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探析

2023-09-07宗少鸽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价值引领高校思政教育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互联网行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态势,使得以微博、抖音等为主的新媒体平台中情绪煽动性强和参差不齐的网络信息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高校思政教育中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严峻挑战。文章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可行性建议。文章旨在将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与新媒体环境深度融合,将图文、音视频、直播等新媒体表现形式引入高校思政教育环节,根据“顺势而为、借力打力”的方法,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有效载体,拓宽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使新媒体平台所带来的隐形教育有效辅助传统课堂的显性教育,一方面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共鸣与认同,使其潜移默化地坚定理想信念,收获人生启迪,激励奋发意志,自觉修身立德,巩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另一方面在恰当使用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上,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赋能,提升校级媒体宣传主导权,保障校园环境风清气正,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群体;高校思政教育;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3-0196-03

2021年以来,我国新媒体发展在网络监管、数字治理、国际传播、元宇宙、数字经济等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势头,新媒体发展迈入关键变革期[1]。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2]。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新媒体环境的深度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入新媒体环境、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阵地,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渗透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加拿大广播电视和电信委员会对“新媒体”作出了定义,即带有数字化和互动性的媒体[3]。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传统媒体突破时空限制,进一步加强与受众的联系[4]。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安全领域,新媒体的传播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日常性与复杂性

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7个小时,较2021年12月下降1.8个小时。这充分说明互联网已经深度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5]。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即时搜索功能、载体平台属性更契合大学生“网生代”用户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信息接收习惯。

此外,随着更多直播、短视频等多种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不同意识形态的交互和冲锋更加复杂与激烈。2022年“小镇做题家”一词被网民广泛引用,成为混杂着地域歧视、反讽的浓厚网络色彩标签;2023年“学历是下不来的高台,是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这段交织着言语讥讽、非理性文本信息的内容引发了许多求职大学生的恐慌心理。“如果你不断有这种印象:媒体正在试图控制你关于某种特殊事件或社会运动的想法、态度甚至感情,你极有可能是正确的。”[6]新媒体实时开放式的传播特征让大学生以第一參与者的身份接受“一手”信息引导,而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容易给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误导作用。

(二)商业化与娱乐化

近年来,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也为新媒体环境蒙上了更多的商业化和娱乐化色彩。一段时间以来,抗日“神剧”将战争游戏化、战士偶像化、日伪弱智化、剧情雷人化,过度娱乐化的虚假表演,歪曲了抗战时期党和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凝聚而成的伟大抗战精神。

此外,娱乐圈一些素质堪忧的艺人在利益至上的错误引导和资本力量的推波助澜之下,从集资应援搞“扭蛋”“抽卡”,到以“限时比拼”诱导大学生“借贷追星”的产业链,把新媒体平台变成了大肆谋利的工具。一些政治素养不高、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滑坡、追逐眼球效应的自媒体从业人员,打着“娱乐至死”的幌子从事有偿报道、虚假新闻宣传,为各种错误思潮和消极理念的泛滥提供了市场,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学效果面临严峻挑战。

(三)政治化和社会化

新媒体触手向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使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和交锋更加激烈和复杂。比如自去年以来,俄乌冲突引发社交媒体冲突,线上“交火”的激烈程度不弱于现实交火。据统计,2022年2月24日至3月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Twitter共发布112条消息,平均每天发布18.7条消息,总点赞量150.76万,平均每条信息的点赞量达到1.35万。俄罗斯方面也向社交媒体施压,要求谷歌屏蔽其平台上与战争有关的广告[7]。中国网民也高度关注俄乌冲突,以2022年3月1日数据为例,微博平台TOP10热搜话题中5条与俄乌冲突有关。又比如部分作者在网络发言时,偶有经意或不经意的越雷池之举,不合时宜地妄加议论,传输歪曲事实的错误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与矛盾。

(四)社交性和情绪性

据统计,在经由平台发酵的近150件可追溯来源的舆情事件中,微博、微信的发声频次最高,其中多为用户通过账号自主发声。问答平台、兴趣社区、论坛、部分社交平台也陆续成为事件的发源地[8]。“热点+社交”的生态优势让社交媒体在互联网场域内舆情的发酵中影响着事件的传播声量。2023年4月“中电科员工疑痛批领导安排加班”的话题冲上全国热搜榜,让原本在小圈层内被讨论的事情公然抛之于公众面前。“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唐山打人案事件”“江歌母亲诉刘鑫生命权纠纷案”“泰山景区游客挤厕所过夜”等事件发生后,引发舆论关注的原因不仅在于司法宣判、运营管理、拐卖妇女等表层现象,更在于女性权益、人身安全、司法公正等深层因素。新媒体为掺杂着隐形情绪化、引导性画面的舆情热点传播提供了便利,使未步入社会的在校大学生难以分辨真伪,从而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难度。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显示出新特征、新形式的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带来隐患,另一方面也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亟须顺应时代,勇于创新。

