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全育人方针为导向提升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

2023-09-07杨帆乔洪波

知识文库 2023年15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班干部育人

杨帆 乔洪波

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学校最基层的德育工作,需要班主任老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在中职学校,由于学生本身的特点和日常德育事务的烦琐,往往造成了部分班主任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导致了德育管理效能的低下,以致对学校德育计划和工作任务的实施表现消极被动。归根到底,这是由于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欠缺所造成的,亟须班主任老师对自身专业能力进行提升。

如何有效提升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能力,这不仅是中职学校班主任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中职学校德育管理部门需要研究的课题。2017年,党中央首次提出“三全育人”理念。“三全”就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针,也为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提升指明了方向。如何将“三全育人”的理念融入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在实践中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促进班主任老师的专业化成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和实施者,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班级综合管理能力

1.1 了解学生的能力

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初中分流的后50%学生,其中的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约束力比较差,这样的学生构成给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带来了压力。班主任在接手班级初期,就应当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了解,比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人际关系、心理状况、家庭情况等,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制订个人档案和班级档案,在动态中更新对学生的了解情况,尤其是班级中的问题学生和心理异常的学生,更需要班主任付出更多的关注和了解。

除了建档立卡和收集资料以外,班主任老师还需要对部分学生予以“特殊关怀”。中职学校的学生是比较有个性的,部分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可能会与班主任老师的教育理念发生冲突,班主任老师在教育这部分学生的时候,需要学会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想法,试着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与这些比较“特殊”的学生加强磨合,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亲近感,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使得学生愿意对班主任老师敞开心扉,在互相信任的互动过程中,加强对班级学生了解的能力。

1.2 制订班规的能力

班规是一个班级进行常规管理的基本制度体系,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刚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就要根据班级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班规方案设计,使得班级常规管理尽早进入正规。

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德育管理部门会要求班主任使用学校对学生进行常规考核的德育量化体系,不少班主任老师在指定班会的时候也会参考这一体系,这是一个比较值得推广的做法。

一个班级的班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班主任老师还依据学生自觉性提高的程度,班规的内容由简到繁,在每学期不断充实班规的内容。在实施班规考核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加分减分应做到有理有据,批评惩戒与表扬肯定并重与适度,以表扬肯定为主,批评惩戒为辅,使全班同学在班规的正确引导下,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减少扣分),并努力追求进步(争取加分)。

1.3 班级文化建设的能力

如果说班级公约和班规是对班级学生的外在约束和引导,那么班级的文化氛围就是一个班级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内在催化剂,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润物细无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这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必须重视的班级管理工作之一。

良好的教室环境布置是一个班级文化氛围的外在体现,班主任老师应当充分利用班级的宣传栏、公告栏、团员角、读书角、黑板报等“硬件”,在布置中体现班级的特色,使全班同学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风貌,增强对班级的整体认同感。

班主任老师应当利用好班级微信群、QQ群等信息化手段,在动态的班级管理中融入班级文化建设,比如在班级群中发布班级活动的事迹介绍,在群相册中共享班级同学活动的照片等,使班级群成为全班学生喜闻乐见的班级文化展示平台,增强学生参与班级活动与分享活动成果的乐趣。

此外,班主任老师还可以根据班级的专业与特点,结合班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年龄特征,通过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设计班级口号、班级徽章、班服、班旗、班歌等,丰富班级的文化建设内容,使班级的文化氛围升华为一个班级的整体凝聚力,达到加强班级团结的效果。

2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借助班级内外和校内外各种德育资源和“人力资源”,使自身在德育管理的过程中成为联结各方的一个“结点”,提升自身的组织、运作与协调能力

2.1 利用和培养班干部的能力

班干部是一个班级学生中的骨干,是班主任老师的重要助手。一个组织健全的班干部队伍能够较好地贯彻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能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事半功倍,如何组建一支有效的班干部队伍,这是班主任老师在培养班干部能力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班干部队伍的建立,需要考虑到班干部职能的落实与分工。一般来说,一个班级的班干部队伍应该包括班长、团支书、副班长、宣传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等职务,确定班级常务委员的名单,这是一个班级班干部队伍的大致框架。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还可以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需求,增设班主任助理、心理健康信息员、班费管理财务委员、食堂用餐膳食委员等辅助型班委委员,并将中职学校住宿生中的舍长加入到班级委员会当中,以充实班干部队伍。

在班干部培养和使用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充分发挥班干部以身作则的模范带头作用,对班干部的职责进行制度化和考核的量化,并将班干部的工作事迹进行归纳总结,利用班会课的时候进行班干部述职,使全班同学了解班干部的工作,并对班干部队伍进行监督。

此外,学习成绩也是考核班干部的重要依据与硬性指标,班干部作为班级风气的引领者,自然承担着引领班级优良学风的职责,在每个新学年开始之际,班主任老师可适当依据班干部的日常表现与学习成绩,对班干部隊伍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优化,让部分学习成绩优良的普通学生也有机会加入班干部队伍,锻炼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2.2 与任课教师沟通协调的能力

在“三全育人”全员德育的理念下,任课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是日益显现,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如果说班主任对一个班级学生的行为习惯与生活习惯较为了解,那么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较班主任老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也为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情况掌握提供了更完善的参考。

班主任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当有意识地与任课教师进行接触与沟通,了解班级内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等学习常规情况,对任课教师反映的部分学生学习态度问题要及时反馈,协助任课教师规范学生的课堂表现,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任课老师相比班主任而言,有更多的机会发现班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退步情况,班主任老师应当及时向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任课教师一起对症下药、查漏补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班级优良的学习风气。

