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的追求》:纪实影像话语的中国表达

2023-09-07李智马滢滢

电影评介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共情纪录片话语

李智 马滢滢

2021年12月7日,由新华社、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出品的纪录片《共同的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的身边故事》在全网上线。该片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下,展现了中国社会通过探索民主、自由、人权三大道路的实践。

“记录中国人追求全人类共同的价值”是该纪录片创作的核心主题。该片在总体上注重框架建构和叙事策略,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强化互通性、共同性和实用性,有效回应国际关切,着力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全片共分为“听电影”“递民意”“慢火车”“草方格”“恳谈会”“望夕阳”六个部分,展现的不仅是国民的生活追求,更是全人类追求民主、自由、人权价值方面的实践探索之路。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影像实践探索

纪录片作为跨文化、跨不同语言、跨不同种族的优秀影像载体,已经成为国际公众广泛了解、认可和接受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纪录片《共同的追求》弘扬“民主、自由、人权”的中国文化精神,以自身显著的价值导向性在讲述中国故事、树立和传播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具备多方面的价值。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系是我国新形势下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发展方向,对于我国今后“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话语实践,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叙事能力体系,不断提升当前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国媒体应当主动弘扬“文明互鉴”的使命,通过纪录片的创作,客观呈现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真实面貌和形象,推进跨文化传播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共识,注重当下、关注受众个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传播。

二、运用丰富的叙事手段,达成共情传播

该片中的六个真实故事分别聚焦不同社会主题,选取六位主人公以亲身经历讲述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动故事。《听电影》中为视障人士制作无障碍电影的“光明影院”公益项目志愿者;《递民意》中积极传达快递同行心声,关注新就业群体的人大代表;《慢火车》中在四川大凉山公益性慢火车上见证当地发展变化的列车员;《草方格》中用中国智慧方案改造家乡荒漠的生态卫士;《恳谈会》中坚持用民主恳谈会推进民生问题解决的基层工作者;《望夕阳》中两位老人在疫情过后相隔万里实现了浪漫的生命云合奏。可以看出,《共同的追求》将纪实性与故事性相结合,强化主人公的人物表现和故事背景相关的各种联系,突出与观众之间的深度互动,形成观众对故事完整的理解和认同。极具真实感的故事更有利于展现纪录片的传播价值,其用感染力、解释力和说服力增进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流。

全球化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挑战与契机,建立纪录片的长期发展战略,需要丰富纪录片叙事,创新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共情”概念最初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提出,是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感状态和情景理解①。共情传播聚焦的对象是人物,在影像作品中的共情所强调的是片中人物的表现对场外观众产生的情绪感染,其面部神态、动作、事件等都能成为情绪传播的有效手段。制片人张德宏指出,纪录片创作的“精准共情”要求创作者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纪录片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联,从人心、人性出发,关照人性中的“爱”与“美”。[1]《共同的追求》以第一人称自述和第三人称讲述相结合的方式,将片中个体主人公对照形成群体下的人物群像特征,在建设个体与群像叙事的过程中,讲究共情传播技巧与原则,充满了较强的感染力。而个体书写能够直观地记录主人公情绪,并由个体扩散至群像,将情绪以点带面地感染受众,从而在浅层的情绪共鸣之后向深层的认知共情延展。可以说,是从个体出发,将具体的、有性格的、有使命感的个人与大时代语境之间搭建一种强大的共情体系,不仅拓宽了从情绪到认知的共情路径,也创造出一种共同记忆。而共情传播的作用也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观念、意识与实践中,该理念中所包含的“包容”“互鉴”“尊重”的文明观,是一种共情的文明观[2],能够在广泛的人文主义语境下呈现文化交流、价值传递和情感共享的美好愿景。

(一)小人物视角体现时代大命题

纪录片《共同的追求》以真实的拍摄手法见证了故事主人公在实践中摸索民主的道路前行。这部纪录片的六个故事聚焦小人物,记录了普通又典型的国民生活状态,既各自独立成片,又有统一的价值观引领。其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运用平等、包容的叙事基调,将个人经历与历史、时代结合起来,以平凡的小人物体现时代的大命题。而普通人的叙事视角更容易跨越不同国家的文化界限,进而触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同。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各自有鲜明的特征与细节呈现,都是真实发生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国人故事。真实故事中透露出的微观影像叙述打造出深度的共情传播,其中的个体情感激发了人性的自然感受,涉及民族性格、价值追求和现实诉求,并且融入人物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更容易唤起国内外观众的情感共鸣,也增强了故事的代入感和可信度。

