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叙境、时代回响与述真化的倾听: “2022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创作综述

2023-09-07崔国顺

电影评介 2023年11期
关键词:现实时代

2023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麓山之歌》《天下长河》《数风流人物》《运河边的人们》《锦绣山河》《大山的女儿》等20部优秀电视剧入选。[1]这20部优秀电视剧作品囊括各种题材、类型和风格,从多余路径出发进行创新性表达,主题立意深刻、制作质量精良,凸显出新时代中国电视剧的优秀品质和生动气韵。

从中国电视剧创作的发展历程看,这份丰富多元、不拘一格的名单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应时应势的必然。在2022年中国电视剧“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主旋律”[2]贯穿下,仅仅把电视剧看作艺术作品或大众媒介而进行艺术或审美的创作已经远远不够,应该要回应现实中解决诸多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将从“现实叙境”“时代回响”“述真化倾听”三个角度出发,探讨这些优秀作品的诸多创作经验。

一、从现实叙境出发,回归深刻的现实实践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3]2022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以现实叙境中的时代主题贯穿创作,在主旋律创作方面聚焦现实题材、再探新路,无论是叙事、场景还是服装、化妆、道具,包括为角色设计的小动作等,都力求贴近现实生活、贴近每个年代下人们的精神状态,以丰富多样的影像书写描绘出时代的发展印记,展现踔厉奋发的时代精神。

在现实题材的创作创新方面,创作者在故事结构、内涵挖掘上逐渐跳出单一、传统的模式,尽可能直击现实矛盾、聚焦重大问题,并在宏观视野下尽可能表现出多重人物的多重微观生活,体现出大时代下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真实地展现了中华儿女与时代进步、国家发展休戚与共的历程。例如,在讲述“最美第一书记”黄文秀到基层工作的《大山的女儿》(雷献禾,王菁)中,影片展示出黄文秀与不同角色之间的矛盾:同校毕业生劝黄文秀留在北京工作,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广西基层的种种现实问题,并认为只有大城市的各种资源才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黄文秀过于理想主义了。黄文秀的想法同样出自现实叙境:既然当前的高校毕业生都不愿意走这条路,但这条路又需要有人走,那么她就可以去试试。在基层工作时,黄文秀力图开展乡村旅游业,但思想保守的老一派、在乡村土生土长的村干部农战山以为黄文秀来基层历练只是为了给自己“镀金”,便独断专行地烧掉了黄文秀辛苦写成的计划书。《麓山之歌》(毛卫宁,张彤)中,老牌国企重工麓山集团要进行一体化改革,投入的成本与面临的风险都远远超出麓山重工当前所能担负的成本。尽管以青年干部为主人公的乡村脱贫故事和以赞美科技创新精神为主题的工业题材电视剧在当下中国的电视剧创作中并不罕见,但《大山的女儿》与《麓山之歌》却在对现实故事的讲述方式上进一步大胆创新,以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好故事、真人物,着力塑造了新时代文明和谐的现实精神风貌。

2022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从群众生活中的复杂现实出发,也通过真实的人物营造出许多别开生面的生动段落,在故事中引导观众深入复杂的现实问题中,让艺术回归现实。例如,在聚焦大运河历史发展与两岸群众生活方式变迁的《运河边的人们》(潘镜丞)中,创作者便以深邃的目光观察现实,展示出城乡认知差异在产业发展中造成的“落差”、不同理念和身份导致的矛盾等现实问题:在竹安村首次进行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尝试时,城市导游向城市游客介绍竹安村的条件时强调这里的原生态优美,村干部罗大成等村民却不知道城里游客的需求,他们只有接待上级领导的经验,因此特地穿了全套西装鼓掌迎接游客,令人啼笑皆非;全然没有接待经验的村民们也闹出了种种笑话……在路长河带周海涛去有着百年历史的纺织厂参观时,路长河希望周海涛能妥善利用这里的文化底蕴发展文旅产业,作为企业家的周海涛则希望把这全部推平改成高档的住宅楼。这番“简单粗暴”的发言让路长河大皱眉头,也让观众忍俊不禁。

这些段落以现实为底本拓宽思路,避免了典型人物脸谱化和格式化的问题,令现实题材作品向更加复合、多元化的观念释放,有效丰富了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观看需要。“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情绪的‘言说方式,以影像与声音等话语元素完成创作者构建故事、表达话题和潜伏矛盾的创作诉求。换言之,任何文本中的话题都反映出‘言者对其所属时空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判断,表达言说者个体或某个群体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观念。”[4]路长河、周海涛、城市导游这些剧中人物无一不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真实角色,也都是现实问题的矛盾统一体。面对开发运河、过上更好生活的梦想虽各有方法,但却统一地选择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用辛勤的劳动奉献运河,这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的“运河边的人们”群像,正是中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缩影,也是2022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对现实和时代实践最丰富立体的投射与演绎。可以看出,2022年度电视剧创作从现实叙境出发、从广大观众喜好着手,与观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理念结合起来,在现实实践中聚焦时代主题。

