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学校德育建设与应用

2023-09-07哈尔滨市呼兰区幸福小学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质量监测义务教育学校德育

摘要: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全面监测学生综合素质和知识运用能力、引导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文章以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哈尔滨市呼兰区幸福小学德育状况的监测结果为基础,结合监测数据和调查结果分析学校具体的德育教学与实践现状,针对结果显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研究,探寻改进方案,切实做好德育状况监测结果的相关应用,强化学校的德育建设与应用工作。

关键词: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学校德育;结果应用

2020年9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组织开展了国家义务教育德育状况监测工作,重点测查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情况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状况。针对此次监测结果,哈尔滨市呼兰区幸福小学(以下简称幸福小学)认真分析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学显现出的突出问题,提出德育建设方面的改进举措,既规范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方向,也帮助学科教师提升了教育教学的理念与能力。

一、学校德育现状分析

德育状况的监测结果首先反映了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学校参与测试的四年级学生行为规范日常表现好的人數比例较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价值的理解度较高的学生人数不足学生总测评人数的一半,学生对国情常识(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相对匮乏。

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教学现状也是重要的监测部分,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周课时数达到规定比例的100%,但在课堂实际教学效果方面却表现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教师队伍中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人数比较低,亟待提升专业性。

校园氛围作为隐形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四年级参与测试的学生中认为学校校园氛围好的仅占半数,调查数据反映出校园氛围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校仍需探索新的路径、推出新的举措。

二、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结合学生参与德育监测的实际结果及数据分析,学校急需确定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改善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

(一)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结合数据结果分析,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任课教师多为跨学科任教,专职教师较少,教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性质和具体教学任务认识不全面。另外,课堂教学局限于本学科的教材内容,未能融合多方面的教学资源,如网络教学资源、社会法治资源等,从而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二)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开展次数有限,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厚

监测结果反映出学校德育实践活动较少,内容形式单一,班级、学校范围内的实践活动未形成有效联结,未能与学科教学有机统一,缺少德育的文化氛围,影响德育体系的构建。

(三)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合力不足

学生的品德发展不应仅在学校范围内,学校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并未认识到家庭对学生品德塑造的基础作用,忽略了社会层面广泛的德育资源,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有力支持,最终导致三方合力不足。

三、基于监测结果的德育优化与应用

幸福小学依托于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的理论支撑,立足于学校在质量监测中反映出的德育现状和存在问题,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德育课程资源、德育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新思路以及“家—校—社区”三方合作五个方面进行系统规划与建设,切实优化学校德育体系,解决学校德育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正确认识德育课程根本任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结合学校德育状况监测的具体结果,学校德育课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深入研讨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程的根本任务,即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品德要素的协调发展[1]。

为改善质量监测中学校德育教学的相关问题,如:专任教师人数少、专业性不强、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低等,学校在教师招聘中主动申请增加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教务处着眼于任课教师自身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高,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和规范化的德育课程指导方针。同时,要求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认真研读课标,积极学习相关的专题讲座和优秀教学案例,更好地理解德育课程的性质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教师个人理论素养以及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切实提升。

经过一年多的教师培训,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一次学生问卷调查活动,结果表明学生能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的作用所在,无论是对所学内容还是授课教师的喜爱程度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能够认识到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并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拓展课程资源,巩固德育教学效果

为改善学生对国情常识的了解相对匮乏的突出问题,学校高度占位,逐步规范并优化德育课程的体系构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德育内容,引领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相关教学,例如,加强对小学生的法治教育。2021年投入30万元建设“法治教室”,购置了优质的法制网络教育资源,供教师开展不同的德育课堂教学。

为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学校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将国家体制、法治内涵、法律体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融入到各年级的德育教学规划中,尤其是法治教室的投入与使用,在一年多的资源教学中,学生逐步了解国家的基本国情,初步树立了法治观念,能够更好地遵守学校、社会等规则、规范,真正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三)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营造学校德育文化

结合德育质量监测所反映的问题,学校逐步优化校园氛围,丰富学校的文化建设,开展多项教育主题,师生共同参与,提升爱国热情。如:时逢祖国七十华诞,举办校级班级合唱活动;重视仪式教育,针对一年级新生举办“开笔启蒙·润育本真”的开笔礼,激励学生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每年针对二年级学生,举行“红色旗帜·代代相传,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入队仪式;在六年级学生毕业之际,前往文庙举办“心怀感恩,梦想启航”的毕业礼仪式。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学校以国学为主线,开展进课堂“晨读、午讲、夕悟”活动,以国学润泽心灵,诵读启迪人生。结合传统节日端午节,学校师生共同参与,以“淡淡粽叶香·浓浓留守情”为主题,让爱的阳光洒进每一个角落。

学校的廊壁文化,也是德育建设的重要基地。让学生树立“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的宝贵意识,培养少先队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爱国意识,做到“红领巾·心向党”。以班级为单位多次开展班级走廊布置活动,如“我的祖国”“环保卫士”“厉害了我的国”等主题,真正发挥了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学校在开展多项实践活动的同时,更加注重效果评价,进一步优化校园德育文化。

(四)扎根劳动实践,培养新时代小学生

国家质量监测中重点涉及了劳动教育,学校着眼于新时期开展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充分做好劳动教育的相关工作,班级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组织学生进行班务整理、室内装饰等活动,让学生成为校园卫生保护与清洁的一份子。同时,积极开展与劳动有关的社团课,布置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结合我校“幸福农场”特色劳动实践活动,校园内部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与农作物,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在劳动后品尝丰收的硕果,切实从学校层面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劳动品质。

(五)家校及社区间合作,构建德育良性循环体系

为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加大社区的支持力度,学校设计了家长进校园活动,比如开家长会、组织亲子运动会、组织亲子感恩活动等[2]。希望家长能够全面了解学校的德育活动,保持“家”与“校”规范的一致性,共同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与行为规范。

学校也充分利用了区内的社会德育资源,结合爱国主题教育,举行烈士陵园扫墓或参观革命纪念馆活动;树立学生的法治意识,研学呼兰区法院,参观模拟法庭,争做“小小法官”。为认真研学萧红文化、外国文化与多元的民族文化,走进萧红纪念馆、天主教堂、呼兰清真寺等地。带领学生走进消防队,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小小消防员”,强化其安全意识。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等,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真正协调统筹家庭、学校、社会的育人合力。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认识德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幸福小学将以此为契机,探寻自己的德育改良之路,创新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真正在健全学生人格及提升學生道德修养方面不断探索、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张新颜,王晓颖.S省中小学德育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基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J].现代教育,2022(3).

[2]陈永强.小学学校完善德育体系的有效方法[J].家长,2020(26).

(执笔人:张跃武冯雪媚)

见习编辑/张婷婷

猜你喜欢

质量监测义务教育学校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的建构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