衷。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考核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1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1.1 制度过于笼统,无专业差异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于2015年由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等六个传统专业合并而来,培养具备科学精神及艺术创新能力的交叉型人才。专业对接的数字创意产业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首次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制造、绿色低碳产业并列的五大新支柱。作为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成果,毕业设计的管理及评价也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笔者所在地区的职业院校多以学校统筹、学院(系部)具体执行的毕业设计管理方式为主,大部分学校仅制定了一个毕业设计管理办法,未能体现各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对接新兴产业的专业特色无法彰显。

1.2 层次不够清晰,指标不细化

笔者所在学校当前的毕业设计管理规定从四个分项分别进行考核,平时20%考核点为学生任务书的完成情况以及工作态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30%考核点为毕业论文的结构、层次、文字、图表等方面的完成质量,自述20%考核点为毕业设计成果及汇报阐述的表达能力,答辩30%考核点为在规定时间内流利地回答问题。四个分项看似科学、合理,但每个分项具体指标不够细化且定性多于定量,在实际考核过程中指导教师、答辩小组容易凭主观判断进行打分,比如工作态度的认真程度、论文的逻辑性、毕业设计成果突出等分项考核指标对于不同的考核人员就有各自高低不等的标准;有些指导教师与学生未曾相识,若疏于指导,部分定性及指标不具体的考核点就只能凭印象、直觉给予评价和分值。

1.3 标准不统一,评价不专业

笔者所在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学位,指导教师与指导的学生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8”,各个系部在执行过程中因为专业教师人数及职称的限制,往往会有个别老师指导10位以上学生,近两年学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一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平均高于9。这些符合条件的指导教师还有部分毕业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理等非艺术设计类专业,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只知皮毛,任教的课程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关度不高。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由平时成绩、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自述、答辩四部分组成,期中平时成绩、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定,可见指导教师的评价极为重要,指导教师超标的工作量、专业知识的不够全面、主观的评价以及不同指导教师评价标准的不统一都是对学生毕业设计的不公正极不负责任。自述成绩、答辩成绩由答辩小组评定,同样存在答辩小组成员专业理论不强、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同一个毕业设计作品在不同的答辩小组会有优秀与不合格的天壤之别。

1.4 选题不严谨,设计无创新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兼容技术与艺术,要求师生能紧跟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与艺术修养。毕业设计作为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综合实践项目更需要使用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以技为基、以艺为展”,围绕不同工作岗位完成有设计、有创新、有价值的数字创意产品,而选题作为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面向本地区316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五年级学生进行调研,78.63%的学生自己确定选题,其中35.2%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37.3%是因为选题比较容易实现,很少有学生能够基于社会实际问题或者企业真实项目确定选题,选题的意义价值较低。而学校的制度中并未对选题进行考核,学生在选题时更加无标准、无目标,近两年重复选题甚至同一个班级选题相近的情况屡有出现,传统文化、茶文化、咖啡文化、美食文化等VI设计成为了学生热门选题库,UI设计、虚拟现实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选题方向鲜有学生选择。

1.5 过程不重视,成果不明显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同时具备先进的技术、创新的艺术、良好的素养,学生不仅要提交毕业设计成果,还需要完成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毕业论文和一个精美的汇报演示文稿。五年制高职的毕业设计课程通常安排在第九学期中后期,以2~8周不等的整周实训开展。笔者所在学校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在后期安排了2周的整周实训,学生在这段时间既要完成毕业设计课程的学习,还要同步制作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不少学生還在准备专转本校内选拔和就业面试,学生有限的精力及时间显然达不到毕业设计的考核要求,而当前毕业设计考核体系重视结果高于过程,答辩环节占比高达50%,学生只要在答辩前完成论文及设计作品并取得答辩资格,基本上就能通过毕业设计,取得相应学分。

2 层次分析法量化毕业设计考核分项

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通过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若干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将每个层次中的两两因素进行重要程度的比较从而构建比较判断矩形,形成多目标综合评价体系。本文研究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中应用广泛的九级比例标度方法,用数字1~9表示前者比后者的重要程度,具体含义如下表所示:

2.2 层次分析法在毕业设计考核体系中的应用

笔者面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316位学生与74位指导教师发放毕业设计考核指标调查问卷,了解师生对毕业设计开题、中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盲审和答辩六个维度的权重建议和实施现状。将六个维度从1~9按照由低到高的权重进行衡量,最终获得如图1、图2所示的调查结果。从结果分析,师生对毕业设计考核项目的权重基本保持一致,普遍认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答辩为考核中最重要的三个维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较之毕业论文更能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中期汇报和盲审结果是相对不重要的两个评价维度,开题的权重在3与4之间为比较重要的一个维度。

根据师生对毕业设计考核权重的判定,综合考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将该专业的毕业设计考核总成绩分为开题汇报B1、中期汇报B2、毕业论文B3、毕业设计B4、盲审结果B5、答辩情况B6六个部分,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和数据分析的层次分析法(AHP简化版)网页端工具构建了六个部分的比较判断矩阵。如下表所示:

通过工具智能分析,影响毕业设计成绩的六个因素权重计算结果显示为:开题汇报的权重为12.45%,中期汇报的权重为5.79%,毕业论文的权重为26.75%,毕业设计的权重为29.86%,盲审结果的权重为3.13%,答辩情况的权重为22.02%。一次性检验结果显示为:最大特征根为6.06,根据RI表查到对应的RI值为1.25,因此CR=CI/RI=0.01<0.1,通过一次性检验。依据层次分析法的结果,将原毕业设计四个维度的考核体系调整为六个维度的考核体系:开题汇报15%,中期汇报5%,毕业论文25%,毕业设计30%,盲审结果5%,答辩情况20%。调整后的考核体系引导师生重视毕业设计各个环节,开题汇报考核提高了学生的选题质量、明确了课题的研究任务,中期汇报考核能够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相关工作、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度及态度并给予指导,盲审结果打破了指导教师、答辩小组“一言堂”传统,扩大了考核范围、增加了考核力度、加强了过程管理。

3 成果导向法细化毕业设计考核指标

3.1 成果导向法基本原理

成果导向法是指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需要让学生最终取得学习成果的一种教育理念。学生在长期、广泛实践的过程中所取得成果,其存续性更高。而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持续最长、实践最广的一项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所取得的成果更为丰富、更有价值。

3.2 成果导向法在毕业设计考核中的应用

在准则层六个维度的基础上,笔者根据师生调查问卷及该专业毕业设计实际情况构建了方案层的比较判断矩阵,从选题质量、研究思路、文献调研、开题报告、语言表述五个方面考核开题汇报,从完成进度、设计初稿、论文提纲、中期报告四个方面考核中期汇报,从论文结构、论文格式、论述论据、文字表述四个方面考核毕业论文,从社会价值、创新创意、完整程度、展示效果四个方面考核毕业设计,从选题意义、参考文献、论文撰写、论文成果四个方面进行盲审考核,从阐述论文、语言表达、回答问题三个方面进行答辩考核。

具体到方案层的每个考核维度则以成果导向法为理论依据,将各个维度考核指标进行细化,以需要达到的目标、提交的成果明确每个方案层考核维度具体考核内容。如权重较低的中期汇报,要求高质量完成计划规定的各项任务并明确下一阶段计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设计方案及草稿集,撰写结构合理、目录清晰的论文提纲,撰写中期报告并能自然、流畅、清晰地脱稿汇报;权重最高的毕业设计,要求作品能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艺术观,理念有创新、设计有创意,作品完整且技术规范。期中主观因素较强的“展示效果”指标则根据毕业设计选题方向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学生热衷的VI设计方向,“展示效果”考核作品的色彩搭配、作品与产品的关联度、识别度、认知度等;比较冷门的UI设计方向,“展示效果”考核作品的色彩搭配、文字设计、识别度、交互性、易用性等;数字影视方向的“展示效果”,考核作品的完整度、片头片尾、字幕制作、视频特效、影片调色、镜头语言、整体效果等。

每项考核指标的细化,引导学生明确毕业设计各个环节需要提交的各项成果及要求,改革只求结果不问过程的考核弊端;教师在实施考核时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改善了主观打分、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选题方向细化毕业设计评分指标,体现了专业方向的差异性。

3.3 毕业设计系统加强过程性监管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一至两个月的毕业设计时间跨度,学生忙于学业、升学、就业等工作,没有他律进行督促学生难免跟不上毕业设计的工作计划,而指导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之余没有任务驱动也很难做到步步跟进、有效指导。再科学合理的制度,若执行者落实不到位,制度就如形同虚设。基于过程管理的毕业设计系统就能在选题、开题直至答辩、归档各个环节进行督促、监管和考核。因此,完善的制度体系还需配套系统的信息化管控。开题环节系统智能分析选题的重复度,提高了选题的创新性与可行性;设置教师指导学生数上限,杜绝教师指导过多学生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学生定期上传过程性结果,老师定期执行过程性考核,各系部及学校定期对师生行为全面监控,在系统的智能化消息推送下师生就能在繁忙中循序渐进完成毕业设计各项工作。在制度的约束与规范下,有痕迹、有反馈、有记录的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了教师的指导力度、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

4 结语

融人文、技术、藝术于一体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多学科、重创新、展创意、精技艺的专业特色,其毕业设计的考核也应推陈出新、特色鲜明。笔者分析了所在学校毕业设计考核体系的相关问题,以明目标、重过程、易执行、善激励为主线,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成果导向法重构、优化毕业设计考核体系,在智能化系统的推动执行和持续优化中,体现专业特性的毕业设计考核体系改进了结果评价、强化了过程评价,提高了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实现了毕业设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系2022年度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五年制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双导师”指导模式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2022/11/175。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开题毕业设计选题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的历史建构与实践研究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研究开题会议在京召开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七十年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