(二)内外聚焦叙事呈现真实影像

内聚焦叙事将焦点集中于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能够更全面深刻地表现主观情绪和思想,借助于这个特定人物的视角去观察周围事物,从而产生与事件、人物的交际行为。片中开头挑选每位主人公的一句独白作为引入,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故事,带来的浸入式体验能够更加贴近中国日常生活。[3]同时,在通俗化表达中也明显增强了文本的对话性和观众的互动参与感,使其在不同场域环境下产生真实情切的感觉。《共同的追求》中六位主人公互不相识,但却将他们在各自生活中努力打拼的面貌联系在一起,跟随主人公视角记录真实的生活状态,叙述方式上采取“第一人称叙述”普通人生活,从而向大众传递出自我的价值、努力的方向及生命的意义。他们既是事件的亲历者,又是事件的表達者,他们叙述内心的真实感受,引导观众在触发情感的同时,深入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外聚焦叙事则重点展现事件客观发展过程及环境变化,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呈现字幕解说词凝练的话语表达。影片中的两种内外聚焦叙事方式相互结合,呈现出纪录片的真实影像,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真实的面貌,蕴含着深厚的现实寓意。

(三)递进式叙事结构深化主题

片中的各部分均注重叙事细节的渲染描述,例如在《听电影》中,志愿者在活动方案的讨论中会充分考虑视障人士的感受,会将主动权交予视障人士,让他们从“被动搀扶”转向“主动感知”,也会在对话中弯腰细心聆听他们的想法;《递民意》中的人大代表柴闪闪在两会中以正式文件提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注获得了回复;《恳谈会》中按小区管理问题据理力争,各方代表分析利弊、充分表达自身立场看法;《望夕阳》以平行蒙太奇的叙事方式表现新冠病毒康复后的老人与上海华裔教授在线上完成了跨时空的实时演奏交流;《草方格》通过线上互动呼吁更多志愿者加入直播带货,推进当地经济发展。真实感人的细节呈现,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国民正在迈向幸福小康社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从整体看,全片呈现娓娓道来的影像话语风格。每一部分的故事都令人感動、引人深思。“无障碍”“为民发声”“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自然生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作为该片各部分叙事的关键词,串联起的成片蕴含着中国人最真实的愿景,揭示出《共同的追求》的核心主题思想。纪录片故事层次分明,内容随故事过程发展层层递进,遵循其内在逻辑性及因果关系。影片最后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高度概括总结收尾,升华了主题。

三、影像修辞中的蕴含意义

影像修辞对于表达纪录片的主题结构、反映人物性格特征、创造叙事和表达情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共情传播的表现上,仅有人物群像的情绪表现远远不够,还需要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以更加丰富影像层次意义,从而使影像的叙事成为纪录片创作的可能。学者赵彦认为,纪录片是运用特定的修辞修饰语言深化表达效果,从而构成了一种属于纪录片自身的特殊演说方式①。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分析该片在影像修辞的符号意义、角度构图、色调光线、解说词音响等元素,呈现出一场风格明显的视听盛宴。

在影像符号意义表达上,《听电影》中利用镜头往向前行走的视障女孩推进,在渐黑转场时配以“画面渐渐拉近,渐黑”这句画外音,很好地展现出声画对位的效果,然后转场到无障碍电影的制作场景。导演利用画面的特殊模糊处理和光线效果,实际模拟出了视障孩子“看”到的世界。《递民意》运用大量城市场景,有意识地将外卖员作为标识,将其打造成影片中本部分的形象符号,能够直观明确地传递出城市的特性信息。从个体到群体,彰显外卖员群体进入城市后鲜明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慢火车》中行进在大山里30多年的慢火车,承载着孩子们的读书梦想,也见证着彝族老乡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慢”所蕴含的意境悠远之意,恰恰与孩子的生命故事相辉映。《望夕阳》中的上海音乐学院外籍教授刘键以一张照片为背景,用爱的乐章诉说着蕴含生命意义的抗疫故事。这些符号的运用呼应了全片主题,较好地体现出全片的主题。