除了与任课教师的日常“互动”,班主任老师还应当寻找各种时机,加深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情谊,比如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每年的教师节,发动全班同学给任课教师送贺卡等礼物,表达对任课教师的祝福。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可以主动邀请任课教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介绍。在每学期由学校德育管理部门组织的家访活动中,班主任可以邀请任课教师一同前往。班主任老师在班级召开的联欢会、庆祝会活动中,也可以邀请任课教师一同参加。

2.3 利用班级家委会的家校共同教育能力

班级的家委会是由部分班级学生的家长组成的,是学校、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桥梁。在中职学校,家委会承担着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沟通与配合的作用,是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共同教育的体现。

家委会需要有一个健全的运行机制。班主任在组建家委会的时候,需要注意家委会成员的构成情况,由负责人和骨干成员组成家委会的框架,在平时的工作中明确家委会成员的职责,比如每月召开一次家委会例会,邀请家委会成员参加学校的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作为家长代表发言、担任家长学校的客座培训教师等。

此外,家委会还需要有健全的反馈机制。家委会委员可以把班级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要求汇总给班主任,班主任可以组织家委会成员到学校观摩主题教育活动,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以通过家委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进行宣传,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些工作都需要班主任老师的穿针引线,利用班委会提高家校共同教育的能力。

3 班主任应尽可能地充分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将对班级的管理理念融入活动中,在开展德育活动的全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团队心理辅导能力和组织班集体活动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班集体活动是一个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管理的过程中所必要的手段,体现了一个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如何在开展班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体现“三全育人”的全过程育人理念,进而提升班主任老师组织班集体活动的能力,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3.1 要有班集体活动前完备的组织动员和准备意识

每一次班集体活动的开展,班主任都应当基于活动开展的效果进行充分的准备,对所开展活动的目标要具体明确,在此基础上,班主任为活动的开展制订预案,并进行组织动员,以确保班集体活动的有序开展。

以中职学校班主任经常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例,在活动开展前,班主任老师可以在班级团支部的名义下建立所属的志愿者服务团队,以班级团支部书记作为负责人,并建立所下辖的志愿服务小组,以提高班级同学的参与度。在志愿服务小组中每组设一名组长,对组长的职责进行明确,由组长承担对所属小组学生成员的点名、任务分配、工具发放、活动拍照、监督考核等职责。在每次活动开展前,班主任要制订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活动细则与小组分工协作的要求,对校外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还要制订相关的安全预案,在组织动员的基础上充分准备。

3.2 在开展班集体活动的过程中,要对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每一次班集体活动的开展,都应当是所参与学生能力的一次锻炼和提高,也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配合度的一次检验。在中职学校,学生有参与班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有自我表现的欲望与争取荣誉的诉求,但同时也出现部分学生能力与经验不足的情况,需要班主任老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就以在中职学校广泛开展的文明风采大赛活动为例,班主任一般都是以指导老师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比赛活动。在中职学校中,文明风采大赛一般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征文演讲、主题摄影、才艺视频展示等项目,班主任老师在动员学生参与之后,不可不闻不问,坐等学生作品出炉,而是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实时关注学生在活动准备过程中的动态情况,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关注与关怀,从而提高活动作品的质量。比方说征文演讲活动,班主任应当耐心指导学生对所撰写征文进行修改,以趋完善,并在演讲环节指导学生在服装、背景、语气、神态、感情方面精心打磨,使学生所上交的作品呈现出高质量,在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实际上也是一次自我的学习和提高。

3.3 对开展的班集体活动要有切合实际的针对性,并具备健全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在“三全育人”的全过程育人的理念下,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应当主动关注学生在各个阶段的成长与心理状态,通过班集体活动对学生开展全过程的团队心理辅导。以中职学校开展的主题班会为例,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团队心理辅导模式,这是班主任老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所经常使用的“法宝”。

在制订主题班会方案之前,班主任老师要对学校德育部门所制定的主题班会系列活动有一定的了解,组织班级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应当基本契合学校的德育主题活动系列,此外,班主任也应当根据学生心理成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具有本班特色的主题班会活动。

在中职学校,对刚入学的新生,班主任可以结合学校对新生的要求,开展诸如文明礼仪、诚信守法之类的主题班会教育,结合中职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这一问题,班主任也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教育。对即将面临实习和就业面试的高年级学生,班主任更应当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团队心理辅导,开展诸如职业精神教育、职场就业抗挫折教育等,强化学生在实习就业前的心理素质。

此外,班主任还应当结合在主题班会活动中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在班级管理的动态中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实现,使学生在主题班会的情境氛围感染之下,自觉地付出行动,将主题班会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真正使主题班会的召开成为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契机,也使得主题班会的召开获得一个积极的评价。

总之,在“三全育人”的总体方针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了较为明确的思路和方向,使得德育工作的开展有了较强的针对性。班主任老师在平时除了完成纷繁芜杂的德育常规工作之外,还应当抽出部分时间,对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发掘心得和体会,将自身积累的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的素材整理成积极德育故事,主动撰写、参评和发表德育论文,参与并主持德育课题,提高中职班主任的教育反思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此外,学校德育管理部门也应当加强对班主任的能力提升培训,通过树立德育典型示范、开展班主任讲座和论坛、组织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德育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形式,“传—帮—带”相结合,并组织班主任老师参加校内外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促使更多的班主任老师将平时的工作实践与班主任专业的理论研究相结合,使班主任队伍从“经验型”向“研究型”成长,促进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三全育人”方针的全面落实打下坚实的人才储备。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五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三全育人視域下新时代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ZYB87)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班干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竞选班干部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竞选班干部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