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路径研究

2023-09-07程倩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4期
关键词:马斯洛贫困生困难

[摘           要]  高校资助工作是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切入点,引出贫困生有不同类型需求的观点,分析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及其意义,梳理了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从育人理念、精准认定、“三全育人”、心理育人、诚信励志教育、拓宽资金来源等维度,阐述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完善路径。

[关    键   词]  高校;发展型资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4-0121-0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因此,有效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极为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生所面临的问题除经济压力以外,还有个人心理素质、发展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而传统的“奖、助、勤、贷、补、减、免”资助体系主要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所面临的经濟压力,这种资助体系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资助工作所提出的要求[2]。基于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相关内容,高校资助工作应满足贫困生不同的需求,逐步实现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高校资助育人内涵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也称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是行为科学理论之一。该理论将人类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需求构成了不同的等级,并且是激励个体行为的力量,一般来说,当人们的某一层次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所以追求更高等级的需要就会成为人们一些行为的动力[3]。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有从低到高五个方面的需求,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人在不同时期所想要被满足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在高校中,贫困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面临生存压力、学业压力,尤其一些目前仍是低保户的特困生们由于经济拮据导致所需饮食营养问题无法及时得到改善,生理需求无法及时满足。除此以外,贫困生由于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在日常生活中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并且物质的匮乏也会使贫困生存在自卑、敏感等心理问题,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与其他同学相比有所欠缺,从而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无法保证。在现实当中,由于贫困生个人发展能力欠缺,其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也易遭到忽视[4]。综合上述可知,当前贫困生面临的不再仅仅是经济困难,还有心理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和个人发展能力等方面。以往追求“有学上、能毕业”的保障性资助体系不再满足当前形势要求,现倡导全面资助育人,致力于把“扶困”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贯彻“物质帮扶、人文关怀、道德引领、能力发展”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5]。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意义

(一)多角度、全方位地满足贫困学生的需求

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当前高校贫困学生不仅仅面临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更是涉及由于经济困难所引发的其他隐性贫困问题,如自卑、敏感等心理状况、校园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个人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就业能力偏弱……因此,当前贫困生的多样化需求如何满足就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而保障性资助育人体系只注重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则能够从经济、心理、能力、就业等方面着手关心关爱贫困生,满足贫困生的多种需求,从而更精准地落实国家资助育人政策,发挥资助育人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通过开展励志、诚信、感恩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青年人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切实将资助育人工作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

(三)切实促进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资助管理工作,从体制上保障了“避免学生因家庭经济问题而没有学上”,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工作。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更是在维护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团辅、个人访谈等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焦虑、自卑、敏感等心理问题,进而促进个体综合能力提高,帮助贫困生能就业、就好业,实现学生和家长对美好教育的向往,切实将“助困”与“成才”有机结合,有效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目标[6]。

三、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落后:实施中重资助、轻育人

在现实情况中,部分高校将资助育人工作理解为把国家、社会、学校等相关资助资金准确地发放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减轻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等压力,实现帮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学上、能上学的目标。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生除了经济压力较大以外,还可能会因为金钱压力导致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自卑、敏感的状态,从而不善与人交际,更有甚者在大四毕业之时由于个人综合能力素质较低而求职不理想,无法顺利进入自己心中的理想公司,因此,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社交需求、个人发展需求等无法得到满足。也就是,部分高校重视实施过程中资助程序是否规范、公正、公开,资助金额是否发放正确,而忽略了学生在基本生存需求以上的发展需求,忽略了资助最终的目标是育人。

(二)认定不足:无法精准认定贫困学生

为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认定工作,学校专门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组,负责全面监督。学生处设立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全校的认定工作,对学院上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备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辅导员组织班级成立评议小组,对于提交的贫困认定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但是,由于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仅凭村委会等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无法客观判断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而且有部分贫困生由于自尊心强,不想让班级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不愿意主动提交认定材料,这就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真正贫困的学生没有得到及时认定。这些客观和主观原因都可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无法精准实施[7]。