在角度构图运用上,《草方格》《递民意》等片段中的几组沙漠、绿洲、城市景观的俯拍大全景空镜镜头,侧重交代故事背景环境,既为影像增添了美感,也对主人公的职业背景有一定铺垫作用。以《望夕阳》为例,其采用主人公走在夕阳下弹琴时的纵深镜头设计,为影像画面增添了一种历史感与穿越感。此外,片中运用大量主人公特写,对刻画人物性格、情绪,表现故事情节和行为过程方面都有较强的冲击感染力,能够引起观众强烈的心灵共鸣,进而感受人物内心坚定的力量;在色调光线运用上,全片以暖色调贯穿,配以光线的合理运用,带给观众光明、温暖的感觉;在影像声音运用上,主人公的大量同期声被记录,直观真实地传达出影像信息,拉近了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和内心情感的传递。解说词在每段故事结尾总结出现,不但拓展画面内涵、深化完善主题内容,而且在全片中起了抒情、段落衔接和转场的作用。

四、对外话语体系的国际化表达

如何让纪录片在日益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国际传播环境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突破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障碍,成为当前创作者的重要课题。高峰指出,纪录片作为一种真实的、探索的艺术,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良好载体,也是各个国家争夺对外话语权的工具[4]。2021年12月7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报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与探索——民主自由人权的中国实践》及纪录片《共同的追求》,当天同时在北京和瑞士日内瓦两地正式发布,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智库机构专家、学者线上或线下参会,并以中、英、西、俄、阿、葡、蒙等八个语种在多国主流媒体上进行传播。该片力求用世界性的语言讲述通俗易懂的故事,以跨国、跨文化的传播模式推动影片共情传播方式,遵循文化多元、平等的基本原则,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国际化表达,以拉近国外观众与中国的距离,力图实现有效地引导国外媒体以一种更新奇的眼光感受纪录片中故事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纪录片《共同的追求》挖掘了一幅幅真实感人的中国小人物生活画卷,折射出在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中对价值观与文化传播的深刻思考。在一切捍卫民主、自由和平等人权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示了具有全球意义的中国态度。纪录片《共同的追求》在主题与框架选择上既有鲜明的本土性定位,也有全球化视野,既是世界各国了解、解读当下中国民主社会的一种方式,也是对外传播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的积极表达。

纪录片传播需要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化意涵。在纪实影像传播中存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仪式。受众通过影像的视觉符号、语言符号叙事结构接受情绪感染和关注,解读影像背后的内涵①。国内主流媒体在对外宣传的传播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种全球性的话语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从而有效地提升国家文化形象,增强文化自信,最终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全球话语传播体系。

传播话语体系建设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充分注重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善于融合世界话语讲述中国故事,构建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的传播话语体系。目前,据学者的网络民族志观察,该影片在国际传播推广方面,特别是在Youtube等国际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搭建传播话语体系,除了内容建设,还应注重平台传播策略、与时俱进,包括双语字幕的配备、传播主体的人设构建、实现与评论的有效互动等。

结语

纪录片《共同的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的身边故事》是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力量、传递中国真实价值观的影像体现。该片从选题立意、话语叙事风格、影像修辞手段等方面为中国纪录片在海外传播中国智慧,塑造中国形象,以及为中国纪实影像的国际传播实践提出了更多思考。

参考文献:

[1]邵鹏.论纪录片“他塑”中国形象的共情叙事与共情传播——基于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美国工厂》的分析[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4):116-119.

[2]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 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05):59-76,127.

[3]王小英,明蔚.“中国故事”的叙述策略与传播认同机制——基于彼得·海斯勒非虚构小说“中国三部曲”的考察[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11):66-71.

[4]高峰,赵建国.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超越[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3):81-84.

①Cohen D,Strayer.Empathy in Conduct-disordered and Comparison Youth.Developmental Psychology[J].Development Psychology,1996:988-998.

【作者简介】  李 智,男,重庆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纪录片研究;

马滢滢,女,河北衡水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硕士生。

①赵彦.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修辞策略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

①张慧子.文化认同视阈下数字影像跨文化传播的“自塑”与“他塑”策略研究——以“李子柒YouTube视频”和纪录片《美国工厂》为例[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0(02):216-230.

猜你喜欢

共情纪录片话语
网红会和打工人共情吗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