二、以代際与家庭叙事,讲述有温度的时代故事

中国电视剧在70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以现实题材为叙事主体的基本传统,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通过家族、家庭之间的代际传承展现历史发展的宝贵经验。关于历史传承与代际回忆的叙写,首先为现实题材电视剧带来了深沉的历史底色。经过政策的引导和推动,越来越多的一线生产机构从不同地域和行业出发,携带着丰富多彩的细节表现和时代观照参与到电视剧创作中,着目对平凡人生活的现实观照,以生活化的群像描摹展现时代主题,以同一项事业之间的传承连接不同代际、不同想法的人物。例如,以湖南省民族工业企业发展为原型的《麓山之歌》中,男主人公卫丞研究国产液压精铸件、开发智慧车间的背后是卫丞的父亲卫冲之等人的奋斗历程,两条线索一明一暗,相辅相成,构成了剧情推进的重要动力。在老一辈的奋斗故事中,卫冲之挺身而出带着科研团队研发出超过国际水平的臂架泵车“争锋一号”,但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其不愿意为了讨好组件生产商而带着“秘密”离职,国产臂架泵车及相关精密液压机械的研发也就此暂停。而在年轻一代的故事线中,卫丞继承父亲的愿望回到了麓山重工的一线研发岗位,在关键时刻将“麓山一号”放进了父辈研发的“争锋一号”中,成为全片中的“高光时刻”。

《麓山之歌》将卫丞与卫冲之两代人之间的情感传递与中国制造业的代际传承结合起来,卫丞在父亲身上继承了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也从方锐舟身上领略了民族制造业锐意进取的精神,更见证并得益于老一代企业家们的团结精神与创业理想。在卫丞需要民营企业“玉衡”参与竞标时,也得到“玉衡”的鹂董相助——初创的玉衡公司在生死存亡之际曾得到“国企老大哥”的帮助。在父辈完成了民族制造业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之后,新一代技术工作者则要在父辈们的基础上完成民族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让中国民族制造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能够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方式讲述时代故事、反映时代进步,是中国文艺工作者神圣的使命。

中国电视剧集的创作者们在作品中以家庭为单位准确切入时代脉搏,承担了讲述时代故事的光荣使命,让时代声音在父与子、母与女的精神传承中回响,勇于面对和处理家庭矛盾、勇于以有责任有担当的姿态回答时代课题。《山河锦绣》中,老革命者国正行的临终愿望是将他的骨灰撒在泥河,去陪伴曾经牺牲在这里的战友们;而国正行之子国文的毕生理想同样在于建设泥河,他希望在泥河上游修建一座大坝,从根本上解决下游群众的贫困问题。作品中所呈现的使命的传承与精神的传递描绘出两代人共同拥有的、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勇气和毅力,成为跨越时代的精神坐标。《运河边的人们》中媛媛和梁子言这对母女几十年的爱恨情仇也十分耐人寻味:媛媛成长的关键期,梁子言却因为专注运河的开发事业而忽略女儿的感受,后来又受合作伙伴陷害入狱,母女关系逐渐疏远。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梁子言表达对媛媛设计事业的支持,目睹了父辈为大运河不懈奋斗、自我牺牲的媛媛也终于明白母亲的不易和苦心。专攻建筑设计领域的梁子言和专注于挖掘运河生活之美的媛媛,尽管曾经疏远,但从不同领域、不同方向出发为了大运河的长期发展而不懈努力,终于在共同的理想和事业下汇合到了一起。

在其他题材的电视剧中,将代际之间的责任传承与情感交流融入宏大叙事的创作方法也逐渐普及。例如,革命历史题材剧《数风流人物》中,复杂的家庭情感、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让陈独秀一家的人物性格与角色关系颇为立体与复杂。陈独秀意识到儿子延年深处险境却无能为力时,一生要强的他面对次子陈乔年深刻地检讨自己在家庭中的失职,今后希望乔年可以称呼他为“独秀同志”或者“老头子”的情节,令人动容。无论在《数风流人物》还是《觉醒年代》中,创作者都凸显出对“革命者”情感需求和生活状态的关注。[5]陈独秀、陈乔年、陈延年、高君曼一家人物之间交融着父子与同志的关系,儿子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与儿子深沉的愧疚与爱,都成为电视剧表现的重点。在对陈独秀一家的描绘中,既有对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也有时代变革与历史使命下的革命者、劳动者们在特殊时代下的艰难选择。通过创作者对故事和角色個性鲜明、真实可信的刻画,观众得以深刻领悟革命先驱的高贵品质与“觉醒年代”的时代变化与时代精神。