(三)主体有限:尚未形成“三全育人”的局面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要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主要是由学生处资助中心下发国家政策、辅导员来具体组织评定,没有与学校其他部门形成联动,使学校其他部门人员的资助育人意识淡薄,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当前资助育人工作更注重资助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公正,而忽视了前期育人理念和后期育人事迹的广泛宣传,没有形成主体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从而使资助育人成效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结果差距较大。

(四)心理贫困:工作中欠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根据心理测评结果显示,当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主要分为乐观型、悲观型和极端型。乐观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经济贫困这一事实,并且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來改善困境,具有发奋图强的优秀品质;悲观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会对自己所处的家庭环境产生怨恨情绪,甚至埋怨社会不公平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自卑、敏感;极端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则表现为个人的思想极端、行为偏执,可能会出现报复社会等极端行为[8]。而从现实班级情况了解到,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自卑的、悲观的,有少部分的贫困生能正视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且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弥补自己原生家庭的缺陷,只有极少部分贫困生会产生极端的思想和行为。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发现有异常情况的学生要及时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将心理育人和资助育人相结合。

(五)思想懒惰:部分学生存在“等靠要”思想问题

在资助工作过程中,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自己理应享受国家的各项资助优惠政策,出现了“争贫”而不“争优”的现象[9],并且对于所享受的各类资助没有感恩意识、诚信意识,有的学生将自己所获得的资助资金用于购买名牌等“充面子”的物品,没有真正地将受助资金花费于必需的学习、生活用品上。甚至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愿意在校内参加勤工助学,或者对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尤其是餐厅保洁岗常常难以招满。因此,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惰性,缺乏主动性,依赖于“等靠要”资助资金。

(六)资金单一:育人资金来源缺乏多样化

根据《2021年中国资助学生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普通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学生3925.77万人次,资助资金1450.40亿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819.28亿元,占普通高等教育资助资金总额的56.49%;国家助学贷款430.86亿元,占总额的29.71%;高校支出资助资金183.58亿元,占总额的12.65%;社会团体、企事业及个人资助资金16.68亿元,仅占1.15%。由此可知,高校资助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教育财政拨款,社会层面的捐助较少,没有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多方来源的资助体系,学生受助渠道较窄。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高等学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完善路径

(一)建立“双导师”制度,树立持续育人理念

为了更好地发挥资助育人作用,更好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多重需求,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倡导在班级中建立学业导师和生活导师相配合的“双导师”制度[10],在学前、学中、毕业等时期持续树立育人理念。其中,学业导师是指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负责在日常学习中给予学业科研指导、学科竞赛能力和就业能力培训,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因经济问题而导致的学业压力、科研压力和就业压力;生活导师是指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负责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尤其是重点关注贫困生的日常开销、心理状态等,通过个体谈话或者举办团建活动等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融入班集体,享受大学美好生活,提升与他人的团结合作能力。在学校,学业导师和生活导师协同配合,发挥资助育人作用,共同树立持续育人理念,促进贫困生在大学中更全面地发展个人,提升未来竞争能力。

(二)建立大数据平台,精准认定困难学生

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应梳理学生相关数据,建立资助综合数据库,完善数据体系建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环节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反馈[11]。首先,联合学校多部门,如学生处、校团委、财务处、后勤处、各学院等收集贫困生的家庭收入情况、一卡通消费情况、勤工助学参与情况、志愿服务情况等数据。其次,运用Cassandra等软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分析数据资源,构建模型。最后,将软件分析的结果反馈至学生处、学院、后勤等部门,精准持续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制,而对于因遭遇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陷入贫困的学生,及时纳入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源库,而已经脱贫的学生要及时从数据库中移除,从而达到资源合理分配、精准帮扶的目的。