(一)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问题

需求端的快速增长,使得新媒体环境为大量未经筛选的低俗内容和不良信息传播提供了平台,给高校思政课堂的教育教学增加了难度,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造成了阻力。同时,新媒体传播自身所带有的虚拟特征容易动摇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自我约束能力,对党情国情、民族意识、法律意识等一些基本概念认识不深、缺乏理想信仰和责任担当的学生很容易成为再度发酵不良信息事件的主体[9],继而引发群体网络道德弱化现象,甚至产生对虚拟人格和现实人格相矛盾的心理问题。

(二)新媒体环境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的传播特质提高了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主导性和自主性,不得不使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始反思课堂教学模式和角色定位。一是网络文化属性向大学校园的渗透,让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角色和传播职能被新媒体所代替,影响了大学生和思政课堂的黏合度。二是部分教师自身仍无法脱离传统教学模式,加之对新载体理论研究的滞后性,采用“新壶装旧酒”的方法,达不到思政教育的效果。三是存在随意使用新媒体平台或一定程度的盲目跟風,热衷于讲授网络上流行的热点话题,但缺乏对相关信息的全面认识又忽略了新媒体自身的传播声量,从而产生负面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近年来,新媒体已经深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媒介教育也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高校思政理论课需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途径。

(一)筑牢新媒体思政教育阵地

高校思政教育要开启新兴媒体与传统课堂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所具有的图文并茂、视听融合、情绪共振、传播便捷的优势,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与实效性,让思政教育内容在“三进”基础上“进媒体”,以思政课堂、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过程为基点,通过直播、视频、图文等多种表现形式,建立集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讨论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思政教育专栏[10],支持更多新闻、宣传、文化以及党团组织进入网络,打造“贴近师生、服务师生”的优质思政教育内容,使之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教育课堂,从而潜移默化地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修身立德。

(二)打造复合型思政教育团队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包括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三个环节,公众通过媒介发出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11]。针对新媒体环境中信息鱼龙混杂和过度泛滥的现象,高校要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学生的信息分析和鉴别能力。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说服、劝说、感化”等基本能力,还要提升自身对信息“鉴别、分析、评价、引导”的能力。高校要用心打造一支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和素养,熟悉大学生成长规律,又能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专家型思政教育队伍[12]。在思政课程的建设基础上,高校须主动挖掘新媒体平台优势,提升思政教育团队综合能力,建成一支规模较大、能力较强、指挥有力、能打胜仗的复合型思政教育团队,有效发挥新媒体平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平台载体优势

新媒体环境的日新月异急需教师能够利用新媒体平台从教育者转变为传播者和影响者,主动寻找适合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模式,重新定位思政课教师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角色。因此,要拓宽思政教育思路,明确教育目的和内容,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提升学生参与度,形成“学导互动模式”,使新媒体平台所带来的隐形教育有效辅助传统课堂的显性教育,发挥施教者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应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旋律有效转变为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和思想政治教育导向[13]。

(四)健全校园媒体信息监管机制

高校在积极整合新媒体优势资源,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导网络舆论阵地的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校园信息监管机制,筑牢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建设[14]。一方面政府要尽快对新媒体信息生产和传播进行规范,强化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设备的监控和管理,依法审查网络信息,提升自身防御能力,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信息来源。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健全校园网络媒体的信息监管机制,充分调动一切有利资源,通过建设网络虚拟组织等方式加大监管力度,适时建立校园网络发言人机制,健全针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15],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能否与时俱进地发挥实效,对于高校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向上向善的网络文明理念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政工作须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工作路径,正确认识新媒体环境,充分应用好新媒体工具,激发思政课堂活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与实效性。同时还要提高施教者自身的媒介素质,有效避免不良信息可能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使其充分为高校思政工作发挥有效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田智辉,王丹,黄楚新.下一代互联网: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新变局[J].传媒,2022(18):12-16.

[2]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3-03-02.

[3] 操秀英.科普类短视频发展现状及传播策略浅析[J].科技传播,2023,15(2):74-77.

[4] 王春梅,王立群,李林英,等.新媒体环境下虚拟人物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2(7):49-52.

[5] 黄慧.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发展[J].文化产业,2023(10):20-22.

[6] 詹姆斯·汉斯林.社会学入门:一种现实分析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26.

[7] 丁晓航,丁惠,柳玉鹏,等.俄乌信息战:战争背后的战争[N].环球日报,2022-02-28(10).

[8] 刘鹏飞,曲晓程,辛安怡. 2021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场研究报告[R].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2022-08-18.

[9] 刘左元,李林英.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认知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14-16.

[10] 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07-109.

[11] 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261.

[12] 江强,刘向,黄杰,等.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学理论,2016(6):238-240.

[13] 张珂.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红色网站内容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7):73-75.

[14] 郝淑颖.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0):121-123.

[15] 郭宝盛.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4):154-155.

作者简介 宗少鸽,助理工程师,西安工程大学党委宣传部科员,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网络与新媒体、设计学。

猜你喜欢

大学生群体价值引领高校思政教育
搭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 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网络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探析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