2010年以来,在生活政治语境下展开的家庭叙事成为电视剧创作的重要类型,这些影片聚焦民众奋斗、代际关系与手足共生的家庭叙事,“与刻写在中国民众、中国家庭中,属于集体无意识层面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也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体现为民众个体在构建现代性的生活方式上不断重塑自我”[6]。在2022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中,许多作品继承这一叙事传统,将历史演进、思想解放的主题与人物的关系、情感与回忆紧密联系起来,书写了有温度、有人情味的历史回忆。

三、在述真化的语境中,倾听时代回响

如何在立足现实全景展现角色生活的同时切合时代主题?最重要的是如何在虚构作品中让观众将角色的酸甜苦辣和对时代的理解融合起来。电视剧作为人为编剧、布景、拍摄、剪辑出的艺术作品,要让主人公成为宏大命题和落地创作的交集点,这一戏剧性的设计本身必然包含着明显的“虚假”。[7]但许多优秀的电视剧作品却从不因此避讳,而是以精美的制作推动观众代入一个“虚假”的身份去看作品,从而在平凡的人物形象与日常生活中感受并不“平凡”的、指向“伟大”的、可贵的精神价值,这样反而得到了真实的体验——电视剧创作中的述真化体验。在符号学研究中,语言学家格雷马斯在其著作《述真契约》(The Veridiction Contract)中提出了一个关于“述真”的话题,并对话语的述真达成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意义效应,真实叙述的生产是一种使符号接收者‘看起来真实的行为实践。其中,话语的叙述只有在顺应接收者期待的情况下,‘似是而非的真实叙述才能实现,那么关于述真的模拟与建构便受制于文本发送者对接收者之价值体系何为的见解”[8]。换言之,话语所述为“真”的契约能否确立而成,取决于接受者是否能认为相关表述的表征为“真”。

随着中国电视剧创作质量的提高与观众审美需求的不断提升,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让电视剧的品质和细节成为影响口碑的重要因素。其中,“述真”作为一种话语契约在观众接受作品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电视剧不断从新的视角观察并反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观看电视剧作为对“观察”的“观察”也是一种默认对象“非真”的契约,即便电视剧作品处在现实真实的对立面,但观众依然可以在符号世界中将其判定为“真”,进而使符号的意义解释形成规约。[9]2022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全景式地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内的伟大实践,它们既不刻意回避或美化实际存在的社会矛盾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又不刻意忽略百姓生活中充满趣味的日常生活点滴,题材的多元和现实性构成了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鲜明特征;从实际效果看,这些作品也跨越了创作与传播中存在的悖论与矛盾,回应了广大观众对现实脉搏“述真化的倾听”需求,在规约性的接受中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结语

2022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立足深刻多元的社会现实,不断探索尝试,在情节设置上进一步创新,在作品中大胆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关系,拓展了中国电视剧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表达,为中国电视剧的创作与理论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这些优秀作品始终扎根中国语境与现实,令艺术思想的穿透力从现实叙境中出发,在充满特色的艺术建构中满足了观众倾听时代脉搏的愿望,最终又返回现实实践之中,作品的艺术生命力也因此长存。

参考文献:

[1]《广电时评》编辑部.“2022中国电视剧选集”公布[EB/OL].(2023-01-05)[2023-02-2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513430.

[2]尹鸿,徐皓月.栉风沐雨,逆势前行:2022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EB/OL].(2023-02-19)[2023-02-22].http://kns-cnki-net.webvpn.sxu.edu.cn/kcms/detail/11.1528.J.20230217.0923.004.html.

[3]新华网.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EB/OL].(2019-03-04)[2023-02-2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lh/2019-03/04/c_1210073079.htm.

[4]馬琳.2022国产电视剧:类型、话题与“新人”的华丽突破[ J ].中国文艺评论,2023(01):68-81,127.

[5]万小谈.21世纪以来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的家庭叙事[ J ].文化产业,2022(34):28-30.

[6]邵清风.视听语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129.

[7]贾放.普罗普的故事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1,64.

[8]彭佳,何超彦.跨媒介叙事中故事世界的述真与通达:中国当代民族动画电影的共同体认同凝聚[EB/OL].(2022-09-29)[2023-02-22].http://kns-cnki-net.webvpn.sxu.edu.cn/kcms/detail/51.1731.C.20220929.0922.005.html.

[9][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M].黄正东,唐少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31.

【作者简介】  崔国顺,男,山东滨州人,韩国清州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电影影像学、艺术设计学研究。

猜你喜欢

现实时代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刷脸取钱”将成现实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