(三)打破各部门壁垒,形成“三全育人”格局

在高校各部门范围内宣传资助育人理念,思想上重视资助育人作用,形成资助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比如,一方面,专业任课教师要将资助育人和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同等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需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情况、家庭状况,主动为贫困学生提供实验室助教、课堂助教等岗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学校对其的关心关爱,从而逐渐提高贫困生的沟通能力、专业能力,有利于其综合发展。另一方面,学校行政部门、后勤部门等积极提供各种类型的勤工助学岗位,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实践能力。最终,学校各部门在学生处资助中心的统一指导下,利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资源,互通信息,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打破部门间壁垒,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三全育人”格局。

(四)引入心理育人机制,重点关注贫困学生心理问题

为了贫困生能健康成长,高校应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家庭环境、经济压力等外部环境导致的自卑、敏感、极端等心理性疾病,加强心理疏导,构建全方位的心理育人格局。学校心理中心教师应发挥专业优势,针对在校贫困生群体积极开展心理团辅活动,帮助贫困生打开心扉,结识好友,共同成长;而对于有抑郁症等更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专业教师应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帮助这类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缓解抑郁症状,同时心理疾病严重的学生要及时介绍其到专业精神医疗卫生机构治疗,并且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此类贫困生经济支持,帮助其尽快走出阴霾。也要积极发挥同伴之间的互助友爱作用,倡导班级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形成良好的班风,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来自同学、朋友间的关心关爱之情,增强其归属感、安全感,走出心理困境。

(五)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强化感恩意识、诚信意识

针对当前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等靠要”的思想问题,高校不应置之不理,应主动通过讲座、主题教育活动等开展诚信教育、感恩励志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一方面,鼓励接受资助的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将自己所得到的帮助回馈学校、社会,增强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学院要定期举办诚信讲座,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告诫学生不得虚假上报家庭收入情况、骗取资助资金,并且获得资助的学生要将受助资金真正用于学业、生活当中。此外,发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同辈引导作用,通过生动、鲜明的优秀人物事迹,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立志成才、回报社会,实现“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循环体系[12]。

(六)拓宽帮扶资金来源,完善高校资助体系

当前高校学生受助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专项拨款,来源较为单一,因此,需要吸引社会、企业等积极参与高校资助体系,拓宽资金来源。例如,在高校校友会积极发掘优秀校友资源,引导优秀校友回馈母校,建立专项资助资金,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加强校企合作,尤其是加强与高校所在省份知名企业的联系,高校可以推荐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企业实習、就业,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企业则建立专项基金,对于此类人才给予资金帮扶,助力提高贫困生的就业能力;吸纳各类社会公益团体参与学生培养工作,加入高校资助体系,履行社会责任,为更多的贫寒学子顺利上学、顺利就业出一分力。

五、结束语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不仅保障了贫困生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还重点关注贫困生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更高层次的需求类型,促进贫困生顺利上学、提高综合素质、高质量就业,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3-05-2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2/1026/c1024-32551597.html.

[2]徐征武,李慧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之发展型资助新思路[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3):96-98.

[3]芦麟凤.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研究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求现状[J].科技视界,2022(17):174-176.

[4]郑旭,袁峰.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贫困生群体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5):38-40.

[5]韩宝玉.“四位一体”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探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10):133-134.

[6]张敏.新发展阶段“双一流”高校资助育人的逻辑转向与实践路径[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6):67-73.

[7]姜文波.基于多元化管理模式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分析[J].就业与保障,2023(1):163-165.

[8]张芷若.从“心”出发:后脱贫攻坚视域下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心理帮扶路径探析[J].国际公关,2022(9):46-48.

[9]李晓檬.后脱贫时代高校资助育人中心理资助体系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2,13(9):60-62.

[10]吴伟,邢雅楠.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1):19-23.

[11]焦中宁.共同富裕下高校资助育人成效评价的价值向度与路径选择[J].高校辅导员,2022(6):65-69.

[12]闫晓瑞,吴舒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实效的策略探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27(6):71-74.

◎编辑 王亚青

作者简介:程倩(1993—),女,汉族,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资助育人。

猜你喜欢

马斯洛贫困生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选择困难症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有困难,找警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